小地精三岁半(356)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保姆听说他是找郝顺东的,非常意外。因为晚上能给郝家打电话的一般都是公务急事,都是打给郝书记的。

郝顺东听说他需要几个能勘探和检测石油的专业人士,又不能是省石油公司的,也不问为什么不要省公司的技术员,当即拍胸脯保证,“哥你等着,天亮就给你送到。”

他本身这么多年的“衙内”也不是白当的,有自己的关系和人脉,紧急打了几通电话,凌晨两点找到上海市石油公司的技术团队,对方答应第二天带着设备坐最早一趟飞机飞省城,他又把老父亲叫醒,要到两辆小汽车,两辆货车准备去接人。

且说徐志刚这头,他带人来到牛屎沟的时候,天是漆黑的,月亮像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乌云背后,车子只能看到村口,为了不扰民,他们轻装简行,尽量放低动作。

谁知,蹑手蹑脚来到坝尾发现,还有几个人比他们还蹑手蹑脚,那踮着脚尖猫着腰走路的模样,警察的职业素养一瞬间就判断出来——贼!

这几个贼不是别人,正是“黑子”一伙人。他们啊,预谋了好几天,踩点后带上几根皮管子,十几只大大的汽油桶就来了。这年代石油可是国家战略计划物资,非常抢手,看外头排队都买不到的情形就知道,一斤得值不老少钱嘞!他们这一桶少说也是二百斤,偷一次要能偷一吨,那一辈子都有钱花啦!

几个毛贼越想越兴奋,眼里露出贪婪的光芒,成则吃穿不愁,败则……则……呸呸呸,怎么可能失败嘛!

忽然,只听十几声呵斥:“不许动!”

一群混子吓得两腿战战,借着出来的月光望去,只见不远处居然有十几条壮汉,打着手电筒直直的射在他们脸上,最,最关键的是,他们手里居然举着手枪!

“枪……枪……”头发微微长的混子指着公安说不出话,只觉腿间一热,一股烫乎乎的,淡黄色的液体顺着裤管流下来。

他们再是混子不成气候,也没被警察用枪指着过啊,万一枪走火了咋办?不是说好没人知道的吗,警察怎么会……难道是公安一早就在这附近蹲点了?他们其实一踏进牛屎沟的地界,就是进了公安的全套!

想到这个可能,谁还敢挣扎?就连带头大哥黑子也立马将汽油桶扔得远远的,双膝跪地,“同,同志,我们没干坏事,我们就,就是来……”

“来干啥?黑灯瞎火看风景的吗?”徐志刚大声呵斥,命令所有人转过身去,双膝跪地,双手抱头,拷上手铐。

而把他们吓得尿裤子的手枪里,压根没有一枚子弹!

“警察同志,我们真,真没……”

“少废话!”带着管子和汽油桶,黑灯瞎火摸人家村里来,你说没打算干坏事?真把警察当傻子吗?

“你们这是盗窃国家巨额资产,要坐牢的知道吗?”徐志刚甩了甩手心的汗,即使没偷成,那也是犯罪未遂,要被教育的。

每一个生产队和村寨有哪些混子,派出所那儿都有底呢。徐志刚以前在城关派出所的时候就知道,黑子不是个东西,坐牢也活该,可跟着他这群都是半懂事不懂事的半大孩子,刚刚初中毕业,又不用下乡,正巧今年又实行责任制,没有体力劳动的硬性要求,他们可不就成了“散兵游勇”。

平时在村里浪荡,公社和市区闲逛,贪点小便宜,说两句混账话,这都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公安也睁只眼闭只眼。要真跟着黑子偷了油,那可是大罪,要坐牢的!

这几个年轻人就完了。

徐志刚叹口气,恶狠狠骂了几句,养儿方知父母恩,他现在才能体会当年父母对他的期待。“你们爹娘养了你们,不是让你们来违法乱纪的,你们对得起他们吗?”

几个年轻人一连声说“对不起”,说“知道错了”,“别抓我们”,甚至有个居然说他家里人已经给他说好一门亲事,要是坐牢的话他媳妇儿就跑了,他娘会被气死的。

公安们都被气笑了,你说活该不活该?

但好在他们认罪态度还不错,大半夜的也懒得送他们去派出所,就拿出笔记本,把所有人的名字信息记录下来,等明儿天亮再给他们带派出所去。

现在嘛,就陪着他们守水库呗。要说责任心吧,这几个年轻人还是有的,这不,刚看见一个公安大半夜烟瘾发,刚掏出纸烟和打火机,他们就提醒道:“同志,这可不能抽烟的!”

徐志刚回头,把眼一瞪,“小王干啥,忘了我说的?赶紧扔掉。”

其他人没想到,走得远远的都不能见火,原本蠢蠢欲动想要去远处过烟瘾的,都纷纷按捺下这种想法,心里还暗骂自己两声,呸!

对于这满坝的浮油,大家打心眼里还没重视起来,唯一想到的就是别玩火,不然会引发燃烧和爆炸,其他的谁也没多想……当然,也想不到。

还是顾学章翻来覆去睡不着,天快亮的时候来到坝尾看了看。是石油没错了,而且,以他多年负责油气采购的经验来看,色亮,质纯,粘稠度极高,油质应该不错,至于其他的含硫量,耐不耐烧他就不知道了。

石油就跟地下水一样的性质,打井打到一定深度,就会有井水喷出来,而少部分地层压力大的石油也会这样。顾学章想起,他以前被困河底的时候,好像就隐约觉着水下不正常,像有一股巨大的压抑不住的力量想要往上喷薄……没想到,居然是石油。

他最近正发愁没油可供老百姓使用的时候,居然就在自己村里发现了自个儿喷薄而出的优质石油?这是啥运气呀他!

“小丫头,一定又是你自个儿发现的吧,还说是高玉强听见的。”他不信。

小福星最近咋越来越旺他了?

顾学章摸了摸下巴,心里隐隐有股得意,父亲的得意。

没一会儿,市里民政部门负责应急抢险的人员也来了,石兰省的人从来没遇到过石油飘在水面上的情景,都以为只要把这些漂浮的油抽走就行了,说不定还能把水分逼出去,白得几吨油嘞!

顾学章被他们异想天开的想法逗笑了,油的质量比水轻,密度又比水大,肯定是严丝合缝漂浮在水面上的,抽水机怎么抽?以抽水机那样的压力永远只能抽到底层的水!

更何况,这样黏稠的油卷进去,抽水机也别想要了。没一会儿,天亮了,陆陆续续有村民发现坝塘来了公安,一传十十传百,几乎全村人都跑来看热闹了。即使徐志刚让大家散开,有危险,可大家都不知道能有多危险,工分也不挣了,就在周围一圈守着。

张爱国跑过来跟顾学章拉家常。自从他以公社主任之尊接过生产队书记之职后,一路敲锣打鼓高歌猛进,全村老小不是秧西瓜苗就是在秧西瓜苗的路上,这几天又忙着给小麦追肥,坝塘里浮黑油的事儿大家都没放心上。倒是有几个孩子看见了,回家说过,可大家都没闻见气味,也就没当回事。

作为生产队书记,居然放任这么大的事不闻不问,是他的失职。

张爱国心里没底,不知道这事会造成多大的损失,忙问:“这石油,你们打算怎么处理?”

顾学章摇摇头,“还不清楚,等市里领导来吧。”

张爱国更虚了,“不光县里的来,市里也要来啊?”这可难办了,刚开始还想着,公社就是他当家做主,县里来人他还能糊弄过去,可市里……

“那要不请省石油公司来化验看看?万一要是好的石油,咱牛屎沟说不定还能成第二个大庆嘞!”

“已经在来的路上了。”顾学章冷冷的丟下一句,懒得搭理他,指导着徐志刚的人把坝尾围起来,拉起警戒线,一直等到下午三点多,郝顺东才带着上海的专家赶到。

对其他大部分人来说,无论是省城公司还是上海公司,反正都是专业技术人员,人家十几号人搭上架子,采取油样,放试剂瓶里当场就做起实验来……村民们也看不懂,就是看个稀罕。

张爱国不想让社员们看见他被市领导劈头盖脸臭骂的模样,虎着脸把他们训斥一通,赶田里干活去了。

天快黑的时候,化验结果出来了,是非常罕见的优质油。

专家们说了一堆专业名词,除了顾学章云里雾里能听懂几个,其他人都是听天书。唯一可以看出来的,是专家们很激动,很高兴,仿佛捡到宝了一样!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