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349)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奖励金跟工资和分红不一样,这两样不到月底和年底不会发,可奖励金是直接订单合同签下的一瞬间就能发放到手的。于是,毫无悬念的,崔绿真在开学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拥有了一百八十块的巨款,多到她一时间居然不知道该怎么花。

因为吃过超前消费的亏,她决定要做一只会储蓄的小地精!

“妈妈,我能办一张存折吗?”

“嗯,为什么呀?”

“我想存钱,以后都不乱花,给你和弟弟妹妹买礼物。”

黄柔温柔地笑了,“以后弟弟妹妹都挣钱给你花怎么样?你的钱还是你的钱。”

绿真不懂什么叫她的钱还是她的钱,一家人不就是把钱放在一起花的吗?她反正也没啥钱,她的钱都是跟爸爸妈妈放一起的呀,以后也会给弟弟妹妹花……直到黄柔从衣柜最深处的红木盒子里拿出一个小折子本。

“乖,打开看看。”这是一本存折。

绿真在妈妈的期待里,乖乖打开后发现户头是她的名字,崔绿真三个大字异常显眼,开办时间是半个月前,关键是上头的余额……她怔了怔,居然有一万二千六百多!

“妈妈这……”

“这是上个月我跟你爸爸给你办的,上头的钱是北京你田叔叔的药厂给打的分红,我们已经给那边去过电话,以后每个季度都会直接打到这个存折上。”以前都打她的存折上,他们取出来盖房子也没跟她商量一声,现在给想办法补上了。

最近被丈夫一说,她也觉着自己对闺女太过苛责了,太把她当小孩看,反倒忽略了她已经是十二岁的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大孩子,她的就该是她的,留给她自行处理。他们只需要在旁边监督着,别让她被骗,或者大手大脚乱花就行。

当然,也有她怀孕的原因。以后姐弟仨虽然是一个妈生的,她和丈夫虽然也会一视同仁对待,可难保不会有人在孩子跟前说三道四,与其让她长大后跟弟弟妹妹的东西混淆不清,从而离了心,不如现在就分清楚。她的永远是她的,以后夫妻俩的共同财产也要给三个孩子平分,绝对不能亏待她。

崔绿真没想到那么多,她只是觉着太突然了,“可是我不需要花这么多……”

“没有可是,妈妈以前对你太严格了,你是个好孩子,我知道你绝对不会乱花钱的,以后你就自个儿留着,零花不够就取一点儿,但不能太多哦……”

崔绿真咽了口唾沫,呜呜呜好想哭,她居然一夜之间多了这么多的钱!根据去年偷听到的内容判断,田叔叔以后给她打的分红只会越来越多耶……难道,她,崔绿真,就要成为一只富有的小地精了吗?

似乎是为了证明自己真有这么多钱,第二天她专门请了半天假,让爸爸带上户口簿陪她上银行查了余额。她像个小富婆似的坐在银行贵宾室的皮沙发上,喝着茶,晃悠着小胖腿,清清楚楚看见银行阿姨打的存款证明,个十百千万……戳上公章。

嗯,小地精成小富婆啦~

第155章

小小的人儿, 居然成了大大的万元户。小地精从此以后高兴得走出六亲不认的步伐!

当然,妈妈说了,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好朋友和姐姐们也不能知道哒。所以她呀, 就把存款证明藏在一个只有她能找到的地方!

有了钱, 自然要去逛商店。星期五放学早, 她叫上菲菲和丽芝,选了离大河口最近的六门市,将三辆崭新的飞鸽牌自行车停在商店门口,她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杀进商店。

这个点儿还不多,她们一路从卖副食品的柜台逛到卖成衣的,要换了以前幺妹啥都想买, 可现在有钱了,她的物质欲望反倒不高了,觉着百货商店的东西我不过如此, 没比外头多个壳儿。反倒是自由市场上偷着卖的, 质量不差,价格也便宜。

马上就是妈妈生日了, 她想给妈妈买根项链,珍珠项链妈妈戴着也好看。可是卖饰品的柜台上也没几件好看的, 珍珠还没她的大,没她的亮。

意兴阑珊。唯一让她欣慰的, 就是买人造革皮包的人好多呀!不止女人,还有男人!都是些穿着不错,神情自信的“有钱人”,倒爷居多,其次是干部和职工, 甚至还有几个穿着土气,面容沧桑饱经风霜但红光满面的农民,一看就是这半年来先一步发达起来的。

联产承包责任制搞起来后,有些头脑活络的农民开始养鱼养鸡养鸭或者种水果种蔬菜啥的,还有的成了包工头,有的开办烧砖窑……各种各样的发家致富手段,层出不穷。

这些先富起来的农民们,吃得饱饱的,穿得好好的,再买个人造革皮包就是最简单的最能彰显与众不同的消费手段!当然,倒不是说这样不好,崔绿真觉着深有同感,她不也恨不得买个十万八万的炫耀一下吗?

“王哥买了啥?”这不,不远处走过来一个财大气粗的先富农民,大声的问老熟人。

老熟人晃了晃手里的崭新黑皮包,“听说时兴这个,买个背背,上市里办事儿方便。”

对方赞叹的,羡慕的“啧啧”两声,“王哥当包工头可发了啊,挣了多少?”走过来拍了拍肩膀,顺便套套近乎。

说话的人崔绿真眼熟,是个养鱼的。就在她们新家后那个村子,苏家沟内沟,小河小池星罗密布,有条件的都从生产队承包下来,自个儿搞养殖呢。连带着她们买鱼也方便了许多,草鱼和花鲢几个月就出塘,妈妈时不时会去买两条来做给她吃。

“咱也就是干苦力混口饭吃,比不上张兄弟养鱼大户,你瞧这买个包都怪舍不得的,哪像你,都背一个月,早不稀罕了!”

“害,这也不是稀罕不稀罕的,不就一兜儿嘛,网兜这么多年咱不也用过来了。”但他依然爱惜的摸了摸自己的皮包,轻轻弹了弹压根不存在的灰尘。

“对了,你买的多钱?”

“九十二。”

“那你可买贵了,我这皮子看着也不差,才八十五。”

“啥?八十五?!怕是假的吧!”王大哥不信,摸了摸他的皮包,看了看拉链和内胆设计,分明是八十五的更好。他“呸”一声,“妈的,敢骗老子!”

“等等,王大哥你别急啊,不同的厂家价格质量不一样也正常,就像你们盖房子,同一栋房子不同的建筑队,技术、成本都不一样,盖出来的房子自然也不一样……我这啊,是咱们苏家沟买的。”

“哦?你们苏家沟有门市部?”

“不是,是咱们村有人开了个皮革厂,专门生产这个,比百货商店质量好,还便宜好几块钱呢!”两个老熟人难得遇到,当然,也为了显摆显摆他们村成了招凤凰的梧桐树,唾沫横飞的说:“你是不知道,七八个包放那儿,随你挑呢,看中哪个拿哪个,那一家子态度也好,咱们花钱心里也舒坦不是?”

姓王的包工头,听得是又羡慕,又后悔。早知道有那么好的选择,傻了才来商店买呢!卖这么贵不说,态度还贼差,跟他差售货员几千块似的,呸!

两个男人骂骂咧咧走了,崔绿真却觉着很奇怪,六门市的箱包柜台是姚安娜家承包过来的,姚安娜态度有那么差?小姐姐明明很爱笑,待人很和气的呀。

她决定看个究竟,带着菲菲和丽芝往里面的箱包柜台走去,结果刚走两步发现,居然多了一个新的箱包柜台!无论是位置还是箱包品类,都比姚家的好。

嗯,只除了服务态度。

她们只不过在柜台前站了几秒钟,好奇的看看皮包,那女人就让她们快走开,别挡着她生意。

哼!就让你没生意,让你一个也卖不出去!小地精哼一声,走到最深处,人烟最少的姚安娜面前。跟前头那个比起来,这儿柜台擦得干干净净,纤尘不染,安娜小姐姐颇具异域风情的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

“小绿真你们怎么来了?放暑假你姐她们回来没?”

“回来啦,我春晖姐姐还说要来找你玩,但因为家里太忙了没来成。”算是小小的歉意的解释。

果然,姚安娜愈发眉开眼笑,“哎呀你不早说,我可以去找你们的呀。”

幺妹不好意思的笑笑,“那边怎么多了个卖箱包的柜台呀姐姐?”每一个门市部的同类产品柜台按理来说都只有一个,这有两个不算,位置还天差地别,明显的有一个肯定生意不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