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345)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还要啥自行车哦?

看着其他人都领到了五张大团结,而自己只有可怜巴巴的一张,刘惠委屈得都快哭了。她怎么就……唉!幸好还有三千六的分红,按10%算她能分到三百六,这可够她骄傲的!

跟她一样骄傲和期待的,还有崔绿真,她的25%就是九百块诶,她要求不高,只要能给她十分之一,哦不,哪怕只是二十分之一,三十分之一,她就能把欠债还清嘞!

然而,顾学章和黄柔对视一眼,又对黄永贵点点头。黄永贵轻咳一声,“分红咱们就暂时不分了,这笔利润我想扩大生产规模,再多招几个工人,多买几台缝纫机来,甚至多开发几个新的成品,大家觉着怎么样?”

所有人都不说话。很明显,作为农民,她们能干,她们吃苦耐劳,可她们也有农民的局限性,目光短浅,只想要趁热分口热的吃,扩大规模开发新产品她们目前不会去想,也不愿去想。甚至,她们连这些名次代表了什么都不知道。

钱,是她们最想要的。

“这三千六啊,只是听起来多,实际分下来也没多少,要是再多请几个工人,这钱还得分她们……都说肥水不流外人田,是不是……”

三名提出议题的“股东”也不接茬,而是交流了一个彼此都懂的眼神,点点头。

这时候,绝对控股权就是话语权。黄柔开口道:“既然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那咱们就举手表决吧,按所占股份比例计算同意的多还是不同意的多,一旦哪一方超过50%,咱们另一方都得妥协,怎么样?”

众人没意见。

于是,同意的先举手,黄柔两口子和黄永贵不必说,崔绿真明白他们的想法,知道这确实是目前最有利的做法,也只能忍痛举手,林巧珍总是无条件支持阿柔的。

68%同意,另一方已经没有表决的必要了。

妯娌三个对视一眼,无可奈何。

她们第一次意识到,所谓的“股份制”原来是这么运作的,民主表决已经不是靠人数取胜了,不是村里选队长和书记,哪边人多哪边获胜,而是通过通过所占的比例来决定话语权。

看来,这个工厂,准确来说这个作坊不是农村种地,吵吵嚷嚷横竖都能种进去了……文化人讲道理,可把她们这群农村妇女带沟里去了!

当然,顾学章当领导的也知道,打一巴掌也得给个红枣,“我、阿柔和幺妹没有过多参与过生产劳动,工资就不要了,只每年按比例分红就行。”

其他人当然要客气几句,反正他们说好不要就是不要。“工人既然大家不同意新招,那就只能辛苦各位嫂子加班加点,延长上班时间,双休变单休,再给大家加十块钱工资怎么样?”

又能多拿十块钱,谁不愿意?别说单休,就是一天不休她们也乐意!开玩笑,在家种地能有单休?刮风下雨下冰雹都得出工嘞!延长工作时间,每天早上提前一个小时上班,下午推后一个小时下班,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于是,三千六百块继续放回公账上,边用边挣,看年底能有多少结余,结余多就多分点儿,少就克服一下,反正日常有工资。

本来,春晖还担心几个伯娘婶子要为分钱的事儿吵起来,谁知顾三叔就这么轻松的搞定了?而且还让她们心甘情愿延长了工作时间,加大了工作量?不过,这样的模式确实是最明智的,一个企业要有长足的发展,就必须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挣一块分一块,挣十块分十块,都把钱零散的分到各个股东手里,生产规模就永远原地踏步,甚至随着社会进步,成本增加是必然的趋势,规模只会越来越小,利润越来越少……直至亏本!

她能想到这么多,是因为有两世的记忆,可顾三叔和四婶能想到,委实是了不起!

这样,为了年底分红,大家干劲更足了!谁都知道,现在挣得越多,年底分得就越多,妯娌四个齐心协力,劲往一处使,难得的休息天也不回家了。

至于生产队的活计?有四个老人和崔建国顾老二呢,西瓜开始大批量上市,他们忙着看守瓜田,忙着卖西瓜,几乎每天晚上都是摸黑吃饭,也没空来城里……就这样,虽然在同一个公社,相距也就几公里,可崔建国和顾老二愣是跟他们的妻子过成了分居生活。

男人们咬咬牙,想想以后的好日子,现在分居算啥。

女人们一跺脚,呸,你们都不想,我们更不想臭烘烘的你们!老娘在市区边上,领着工资,哪天想去市里逛逛,坐上公共汽车就走,市里啥没有?

唯二算得上夫妻团圆和和美美的,就是二房和三房,尤其崔建军和林巧珍,他们两地分居这么多年,终于名正言顺的生活到一处了!当年买的房子,虽然是几房合伙买的,但是两居室,每家住一间正合适,一日三餐都在工作地解决,只是回去睡个觉,倒不必要装修。

毛坯房,也让他们快乐。

而孩子的教育问题,开始提上日程。春芽这个爹不管娘不管的小“泼妇”,在放养八年之后,终于被父母意识到,再不管,这孩子就要成为老崔家的异类了。

想她四个姐姐三个大学生,一个文艺兵,两个妹妹也各有特长和能力,唯独她,书念不好,样貌不够出众,啥特长也没有,脾气还贼坏,动不动就搞点小圈子小团体,明明都是姐妹,可她就是不喜欢别人跟幺妹亲近。

对幺妹,她有种莫名的占有欲。总觉着她把幺妹当最好的姐妹,幺妹也应该把她当最好的姐妹。

当然,如果非要说特长的话,那就是骂人。小小年纪的她,跟着村里中老年妇女学得一口流利的屎尿屁骂人术,连刘惠都躲着她嘞!

当务之急,孩子读书是大事,黄柔给跑了关系,把春芽的学籍给转到大河口来。

第154章

春苗转来大河口上学, 刘惠也想把小彩鱼转到子弟小学来,方便她照顾。因为崔建国一个大男人在家,那是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倒不是没钱, 而是他没时间打点一日三餐, 老两口又忙着下地种田, 这娃娃经常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

以前也没大人看管,可至少还有春芽,她大冬天下河洗澡也还有人叫一下,现在……她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时泡水里,崔家人也不一定能想起来。

刘惠虽然某些事情上不靠谱,可孩子终究是疼的。

她找到黄柔, 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诉说把小彩鱼留在村里她不放心,让黄柔帮忙问问,能不能把她转来子弟小学。

再次当母亲的黄柔, 心也软了很多, 被她一片慈母心打动,但凡她开口, 这事就成了。不就转一个学生过来嘛,别说转一个, 就是十个八个都没问题。

而小学毕业生的录取结果也下来了,崔绿真和菲菲成功考上市一中, 杨丽芝本来只考上县一中,但她不想跟朋友分开,对父母软磨硬泡,她是杨家两口子生的两个女儿里唯一一个念书还不错的,杨父找了关系还真给她弄市一中去了。

于是, 三个好朋友,又能在一个学校念书啦!

崔绿真开心极了,“妈妈你休息吧,我自己能收拾行李哟。”

怀孕三个月的黄柔,依然精神不济,她只是靠在门边点点头。闺女大了,越来越让人省心了。

崔绿真早早的准备好书包,天蓝色的牛仔双肩包上绣着一对憨态可掬的小熊猫,这是三伯娘做给她的。里头分两层,一层放将笔记本、钢笔等学习用品,一层放个人生活用品,雨伞,手帕,卫生纸。贴着脊背还有个内胆小包,放零花钱……虽然她已经负债累累了。

两侧还各有一个深深的侧包,左边放粉红色塑料水杯,右边放墨水瓶和红领巾……虽然,上初中就没人带红领巾啦,可她觉着只要一天不当上共青团员,她就还是少先队员。

整个小书包,被她拾掇得整整齐齐,等发了新书,那就鼓鼓囊囊啦!

这一天,顾学章也放周末,难得不用上班,他也在房间里睡午觉,两口子搂着很快昏昏欲睡。忽然,客厅里似乎是来了什么人,他们听见绿真叫“姐姐”。

春晖姐妹几个已经回学校,来的是谁?可他们实在是太困了,外头蝉鸣阵阵,八月底的天实在是太热了。

杨美芝把竹篮递过来,“你们明天就要去报道了吧,这是新来的零食,带着路上吃。”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