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329)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她咬咬牙,心一横,一切为了孙子!

黄柔和丈夫对视一眼,“妈别急,我们县城的房子已经有人去看了,两套卖出去正好够,只是总有个紧七万八的,我们手里要留一点儿,您先凑我们一千吧。”

顾三接口道:“对,我们再去崔婶子那儿问问,能不能再凑几百。”

顾老太偏要硬气一回,“他们七老八十的也不好过,你们别去为难人,我再给你们凑一千怎么样?”

顾学章自然高兴,跟自己爹娘借钱总好过跟外人,其实他们手里还有两千,但那是留着应急用的,不到万不得已坚决不能动。

不过,顾老太更关心的是——“县城房子能卖两万?”

“嗯,趁现在还能卖动,早卖早了。”他们有预感,被架空的红星县不会有什么前途了,再放,还跑不赢通货膨胀呢。

顾老太咋舌,当初买的时候才两千五,就这么不装修也不打扫的放了几年,居然就翻了八倍?!两千五到两万块啊!这二千五存银行几年,顶多几百块利息,而买房子放着,居然能挣这么多!

一辈子也没见过啥大世面的顾老太,惊呆了。

看来听儿子的准没错,他说红星县没前途了,那就卖,卖了两万块赶紧存起来,踏实。

立马颠颠的跑回牛屎沟,催老二也卖房子。

红星县第一波房产春天,也是最后一波,唯一一波,就是让小地精家盖大房子给带动的。

第149章

敲定各项事宜, 县城的房子很好卖,他们放出口风的第三天就卖出去了,一套卖给执着的赵老爷子, 一套卖给他的多年老友。

拿到钱, 开工前一天, 一家三口去地皮上看了又看, 虽然还只是一片荒地,可他们仿佛已经看见房子的模样啦!

从明天开始,他们的大房子就要平地而起啦!

小地精像个小干部似的,背着手在划定的区域内,沿着石灰线走了一圈,各个方位的风水都感受了一下, 嗯,很好!真真是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她以后肯定能挣大钱过好日子, 爸爸妈妈肯定能事业顺利一帆风顺, 爷爷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这块地皮位于两个村庄之间,距离大马路直线距离不超过一百米, 如果半年后上大河口中学的话,距离学校也不远, 顺着大马路走十五分钟,骑车几分钟就行。

去市里有公共汽车坐, 到时候无论去哪个学校她都非常方便,能跟好朋友们一起啦。

崔家人听说这消息,也纷纷赶来问钱够吗,要不要帮忙,他们原本就有点家底, 三个儿子现在都有固定收入,一口气拿出一两千块钱也不是问题。

三口人很感激他们的鼎力相助,但也知道别人越是这样,他们越不能为难他们。毕竟,两老愿意帮他们,是把阿柔当闺女,三个伯伯愿意施以援手,是看幺妹面子,而三个伯娘们,借是人情,不借也是天经地义。

现在,眼看着有农民往城里流动,她们的心也不踏实了。有钱,城里又有房子,五光十色的城里生活在召唤着她们,总想进来做点啥,才对得起兜里那几百块钱。

按照春晖走前的交待,到今年秋收后,全国很多地方就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按照人头,崔家应该能分到不少土地,到时候一颗粮也不种,全种成西瓜和荷兰豆,明年攒够本钱,就能进城做生意了。

而买荷兰豆种子,这是一笔大钱。

现在,靠着卖荷兰豆,牛屎沟已经还了两万多贷款,连本带利只剩两万了,这让全村人都看到了希望!荷兰豆是真正的经济作物!其他生产队看见,也摩拳擦掌有样学样,听说一年能种三季,全都整地准备赶夏季豆呢。

唯一苦恼的是,买不着豌豆种。

牛屎沟的种子本是顾学章替他们找来的,花了不知多少力气,其他队想单靠几个农民搞来那是不可能的。想从牛屎沟买二代种子?傻子才会卖他们呢!

当初为了抢水可是差点打起来的几个村,凭啥给他们?就是一百块一斤也不卖!甚至,为了防范对方偷种子,全体社员自发自愿的二十四小时值守豆田,有个风吹草动立马全村出动,到时候武斗就是他们有理。

开玩笑,你来我田里偷东西,揍你怎么着?

涉及到全村利益的时候,没有人会傻傻的出来和稀泥,其他生产队要种可以,等牛屎沟先种一年,种满三季后随你爱咋咋。当年的黑皮西瓜,他们就是吃了张爱国这“汉奸”的亏,明明是牛屎沟独有的东西,其他村一种,价格就垮了。

话说回来,刘惠和崔老太进城,还十分大方的给他们带来两斤荷兰豆。去掉蒂和筋,薄薄的切几片香肠,爆炒出来特别清香。

嫩绿的豆荚,脆脆的香甜口感,谁能拒绝这样的美味呢?

就着这样的美味,崔绿真一口气吃了三碗米饭,把刘惠给吓到了,“这孩子咋越来越能吃了,不怕长胖吗?”

崔老太白她一眼,“胖是福气,你懂个屁!”

刘惠脸色讪讪的,“我是说咱们幺妹生得这么好看,要是长胖多可惜啊。”

“有啥可惜的?她又不说亲,胖点又能怎么着?”

得,刘惠闭嘴了,但凡谁说幺妹一句不好,那就是戳婆婆的肺管子!毫无家庭地位的刘惠站起来,在他们的“小麻雀”里转悠,心里颇不是滋味。

明明她也是崔家人,也生三个孩子了,还三个都挺出息,可为啥就是没有家庭地位呢?公婆看不上,动不动就凶她,一点儿面子也不给留。丈夫闺女也看不上她,十句里有八句都是给她添堵……现在就连妯娌也瞎看不起人!

等她走开,崔老太才叹口气,“绿真别跟你大伯娘计较,她最近心情也不好嘞。”

“咋啦?”黄柔给老太太倒了水,用油纸包给装出几斤咸鱼虾米,忙盖房子的事儿,自从广州回来后还没回过牛屎沟呢。

崔老太撇撇嘴,“还不是春晖妈闹的。”

原来,王大姐在煤矿有内部关系,给弄了几吨特需煤出来,现在准备卖到邻市去,那边农民种烤烟,马上就到夏季,是烟叶采摘烘烤的关键时期,到时候对煤炭的需求量肯定很大。

烤烟不像别的行业高精尖,对煤炭种类精度和含硫量要求不是那么高,只要能发热就能用。弄过去比煤炭门市部的价格便宜几分钱,多的是人买,这基本上一个稳赚不赔的生意!

可问题是,王大姐和曹姐夫都在单位当领导,没时间出去卖,找其他人他们又不放心,就想让王二妹和崔建党合伙,他们负责卖,到时候给他们分红。

每斤煤炭给一分钱,十斤一角,卖出去一吨煤炭就是二十块,那些种烤烟的生产队,哪个队不是几十吨的买?要能卖二十个生产队,那就是好几千的利润!

王二妹躺炕上,悄悄跟崔建党商量的。谁知刘惠起夜上厕所,给猫窗子下听见了……这,你就说寻常的有自尊心的四十岁妇女,谁会去听小叔子和妯娌的墙根吧!

这就不是人干的事儿!

更不是人干的事儿还在后头呢,她居然跑人曹家去毛遂自荐,给王大姐和曹姐夫说他们的亲妹夫崔建党要工作没时间,她男人崔建国有的是时间,人脉又广,肯定能把他们的煤炭卖出去!

王大姐没想到,过年时候随口一提的让她来做客,她还真就跑来了,还是当面戳穿他们的事儿!私自倒卖特价煤可不是光彩事儿啊,这婆娘真是情商为负,一点儿也不担心别人恼羞成怒杀人灭口。

王大姐肯定不答应,但看在她来也来了,又怕她大嘴巴嚷嚷出去,只得半推半就答应,让她跟王二妹一起卖,背地里肯定要说妹妹几句,怎么这么私密的事让这婆娘知道了,这不是害人嘛!

王二妹回家去,气不过跟刘惠吵了一架。

隐忍二十年了,这不着调的妯娌她受不了了!

王二妹其实也不是省油的灯,只不过这么多年被春晖劝着,能忍则忍,小事情都不跟刘惠计较。可这次,她居然偷听墙角不算,还死不要脸的闹到姐姐家去,就是压根不把她王二妹放眼里!

妯娌俩吵架的时候,陈芝麻烂谷子,从二十年前结婚当天扯到现在,谁都觉着自己在这家里吃了亏,谁都干得比别人多吃得比别人少……刘惠干脆破罐破摔,把曹姐夫偷卖特价煤的事嚷嚷出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