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327)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有了介绍信,一路都非常顺利,上车聊天吃点东西睡会儿觉,大人们聊大人的,小地精闲着就趴在玻璃窗上看风景,又长又宽的大江过渡到狭窄险峻的小河,一马平川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到凹凸不平高海拔的云贵高原……祖国大好河山,她真是怎么看也看不够。

按理来说,小地精不该对人类的家啊国的有归属感的,因为他们从家国概念尚未萌芽的时候就存在了,可她就是爱上了,怎么办呢?她觉着,像老师说的,哪天不戴红领巾都少点啥。

到达省城,正好可以赶上去大河口的过路车,回到大河口的时候正好是清晨八点多。

从踏上大河口土地的那一刻,黄永贵老人家的眼泪就没干过。这是他三十五年未再得见的家乡啊,他哪怕死也要死在这儿才算落叶归根的地方啊!他离开的时候,大河口还没火车站,还是一个土司割据的地方。

上家里吃过早饭,简单的收拾打理一番,换上顾学章的旧衣服,老人家就要去宝能县找家人。幺妹不放心他一个人去,毕竟他的口音已经完全变了,他说的话,本地人不一定能听懂。

不用她苦苦哀求,顾学章就主动提出送他回螃蟹沟。

幺妹欢欣鼓舞,迫不及待地把菲菲和丽芝的礼物送去,不止孩子高兴,大人也高兴。孩子能带礼物回来,肯定是大人教的,说明顾处长和黄副校长对他们也是很挂念呢。

没一会儿,杨美芝提着一篮水淋淋的新鲜马蹄来了,投桃报李。

“黄阿姨,这是我妈让提来给你们的,谢谢你们给丽芝带的礼物。”

黄柔笑眯眯的接过来,“该我们谢你们才对。”

小地精刚睡醒,听说有马蹄,立马跑出来,睡眼惺忪也要拿一个“卡擦卡擦”啃,那冰凉凉甜丝丝的口感,让她立马醒了瞌睡,“谢谢美芝姐姐,真甜!”

杨美芝一件深蓝色涤卡衣服里套着一件玫红色线衣,涤卡工装裤被她改良为很贴身的款式,少女的身姿显露无疑。而且,她还偷偷画了淡淡的眉毛口红,很淡很淡,初看只觉眉目如画唇红齿白,近看才发觉是精心妆扮过的。

崔绿真悄悄吐吐舌头,想夸漂亮但忍住了,因为丽芝说她这周扒皮姐姐“最虚伪”啦,明明化了妆还不让人夸她画得好看,非得装作看不出她化妆才行。

用丽芝的话说,明明是后天加工成的偏偏要让别人夸她天生丽质,这叫啥?就叫虚伪嘞!

“小绿真笑啥?”杨美芝摸了摸她的头,装作生气的说,“哎呀你怎么只给丽芝带礼物不给我带呀,亏我还对你这么好,姐姐伤心了哟!”

崔绿真一愣,结结巴巴道:“我,我没想到,对不起啊美芝姐姐。”

“可姐姐伤心了,你得帮姐姐做件事弥补一下,行不行?”

崔绿真也不是真傻,“姐姐先说说看,我不一定能帮上忙哦。”

“你帮我写一份水牌怎么样,很简单的,就你常用的簪花小楷,但要比以前还写得好哟。”杨美芝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来,上头是省内各市的文学家、作家、诗人名讳,是龙葵和毛大师一起出马帮大河诗社请来的。

下个月,大河诗社将举办一年一度的诗歌大会,虽然只是第一届,可请到的专家、大家多,诗会还没开始,全省各地已经纷纷推举本地最负盛名的行业领袖前来,可谓声势浩大。

作为一个全新的诗社,第一场全省性质的诗会,将是她们打开局面最为重要的一环。杨美芝当出纳的同时,还负责后勤,所以席位牌这样的小事就是她负责的。

幺妹接过来看了看,觉着有几个字拿不准,明显不该出现在人名里的,她都告诉美芝,让她跟另外负责来宾安排的人对接,保证坚决不能犯常识性错误。

黄柔一面整理行李,一面牵起嘴角,她闺女真是越来越能干了!

晚上,快九点的时候,顾学章才骑着自行车回来。

“爸爸怎么样?找到黄爷爷的家人没?”

顾学章轻轻地笑了笑,“嗯。”

“那老爷爷的爸爸妈妈还在吗?”

顾三再次点头。

“哇哦!太好啦!老爷爷以后就有家人啦!”

黄柔给丈夫递上热毛巾,擦完手,递上碗筷,“赶紧吃吧,趁还热。”

她们不确定他啥时候回来,一直等到半小时前,幺妹实在是饿不住了,才刚吃的饭。

“那爸爸怎么去这么久呢?”

原来,黄永贵老人家没记错,宝能县庆安公社以前确实是叫宝安县,去到县城发现,早已物是人非,若不是凭着几个有标志性的山头,他们还不一定能找到螃蟹沟呢!

螃蟹沟黄双狗老人,那是全村有名的老寿星,九十岁的老人了,眼睛不花,耳朵不聋,牙齿还大部分健全,一说找他,多的是人给指路。

而黄家,经历几十年时代变迁,周围的邻居来了又走,换了又换,他们依然不愿搬家,就是为了等小儿子永贵回家。他们坚信,只要国家没告诉他们永贵的死讯,那永贵就还活着!

现在可好,老爷子老太太亲眼看见永贵回来,那眼泪就跟断了线的珠子,嚎啕大哭!加起来都快二百岁的老人,哭得眼泪鼻涕一把,幸好心脏血压好,不然说不定要喜事变坏事嘞!

黄永贵是爹娘的老来子,年近四十才生的,他哥哥现今都七十多的“老人家”了,当年他被抓壮丁时才五岁的大侄子也已经四十多,现在煤矿上班,没见过面的小侄子和侄女也三十多有家有口的。

说到这儿,顾学章顿了顿,“你们猜他大侄子是谁?”

“谁?”黄柔给他添了碗饭,好奇的问。

顾学章摇摇头,老婆不聪明,他都提示到这份上了。

幺妹大眼睛一眨巴,“我知道,是‘化学老师’对不对?”

顾三哈哈大笑,爱怜的摸了摸她头顶,靠到沙发上,“我闺女真聪明!”

他们也是去到黄家的时候,说起几个小辈,老人说“宝能兄弟俩下广州看病”,他才难以置信的问是不是叫黄宝能,是不是在阳城煤矿上班,坐几月几号的火车……世界原来就是这么小!

他们一趟广州行,居然把黄家两代人都给遇上了。

黄柔也忍不住惊讶,“难怪幺妹说她看黄大叔眼熟,原来是叔侄。”

幺妹习惯十点前睡觉,没等爸爸吃完她就困得不行,睡觉去了,客厅里只剩两个大人。

顾学章靠在沙发上,屋子小,茶几就是吃饭桌子,一家三口坐沙发上将就了许多年。虽然都是爱干净勤收拾的,可经年累月客餐厅不分,客厅里总是一股饭菜的气味,天热的时候还有馊味。

炉子常年放家里做饭,把天花板熏得又黑又黄,虽然顾三每年都会重新粉刷一道,可黄的终究是黄的,哪怕是家里物件儿也是一股浓浓的煤烟气。

以前,周围同事也是一样的条件,没谁觉着谁家好点差点,可自从去了广州一趟,方便的淋浴设备,白得能照镜子的厕所,柔软宽敞的大床……一切的一切,都是孩子该拥有的。

现在幺妹大了,马上就是大姑娘,他们不能再这么委屈孩子。

两口子同时叹口气。

顾学章说起市区他们单位不远处在盖市医院职工房,不行过段时间问问能不能卖他们一套。

“面积多大?”

“顶多七八十平吧。”这年代的楼房都这样,不是有钱想买就能买到大房子。

顾学章见老婆好像不大感兴趣的样子,忙道:“我也嫌小,想再看看,可一直没合适的。”

“咱们自己盖吧。”

“啥?!”顾三惊得一下从沙发上蹦起来,这么多年养出来的处变不惊瞬间破功。

黄柔娇嗔道:“看你,多大年纪的人了,还这么一惊一乍。”

顾学章往闺女的卧室看了一眼,也怕吓醒她,跑去将房门关紧,一把搂住老婆,“啥自己盖?怎么突然有这想法来?”

黄柔推开他,将几天前幺妹的推测说了,惊得男人一愣一愣的,“她真这么说?”

“我的话还有假?是不是觉着难以置信?”黄柔轻松笑起来,她的闺女不知不觉就长成个大人了。虽然身体还没发育,可她的心智,她思考问题的方式,已经不是同龄人能追上的了。

那是完完全全的,成熟的,理智的,大人思维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