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325)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可新老板给了他三个月工资就不愿再见他,说前三十年他不是为他工作的,不应该他来开退休工资。他也曾到二十五中闹过,学校说这是承包出去的,不归他们管。他到市区劳动局讨说法,人家拿他壮丁生涯说事儿,况且当时老厂倒闭的时候放出去的工人都有了安置工作,他不愿走自然就没有……

无论找哪个部门,当官的都有说法搪塞他。

黄永贵伤心的不止是即将到手的退休工资泡汤,还有儿子的婚事。因为他那段不光彩的经历,在又红又专的年代,儿子成了说亲困难户,好闺女都看不上他。好容易遇到个不追究父辈历史的,他又失业,原本指望可以用退休工资帮补一下的准亲家,也把婚事给退了。

黄永贵可怜的儿子,在伤心欲绝时喝醉酒,从半山坡摔到公路上,摔死了。

从此,黄永贵就成了孤家寡人,这个世上再也不会有人管他,天黑没灯,下雨也没伞,哪怕饿死街头也不会有人给他收尸了。

崔绿真难过得红了眼圈,“黄爷爷你别难过。”

目前来说,国营企业虽然工资低,可国家会负责,里头的工人至少大半辈子是不用担心丢饭碗的,哪怕承包出去,也会给工人找出路。而个体户呢?他们只会考虑经济效益。

小地精想起人日和参考消息上的社论,觉着改不改革怎么改革真是个大问题!她现在能理解爸爸每当看见“改革”两个字时的纠结与头痛了,这个事一旦掌握不好“度”,很可能全盘皆崩。

而一个有机的,有序的社会,是由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组合起来的,无论哪一个阶层崩盘,都会给社会带来塌方式的打击。

难怪中央领导人们会对改革话题探讨这么久这么激烈呢,小地精纠结的叹口气,唉!

老人用苍老的手背抹了抹眼泪,大口大口的嗦面条,幺妹怕他不够吃,又给加了一碗。

吃完老人感谢过他们,想要继续出门,可外头太阳太大,幺妹担心他中暑,忙道:“爷爷你在这儿坐会儿,等太阳下山再出去。”

胖师傅听见,撇撇嘴。

幺妹看见,知道他们一旦离开,老板说不定又把老爷爷赶走了,遂问道:“老爷爷那你要去哪儿?我们送你回家吧。”

黄柔两口子也是这么想的,顺路再给老人买点儿粮食清油肉菜和常用药,毕竟老乡一场,流落在外,帮扶一把也是人之常情。更何况他们不缺这点钱,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教育闺女,让她一辈子做个善良的,宽容的人。

谁知,黄永贵却摇摇头。

“他的房子啊,早让厂里收回去了,现在只能住天桥下,再找不着去处就要当盲流处置了。”胖师傅插嘴道。

顾学章一愣,“那你的户口呢?”

那是集体户,房子也是厂里职工房,从他决定留下帮新老板的那一刻开始,户口和房子都没了。可怜当时的他还以为留下能再工作几年,替儿子减轻负担。

唉!

小地精再次叹气。

没一会儿,下中班的工人出来吃东西,老板就开始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看他们,四个人只好离开饭店。

老人不想为难他们,也拒绝他们的现金帮助,说了几句感谢的话,带着他脏兮兮的饭盒,又准备讨饭去了。下一顿,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爷爷你等一下。”幺妹跑上去,把他们住的招待所地址和名称告诉他,“我们还在广州待一天,爷爷如果有困难的话就去这儿找我们,我爸爸叫顾学章。”

老人感激的点点头,扶着墙走了。

小地精长长的舒口气,似乎给他地址她心里就能舒服一点。黄柔不忍她继续沉迷在负面情绪里,摸摸她的小辫子,“不是要去逛逛吗?正好给奶奶带点礼物回去哦。”

一家三口重新走回闹市区的百货商店。

看到许多从来没见过的好吃的,小地精的心情很快转回来,反正爸妈允许,她就给奶奶挑了一罐人参麦乳精补身体,一顶洋气的带花朵的大檐帽,像英国皇家女王戴的那样,还是最洋气的紫色……嗯,奶奶戴上去能遮住白头发,肯定特别漂亮!

爷爷爱抽旱烟,那就一只雕花的带有南洋异域风情的烟枪,顾家爷爷奶奶也各挑了两样符合他们喜好的礼物。崔家三个伯伯伯娘则是每人一件新潮的的确良衬衣,顾二伯和丽华伯娘则是同等价位的围巾和纸烟。

对了,还有静静阿姨,姨妈和满银叔叔,她给买了三双皮鞋,虽然贵,但这是第一次送他们礼物,小地精眼睛也不眨。

春芽,小彩鱼,高玉强和王玉明,比她小,那就每人一套玩具吧。还有她最喜欢的胡峻哥哥已经上学去啦,那就给菲菲买一双漂亮的舞鞋,丽芝一条珍珠项链。

两个大人不反对,就看着她自个儿做决定,自个儿挑,负责付钱就行。

他们的闺女,才十一岁的小丫头,居然就会挑礼物啦!

还挑得挺有道理,把所有人都照顾到了。

顾三揉揉她脑袋,“那你的呢?”

“我不需要礼物呀,我已经自己来过广州啦,见过姐姐的学校,吃过好吃的鱼虾,见过化学老师伯伯,还帮助过老爷爷……这就是最好的礼物。”

这一板一眼的,说得两个大人眼窝发热。

闺女咋就这么懂事呀?

当然,越是懂事他们越不可能亏待她,大手一挥,一条漂亮的公主裙,一套中国队运动服,一双小皮鞋和白球鞋……反倒是两个大人,啥也没买。

小丫头爱吃鱼虾,鲜活的带不回去,那就买几斤咸鱼干货吧。估摸春苗放学了,他们带着几大包东西来到学校门口,接她去不远处的国营食堂吃顿好的,把接下来的事安顿好,说一会儿知心话,太阳就落山了。

与黄柔预料的不一样,春苗对新学校和新同学适应得挺好,一直说不用担心,她会照顾好自己,请回去转告家里人,她一定能读出个名堂来。

真是个有志气的大姑娘喂!

小地精爱死了姐姐,她愈发确定,春苗姐姐以后一定是个很厉害的大人物,能把大公司管理好的人物!

双方依依惜别,照顾黄柔脚疼走不动路,他们就不去买火车票了,明天早点退房,能买到几点算几点。顾三扛着胀鼓鼓的大包,带她们挤上公共汽车。

可惜这年代也没有出租车什么的,他们真是拿着钱也找不到车打。挤到招待所的时候,三个人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满脸红光,汗津津的。

不放心幺妹一个人住,黄柔过来跟她一个房间,趁她洗澡的工夫,两口子开始算账。

这几天可真是挥金如土啊,四个人的车费虽然是崔老太给的,可他们哪能要老人的钱?光来回车费就是一千多,再加给春苗置办生活物品,买礼物,吃吃喝喝,住招待所……嗯,零零碎碎花出去两千块。

两千块,放普通工薪家庭可是好几年的收入,所以这年代几乎没有家庭送孩子上大学。不是不想,而是车旅成本太高了,光一个读书娃就要好几百的车费,像他们这样拖家带口来的,可真是土豪了!

黄柔叹口气,食品厂的分红就这么花光光了,他们上市区买房的计划又要无限期顺延,想想可真是头疼呀。

趁闺女不在,顾学章搂着她亲了一口,“别愁,大不了咱们把县城的房子卖掉。”这几年又涨价了,涨到小两万一套,全卖出去就能好好上市里买一套,何乐而不为?

黄柔也开始松动了。

她想的是,供销社的房子这两年还有竞争优势,过几年肯定比不过新盖的楼房,升值空间有限。况且,小县城没啥好的就业岗位,厂矿也开不起来,发展前途肯定比不过市区,人有条件的都搬去市区了,红星县大有被大河口架空的趋势。

早出手早好,不能再拖了。

正想着,忽然,房间门被人敲响了。

两口子一愣,谁?

第148章

“同志你好, 楼下有人找。”

顾学章愣了愣,“是谁?”

招待所工作人员也很意外的说:“是个老叫花子,说他叫黄永贵, 指明要找306房的顾学章。”不然她也不会上来。

崔绿真正好洗完澡披着头发出来, “是黄爷爷, 爸爸我跟你去。”她穿着裙子跑在前头。

招待所门口, 一位头发胡子花白的老人,正拄着拐杖,知道自己鞋子脏,也不进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