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318)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她们一进去,里头正在打瞌睡的售货员们,勉强撑起眼皮看了一眼她们,见她们没停留在自个儿柜台前,那就继续睡。唯有最深处最不起眼的那个柜台后,跑出一个年轻姑娘,约莫二十出头,细眉大眼。

眉毛是特意修剪出来的弯弯月牙儿,有种莫名的喜感和亲近感。

“小姑娘你们要买什么,我可以指给你们。”说话也这么平易近人,一点儿也不像其他售货员,不买她们的东西就不理她们。

幺妹一眼就看见她柜台后的皮箱,一模一样的人造革皮箱!用手指了指,“姐姐你能便宜点儿吗?我三个姐姐考上大学,要去北京读书了呢!”

春苗小脸一红,妹妹这也太骄傲了吧,只要是她喜欢的人,她逢人必说她们考上大学的事儿,好是好,可这说得多了,总觉着有点骄傲过头的感觉?

年轻售货员一愣,瞬间喜笑颜开:“恭喜恭喜你们呀,你们真厉害,我也去考了,却没考上呢。”

几个高考生这可就有共同话题了,都问她考的文科理科,哪个考点考的,得知她们班一个也没考上,这可更让小地精骄傲了——我姐比所有人都聪明都努力哟!

春晖忙礼貌性的安慰她,“你别气馁,今年马上又要报名啦,好好努力一把,肯定能上的。”

谁知小姑娘想起那么难的题目还是后怕不已,拍着胸口说:“哎哟我不考啦,要不是我爸非让我去,我连去年也不想考,我啊,就想快点参加工作。”

她指了指箱包柜台,“这是我爸承包的,让我来锻炼锻炼。”

听这语气里的轻松自在,以及她穿着打扮,谈吐的自信与可爱,崔家姐妹猜她一定是干部家的孩子。而在改革试点刚开始的时候就能承包到柜台,说不定还是百货公司的干部呢。

女孩不好意思吐了吐舌头,“呀,我差点忘了,你们要买皮箱是吧,来,你们打开看看,买不买的无所谓,看看。”

说着,踩在板凳上,拿下三个皮箱,在地下垫两张报纸,把皮箱放平,打开扣子,“你们看,里头是双层的,盖子这层还有暗袋,可以装值钱东西。”

小彩鱼大胆的伸手摸了摸,还真是嘞!

春苗三个大的,也好奇的跟着摸了摸,看了看扣子,试着扣了几下,“卡塔卡塔”的脆响,打开了少女们的心扉。

当然,这还不是最让她们心动的。卖货少女说:“你们等一下,我去打个电话,有好东西给你们看嘞。”

一会儿回来,怕她们等不及,又主动请她们一人一根冰棍儿,给她们找来几个板凳,坐着聊起天来。其他售货员看见,不咸不淡撇了撇嘴,继续打瞌睡。

反正呀,她们的工资是国家发的,只要国家在一天,她的的工资就照打不误一天,哪像这姚家父女,苦哈哈的只能自个儿挣……人呀,还是不能太自信,总以为能干出点啥来,现在后悔了吧?居然要腆着脸讨好几个小丫头!

原来,这女孩叫姚安娜,她的外祖母是俄罗斯人,给她取的名字也特别有异国风情,她爸爸老姚是阳城市百货公司的销售经理……当然,这一条,崔家姐妹是后来才知道的。

姚安娜很会讲笑话,又见多识广,听说她们即将去北京,道:“北京我没去过,我只去过广州,听说那边经常有外国人来呢。”

“广州吗?”春苗眼睛一亮,自从考上广州的大学后,广州的一切,都是她感兴趣的东西,包括但不仅限于它的天气,它的人文风俗,有时候单听到一个“广”字,也会格外的留心。

姚安娜给她们说了许多广州的事儿,尤其强调的是——听不懂那边人说话,像卷着舌头。

众人震惊,“他们不说普通话吗?”

姚安娜有点为难,正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广州人那一言难尽的拗口普通话时,老姚给送货来了。

他送来的,是三只昨天刚到货的花皮箱,还散发着浓浓的人造革和化工染料的气味,微微刺鼻。

是的,花皮箱!一只红底黑花,一只红底白花,还有一只红白条纹的,刚提进来就让女孩子们眼前一亮,这也太漂亮了吧?!简直就是春天万花筒一样的美物!

幺妹一看见就爱不释手,轮番把三只里里外外摸了个遍。

姚安娜一看,不用她再多作介绍,这笔生意成了。

“我爸爸的进货价是一百五,你们如果要的话,给我一百八就行,多出来的三十块是运费和柜台承包费,只赚你们一点点。”

她这么爽快,春苗她们也不好再讨价还价,爽快的付了钱,又用剩下的钱,在她的介绍下,置办齐除了外衣外裤之外的所有必需品,把三只新皮箱装了大半。

回到家,崔家人知道她们花这么多钱买了三只皮箱,大多数人虽然心疼,可还是高兴和鼓励的。毕竟,上大学一辈子也就这么一次,自然要风风光光,更何况花的也是她们自个儿挣的钱。就是刘惠,虽然肉疼,可也被崔建国打怕了,不敢多说啥。

罢了罢了,反正春苗和友娣都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又没花外人身上。当然,她得连夜叫社员们来“围观”一番的,她刘惠的闺女用的可是价值两百元的皮箱子!

没几天,在小地精十二级灵力作用下,荷兰豆居然就开花了!一开花,这结果就会非常快,一般开花后两个星期内就必须完成采摘,不然豆荚长老长硬,就不好吃了。

所以,大学开学跟荷兰豆采摘撞一处去了,原本说好的王二妹和崔建党一起送春晖友娣上北京,也去不成了。去北京固然重要,固然吸引他们,可比黄金还贵的荷兰豆,好容易静心伺候出来的“金疙瘩”,谁也放不下啊!

王二妹作为全大队部干活最细致最精巧的女人,荷兰豆离不开她。

而原本说好的崔建国和刘惠送春苗下广州,也泡汤了。

荷兰豆离不开大队长,大字不识的刘惠离不开老公。

“那正好,我跟春晖一起去报到,我俩学校挨得近,你们放心吧。”友娣自信的说,她可是单独去过许多次首都的人啦。春晖也懂事,她们俩结伴出门,家里没有不放心的。

关键是春苗。她没出过门,胆子又小,居然还听说“广州人不会说普通话”,这可真是问路都不知道咋问的呀!可大人们要么有工作,要么照管荷兰豆,再也抽不出人手来了。

忽然,黄柔轻声说:“我们送她去吧。”

第146章

黄柔的话, 让全家人非常震惊。

李宝柱也没出过门,省医学院报到就是自个儿去的。春苗怎么说也比他多一年工作经验,本来大人们想的是, 实在没办法就只能让她自个儿去算了……没想到黄柔会主动提出送她。

更没想到的是, 黄柔不去北京, 而是去广州。

同为女人, 刘惠倒还说了两句人话:“她四婶要不去北京吧,这么多年没见幺妹外公外婆,我知道你心里也想得慌……”像她,刘老太那样心眼子偏到南半球的,她半年不见也会想。

阿柔来到牛屎沟,可有十多年了啊!

黄柔脸色不大自然的说:“不用, 春晖和友娣我放心,就送送春晖吧。”似乎是怕众人再追问,她问幺妹:“绿真想去吗?广州。”

这还用问吗?天上地下水里空气里除了地壳, 她小地精哪儿不想去哦!

***

崔绿真要去广州啦!

这个消息瞬间传遍牛屎沟, 羡慕之情像洪水,瞬间泛滥在孩子们心头。别说下广州, 比她大许多岁的,连阳城市也不一定去过呢, 这小妞咋就这么幸福呀,哪儿哪儿都能去。

而此时, 幸福的小妞还迷糊着,聪明的她,隐约觉着妈妈好像是在拿她当挡箭牌,妈妈为什么不想见外公外婆呢?当然,她也知道, 不是所有人的外公外婆都好,譬如小彩鱼的就不好,菲菲的也不好。

是呀,菲菲!

她忽然从炕上一个鲤鱼打挺爬起来,跑到顾家去。

顾学章和黄柔正坐天井洗脚,两口子笑眯眯的不知道正在说什么。

“爸爸,妈妈。”

“绿真怎么来了?别冻感冒,赶紧进屋去。”顾学章把擦脚帕子递给老婆,迅速的帮她把洗脚水端到院脚,均匀的泼到花花草草身上。

小地精能听见它们张大嘴巴“咕唧咕唧”吞咽的声音。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