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313)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听见啦,她想干啥?”

“我怎么觉着,她想吃咱们呀。”

“1551~好怕怕~”

幺妹对自己的十二级灵力相当自信,出门就打开,想要听听植物们的聊天,谁知却听到一群小麻雀唧唧喳喳。

等它们聊得差不多了,她忽然故意插嘴:“对,我就是想吃你们哟,吃你们嫩绿的小尖尖儿。”故意学着饕餮怪兽,“呜呜”的嚎。

“哇哦!”娇滴滴的豌豆苗们被她吓得四处乱逃,可它们的根脚是深深扎在泥土里的,能跑哪儿去?只不过是挥舞着嫩绿的叶子,手舞足蹈罢了。

崔老头抬头,疑惑的感受一下棚子外的天气,“没风啊?”

“爷爷你渴吗?”小彩鱼递过去自己挎了一路的军绿色水壶。

崔老头开心的站起来,拧开壶塞,“咕噜咕噜”灌下半壶,这才奇怪地问:“你们怎么来了?”

可三个孙女早跑远了,豌豆地边上,一群中年人正在蹙着眉头说话。

“队长你看这可咋整?”

崔建国叹口气,“我也不知道嘞,等下午进城去问问学章。”

幺妹也不走近,在距离四五米远的地方悄悄竖起耳朵。原来是最近几天社员们发现,这豌豆藤长长后,居然不是往上长,而是开始匍匐在地面上,准备往横向发展了。

当时听说豌豆贵,经济效益高,社员们确实贪心了,把行沟距离拉得太近,一棵与周围四棵之间只留出七八公分的距离,这要是大家都往横向发展,空间就没了,会乱套的!

一旦乱套,影响豌豆花授粉,豌豆产量将大大降低,甚至挤着挤着自个儿就给挤死了……这可是钱和心血啊!

石兰省还没人种过这玩意儿,谁也不知道它长大会这么高(长),只当是低矮的本地豌豆,这下可就着急了。

“哼,这算啥高?等我们结果的时候,能长胖丫头那么高嘞!”一株豌豆苗得意地说。

幺妹看了看自个儿的影子,她现在可是一米四多的小地精啦,它们要长这么高(长)……这样的间隔压根不允许。

这才几公分还没开始抽蔓呢,社员们就着急,要是真抽蔓后,大家还不得急死?

幺妹虽然不喜欢吃它们的果,可也不忍心让社员们亏钱,这可是关系到生产队四万多贷款呢,如果还不出贷款,带头担保的爸爸妈妈就要遭殃咯。

她小声问:“那可以帮你们搭个葡萄架吗?”

豌豆们愣了愣,空气突然安静下来,也不知是谁带头反驳“我们是豌豆不是葡萄”,其它人也跟着唧唧喳喳的反驳,似乎很介意,很鄙视被她当成葡萄呢。

为了防止愚蠢的人类真给搭成葡萄架,它们又七嘴八舌出主意,“我爸爸说它们小时候的架子……”巴拉巴拉,一会儿的工夫,幺妹就知道它们的要求了。

结果跟抽蔓长短有关,蔓越长开花越多,豌豆也结得越多。”大伯,咱们给豌豆搭架子,引枝上架叭。”

崔建国一愣,“搭架子?它们能长多高?”

幺妹指指自己,“跟我一样高。”

众人大惊,“这么高?!那还得了!”

今天来商量的都是积年的老农,种地经验比崔建国还丰富,“这玩意儿是南瓜不成?居然长那么高!”

“可南瓜也没往天上长的啊……”

“要知道这么难伺候,咱们就不不该种,种小麦还能收几斤粮。”

“可咱们西瓜苗等不到割麦子啊。”

农人们你一言我一语,抱怨归抱怨,可都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只能想办法挽救。当然,因为迷信幺妹的“小福星”神话,他们压根没怀疑过她会不会说错。

当天下午,大队部召开紧急讨论会,决定按照幺妹说的搭架子。先在每一横排豆苗的两段插两根牢固的竹竿,竹竿绑上麻绳,绷得紧紧的,中间再间或插几根竹竿进去,固定绳子和松紧度,每隔二十公分绷一道麻绳,一直绷到一米五。

田间地头的本来就狭窄,还要多出这么多精细活,社员们真是提着十二分小心,蹑手蹑脚钻来钻去,钻的过程中又发现豌豆叶子上居然生了绣病……这下,大家都忍不住怨声载道了。

其他生产队本来还羡慕他们能搞经济作物,以为今年肯定又要像几年前赚得盆满钵满,尤其是种了这么多闻所未闻的“外国豌豆”,怕是要打个漂亮的翻身仗嘞!

谁知道这才几天,他们就引枝上架除锈病,腊月里别的队都在忙着分粮食分钱,唯独他们在地里瞎折腾,这不自找的吗?原本羡慕的也不说话了,都等着看笑话。

说不定呀,白忙活几个月,颗粒无收。

本来,按理来说大家都是种地的,彼此之间不至于这么大敌意,更该惺惺相惜才对。可牛屎沟因为被段部长亲自照顾,给批了那么多的瓜田指标,一百亩呢!

附近几个生产队就开始蠢蠢欲动,谁不知道他们那年种西瓜挣了多少,现在一百亩的指标啊,他们就是一颗粮食不种也能丰衣足食了!于是寻思着上门找崔建国商量,能不能匀几个指标给他们,每个生产队但凡能拿到几亩西瓜指标,这一年的钱就得多出不老少少呢!

谁知崔建国不是张爱国,张爱国当政的时候,西瓜籽儿西瓜苗只要有人买,钱能给到位,他都会卖,甚至偷偷背着社员卖,中饱私囊。

可崔建国是个老古板,死脑筋,放着大把的钱不挣,就是不匀指标。挡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这不就得罪别的生产队了吗?

于是,他们整地平土准备种豌豆的时候,上游村子就开始不配合了。趁他们用水最紧张那几天,故意把水截断,截到自个儿坝里,让牛屎沟无水可用,跑大老远背水来灌溉,增加了许多人力和时间支出。等豌豆苗发出来,要开始控制水份的时候,上游又把半坝水“哗啦啦”的往下放,要不是那晚崔老头睡不着去豌豆地里转悠,好几亩豌豆不就让水淹了?冲走了?

这接二连三使绊子,两个队就闹开了,从祖上三代的恩怨情仇扯起,势必要来一场村民武斗会!

要不是公社找来两个队的领导谈判,今年牛屎沟就要倒大霉了。所以,你说他们能不恨上游生产队?

彼此仇恨得恨不能吃了对方的肉呢!有笑话看那真是赏心悦目啊,天天有别的队在半山坡上讲怪话,就等着看牛屎沟怎么失败。

可惜,他们没等来牛屎沟的失败,却等来一个巨大无比的好消息——崔建国家不止闺女考上大学,居然连侄女也考上燕京大学啦!这可是石兰省八个录取名额里的一个,唯一一个阳城市的,唯一一个女娃娃!

大家气得呀,牙都疼了。

这崔建国家是用么回事,踩了狗屎吗?任何一件单拎出来,放别人家那都是见不得的大喜事,他们家偏偏好事成双!

运气来了,真是挡都挡不住啊,原本去年还嘲笑春晖三姐妹不干活的人,全都被打脸了。

别说人家凭啥出两个名牌大学生,因为人家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努力上去的!

春晖如愿的考上了燕京大学,这个好消息很快传遍整个红星县乃至阳城市,连她那在远在阳城身居高位的姨妈一家都听说了,亲自跑到牛屎沟来恭喜她。

王大姐还是以前的模样,高高大大胖胖的,皮肤也是白白的,见人就笑,一点儿官架子也没有。不止有专门给春晖的一套精装版四大名著,还有给老两口的烟酒糖茶,给几个孩子的的确良布料和白棉袜。

暂新的白棉袜用皮筋一摞摞的捆绑着,打眼一扫,怎么说也有二三十双……崔家人震惊了!

要知道,这白棉袜在供销社可是卖好几角钱一双的畅销品,谁家不是补了又补,补到实在是没法儿了,脚后跟和脚趾没了只剩一个光秃秃的袜筒。

可哪怕是有个光袜筒套着,那也是许多人求之不得的幸福。

他们居然把这么好的东西送人?

崔老太赶紧把袜子推回去,“她姨妈太客气了,这么贵重的东西我们不能要。”

“最近天冷,天气预报说明后两天还会下最后一场雪,婶子你们老人家要做好保暖,一双不够就穿两双三双。”

崔老太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被“最后一场雪”提醒到,是啊,今年都下了这么多场雪了,没见他们送来,早不送晚不送,偏偏孙女们考上大学,只剩最后一场的时候……袜子姗姗来迟。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