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301)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小地精迫不及待地拆开包装袋,发现里头是一个个拇指大的“小鸡蛋”。它们外边是棕红色的巧克力,吃进嘴里苦甜苦甜的,慢慢的含了一会儿,里头又是像真空的泡沫一样,巧克力融化进去真舒服呀,化得人舌尖丝滑丝滑的……

“喔喔,好吃!”

她一连吃了大半包,这才想起要看看是哪个食品厂出的,到时候上百货商店问问。可包装袋上是奇奇怪怪的拼音和繁体字,产地居然是在香港!

哎哟,小地精居然在无意中吃到了人生中的第一袋进口零食!

这可真是让她欢喜让她愁啊,欢喜的是进口零食真好吃,愁的是她近期内可能就只能吃这么点儿啦,阳城市可是买不到进口零食哒!早知道就刚才少吃几颗,留着以后慢慢的享受……唉!

“叹什么气呢?”黄柔刚进门就听见闺女的叹气声,随口一问。

“我没有零食吃啦妈妈。”

“还吃呢,啊,张嘴,你看你左上第四颗牙齿还没长出来。”瞥了一眼书桌上的包装袋,“再吃糖,把牙根吃坏,当心变成小缺牙。”

崔绿真皱了皱鼻子,她已经不是三四岁的小孩子了,知道牙齿长不长得出来跟钙质有关,跟啥吃糖可没关系。

把装着菜的网兜搁进厨房,黄柔出来把包放下,“哪来的零食?”

“牛老师给的。”

黄柔怔了怔,这位牛老师也是个神人,典型的体育老师长相,人高马大黑黝黝,性子却一点儿也不“体育老师”,非常腼腆和温柔。陈静那样的大女人在他眼里简直就是天神一般的存在,这半年来随着大河诗社的风生水起,一连出了两本诗集和两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后,他对陈静的崇拜更是犹如滔滔江水。

总是挑陈静在的时间往诗社跑,投两首绞尽脑汁的打油诗,借着“讨教”的名义赖在活动室不走,两只牛眼跟探照灯显微镜似的,看见啥活儿立马抢着干……这不,虽然不是诗社正式成员,可他干的活比谁都多!

所有理事们都知道诗社多了这么个热情的追随者。

时不时再来点偶遇啥的,陈静已经是谈过五六段恋爱的人了,自然明白他的“司马昭之心”,也算是被他一片痴心打动了吧……这不,才交往几个月,又崩了。

可怜的被抛弃的牛老师,就像激励挽救出轨渣男的家庭主妇一般,天天给陈静送汤送水,她不收,他就曲线救国,给黄柔和幺妹送,再转交给她。

现在她们也不愿帮他转交了,他就用进口零食收买小地精,帮他带话。

小地精可不知道静静阿姨会不会去赴约,她只是好奇,“妈妈,我们能自个儿做零食吗?”

“嗯?”

于是,幺妹又把几个月前在李家沟的设想说了。

黄柔沉吟片刻,“开食品加工厂?”

“对,姨妈他们也很感兴趣呢,咱们要是开起来,以后就能随便吃零……嘿嘿,能挣好多钱嘞!”

钱谁会嫌多呢?反正黄柔是不嫌的,教育局已经给她透口风了,开春就要将她调市里去,到时候两口子都去了市区,她也想把闺女转到市区去念初中,到时候三口人不可能再来回跑大河口。

她又想买房子了。

这次,她不想再将就“小麻雀”,她想要买宽敞的大房子,有阳台有花园那种。

昨晚,两口子睡前还在发愁,这笔钱要从哪儿抓来,还不知道嘞。现在被闺女一提醒,好像是个不错的主意,多年的事实证明,跟着闺女的意见走不会错。

晚上,一家三口吃饭的时候,她把这个主意提了,顾学章没意见,“行,改天你跟她姨妈商量一下,我给你们找集体挂靠。”

想要办厂只能挂靠,私人小作坊偷偷摸摸不像话,毕竟他们现在也算有点名头的领导了,要让人知道多不体面。

黄柔是个行动派,第二天中午,她就给李家沟大队部去了电话,下午她刚下班,高元珍就在家门口等着。

才两个月不见,高元珍似乎是又老了两岁,“姐怎么了?”

“害,农村里不就是那些破事,不提也罢,你急慌慌叫我来是啥事?”

黄柔给她倒杯温开水,“咱们办个食品加工厂吧。”

高元珍一愣,“是幺妹的主意?”

黄柔也愣了,“她跟你提过?”

姐俩这才知道,小地精密谋食品厂已经大半年了。她的初衷很简单,做多多的零食她就不用花钱去外面买啦,可对这两个女人来说,她们的注意力就不在“吃”上。

一个是为了出人头地养儿子,一个是为了挣钱买房子,对现在的她们来说都是刚需,必须实打实挣到钱的。高元珍听说妹夫帮她们落实挂靠集体的事儿,顿时感激不已,两个人当即在桌子上铺开信签纸,计划开来。

场地暂定李家沟,因为高家的房子足够大,做仓库绰绰有余,院子里搭几口锅灶什么的也方便,最关键是交通方便,只要生产出来就能用拖拉机给运到供销社。

她们的销路暂定的也是供销社,王满银那边还能跑跑百货商店,但她们现在对所谓的“食品”还没概念,不知道能不能进百货商店。

接下来就是考虑主打产品了,到底生产啥好呢?罐头肯定是要继续生产的,因为这是他们安生立命的基础。可其他的冰棍儿饼干小馒头麦丽素,这就是问题了。

高元珍叹口气,懊恼地捶头:“都怪我,年轻时候没出去看看,也不知道饼干咋做的。”

黄柔按住她的手,“这怪不了你,那几年谁也没条件出门不是?”

再说,除非是在饼干厂上班的,不然谁知道这些呢?

忽然,她眼睛一亮,是呀,饼干厂啊!术业有专攻,她们不会做饼干,可饼干厂的工人肯定会做!她把脑袋凑过去,和姐姐小声的说了几句,两个人一拍即合。

商量妥当,崔绿真回来了,她手里提着两个一模一样的军绿色双肩书包,身后跟着的是比她矮一丢丢的胡菲。

胡菲怀里还抱着三个多月的胡峥,正“呱呱呱”的哭着,不知道是饿了还是尿了。

黄柔心头叹口气,估摸着又是刘老太要撺掇刘珍上市里逛百货商店,赶最后一班上市区的公共汽车,专门守在教室门口,菲菲一放学就把胡峥甩给她了。

可怜的菲菲,以为跟继母分开住就能安宁,谁知她们愣是不愿放过这免费的小保姆,搞得她作业没时间写,舞蹈也没时间练了。

崔绿真虽然喜欢小孩,可她不喜欢胡峥这样的臭小子,他的嘴巴好大好大,眼睛又那么那么小,一天要让好朋友给他换那么多次尿布,喂那么多次奶粉……她实在想不通了巴掌大的孩子怎么就这么能吃?

姨妈家的小明明多可爱呀,没他能吃没他能拉,笑得比他还好看!

黄柔主动把嗷嗷大哭的胡峥接过去,“乖,你们去房间里写作业吧。”

菲菲松口气,甩了甩被他压沉的手臂,“小弟弟一定是又饿了,我先给他泡奶粉。”

胡雪峰有钱了,这小儿子来得正是时候,赶上他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年月,都看不上喝母乳,高档奶粉可着劲的买,想喝多少喝多少。

可在黄柔和高元珍看来,再好的奶粉能有母乳好?这人啊,有点钱就狂了!

“放着我来吧,你们快去写作业。”

房间里,幺妹把书包放下,拿出两个人的作业摊在长长的写字台上,再将带靠背的两把椅子摆上。显然,这是她们经常做的事,一做就是六年了。

“明年咱们就能上初中啦,菲菲你还要带他吗?”

胡菲皱着眉,“可,可我爸爸也没说不用我带呀。”

小地精仗义执言:“你可以找借口的呀,就说嗯,就说作业多,肚子疼,当值日生……反正就是不带他。”

“可……可……他是我弟……”

“是你弟,又不是你生哒。”

菲菲觉着,自己说不过好朋友,可好朋友说的,又是那么的有道理,那么的英明睿智。其实,她也不喜欢胡峥,整天只会吵哥哥复习,一点忙也帮不上。

两只好闺蜜,手下“唰唰唰”地写着,躲在房间里畅所欲言。要是以前,还有胡峻哥哥也会加入,他们有三把靠椅,并排坐开,一面写,一面天南海北的聊开。

当然,大多数时候都是小地精一个人嘚吧嘚吧,胡家兄妹俩没去过她口中说的地方,没见过她津津乐道的海椰子翡翠兰牛卵树,甚至,菲菲连印度洋在哪儿都分不清,经常闹“北极熊跟企鹅一起玩耍”的笑话。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