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292)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小彩鱼挑衅似的抱住幺妹另一只胳膊, “哼!”

高玉强那小猴子,没心思管这边, 他呀,看上顾家的大肥猪啦,膀大腰圆屁股一扭一扭的,如果骑上去肯定特别厉害!

当然,他也这么做了。

趁大肥猪不注意跳上去, 双腿夹紧猪肚子,“驾——”

其他人:“???”

突然被泰山压顶的大肥猪:“???”撒丫子就跑。

高玉强还知道伏低身子,趴在猪脊背上,双手紧紧抱住猪脖子,顿时,猪叫声,鸡鸭鹅叫声,大人的惊叫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小猴子别怕,对,趴着,爸爸来了!”

高元珍气得胸口起伏不定,几乎是咬牙切齿的骂:“高玉强你个短命鬼,信不信老娘今儿揍不死你!”

那大肥猪跑了一两百米,好像发现它背上的小屁孩不可能下去了,只好“哼唧哼唧”着,低头啃起路边的草来。这年头养猪,不是完全的圈养,家里有老人娃娃的,都会上山放猪,给补充点野草野菜,骑猪的娃娃不少,似乎是习惯了?

自以为降服了一头天蓬元帅,这可把高玉强高兴坏了,“妈你看,我把天蓬元帅制服啦!”

“姐你看,你要骑吗?我会让它乖乖听话,不把你甩下来。”

崔绿真:“……”

大人们看没危险了,纷纷哈哈大笑起来,“玉强结婚那天我们得好好看看,会不会下雪。”

石兰省风俗,说结婚当天下雨下雪的话,一定是小时候骑过猪。

笑过闹过,崔建国忽然停下来对父母说:“爹,娘,要不你们先去大河口待几天,稻穗生虫了我得分派一下任务。”

“咋,你不去?”

崔建国摸摸脑袋,一开始他也被吓到了,可现在一看,风平浪静,啥动静也没有,他又觉着,约莫是虚惊一场。没看见身后多少人笑话他们两家?那他就回去吧,大小也是个生产队长,大队干部,可不能让社员戳脊梁骨。

“就是,娘你们就当去大河口住几天,我们先回去把庄稼伺候上。”顾老二也这么说,他脸上臊得慌。

要是发生点啥还好,现在啥事没有,他们就这么跑了,难怪全村人都笑话他们呢。现在回去为时未晚,别人再提这茬,他们就说老人带着孩子去大河口住几天,天经地义,也说得过去。

崔建国拐了拐老婆,“走,咱回去。”

刘惠却撅着嘴,“走都走了,回去干啥,咱们就去阿柔那儿住几天又咋?”

崔建国皱眉,“孩子去就行了,你个婆娘跟着去算啥?”

“崔建国好狠的心啊你,你爹你娘你闺女能去逃难,我为啥不能去?只有他们跟你是骨肉血脉,我就是外人是吧?”

得,刘惠一扯皮,其他人都不得不停下脚步,愣愣的看着他们。

“刘惠你闹啥呢,家里没事,咱们回去把活先干上。”崔建国笃定,什么井水冒泡,是老娘和老婆夸张的说法,要震早震了。

可刘惠不愿回去,倒不是怕地震,她单纯就是想去城里享几天福,平时还没理由去呢,现在这么正当的理由,阿柔他们又有三套房,多的是地方住,为啥不去?

崔老太真是糟心死了这两口子,还好意思问为啥不选他们养老,要选了她得活活被气死,都这时候了,一个还爱面子,一个还惦记着占阿柔便宜,她真想敲开两口子的脑袋看看,里头是不是塞满了猪屎。

“都给老娘走,别废话!”

“娘……”

“娘啥娘,你今儿要敢回去,你就不是我儿子。”

崔建国只能暂时屈服,反正他被老娘压迫习惯了。可顾老二也犹豫啊,他看着顾老太欲言又止。

顾老太被刘惠几句话惹得,心里不是滋味,心疼老三买的房子要伺候这种前妯娌,一面又糟心她的孙子在哪儿,这都五六年了,两个儿媳的肚子还是没动静。

她忽然有一个大胆的,一直压制着不敢想的猜测,莫非真是儿子的问题?不然两家都是蜜里调油的小日子,丽华没生过不好说,可阿柔是生过的啊,咋就这么玄乎?

这个猜测,比儿媳们不能生还让她备受打击。

打击之下,她也没底气说儿媳了,她们爱怎么怎么着吧,她就当自个儿是瞎子聋子,哪怕是陈丽华带着老二回娘家看她爹娘,一看就是十天半月不回来,她也不敢吭一声。

甚至,有时候,她还想偷偷劝劝两个儿子,要不去医院检查一下?

当然,这还只是停留在想法阶段,她怕说出来伤了他们的自尊,一直不敢开口呢。

大人们心思各异,只顾着往前走,哪知小彩鱼蠢蠢欲动,啥时候悄悄爬上了自家黑花猪背上。

她常跟着奶奶喂猪,黑花猪对她很熟悉,倒没有惊得乱跑,一副稳稳当当悠哉悠哉的模样,跟在众人身后,哼唧着,啃着草,一面走一面唱“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

幺妹用脖子里挂着的钥匙开了门,三家大小十六口人进了“小麻雀”,可把闹闹兴奋坏了,扇着翅膀跳上跳下,“彩鱼!彩鱼!”

你就说这鹦鹉它贱不贱吧?

冒雨来的众人全身湿透,黄泥浆子裹一身,真是狼狈到家了。非常懂事的小地精,一面给他们烧热水,一面找出叔叔和妈妈的干净衣裳。

刚换上,顾三和黄柔回来了,小两口笑眯眯的进门,心想趁闺女不在,他们可以好好的过过二人世界,也不打算做饭了,没买菜。

谁知一进门,被黑压压一屋子人给吓坏了,“这是咋?”

幺妹忙把要地震的事说了,顾三虽然还不知道她的地精身份,但这么多年共同生活他也隐约知道她是不同的,自然相信她的话。

“那村里其他人呢?”

崔建国不自在的轻咳一声,“他,他们不愿出来。”

“你们去劝过没?”

“劝了,我跟崔大哥去的,挨家挨户。”顾二插嘴道。

顾学章皱着眉头,这就不好办了。他们知道幺妹的特殊,她说地震就一定会地震,可其他人只当他们贪生怕死,再劝,那肯定是要招人恨的。

说句难听的,村里人这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可地震是天灾,不是开玩笑的,等真看见“棺材”,那落泪也来不及了。

其他人拥挤的坐在沙发上,凳子上,看着顾学章踱步,“如果不愿主动撤离,那就只能靠公社动员了。”

他转身拿上一把伞,“阿柔先看晚饭怎么解决,我去公社一趟。”

他在大河口这么多年,跟公社书记和革委会负责人也算老熟人,看能不能说动他们,上村里动员去。无论任何时候,中国人都是比较相信官方说法的。

崔绿真一直提在嗓子眼的心,终于往下落了两分,叔叔就是叔叔,她的小孩子办法不管用,只能大人的手段出面啦。

崔建军听说老婆和闺女都来了,一下班跑来问情况,听说要地震,赶紧说:“那先别回去,多住几天,咱们买的房子不是还空着嘛,我去叫二哥,咱们将就一下。”

黄柔则提出让大家住进县城去,那边的两套也是空着,这年代基本没人租房子住,闲置这么多年可把崔老太心疼坏了。

她大手一挥,“成,待会儿拦个拖拉机去。”

这亲娘跟婆婆就是不一样,她不愿意也不忍心跟小三口挤。

“那那些家伙什呢?”刘惠指着楼底下哼哼唧唧的猪鸡鸭鹅们问,几个孩子守在下头,不愿上来,说是怕别人偷了她们家的宝贝。

黄柔头有点大,这些可都是两个家庭的资产,农民们辛苦几年才置办下来的。可城里地方窄,没处搁啊,她认识的几个朋友也都是住楼房,去哪儿给倒腾几个猪圈来?

高元珍自告奋勇,“饭不跟你们吃了,我和满银把猪赶李家沟去,保准给你们喂得白白胖胖不掉一斤肉。”

这可是要粮食和精力的呐,其他人感激得都不知道怎么说了,崔老太哽咽着说:“行,元珍你们这份情,咱们记住了。”

在这种时候,有个外村的可靠亲戚的好处就凸显出来了,保住这些牲畜,他们的家底儿也就算保住了。

“猴子咱们走,给你弟找个帽子,别把他淋感冒。”王玉明也是个小可怜,跟着爸爸妈妈跑东跑西,虽然是背在身上,可雨水还是浇得他一头一脸。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