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289)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唉,有时候她甚至跟菲菲感慨,要是能一直不要长大就好了。

“他们抢就抢呗,咱们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罐头厂……哦不,食品厂!”她捏着小拳头,雄心勃勃的说。

高元珍有了两个儿子后,心态不如前几年,只想稳当为主。罐头厂能开当然是好事,可被人抢走,而且是光明正大合理合法的抢走,她也没办法,现在只觉着今年秋收后要能搞联产承包责任制就好了,她能种种果子把儿子养大就行。

遂犹豫着说:“可咱们现在没这条件,没场地没人不说,连信心……也没了。”

崔绿真恍然大悟,是啊,他们现在最缺的不是钱,不是人,而是信心!

坏人能抢他们一次,就会抢第二次第三次,这次是张三当坏人,下次还有可能是李四王二麻子,甚至是所有人联合一起抢。说实在的,他们在这村里已经不算善茬了,可别人依然能把他们安生立命的东西抢走……这说明什么?

崔绿真不敢细想,她觉着她立马就要窥探到一个了不得的真相。

她摇摇头,“姨妈你别怕,我叔叔说过,人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单打独斗,总有朋友和亲人,如果真要做什么事,一定能做成的。”

自从发现她偷看《参考消息》后,顾三对她倒不像小时候那样有求必应的哄着了,各式内部刊物大大方方放书桌上给她看,时不时还会把她当平等的大人一样谈谈心,讲讲大道理。

王满银和高元珍被她的大道理弄得一愣一愣的,“意思是你们会帮我们?可总不能啥事都麻烦你妈妈呀。”

虽说是姐妹,可现在两家人的差距越来越大,他们总觉着心虚。用村里人的话说,他两口子现在就扒拉着人家副校长呢,不要脸的抱紧这根粗大腿呢!

虽然,他们内心并不是这样想的,可被人说得多了,心里还是虚。

幺妹再次摇头,“不麻烦,我们是亲戚呀!”

她还记得,前两年妈妈和叔叔忙工作的时候,是姨妈天天给她做饭,吃啥好的都记得给她送一份呢。

王满银从地上站起来,烦躁的甩了甩头,忽然问:“绿真刚才说啥,食品厂?”

“是哒,咱们开个食品加工厂叭,不止加工罐头,还加工饼干和菠萝豆,以后啥好吃,咱们就加工啥呗!”

本来已经在沙发上睡着的高玉强,忽然睁开眼睛说:“对,菠萝豆,吃不完的菠萝豆……还,还有钙奶饼干……”话未说完,又传来“呼噜呼噜”拉风箱的声音。

众人一看,呸!小馋嘴这是垂死病中惊坐起啊!臭小子闹着要跟姐姐睡,一直窝沙发上不愿上床,必须要等到姐姐才行。

但被儿子这么一提醒,王满银忽然来了兴致,“食品加工厂,需要哪些设备?咱们以前做罐头的设备还能用不?”

刚开始资金紧张的时候,他们做罐头全靠人力,从水果清洗、削皮、去核、糖煮、装罐全靠两双手,几乎是没日没夜的熬,去年资金上来了,他们咬咬牙买了一台削皮机,桃子橘子梨子放进去,一会儿出来就是干干净净的,效率提高不少嘞!

“能呀,不做罐头的时候,可以做果脯啊,百货商店的果脯可贵啦,咱们自己做出来的肯定比他们好吃,比他们便宜!”

想到酸酸甜甜的果脯,崔绿真没忍住,又咽了口口水。

关于果脯价格,高元珍有发言权,她怀小明明的时候妊娠反应特大,就想吃酸酸甜甜的东西,可新鲜果子她又不爱,罐头也吃怕了,听阿柔说百货商店有果干儿,她原本打算去称个半斤八两的回来,一看,好家伙!

最便宜的都得七八块一斤,这就是家里有金山银山也吃不起啊!

要是自己能做,她是知道果子成本的,压根去不了多少,不就是糖渍和腌渍费钱嘛?可只要学到技术,这谁不会?

高元珍心动了。

做罐头又苦又累不说,关键是小本买卖,挣不了几个钱,可要是能加工果脯,那赚的可就不是苍蝇腿啦。

她那颗原本只想求稳的心,忽然又猛烈地跳动起来。

崔绿真决定,再给他们加把火,“姨妈你看小猴子多可怜呐,要是不多挣钱,以后还有人欺负他怎么办呀?龙王爷真的会护他吗?”

这无疑是给他们心上砸了重重一锤。

低迷了几个月的王满银和高元珍如梦初醒,是啊,他们只想安安稳稳,可孩子呢?现在还没挣几个钱呢,打主意的就这么多,那以后呢?他们护不住孩子的时候,还不得让村里人生吞活剥?

王满银的眼睛里,多了一丝坚毅和狠厉,“行,那咱们就要让这些狗日的看看,咱们办食品加工厂!”

晚上,高元珍给客房换上干净的铺盖,绿真和小猴子睡一个被窝。反正一个十岁,一个三岁,都还是小屁孩。只不过,为了防止小猴子尿床,高元珍给儿子屁股底下垫了一块塑料油纸。

第二天,雨还是唰唰唰的下个不停,老天爷仿佛要把前几年欠的雨水一次性补回来。

高元珍是急性子,既然想办食品厂,那就得早做规划,她拉着崔绿真,拿着笔记本写写画画。

现在是不允许搞个体工商户的,只有两个办法:要么把食品厂挂靠在集体之下,譬如大队部和某个国营厂子;要么就不办厂,缩小规模,先从作坊干起。

吃够了“大队部”翻脸不认人的亏,三个人一致决定,坚决不挂靠!任何人任何集体都没有他们自个儿可靠!

作坊就作坊,当初的罐头厂不也是小作坊起家?

难就难在食品生产许可,没有这许可证,他们就没办法正当生产,偷偷摸摸搞,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而这许可证,它又是不允许颁发给私人的。事情一下子就到了瓶颈,不上不下。

眼看着快到九点钟了,高元珍问:“待会儿想吃啥?”

幺妹指指厨房里的砂锅,那是高元珍保胎时熬药的,“能吃砂锅菜吗?”

“什么砂锅菜?”

幺妹在师傅家吃过,就是有肉有菜有高汤,天冷的时候吃特爽,今儿下着雨正好,支个小炉子,给满银叔叔烫二两酒,边煮边吃,那得多痛快呐?

这主意正中高元珍下怀,她安排丈夫把昨天带来的筒子骨熬上,再片一碗五花,到时候涮着吃才爽。她则跟幺妹戴上帽子蓑衣,上自留地摘菜去。

高家的自留地在河边,二分多一点点,因为手里有点钱,不缺粮吃,所以也不种粮食,全种的是瓜果蔬菜,红通通绿油油的辣椒,墨绿的菠菜,又细又白的芹菜,还有水嫩嫩的茼蒿,这几乎全是为砂锅菜量身定做的!

“绿真你站一边儿玩,别让露水打湿衣服。”

幺妹知道,带着露水的花果蔬菜不能乱碰,乖乖站到柳树下。一夜未停的大雨,使二十四小时降雨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所有雨水通过山沟汇集到河里,将昨天还清澈见底的小河灌成了浑浊的泥浆河。

大自然的力量啊,就是真的神奇。

忽然,什么东西打到她头上。

幺妹回头一看,是一枝柳树条。

“真调皮。”

没一会儿,那柳树条又来了,不止轻轻拍她,还把全身的柳条子飘舞起来,可明明没有刮风啊……哦,是它在疯狂的舞动四肢,想要引起她的注意。

幺妹这才反应过来,赶紧打开五窍,“柳树哥哥你怎么啦?”

“大灾就要降临咯,赶紧跑咯!”这是一把苍老而模糊的声音,像喝醉酒的老汉,应该叫“爷爷”才对。

幺妹一愣,这才注意到它的树杆只剩一半,似乎是被刀斧砍去大半,被砍的伤疤上再也没有长出枝条和叶子来,整棵树的树魂也没了,能说话并非它的树魂在控制,而是无意识的喃喃自语。

果然,无论她跟它说什么,它永远重复那句:“大灾就要降临咯,赶紧跑咯!”

无意识的重复,跟村里那些得了老人病的老爷爷们一样,送医院也没用的,只不过是苦熬日子罢了。

崔绿真心头一痛,当年砍它的人也太坏了吧,还不如直接砍断的好,就这么不死不活的拖着,让人类和别的植物嘲笑它,活得一点儿尊严也没有。

她心疼的抚摸它的伤口,已经结痂了,可魂却没了,活死树啊。“我知道爷爷你已经不疼啦,也听不见我说话,我好想为你做点什么事呀。”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