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268)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春月大咧咧的说:“主席那是在中南海的,他出不来,我们也进不去。”

“为啥出不来嘞?”

春晖“嗯哼”一声,及时的制止了妹妹的口无遮拦,可村民们明显对这个话题更感兴趣,“那你咋进不去?”

春月又乐了,“谁都能进去,那中南海岂不是成菜市场了?”

“可你不是给排联欢会了吗?不进去怎么排?”

于是,春月只好耐心的给他们解释,世界上还有一种叫“电视机”的东西,她每说一句,就引得村民们“啊”一声,与世隔绝的闷头苦干的他们,居然第一次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神奇的东西。

是的,牛屎沟连电都不通,电灯都没几个人见过,每天晚上点柴油灯还得按票抢柴油呢,哪里能知道电视机?现在的电视机,在他们心里那就是天外来物一般的存在!

因为春月的归来,崔家这个年过得异常的热闹,就连整个牛屎沟的氛围,也异常的兴奋和躁动。

是啊,这个老崔家的四丫头,不务正业的四丫头,带着她的一身军装,她在首都的所见所闻,回来了。

年初二一大早,幺妹带上一堆好吃的,急急忙奔赴崔家,一进门就被崔老太抱个满怀,“乖孙女可想死奶奶了!”

哪有想死,其实三十的晚上小丫头就跑回来玩了大半天了,初一也有一半的时间待在崔家。

“奶奶,明天咱们去照相叭,照全家福!”

“啥全家啥?”崔老太听不明白。

“就是照相,咱们全家人照在相片上,以后春月姐姐和友娣姐姐不在的时候,咱们就可以看照片啦!”

“那得去县城吧?哎哟,那谁给咱看家呀?”崔老太首先担心的是她满地窖的粮食。

顾三适时的插嘴道:“婶子不用出门,我明儿去市里请工作人员来,咱们就在家里照。”

现在还没有上门服务的私人照相馆,可因为幺妹的全友福照得好,成为东风照相馆的招牌广告,被挂在橱窗里最显眼的位置,好巧不巧让顾学章看见了,去找照相馆要个说法,这不打不相识,还让他跟照相师傅交上朋友了。

别的不敢保证,请他来照个相,那是没问题的。

在家照的好处就是,大家可以随意打扮,变着花样的打扮,一个个把头发梳得油光水滑,衣服换了好几套,还能把整个崔家院子照进去。

大大小小十七口人排在院子里,他们穿着有生以来最好的一身新衣裳,扎着最漂亮的彩色头绳,两老和七仙女坐在第一排,儿子儿媳女婿们站在后排,身后是朴实古老的堂屋,两侧是生机勃勃的翡翠兰、牛卵树和栗子树……只听“卡擦”一声,众人有的被吓得“啊”一声张大了嘴,有的“咯吱咯吱”笑个不停,有的挺着胸膛尽量突出自己的位置……所有人,都把最好的自己,留在时光的烙印里。

最后照出来的黑白相片上,所有人都在笑,他们眼里有种东西,叫希望,叫幸福。

第131章

幸福的日子过得很快, 一转眼,时代的车轮来到1975年年末,八岁的幺妹, 三年级已经上一半了。

这意味着, 她又能做更多的事, 能给妈妈帮许许多多的忙, 能为叔叔写许许多多的席位牌了。

上半年,顾学章因为在县供销系统工作成绩突出,已经被调到市物资局了。这年代管物资的是啥概念?衣食住行一切的一切,但凡是个要凭票供应的东西,都得从物资局过一道!

顾三大小也算个副处级干部,手里管着一个市的油气采购和分配, 具体来说就是,大到市委市级行政专署的汽车用油,中到所有学校企业工厂柴油, 小到老百姓点煤油灯的煤油, 没有哪一样不是他签字采购进来,再分配出去的!

幺妹不懂这样的事算什么事, 但她明显感觉到,所有人对她都更好了!

顾三单位承接了石兰省物资系统的年度工作总结会, 而写席位牌这样的小事,他也很乐意交给幺妹来办。只要把需要准备水牌的姓名给她, 半小时她就能给一沓红纸写上漂亮大方的领导名字。

自从跟着毛大师学字,两年时间,她终于能写出属于自己的字了。同时,连续两年的全市少儿书法大赛上,她都出够了风头, 现在整个阳城市的书法界,谁不知道大河口出了个小“专家”?

幺妹挺着胸膛,背着书包往家走,胸前的红领巾迎风飘扬。

刚上楼梯,忽然遇到一个纤弱的穿红花棉袄的小姑娘,两个人差点儿撞一处去。

“菲菲?你不是请假了吗?”胡菲已经请假两天了,自从胡峻去市里上高中后,菲菲的午饭都是在402吃的,晚饭胡峻从市里骑车回来,再现煮也是来得及的。

而昨天,菲菲那位远嫁省城的姨妈,回大河口来了。听说她因为父母对妹妹和妹妹两个孩子的态度,也跟菲菲外公外婆闹翻了,回娘家不回六甲村,而是到大河口菲菲家来。

当然,刘珍还在六甲村装死,菲菲这个三年级小学生就只能承担起招待客人的责任来,请了两天假。

“我爸爸回来啦!”菲菲激动得破了音,一张小脸红得小番茄似的,两只大眼睛亮晶晶的,像有星星缀在里头。

幺妹一惊,也高兴起来,一把抱住好朋友,“胡叔叔回来啦?”虽然,她都已经记不清胡雪峰长个啥样了。

可他是菲菲和哥哥的爸爸,谁的爸爸回来不高兴呀?

他们高兴,她自然也跟着高兴!

“对,说是已经,已经下火车啦!”

幺妹干脆家也不回了,站在楼底下大喊一声:“妈妈我不回家吃饭啦我跟菲菲去找她爸爸!”

黄柔从厨房探出脑袋,“行,下午别迟到啊。”

两个好朋友手挽手,撒丫子就往厂门口跑。

现在正是下班时间,厂里工人们陆陆续续回家来,有一个遇到她们,“菲菲,你爸爸回来了,你要去哪儿?”

现在厂里谁不知道这对可怜的胡家兄妹?爸爸出国,继母不管,就靠一点微薄的救济生活着,像两棵枯黄倔强的杂草。可就是这两棵石缝求生的杂草,一个比一个出息!

哥哥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考上市一中,妹妹进了文工团还看不上,退团后连续三年获得全市少儿舞蹈冠军……这样的孩子,你说谁家能有?

放眼整个红星县,这也是数一数二的出息娃娃!

“阿姨,我去接我爸爸。”菲菲跑得气喘吁吁,但好在这两年跟着好朋友玩儿,身体素质好了许多,喘是喘,心口不闷了。

“诶找你爸爸怎么往后门去?”

“我爸爸下火车呀。”后门出去,拐一条小路,再顺着大街跑十分钟就是火车站,在她们看来,超近,超快!

大人们都笑了,女人指指正门,“你爸在那儿,可是厂里派专……”车接回来的,话未说完,两个女孩已经飞一般的冲向工厂正门。

市三纺这两年的效益突然之间江河日下,有时候工人工资都得拖十天半月才能发下来,可大门口那块巨大的足有三米长二米高的大石头,却依然风光异常。

上头雕刻着的“阳城市第三纺织厂”几个大字仿佛会发金光。

此刻,一辆黑色的小汽车停在厂门口,蔡厂长和新来的党支部书记正笑眯眯的站在大石头前。车门一开,一个穿灰白西装,戴黑边框眼睛,梳着两片瓦的男人刚下来,还没站定,他们的手就伸出去。

“小胡回来了。”

“咱们整个系统的新星回来了!”

胡雪峰赶紧伸出双手,恭敬的跟他们握手,哽咽着说:“都是领导栽培,领导帮扶,我在外面这三年,时时刻刻不敢忘记我的身份,我是三纺人,死也要做三纺鬼。”

司机只觉后背起了一阵鸡皮疙瘩,硬生生绷住嘴角。可蔡厂长几人,那可是感动得眼含泪花,握住胡雪峰的双手不知道用了多大的力,久久不舍得松开。

当然,只有他们知道,胡雪峰的回来,不止是这个留洋人材的提前归岗,还带回了一笔金额巨大的资金扶持。资金扶持意味着什么?

领导们比谁都清楚。

厂里这两年效益越来越差,甚至有的生产线已经完全是国家在倒贴钱运营,大家一直不愿关停,就是为了等转机。

他们相信,只要党和国家有政策倾斜,给资金扶持,市三纺东山再起是指日可待的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