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253)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胡峻想把自己衣服脱给她,可他的比她们还湿,说不定会让她更冷。摸遍全身,也没找到火柴,不然倒是可以拢个火堆给她们烤烤。

“咱们再坚持一会儿,等雨停了就走。”

两小只打着颤答应,可那大雨就跟老天爷破了个大洞似的,“唰唰唰”的一点儿停下来的迹象也没有。

幺妹掏出刚才吃剩的饼干,也让雨淋成稀巴烂了,她和菲菲一把一把的将烂面抓着吃完,可还是冷……她忍不住,“阿切!”

胡峻有点担心,不会是冻感冒了吧?

果然,没一会儿,菲菲就开始流清鼻涕了,说话也瓮声瓮气的。可她还是小声的请求哥哥:“待会儿别跟阿姨说,不然阿姨又要生气啦。”

刘珍回六甲村一去不复返,直到昨天,才在娘家待不下去,不情不愿的回到大河口。菲菲虽然惧怕她,不喜欢她,可家里多个大人,哪怕是多个喘气的,她也高兴,生怕继母一不高兴又跑回娘家。

他们的亲外婆家虽然也在六甲村,可自从女儿跟胡雪峰这个一穷二白的二婚知青结婚后,那家人就跟她断绝关系了。到亲妈一死,又娶了后妈,他们跟外婆家更是一点来往也没有,走路上遇见都能吐口水的。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他们唯一能称得上“亲人”的,就只有刘珍了。

胡峻紧了紧拳头。

“好哒,菲菲你放心,我不说,连我妈妈我都不说,保密哟。”

小地精不说还有个原因,眼看着天就要黑了,妈妈见她总不回家肯定会担心。而她去找妈妈“骗”自行车钥匙的时候,说的可是胡峻哥哥教她骑车,如果她说淋雨生病的事,妈妈那么聪明肯定会知道她说谎的。

她提心吊胆的躲啊躲,一直躲到天边擦黑,雨终于停了。

***

黄柔下午没事,去办公室待了会儿,又约陈静出去秤二斤羊肉,国庆节可是破例供应的。

羊肉饺子可以搭葱搭韭菜,可她看国营菜市场里难得有新鲜水灵的胡萝卜,就给秤了几根,回来跟肥瘦相间的羊肉一起剁碎,拌上盐巴,滴两滴酱油……嗯,闻着就鲜。

陈父陈母回市里,陈静过来蹭饭,不到六点钟,两个人就把饺子全包好了,百来个放满两个筛子,就等着幺妹回来。

可雨越下越大,这边幺妹没回来,对门的胡家兄妹俩也不在,担心他们是没带伞跑哪儿躲雨去了,三个大人拿着伞出门找他们。

一直找到天黑,黄柔心里急得几千只蚂蚁咬似的,他们才骑着泥泞的自行车回来。

也不知道是摔了多少跤,三个人的衣服已经被烂泥浆得鼻子眼睛都看不出来了。大人们虽然着急生气,倒也不忍心再说什么,“怎么现在才回来?”

“骑哪儿去了?”

三个人对视一眼,统一说辞:“去变电站骑。”

因为变电站内有一块一亩多的绿草地,比足球场还大,去草地上骑自行车的孩子确实不少。可因为位置太远,来回要骑一段山路,估摸着就是在山路上滑倒的,黄柔也没多想,赶紧催他们进门。

陈静给他们熬姜汤,黄柔给他们烧水洗泥巴,还把一身脏衣服也脱了。胡峻回家去拿干净衣服过来,刘珍不在,不知道又跑哪儿去了,家里冷锅冷灶的。

黄柔心疼他们,洗干净后留他们在这边吃饺子。

羊肉馅儿的饺子,那是又鲜又香,鲜得能让他们把舌头吞下去。别说几个孩子,陈静一人就能吃三碗,撑得躺沙发上动弹不了。

黄柔听菲菲打了好几个喷嚏,赶紧给找了一片“克感敏”来,一分为二,让幺妹和她每人吃半片。

吃完好好睡一觉,明天应该就没事了。幺妹生怕妈妈问她们淋雨的事,才吃过药就说想睡觉,跑回房间了。

黄柔不放心,睡前又进去看了几次,见她小被子盖得好好的,脸蛋红扑扑的,脑门也不烫,这才放心睡下。

可怜的菲菲却没这么幸运,即使吃了药也没能阻挡感冒的来袭。第二天早上,她就烧得脸蛋通红,喉咙红肿了。胡峻拿着昨天分到的十块钱,带她上医院一连输了两天的液才把烧退下来。这一病一忙活,就把写字卖钱的事给忘了。

在三个孩子心里,这就像一个小插曲。

***

风平浪静过了一个星期,期间幺妹终于得偿所愿去县照相馆照了一张全家福,期间动作之娴熟,一度让顾三啧啧称奇。当然,不止顾三觉着奇怪,就连陈静,作为崔绿真的班主任老师,她也发现,这小丫头最近可成款姐啦!

每节课课间她都呼朋引伴跑食堂,请大家吃肉包子糖包子油条白煮蛋……要知道,这些东西可都是超值钱的啊!每天请客吃零食她至少花出去五六角,就是蔡厂长家宝贝孙子,也没这么阔的手笔啊。

陈静很奇怪,曾问过幺妹,可她说是她自个儿挣的。她也就不好再问了,毕竟厂里小孩捡废铜烂铁卖钱的不在少数,可能她就是运气好,捡到的多呢?

第二个周末,黄柔要去县里开会,早早的跟顾三一道坐吉普车走了,幺妹赶紧跑到对门去,“哥哥,菲菲,我们去卖字叭。”

“还卖?”胡峻傻眼了,这孩子是挣钱挣上瘾了?

“我还想照相。”

胡峻:“……”照相是会上瘾的吗?

幺妹害羞的笑笑,心道:我再多挣点儿,下次让爷爷奶奶伯伯伯娘还有姐姐一起来,我们照一张大大的全家福,挂在墙上,能让所有人都看见的那种!

因为呀,昨天妈妈说,收到春月姐姐的信啦,她今年能回家过年啦!

这样的话,所有人都齐了,怎么能少了大大的全家福呢?

所以,这一次她的目标更高更大,那就是照超大的全家福!

***

话说,“毛皮”大师最近心情不大好。

因为已经有三个人跟他说,买到他的字了。作为清高的文化人,他非常反感这种买卖字画的行为,谁要是跟他买,他是绝对不会卖的,可通过别的途径,他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一想到这一幅幅字,都是他自个儿写,自个儿送出去的,前脚刚送,后脚就让人卖给那些附庸风雅胸无点墨的俗人……那感觉,就跟吃了苍蝇似的。

他恨自己识人不清,居然把东西送给这样的人。

正想着,龙葵又来了,摇着蒲扇,“小毛最近有没有新作?”

毛皮满头黑线,龙老认定那字就是他写的,着实把他狠狠的夸了一遍,再夸下去,他都没脸见人了。

长叹一声,苦笑:“龙老谬赞了,上次的字不是我写的。”

“怎么不是?”龙葵一脸不信。

毛皮无奈,只好提笔,在纸上写了两个字,“龙老请看。”

龙葵俯首一看,“还真是,怎么又退步了,上次明明写得挺好……”

毛皮哭笑不得,这回您信了吧?

龙葵蒲扇也不摇了,盯着字沉吟片刻,“看来,真不是你写的……可也太像了,是你教出来的徒弟,青出于蓝?”

“唉,要真是我徒弟就好了,可我那几个徒弟你是知道的,要么心不稳,浮躁得很,要么没啥天分,勤学苦练也是个半罐水。”说起徒弟,毛大师可就有闹肚子的黑泥了,那都是些什么人啊,有天分的不努力,努力的没天分。

虽然,他也不算啥书法家,可但凡是有点手艺的人,都渴望把手里的东西传下去不是?有人继承衣钵,比自己扬名立万还重要。

况且毛皮大师真的是不爱那些虚名的,到了这把年纪,只想找个好徒弟。

然而,这正是最难的。

两个老头儿都是一样的心思,想想就苦闷,干脆摊也不摆了,摇着蒲扇逛市场去。

胡峻他们到的时候,正是花鸟市场里最热闹的时候,猫叫狗叫鸟儿叫,来来往往的老头老太,热闹极了。在这压抑的城市生活里,是不可多得的能让人放松的地方,也难怪这么多退休老干部愿意来呢。

同时,也因为老干部们来得多了,这块“清静”地儿才能保住,治安队来人,也只是意思性的走个过场——前提是不能有摆摊叫卖的。

他们支好小桌板,乖乖等了会儿,发现居然没人上门。幺妹早迫不及待写好三张“清静”了,她发现人群好像都往一个方向去,干脆把笔一放,拉着菲菲去看热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