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251)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他大惊,到底是什么人模仿他的字迹?

这么高的几乎达到百分百的相似度,他相信,一定是平素对他十分熟悉之人,就算不熟悉,那也是对他的字,他的书写习惯了如指掌的人!

这一推测,细思极恐,真是让人背后的汗毛都竖起来。

虽然,他还不是什么书法大家,经手的也没成百上千的大额款项,几个字值不了什么钱,可这样高度的模仿,他还是害怕。

“怎么?”龙葵看他忽然神色不对,忽然关心道:“别是中暑了,赶紧回家休息去吧。”

小毛强颜欢笑,摇摇头,“没事。”

他本名李自平,笔名“毛皮”,听着怪怪的,跟他本人一样谦虚谨慎。“毛皮”在市文化馆任后勤主任,主管各类书画展品的储存收纳,是市书法协会的老会员了,周末节假日就喜欢来花鸟市场写字,不知是心里不清静还是怎么着,写来写去横竖就是“清静”两个字。

当然,他在这儿“摆摊设点”倒不是图挣钱,单纯是随缘,图个开心。聊得来的赠一幅就当交个朋友,聊不来的就是给他十块一百块他也不卖!

这么清高的毛主任,年年月月在这儿,已经成了活招牌,他是不知道自己的字已经成为广大中老年妇女之间的畅销品,有时候十天半月送不出一幅去,有时一天能送三两幅。

谁要是拿到他的字,那可是值得吹三天牛的!

龙葵笑笑,把那幅字细心的卷起来,开玩笑道:“我今儿没带钱出来,毛大师的字我先拿回去了,明儿给你送钱来,这是定金。”递过去一包中华。

两个人说说笑笑,收拾着东西走了。

而转回来的幺妹,别的没看见没听见,正好听见一包中华烟做定金买毛大师的字,她大眼睛一转,脑海里迅速的算开来:一包中华牌香烟至少一块钱,黑市上得卖一块三四呢。如果这是定金的话,那本金岂不是更多?

就像叔叔买房交定金只交了一个零头诶!

她忽然知道怎么挣钱了!

“赶紧的哥哥,快把桌子摊开,我要挣钱,我要卖字!”

胡峻和菲菲被她逗笑,刚把桌子摊开,她就铺上宣纸,照着刚才写的“清静”两个字,脑海里还有印象呢,唰唰唰就出来一幅一模一样的。

别忘了,她可是要当写字专家的地精哟!

这年纪的孩子,哪里会写草书?胡峻诧异的问:“你会写草书?”

幺妹头也不抬,“唰唰唰”又是一张“清静”,她不知道什么草书木书水书的,她只知道这世上就没有她不会写的字儿!

她是一只认真的小地精,没一会儿,五张一模一样的“清静”就出炉了。依次摊开,放在小桌板上,在胡家兄妹俩震惊的目光中,双手叉腰。

得意!

她得意的笑!

“咦……小姑娘,你这儿怎么有毛皮的字?”有个挎着菜篮子的大妈问。

幺妹心里眼里只有挣钱,什么“毛皮”没听进心里去,笑嘻嘻的问:“奶奶要买字吗?很便宜的哟!”

大妈一笑,心道这小丫头真会哄人,毛皮大师的字能便宜?外头已经炒到四五十块钱一张了,多少人在花鸟市场转悠就为买一幅呢,回去当收藏品那可是值得吹嘘很久的。她就不一样了,她才不要束之高阁独自享受呢,她就要大大方方贴墙上,让来家里的老姐妹们看看,她有毛皮的字!

而小姑娘手里正好有五张,她虽然不懂书法,可也知道这就是毛大师的真迹……嗯,五张,平时可是一张也见不着的。

当即停下脚步,“多钱一张呀?”

幺妹想了想,按照定金一包中华算,“很便宜哒,只用五块钱。”

“啥?!五块钱?”大妈愣了,有这么便宜?

但她生怕小丫头的家长回来,“行行行,给奶奶来一张,乖啊,卖了就不能反悔了啊。”

作者有话要说: 【1】来自度娘~

第126章

“啥?五块?”跟老大妈一起惊呼出声的, 还有胡家兄妹俩。

胡菲胆子小,扯了扯好朋友的袖子,小声道:“五块也太多了吧?会不会不太好?”

可老大妈却误会了, 她也听不见她们说啥, 只以为是觉着卖少了想反悔, 赶紧迅速的从兜里掏出七块钱, “那七块,七块总行了吧,别跟你们家大人说,啊。”

“抢”过一幅,胡乱的拿着,撒丫子就跑。开玩笑, 黑市上可是炒到四五十了,她排着队还买不着呢!也是该她运气好大清早的就有喜鹊叫,该她捡的便宜呀!

想着, 更是健步如飞, 哪里还有刚才在公共汽车上弱不禁风的模样?

而被扔了七块钱的三个孩子,彻底傻眼了。

一幅字, 准确来说,仅仅是两个字, 就能卖七块?!

菲菲把小桌板的钱捡起来,一张张抚平, 看了看,数了数,加了加,不多不少,就是货真价实的七块钱!

“绿真你怎么这么厉害呀?一下子就挣了七块钱。”小姑娘的眼里那都是小星星, 对好朋友的崇拜不亚于对马克思呀。

高(见)兴(钱)疯(眼)了(开)的三个人,也没觉着哪儿不对,什么毛皮不毛皮的,他们也不懂,只以为幺妹就是单纯的写得好,好字才能卖这么多钱嘞!

七块钱可咋整,这也太多了叭?该怎么花呀?胡峻自告奋勇:“你们在这儿等着,我去买冰棍儿。”

“还要大白梨!”

“对,还有钙奶饼干,三盒!”

“嗯,还有果脯,要黄桃干儿,还有蜜枣……”

……

哪里还想得起来,她今儿出摊的原始目的是挣照相的钱?

胡峻嘴角抽搐,那这七块可不够花的呀。当然,他是知道这两个小吃货的,如果买不来她们点名要的东西,他还得再跑一趟,得,买吧,反正是她自个儿挣的零花钱。

胡峻撒腿就跑,“你们乖乖等着,别乱跑啊。”

两小只脆生生的答应:“好哒,哥哥快去快回。”

这一带很背阴,太阳晒不着,偶尔还有阵阵凉风,可真舒服呀!幺妹觉着,七块够啦,已经多多的啦,剩下的不卖啦,拿回去给妈妈看看,妈妈说不定也会夸奖她的哟。

她正收着,忽然有个老伯伯走过来,推了推眼镜,“咦……这怎么是毛大师写的字?”

幺妹眨巴眨巴大眼睛,她可是诚实的小地精,认真道:“伯伯,这是我写的哟,不是毛大师。”

老伯伯拿起一张,对着光线仔细看了看,嗤笑一声,“小丫头还吹牛,这怎么不是毛大师的字?我天天研究,不比你清楚?”

“真的不是,是我写哒。”幺妹也较真了,为什么要说是那个什么见都没见过的大师写的呀。

老头儿对她的反驳不以为然,直截了当的问:“怎么卖的?”

“七块!但伯伯你别认错啦,这真是我写的,跟毛大师没关系……”然而,老头儿才不听呢,一听一张才七块钱,估计是不懂事偷偷从家里拿出来的,而她家里人估计是非常资深的毛大师粉丝,也不知在这市场蹲守了多久才得到这几幅。

败家孩子,知道一幅多钱吗?七块就卖,还真是见钱就卖啊!

不过,他喜欢!

老头儿可不是一般的字画爱好者,他是贩卖者,以囤积居奇为生的。他住东边儿,可每天却不上班不种地,专跑西边儿转悠,看见啥好的都囤下来,过段时间再高价转手出去,真正的低买高卖!

而毛大师的字呢,他已经瞅两年了,还是没讨到一幅。

是的,讨。

他每天就在毛皮跟前晃悠,天上有地下无的夸他,夸得是天花乱坠,要一般中年人早在他马屁里迷失自我了,可毛皮特厌恶他这行为,为了得到一幅他的字,真是连脸都不要了。

他甚至恨恨地想,下次再遇见就送他一幅吧,上书“不要脸”……当然,他是文化人,这种过激的想法只是停留在想法阶段。

老头儿可能是也发现毛大师对他这种文化乞讨行为的不耻了,索性也不来丢人现眼,就在不远处守着,谁要是得了毛皮青眼送一幅,他就赶紧拥上来问“卖吗?”

对,他干起当场高价回收毛大师字的营生来,你就说他这样恶心不恶心?

把个毛皮气得要死,可自个儿送出去的,别人就有处置权利,他被气得半个月没有再送一幅出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