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241)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看看看看, 人比人气死人,货比货得扔啊。

杨老师酸溜溜的说:“我家杨丽芝不知道还在哪儿翻垃圾呢,你家这白白净净的胖娃娃可真让人眼热啊!”她放下行李包, “不行, 得让我也抱抱。”

于是,幺妹就被她抱起来了。

她乖乖的“嘻嘻”笑着, “丽芝来啦,杨老师你看。”

可惜这招围魏救赵并不管用, “我可不想她,只想崔绿真……”杨老师故意亲了亲她, “你知道吗,咱们获奖啦!”

“什么奖?有奖状吗?”她双眼冒光的问,“我能看看奖状吗杨老师?”

杨老师故意卖关子,“你先猜猜,咱们获的是几等奖呗, 猜中就给你看。”

幺妹眨巴眨巴大眼睛,歪着脑袋沉吟片刻,“嗯,二等奖?”她还记着上次来市文化馆就是二等奖,在她心目中,这就是最好最高的奖啦,再也没有比二等奖还好的奖啦!

“哈哈哈,不对哟,你再猜。”

“那是三等奖?”

“不对不对,比这个好,比二等奖还好。”其他人都笑哈哈的看着她,浑身不止没有长途劳累的风尘,反倒是一股清新的,雀跃的喜气!

这就是送分题了,能难住聪明的小地精吗?

只见她难以置信的“哇哦”一声,大声问:“那是一等奖吗?!耶耶耶!我妈妈好厉害,杨老师好厉害,阿姨你们好厉害,是一等奖耶!”

所有人再次哈哈大笑,可不是嘛。

本来以为就是去走个过场,顶多能得个鼓励参与奖就是顶顶了不起的,谁知道居然突破重围,打败几十个竞争对手,得了一等奖!去之前厂里就放话了,鼓励她们拿荣誉,拿到名次就有奖励,一等奖可是每人一百块现金嘞!

整个朗诵队一共七个人,相当于每人白白多得了三个月工资,这谁不高兴?蔡厂长敢夸这样的海口,估计也是打心底里认为她们拿不到,说出来过过嘴瘾的……谁知道她们还真拿到了?!

而且,对于其他几位诸如杨老师一般不缺吃穿的同事来说,一百块钱还真不放眼里,关键是这省级一等奖的荣誉,能给她们晋职称!

而评委也说了,论表演的观赏性,她们不出众,亮眼的是她们的原创诗歌,歌颂社会主义赞扬无产阶级的现代诗歌,省文化厅准备将这首诗歌选送《红旗》!

《红旗》杂志是啥?那可是跟《人民日报》齐名,甚至还更胜一筹的中央委员会主办刊物,全国所有机关单位统一发行的!《红旗》《人日》《参考消息》是家喻户晓的纸媒三巨头,毋庸置疑。

这样的知名度,普及面,传播面,意味着——黄柔的诗歌就要让全国人民看见了,说不定连主席都能看见嘞!这不是本事是啥?

这简直就是天大的本事嘞!

以前,大家对黄老师的第一印象就是“漂亮”,顶多再精确一点儿——“漂亮寡妇”。她为人低调内敛,唯一做的“出格”“高调”的事,就是嫁给年轻英俊享有正团级待遇的顾学章……可现在,她的诗歌能登上《红旗》,大家对她的定位又多了一个词——才女。

“小绿真高兴吧?你妈妈以后啊,可就是咱们单位顶呱呱的才女啦。”杨老师把幺妹放下地,毫不掩饰的甩了甩胳膊,这丫头还真重,结实。

他们家杨美芝杨丽芝跟她比起来,那就是“西施”一样的体格。当然,即使是病西施,那也是自个儿闺女,她爱还来不及呢!

幺妹跑过去,仰头看着妈妈。

她觉得呀,现在的妈妈真漂亮,逆着光能看见她碎碎软软的头发,淡淡的眉毛,嘴边像有两朵小花儿盛开。她的妈妈呀,真是世界第一漂亮!

黄柔摸了摸脸,“看啥呢?”

“妈妈漂亮。”

黄柔“噗嗤”一声乐了,她这几天已经被同事夸了好几遍,耳朵都起老茧了,她下意识又摸了摸脸,真有那么漂亮?当然,她也明显发现这几天洗脸洗出来的水是黑的,毛巾手帕一擦也是黑的……可省城是闻名全国的春城啊,空气好,环境美,没那么多灰啊。

就这么观察了几天,她又发现,洗过脸后自己真的皮肤好了许多,原本眼角多出来的淡淡纹路,居然也莫名其妙没了?

杨老师一路追问她是不是用了啥化妆品,是不是顾三给她从百货公司带来的,一定要让她交出“秘方”,可她现在连雪花膏都不舍得抹呀……当然,奇怪归奇怪,她把功劳归在丈夫和女儿身上。

试问这世间,哪一个夫妻和美家庭幸福的女人,能不美呢?

“妈妈你怎么那么厉害呀?”幺妹满眼崇拜的看着她,眼里都要冒小星星啦。

黄柔点点她的小鼻子,“小马屁精,再夸就过分了,啊。”

她这次也是运气的成分居多,歌颂现行社会制度也算有感而发。以前她是不屑于写这种诗歌的,总觉着是为五斗米折了腰,对不起她知识分子的出身,可自从跟顾三结婚后,她才真正体会到社会变革给她这样的普通人带来的美好。

虽然,地、富、反、坏、右的子孙后代依然不受待见,可她的出身……如果放在封建王朝,那是要流放,永不得录用的。

有感而发的诗作,都不是她花十成心力写的,哪至于就让她夸得天上有地下无了?虽然,她相信女儿没有说谎,她是打心眼里就是这么认为的。

真是只没见过世面的地精呀。

这一次,她们拿到第一名,给全单位乃至全市都挣来大大的荣誉,不止厂里奖励她们,市里也奖励每人一桶五斤清油……幺妹很奇怪,怎么奖励的还没厂里的多。

当然,更让她奇怪的是,省文化厅的奖品居然仅仅是一套《毛选》……她不信,把妈妈的“奖励”书拿出来,“哗啦啦”的正着反着翻了两遍,里头真的就是一页页纸,不是钱,不是票。

她觉着奇怪,妈妈却高兴得不要不要的,这大概就是信仰的力量吧。反正五岁半的她是理解不了,她心里眼里只有吃,只有吃的才是硬通货!

正说着,腆着大肚子的蔡厂长过来了,率先跟黄柔握手,“小黄真是才女,才女,咱们单位的笔杆子啊!”

黄柔含蓄的笑笑,也倒不至于诚惶诚恐,她跟这位领导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

倒是蔡厂长,指着幺妹说:“崔绿真,你妈妈得奖了,你高兴不?”

幺妹点点头,这些大人好奇怪,怎么都问她高不高兴,她当然高兴啊!都高兴疯了她!如果用数字表示高兴的话,她的高兴就是一百分!

因为以前找东西的关系,蔡厂长对这位孙子的小同桌那是印象相当深刻,也十分喜欢她,问了她几个问题,夸了几句,这才开始言归正传:“事情暂时告一段落,大家回家好好休息,待会儿我让后勤处给你们送点慰问品。”

虽然没说是啥,可大家都知道,肯定是硬通货。

市三纺效益好,历来财大气粗。

“对了小黄,你这笔杆子可得好好为咱们单位发光发热,今儿你们获奖的事,必须写篇通讯稿,在全市全系统内发扬为集体争光的精神……自从小胡出国,剩下的人写的都是啥,狗屁不通!”指定要她亲自写。

黄柔不能顺着他的话否定院办十几号人的工作能力,只是谦虚几句,答应下来。

蔡厂长擦了擦额头的汗,人胖,汗出得也多,有时候会让人觉着,他出的不是汗,是油。这不,一会儿工夫,脸上就油汪汪亮堂堂的,尤以额头最甚。

那可真是一个伟人的额头啊!幺妹悄悄在心底说。

“小胡这一去,还真挺怀念,他要在,你们人没坐上回来的车,他通讯稿就发市里去了,哪还需要……”

胡雪峰虽然当爹不怎样,可工作确实努力,能力也是杠杠的,黄柔不得不佩服。

大家附和着说了几句,其他人也就散了,蔡厂长又跟黄柔单独聊了几句,重点关心她的家庭生活:“小顾最近忙吧?有段日子没见他了。”

“是挺忙的,我也几天没见他人影了,厂长有事找他吗?我回头告诉他。”

“没没没,就是问问,他晚上有空没,来我们家吃酒。”

吃酒?黄柔一愣,不是喝酒。石兰省方言,喝酒就是喝酒聊闲,“吃酒”是办事宴请亲朋的意思。

她瞬间明白过来,蔡厂长的儿媳,也就是蔡明亮的妈妈,上个月好像生了个孩子,只是因为人家是领导层,平时跟他们也没啥交情,她也就没放心上,连生男生女都不知道。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