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200)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高元珍对幺妹的喜爱,那是比真金还真的!

对,真金!

她想起河洞里的一百来只金镯子,琢磨一会儿,忽然道:“姐要多少?给我个数。”

高元珍不疑有它,以为她就是随口一问,也难得遇到这么能让她掏心掏肺的人,遂说道:“满银跟我估计了一下,少说得这个数。”

她伸出三根手指头。

“原想着跟我几个堂哥借点儿,每家两百块,我手里也还有点,满银借我五百,我再向生产队借一千五,可……”她难为情,说不下去了。

像她这么好强的人,开口求人真是非常罕见的事。当年盖房子都没跟堂哥们张过口,原想着怎么说也是同宗同族的,两百块应该不成问题,谁知去了四家,只有一家愿意借她,还只有一百。

大家各有各的理由,她也能理解。

毕竟这么多年不来往了,她忽然开口借钱,除非至亲,不然谁会借?更何况,他们各有各的家庭,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确实为难人。

而她们村生产队,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子,不止有罐头厂,还有一个编织工坊,村里妇女专门编织中国结、手链等小东西,小工艺品,虽然手工费不高,可积少成多,每天都有进项。年轻力壮的男人们则自个儿组建了一个施工队,农闲时节专门往市里给人盖房子……这些进项除了分一部分给出力的人以外,剩下的就存在队上,作为公共财产。

以后要能包产到户了,那就按人头均分。

村里有生大病的,拿不出彩礼钱娶不起媳妇儿的,盖不起房子的,遇上天灾人祸的,都能向生产队举债,反正就住一个村,也不怕他们跑路。

她原以为自己也能借到一笔,可谁知她上次在劳教大会上闹得太僵太难看,队上领导们都嫌她把“家丑”往外扬,心里记恨着呢,有钱也不借!

高元珍苦笑,“我原以为,自己痛快就行,现在看来满银说的没错,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也是有道理的。”

黄柔拍拍她肩膀,可她要是那等会瞻前顾后长袖善舞的,自己也不可能跟她成为姐妹了。

黄柔给她打气,“姐别愁,我有几个朋友,条件还不错,只是不知道他们手里有现钱没,先帮你问问,年后给你答复怎么样?”

“真,真的?”高元珍激动坏了,但又怕她为了帮她苦了自己和孩子,忙道:“要是人家不同意就算了,也别为难人,我再想想办法,凑不到三千,那就先把承包费凑出来,以后再一点一点添补,哪里破补哪里。”

黄柔故意问:“你还能从哪儿想办法?满银哥那五百块还不一定能拿得出呢。”

不是她小看人,就王满银那张走哪儿喝哪儿的嘴,别人吹捧怂恿几句,他就乖乖给人当冤大头宰了!卖包的抽成早让他造光了吧。

高元珍想到这茬,也是深深地叹口气。只能依黄柔,让她去问问朋友,到时候会给他们利息。

没一会儿,王满银就把黄鼠狼的皮给完完整整的剖下来了,清洗干净后扒在墙上,用钉子钉上,晒干就能缝褂子了。至于肉……虽然他有点眼馋,可毕竟是死了一天的东西了,幺妹又叫着“不能吃野味”“不能吃野味”,复读机似的,他只好忍痛给埋了。

活生生的肉啊,就这么……

可谁让是他救命恩人说的呢?啥“保护动物”“种群灭绝”的他不懂,他只知道听幺妹的。

难得阿柔有这么好的姐妹来往,崔老太比谁都高兴,亲自提出一尾腊鱼,半只腊鸡,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招待他们。

吃饱喝足,幺妹拉着姨妈的手,亲自把他们送到村口,大力的挥舞她的小手手:“姨妈再见,以后姨妈要常来玩儿哟!”

这一次的她,小胸膛挺得高高哒,又走出六亲不认的步伐啦!因为她崔绿真呀,也有妈妈那边的亲戚来往啦!

因为怀孕,也不敢让她坐颠簸的自行车,王满银就推着车,车上装了几斤崔家送的土豆红薯萝卜并半只腊鸡,慢悠悠的陪着她回家。

“哟,这是你家哪儿的亲戚?”有好事的老太太问。

“我姨妈呀,怀小弟弟的姨妈。”

“哪个姨妈?北京来的?可我看着不像啊……”

幺妹摇头,“李家沟的姨妈,他们家有栋大房子,特别漂亮。”

有去看过劳教大会的,就小声提醒两句,“不就是李家沟那母老虎吗?”

“我姨妈才不是母老虎!”小地精双手叉腰,好气哦。

顾老太出来,当面给那女人啐了一口:“呸!毛主席都说了妇女能顶半边天,谁是母老虎?那你也是女的,你咋不叫自己老母猪?还有你,咋不叫自己老母狗?”

顾老太敢这么当面喷她们,不止是因为她爱说公道话,儿子又争气,更因为啊,她是牛屎沟生产队的妇女主任!年前刚选上的!

几人被她啐得哑口无言,可不是嘛。大家都女人,说人“母”,难道她们就公了?

“呸!不就是欺负我家孩子嘴巴没你们毒嘛,以后谁再说人家,我跟谁急!”

其他人:“???”你们家孩子?人家明明叫崔绿真,不叫顾绿真好吗?

可顾三和黄柔的亲事已经定下来了,这么说好像也有点道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喷又喷不过妇女主任,只好悻悻的回家了。

大年初二,不找晦气。

“奶奶你好厉害呀!”幺妹看向顾老太的双眼都在冒小星星了哟,她也想学奶奶这么厉害的骂人术。

顾老太揉揉她脑袋,“赶紧回家去,我可不敢教你骂人。”不然老三还不怪死她?人家这孩子娘教得好,以后是要做城里人的,不能跟她学村里泼妇这一套。

想想,真是酸溜溜的呢。

老三这小子,还没结婚,胳膊肘都快拐到天边去了。

当天晚上,刘惠带回个消息,她妹刘珍答应了,明儿一早就把女婿带来崔家,她让婆婆赶紧杀只鸡,好款待这位即将出国飞黄腾达的亲戚。

崔老太心里不乐意,阿柔的姐姐来都按着她的手不让杀鸡,只吃点腊肉,这刘珍的女婿……对不起,虽然没见过,可她对刘珍那尖酸货印象深刻,实在不想大费周章。

“家里哪还有多余的鸡能杀?你要有钱就去买一只来,我负责杀。”

刘惠张了张嘴,因为友娣去了北京,这次回去她也算扬眉吐气了。才夸下海口要款待他们,明儿要是只吃点腊味,她这面儿往哪儿搁呀?

咬咬牙,当场跑村里买鸡去。

反正她兜里有钱!

林巧针和黄柔对视一眼,憋着笑呢。没看出来,大嫂这次还挺大方?平时大家子人吃饭,她可是不会补点啥的。

二嫂回娘家总能带点腊肉来补贴伙食,林巧针也会拿钱给黄柔请她买点卤肉熟食的回来让大家打打牙祭,唯独大嫂这铁公鸡,一毛不拔!

然而,她们还是高估刘惠了。

这女人去村里转悠一圈,人家的活鸡一只就得两块多钱呢,她能舍得?转着转着,转到张爱国家去,看见他家墙上挂着的腊鸡,心一动,就给买了一只回来,才一块钱。

那腊鸡啊,可是年前,友娣上北京那天就死的鸡啦,让黄鼠狼给咬死,又舍不得一次性吃完,风吹日晒,挂得都黑漆漆硬邦邦了……妯娌几个目瞪狗呆。

居然还能有这种操作!

得,跟刘珍不愧是姐妹俩。大家嘴上不说,心里都想,明儿啊,有热闹可看咯!

谁知,第二天,鸡也煮熟了,菜也洗好切好能下锅了,那刘珍一家子愣是没来。崔家老小饿着肚子,等啊等,等到幺妹都快饿哭了,崔老太拍板:“吃!”

管这姑奶奶,爱来不来呢!

难怪张爱国能一块钱卖给她呢,那腊鸡是真硬,小火慢炖了五六个小时,骨头都炖碎了,肉还是又硬又柴,幺妹的小牙齿被塞得不行,才吃了两块她就摇头。

春晖和春芽也吃不下去,太咸了,因为怕坏,张家给抹了不老少盐巴,能齁死个人嘞!

刘惠原本还想风光一回,看吧,姐也是有钱的,也能请一家子打牙祭的……可连吃两顿,也没吃去三分之一,她这面子是真没处搁了!心里把张爱国两口子骂个狗血淋头,又恨小妹放她鸽子。

要不是为了款待他们,她能买鸡?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