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122)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都吃都吃,要有就多煮点。”

这就好办了,她昨儿刚去黑市买的面条,足足有十斤呢。煎几个荷包蛋,焯几根青菜,随便切一把小葱,可惜肉酱没了,只从罐子底刮出两勺红油来,就是临时去买也来不及啊,因为她手里没钱了,剩下最后一千块在银行不能动呢。

平时母女俩也算“大吃大喝”,现在关键时候就捉襟见肘了。

顾三中途看她满身掏兜,心里一转就明白了,进去跟她低声说了句:“别见外,有啥吃啥。”

果然,看见清汤寡水的面,杨家人面不改色,照样吃得贼香,因为他们实在是太饿了呀!

尤其杨旅长这几天躺病床上只靠营养针过活,那嘴巴里是素得不能再素了,终于能吃点主食,让死里逃生的他真是感动坏了,说老泪纵横也不为过。

田恬往日多挑食个孩子啊,牛奶面包那都是心情好才赏脸尝一口,心情不好连碰都不碰的,整天也不爱出门跑跳,就是二十四小时不给她东西吃她也不知道饿。

因为不爱吃饭,脾气也有点小怪,一言不合夹到她不吃的菜就能哭闹一场。

中西医都看过了,北京的大夫说,这是典型的肝郁脾虚,得好好调理才行。

可连山珍海味都不吃的孩子,你让她吃中药?还不如直接塞回肚子里,重新生一个呢!

可现在的田恬,端着一碗细细的面条,正“呲溜呲溜”往嘴里吸呢!吸完一长根,又夹起荷包蛋大大的咬了一口,嚼吧嚼吧。

杨海润两口子把心给提到嗓子眼了。这丫头在家可是不吃鸡蛋的呀,有一次尝到小小一口让她摔筷子摔碗的,他们刚才本想说不要荷包蛋的,但看黄柔家光景这已经是最好的能拿出手的“大餐”了,他们硬忍住没说。

夫妻俩对视一眼,想的都是:待会儿孩子要不吃他们就夹过来替她吃,决不能让她扔东西摔筷子。

要真那样的话,他们打不死她,老爷子也会打死她的。

杨海润紧张的咽了口口水,小心翼翼道:“恬恬乖,把鸡蛋给妈妈好不好?”

恬恬嚼了嚼,“鸡蛋好吃,我要吃。”

杨海润一梗,又不好多问,搞得像怀疑黄柔的手艺似的。她煎的荷包蛋两面金黄,起了一层酥脆的金边,蛋白金黄焦香,蛋黄却还带点儿溏心,软软的,鲜鲜的。

杨旅长把脸一虎,“你别管,让她好好吃不成?”

要说他这半年最不顺心的事,那就是这外孙女了。他年轻时候浓眉大眼颇为俊俏,老婆也是组织上介绍的医疗队一枝花,娇娇俏俏,生出来的海润是整个大院里最漂亮的闺女,怎么到了外孙这一辈就……嗯,他也不是嫌恬恬丑,毕竟自家骨肉,可爱着呢!

他就是觉着,这孩子都是让海润两口子惯的,这不吃那不吃,身体咋好?气色咋好?

自从放他跟前,他都是奉行“棍棒之下出孝子”,不吃就狠狠心,饿饿她,再不吃,那就打两巴掌屁股,看她还倔不倔。

可恬恬的脾气像她妈,是真倔啊!

他这操心了半年,好容易让她能正常的吃几顿饭了,父母带去几天,又回到解放前了!

恬恬也不知道自己为啥吃这么香,大概就是看见比自己小的崔绿真“呲溜呲溜”吃完一碗还要的时候,她的胃口突然就开了!大概,黄阿姨做的面也好吃吧!

幺妹胃口好,那是因为从小到大没吃过啥好东西呗,好容易能有精面白米吃,她都格外珍惜,掉桌上的面条段儿她能扒拉半张桌子捡起来吃掉,吃过的碗跟舔过一样干净,一粒米都不剩。

毕竟,吃了四年多的红薯玉米粗面饼子,她的肠胃一点儿也不娇气啦。

杨家人是真满意这样的情景,杨旅长给女婿使个眼色,吃完饭他自个儿开着郝东顺的车上阳城市去了。

两个孩子在小房间里玩翻花绳,大城市来的恬恬居然没玩过,这可让幺妹惊讶坏了,手把手从最简单的教起,过足了“老师”瘾。

“小丫头,你还记得在哪儿找到的药吗?”杨旅长不知什么时候来到她们身后。

“记得鸭。”

“那你能再带我去看看吗?”

幺妹赶紧下床穿鞋子,“走叭。”

来到楼梯间,居然又遇见胡雪峰了。

他本来拿着本书在絮絮叨叨背诵呢,忽然看见一老头儿下来,打量一番,跟领导人一样高档的中山装,干干净净的北京老布鞋,还有那通身的上位者的气派……他眼睛顿时就亮了,“您好,请问您是要上谁家去?”

可能觉着这话不妥当,又换了一种说法:“您好,您找谁,我可以带您去。”

哟哟哟,还“您”呢,崔老太崔建军来他正眼都不看一眼,他眼睛还挺独到啊。

杨旅长这一辈子什么人没见过,他那点小心思还不够看的。也不不拿正眼瞅他,回头冲402喊:“小绿真,恬恬,好了没?”

于是,全程被忽略的胡雪峰,就眼巴巴看着对门的黄毛丫头带着一个更黄毛的丫头下了楼梯,被老爷子一手一个牵住,“走,咱们走着去。”

那字正腔圆地地道道的北京腔!

他眼睛一转,看出后头那黄毛怪跟老爷子长得挺像,知道应该是亲孙女或者外孙女,赶紧咚咚咚跑回家。

胡菲坐小板凳上刷碗,胡峻正在窗边的写字台上写作业,也没把凳子,他就这么站着,弯着腰,怪难受的。

胡雪峰嗅了嗅鼻子,“咦……你们午饭吃啥啦?”

胡菲小声的叫了声“爸爸”,赶紧看了哥哥一眼,连洗碗水都给倒了,原则只有一个——绝对不能让爸爸发现他们吃了卤肉。

哥哥最近手里有钱,经常带她下馆子,不下馆子也是买大肉包子来吃,不像以前得跟爸爸伸手讨饭钱了。

可她心里却不怎么开心,因为爸爸居然都不知道他们已经好久好久没要饭钱了……莫非爸爸以为他们都是跟继母一样不用吃饭的吗?

继母忙着跟那些官太太们打牌,一天只吃一顿饭。

果然,胡峻也不跟他亲热,叫了声“爸”,继续弯腰写作业。

胡雪峰忍着饥肠辘辘,摸了摸儿子的头,“饭菜还有剩的吗?”

“没啦。”

胡雪峰咽了口口水,屋里那肉味儿还在,“怎么,怎么就吃完了呢?也不给爸爸留点儿。”

胡峻抬头,似笑非笑看着他:“我们没伙食费啊。”

胡雪峰不敢与他对视,总觉着这儿子越长大越出息,也越来越像个老练的成年人。他决定转移话题:“我刚看见对门的小姑娘了,好像是跟着一老爷爷出去,你快去找他们玩吧。”

胡峻挑眉,爸爸有这么好心?平时不是不让他们跟黄阿姨家多来往的吗?

“你多跟那个北京来的黄毛怪玩玩,最好是留个通信地址,以后也能长期交流……”

在儿子老练的目光下,他红着脸,解释道:“小孩子就是要多交朋友,以后多个朋友多条路是吧?”

胡峻懒得理他,“不去。”

“不是,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呆?知道机遇对一个人来说有多重要吗你?”

“就像你吗?”胡峻冷冷的说,像在嘲讽。

胡雪峰面红耳赤,提着公文包又走了。

胡菲害怕极了,摇了摇胡峻的衣角,“哥哥,爸爸生气了怎么办?”

胡峻摸了摸她脑袋,“管他。”

***

杨旅长看着一丛丛绿油油毫不起眼的植物,惊诧不已:“就这个?就是它救了我的命?”

“对呀。”

可他横看竖看,这就是普通的路边随处可见的野草啊!他自小农村长大的,见过的野花野草也不少,怎么没发现它们能治病?关键是,这草怪就怪在气味上,看样子颇为眼熟,可仔细一看,一闻,那味道不一样!

“小绿真呐,你能告诉爷爷,这到底是什么药吗?”

“这个是半枝莲,这个是透骨草。”

老爷子摸了摸下巴,“你怎么知道?”

幺妹双手叉腰,“我当然知道啦!”我可是聪明的小地精呀!

她这副孩子气,老人倒是没多想,只觉着是机缘巧合让她碰对的,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后,他对这些玄学的东西还有点信了。反正只要他和顾三不说,这世界上就没人会知道她的“机缘”,连海润和女婿都不会知道。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