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109)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黄柔点点头,她的思路是这样的:军绿色双肩包的消费人群是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小学生和初中生,那书肯定多,力气也大,确实是牢固最重要。可如果买包的人是女人,是幼儿园小孩呢?如果包的用途只是图个好看?图个花样子呢?

要知道,百货商店里的皮包,那都是好几十一个呢!

要说牢固,也没见多牢固,反而用久了还会变形、干裂、破皮,看上去皱巴巴破兮兮的。可买的人会少吗?价格会降吗?

并没有!越来越多的有钱人趋之若鹜,价格也是连年攀升!

究其原因,这时候还不讲大牌,不就一个字——美吗?

无论哪个年代,女人买东西的首要目的就是“漂亮”。

“所以,咱们只要做出漂亮的包,不愁卖不出去。”

大家被她说得蠢蠢欲动,尤其几个妯娌,女人最懂女人心嘛。

“可啥样的才算好看啊?”

“小的,精致的。”

“多小?”

黄柔伸出两个手把掌比了比,众人大惊:“这……这么小装个啥?”

“装个屁还嫌它漏气呢!”刘惠话一出口,全家都笑了。

可不是?话糙理不糙,农村人赶集谁不是大包小包?去的时候背米背鸡蛋,回来背盐巴酱醋茶,那都是要求大容量、实用性。

黄柔笑了笑,“我们专门往城里卖,而且啊,以后农民有钱了,农村也能有人买。”

城里情况妯娌们不知道,都以为个个拿高工资,个个过好日子呢,可农村她们不信,就这三瓜两枣的等着生产队分,农民啥时候才能有钱呀?不是她们吹,整个牛屎沟最有钱的女人就是她们几个啦!

连她们都不敢买,谁还敢?

“妈,伯娘三婶,咱们听四婶的准没错。”春晖压抑住内心的兴奋,尽量心平气和道:“总有那么一天的,两年前谁敢想咱们能把西瓜卖市政府食堂去?现在不也卖去了?两年前谁敢想去市里卖糕,现在不也……”

“当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甚至阻碍生产力发展时,改革就是必须的。”上辈子的四婶也曾卖过一阵子,不过那是改革开放后,第二年那个神秘的兵哥哥牺牲后她就似乎对所有事都没了兴致。

王二妹整天被她洗脑得厉害,第一个点头。

刘惠不懂这些大道理,但听起来没错。

林巧针那可是唯黄柔马首是瞻的。

妯娌几个异口同声:“好,咱就试试!”

几个男人倒是没有插嘴的余地,毕竟女人们做的活儿他们又不会,只要不耽误工分,还能来钱,他们全方位无条件的配合,把洗衣做饭扫地的活还承包了。

所以说崔老太教育得好啊,男人洗衣做饭?这要搁其他人家那都是要翻天的事儿!爷们就是天,你一娘们敢让顶梁柱洗衣服?这就是眼里没男人,婆家能直接跟你离婚的!

在崔家,大家干得顺理成章,干得毫无怨言。

黄柔把自己设想说了,几个妯娌出谋划策,林巧针拿着布,踩着缝纫机,在一阵阵“嘎吱嘎吱”声里,一个小小的挎包就成型了。

“我觉着太素了点儿,这儿加朵花就好了。”

“对,加朵花儿,再绣几只燕子。”

“依我看还是大熊猫好看,就阿柔衣柜上那熊猫,我会描,咱们用点儿黑线白线绣上去,啧啧……”

大家出谋划策畅所欲言,最终民主表决,票选出呼声最高的三款:牡丹花开,燕子衔柳,熊猫啃竹子。

底图由春晖和林巧针描画,刘惠王二妹负责裁剪,黄柔则上供销社给她们找各色丝线、拉链、扣子等小东西,后期还得负责销售。当然,亲兄弟明算账,还没开工,大家就说好了分成,前期资金由黄柔垫付,分成她占四成,剩下六成三家再分。

可王二妹怕了刘惠,说好到时候按劳分配,按成品件数分配,多劳多得。而她跟春晖可是两把好手,林巧针也一个顶俩,唯独刘惠动作慢还爱偷懒。

她有意见也没法儿,爱干不干。

要让她眼睁睁看着妯娌们挣钱吃香喝辣,那比挖了她心窝子还难受,自然只能咬牙干了!

星期天晚上,黄柔骑着自行车,载着幺妹和闹闹,准时回到厂里,如果忽略幺妹的小情绪的话,这趟回村还是特别顺利的。

因为,要走之前小丫头忽然抱住她大腿:“妈妈我能不能不上学了呀?”

“为什么?”

“我想奶奶,想姐姐,想小彩鱼,还想我的翡翠兰狗尾草……”她实在是舍不得离开她们。

黄柔“噗嗤”一声乐了,这孩子反射弧可够长的,刚去学前班别人都哭的时候她不哭,别人适应了她反而不愿上学了。

“不上学那你怎么工作呀?没工作就要饿肚子啦。”

幺妹眨巴眨巴眼,“我,我可以捡垃圾!”她靠捡垃圾就能吃香喝辣!

这孩子眼神好,确实是能捡到不少好东西,可……“你不上学,菲菲姐会想你,杨丽芝也会想你的哟。”

幺妹咬着嘴唇想了想,勉为其难:“那好叭,上到她们长大,不想我的时候,我就不上了,可以吗?”

黄柔憋笑:“可以可以。”到时候你也是大孩子啦,妈妈不会干涉你的选择。

有志气的都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小地精她从此以后就是为好朋友而读书了!

胡菲和杨丽芝知道后,感激得不要不要的,“崔绿真你真好,我们要跟你做一辈子好朋友,我们一辈子想你!”

幺妹吓得直摇头,可别可别,你们要一辈子想我,那我岂不是要念一辈子的书啦?你们还是快快长大,快快独立不要依赖本地精啦!

黄柔和陈静在旁边,看得那是哈哈大笑,眼泪都笑出来了。

“对了阿柔,我今儿来是请我干闺女帮忙的。”陈静擦擦眼泪,回头从徐志刚刚买的自行车兜里提出一堆东西。

“害,你这是干啥?”虽然黄柔和幺妹都不承认她的“干妈”身份,但她们的好朋友关系是毋庸置疑的。

“你先收下,不是我买的,是徐志刚。”

“哦?”徐志刚虽说对她们也客客气气的,可也不至于送这么多东西吧?光她肉眼可见的就有一罐麦乳精,两个罐头和不少水果糖。

警察的工资也不高啊,“哪能这么惯她?”

陈静硬把东西塞她怀里,“拿着,那家伙有求于你呢。”

原来,公社派出所最近遇到个相当棘手的案子,徐志刚刚升上副所长,案子就是他主管方向的,校领导下了通牒,得在一个星期内破案。

“可案子我……我又不是专业人士,怎么帮他呢?”

陈静难为情道:“准确来说是让小绿真帮帮他,只要帮忙认认字迹就行,因为……哎呀,具体的案情他也不跟我说,我也说不清楚。”

黄柔理解,案件办理那是得全程保密的,在得到领导和有关部门同意之前,任何无关人员都不会知道一个字。徐志刚虽然对陈静有求必应,可原则性问题还是绝对不会踩红线的。

“行,明儿行不?今天我得带她去打预防针。”

再靓再可爱的崽崽,那也是怕打预防针的!

黄柔好说歹说,骗她是去县城吃糖丸,才把她带上红星县。谁知刚到县医院后门,闻见那刺鼻的酒精味,小家伙就不走了。

“妈妈我们回家吧,我一定好好听话。”

“妈妈我是小地精,我有灵力护体,人类的针针对我没用哒!”

黄柔一把抱起她,“闭上眼睛,一会儿就过去了,啊。”

“真哒,我是小地精。”大大的眼睛里立马蓄上泪水,晶莹剔透的,跟珍珠似的,要掉不掉,就是铁石心肠的人看了也会投降。

可黄柔知道,自从上学后这孩子学坏了,不知道跟哪个小朋友学会了撒娇装可怜,反正样子还是憨厚老实,可芯子已经会耍小聪明了。

“诶你看那是谁?”

小地精回头一看,泪水立马掉了,小嘴一咧:“胡峻哥哥,菲菲姐姐!”

哒哒哒跑过去,给胡菲来了个大大的爱的拥抱,抱完牵上小手手,也就想不起要打针这回事了。

“黄老师。”过完十一岁生日的胡峻好像又高了一点,跟黄柔差不多了。

“家里是谁带你们来打预防针?”大河口没有冷库储存疫苗,所以孩子们要打的都得自费,上县医院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