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105)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她也没多余的菜,母女俩的伙食挺简单的,一个西葫芦炒一个鸡蛋,青菜汤也只有一碗,干脆也就不客气了,心想他们大人在家不会饿着他们。

幺妹一路追着妈妈,从厨房到客厅,妈妈都不喝她的汽水儿,她不开心了,嘟着嘴。

“洗手没?吃饭啦。”

“洗啦。”

可吃饭的时候,她还是不开心,为什么妈妈和胡峻哥哥都不吃她嘴巴子?是不喜欢她了吗?她嘴巴子不臭的呀。

黄柔要知道闺女的心事,估计得吐血!傻闺女哟,哪个男孩子敢吃你嘴巴子哟?看我不揍死他!

三人说好,今天的事是他们共同的秘密,不能跟大人说,所以无论黄柔怎么问,幺妹也不说钱的来源,只说是捡垃圾卖钱,饭没吃完人就睡着了。

下午的课别提多困,三节课有两节半都在打瞌睡,反正卫老师也不怎么管,一会儿回家发煤炉,一会儿回家炖鸡,一会儿她老娘从乡下来了她得去接……

可孩子就是这么奇怪,上课的时候困得要死,恨不能立马倒头就睡,可下课铃一响又原地满血复活,背起书包就往门口跑。小地精认路,牵着胡菲的手,去垃圾堆溜达了一圈。

“姐姐,我们明天再来吧。”

“为啥?捡垃圾的人好多呀,我也想捡……”

幺妹摇摇头,“今天已经没啥好东西啦。”

“真的?”

“真的,我们回去扮公主叭!”

***

学前班的日子痛并快乐着,痛是睡眠不够,每天班上都睡倒一片,快乐是放学后的时间太快乐啦!经过一个月,崔绿真已经交到一票小朋友,除了胡菲,还有杨老师家的杨丽芝,杨美芝姐妹俩。

每天,她们一起上课一起放学一起捡垃圾,一起拿去卖钱,攒几天也能买支冰棍儿甜甜嘴。

小日子别提多悠哉了!

“菲菲姐,哥哥呢?”小地精伸着脑袋往胡菲身后看,她都好久好久没见过胡峻哥哥啦。

“我也不知道,我哥最近好忙。”每天中午她除了能吃上哥哥做的饭,其他时候都见不着人。

胡峻现在正在忙的事,肯定不可能跟她俩丫头片子说的。那大铁轮子的案破了,是五组生产车间监守自盗干的。

为啥?

因为苏联专家撤走后,大家活少干了,工资还涨了,尤其跟着老厂长的一票人马那是吃香喝辣好不自在。谁知蔡厂长上任,给他们调来鸟不拉屎的地方不说,现在还跟德国人买了设备!眼瞅着,活计越来越多,但工资却还是那么点。

反正干多干少都是一样的收入,过惯了大爷日子的五组谁还愿意干活?

可设备全是德语,为了培训他们对设备的熟练掌握和使用,蔡厂长往部委申请了一个去西德进修的机会。这是市里上报,部委点头的事儿,风光不说,还实惠。不说三年以后回来是厂里技术大牛,升迁指日可待,就是那补贴也让人眼红!

听说去了西德,厂里和部委给的津贴和生活补助,那都是照着当地资本主义生活水平来的,一天的补贴就够一个月工资!

谁不想去?

大家都削尖了脑袋往上挤呢!

五车间有个怪事儿,职务和职称最高的是组长,可技术最好学历最高的却是手下一个年轻人,这年轻人后台硬,人家岳父是总厂副厂长呢,来三分厂不过是给他个下基层的经历罢了。

组长自知争不过来镀金的年轻人,可又气他往日里仗着技术好后台硬而不给他面子,心道:我去不了,我还不能让你也去不了?

反正只要机器一坏,这事就得搁浅,机器是不可能运回德国去的,只能专家过来。要是请了德国专家来常驻,厂子里就谁也不用妄想出国了,完美!

五组长当年造反派上位,心眼子是又多又坏,这不,就闹了这么一出。

之所以专门挑的小孩放学前去扔“垃圾”,到时候孩子捡到才不管它是个啥,只要是铁的就卖,一卖那可就再也找不着啦!本来以为机轮不见了,这事就得黄,他顶多因为看守不严被批评几句。

要春晖在场的话,她就会知道,为什么上一世好好的纺织厂越来越不行效益越来越差,直到最后走向破产,大概,就是被这群蛀虫和内耗给搞垮的!

他计划得好好的,可谁知道让胡峻给捡到了。

谁知道胡峻听过黄老师的讲课,不仅不贪财,还晓得其中厉害。

谁知道那崔建军居然敢报蔡厂长!

因为个人私欲破坏国家财产,这么恶劣的性质,厂里上下被搅得天翻地覆,不仅把几个车间组好好的整顿了一番,该撤职的撤职,该处分的处分,还把进修的事也公开了。

原本确定人选的方式是走组织内部推荐,现在改成面向全厂公开招考。而为了保证人才选拔的公开透明公正,采取统一考试的方式,考核内容包括基本的生产原理、机械原理、外语水平等……反正部委都在重视的事,谁也走不了后门了!

***

胡峻跟两个妹妹说好,六十块钱借他半年,他有用。

可至于怎么用,用在哪儿,他又严格保密。反正胡菲和崔绿真只知道他每天背着个书包早出晚归,除了准时回家做饭写作业,谁也不知道他忙些啥。

黄柔作为他的语文老师,也留意过,发现他学习成绩依然保持在前三名,上课也没分心,对他的神出鬼没也就没放心上。她最近在忙另一件事儿。

自从听顾三说过双肩包的事后,她这心里就痒痒的。

一个包至少一块二的毛利,她不上心都不行!

“怎么样?刘向前给你回信没?”

陈静坐沙发上,嘴里“嘎嘣嘎嘣”吃着五香味的炒黄豆,“回了,说周五中午过来,你找他到底啥事儿这么急?”

黄柔给她倒了杯水,“买布的事呗,我三个嫂子针线活好,想帮她们接点散活,给几个侄女挣点零花钱。”

陈静了解的点点头,“看小绿真的书包就知道,是挺好的,而且吧,这黄豆也炒得好,贼香!”

“豆豆是我妈妈炒的哟。”崔绿真抬起头来,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夸她妈妈。

“哟,你在听我们说话呀,作业写完没?”

今儿的作业是写一整页从一到十的阿拉伯数字,字头妈妈已经帮她排好了,她只用一列的照着写过去就行。

“写完啦,黄老师快帮我检查检查叭。”

两个大人拿过来一看,哟,别看她小胖手捏笔生涩,可那笔画圆润有力,几个阿拉伯数字写得整整齐齐,大小一致,跟排头那十个一模一样,就像打印出来的!

“这真是我干闺女写的?”陈静拎起作业本,对着窗外的阳光仔细看。

“对呀,我还能写跟阿姨一样哒!”

“我的?”陈静指指自己鼻子,不信这个邪,她妈妈那是因为她从小看到大,能模仿她相信,可她的字迹小绿真还从未见过,不可能模仿得了!

她撕下一页草稿纸,写了几个数字,“写这几个我看看。”

因为个人习惯,她的“9”不像黄柔的跟印刷体似的,而是很像一个小勺子,圆圆的勺体,笔直的长长的勺柄,“7”也比黄柔的圆润很多……反正是很有个人特色的笔迹,至今还没见过跟她一模一样的。

谁知幺妹拿过去,捏起铅笔,“唰唰唰”开始写,还坏心眼的把纸张凌空挥舞几下,“阿姨你猜猜哪个是你写的,哪个是我写的。”

陈静接过纸,张口结舌。

横看竖看,换着不同方向看,那也是两排一模一样的数字啊,每一个勾每一个尾巴甚至连小“勺子”的角度都一模一样!

“歡阿柔你来看看,哪个是绿真写的?”

黄柔无奈的笑笑,揉了揉闺女脑袋,“又逗阿姨呢?”

其实,她也分不清。

别说陈静的她分不清,就是她自个儿写的,跟幺妹的“临摹品”放一起,她也分不清。这孩子这项特长,她也是最近她会写字后才发现的。

她帮她作业本上写“崔绿真”,她就在草稿纸上写几十个“崔绿真”,跟复印出来的一样!一问才知道,她觉着妈妈的字好看,想学,就学会了。

“就……就,这么学会了?!”陈静的嘴巴能塞下一个鸡蛋了!

幺妹点点头,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从小就看着一墙的报纸长大,不知不觉在心里临摹描绘了无数遍,以至于对每一个笔画的横平竖直弯钩她都了然于胸。只要看见别人的字迹,脑袋里就能自动分析出对方横折弯钩与报纸印刷体的区别,找准特别的地方,有意模仿,她就能写出一模一样的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