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强迫反派入赘的恶毒女配(56)

作者:一阵惊雷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穿越时空 女配 爽文 关键字:主角:许清如、赵京钰┃ 其它:化敌为友,携手并进 书中被地主家蠢毒闺女毁了前程的反派,一朝得势后让地主家破人亡。不幸的是,许清如成了这个地主家的蠢毒闺女!更不幸的是亲事已成,不可转圜!对着面上温和顺从,内心不知道怎么想着打击报复的反派夫君,许清如眼睛一闭一睁,决定助反派重登科举,步入官场,化仇为恩!后来进京赶考的反派在临行前温柔而深情的说:等我回来,让你做官太太。许清如没当真。直到半年后,县令带着乡绅恭迎京官钦差驾临……点击展开

许有德一听,自然也是担心不已,许茂毕竟是自己的亲侄子,也是许家唯一的独苗苗了,当下也不耽搁,连忙招来了家丁出门去找人。

许茂被许家家丁架回去时已经烂醉如泥不省人事,衣不蔽体且身上许多痕迹,实在不雅。

许大老爷见儿子这幅样子很是生气,当下便要打人,口中怒骂儿子没出息。

许有德却将他拦下,不甚在意道:“茂儿年纪也打了,想女人实在再正常不过,若不想他乱来也容易,早些娶房媳妇是正紧!”

许大老爷面露愁容,“媳妇哪那么好娶,人家好姑娘又如何能看得上我家茂儿?”

许有德哈哈大笑:“这不有我在呢么,明日便给你们买个宅子,再找媒人说说,这汤水县的媒人没若是知道茂儿是我许有德的亲侄儿,哪个不争着抢着给茂儿说媒?”

这倒也是。

许大老爷夫妇俩顿时一扫愁容,满心欢喜的期待起来。

儿子能说上媳妇,他们如何能不高兴?

若倒是儿媳再生个大胖小子,弟弟家这偌大家产便更加稳当了。

许大老爷对妻子道:“咱们如今也是有钱人了,不该再和先前那般扣扣索索小家子气,你明日去街上买两样首饰,好好捯饬捯饬,别给我兄弟丢脸才是!”

“好的好的!老爷说得对!”

许大夫妇俩却不曾想到,儿子许茂第二日醒来后忆起自己昨日荒唐,却是大受打击,甚至至此一蹶不振,不再上进不说,竟是开始日日醉宿花楼。

第40章

赵京钰在妆意阁喝下几杯凉茶, 方才安耐下激动的心情。

他其实心中清楚,许清如对他紧紧是有些浅薄的喜欢罢了, 他在她的眼神中看不到热切的期盼与爱恋。

但他清楚, 自己已经深深爱上那个女子, 爱入骨髓早已沉沦不能自拔。

所以明知道她的态度, 明知道她对自己的感情是什么样,他仍旧循循善诱,想方设法的让她答应嫁给自己。

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拴住她, 将来无论出现什么变故, 她都只能是他的妻, 这辈子都别想逃掉了。

他承认自己的做法有些邪恶自私,但他从来就不是什么良善之人,这世上恐怕也只有这个女子傻傻的认为他品性良善。

赵京钰架着妆意阁的骡子车回了汤梅村, 回到家才知道妹妹失踪多时。

原本愉悦的心情沉了下去。

但已经失踪这么久,就算再找也难了。

赵氏拉着儿子的手,愧疚伤怀道:“都怪我!”

赵京钰沉声道:“自责无用, 娘莫要再这般,免得伤了身子。”

赵氏抱着儿子嚎啕大哭一通,这些日子她一直憋着, 整日整夜的睡不好觉,现下靠着儿子的肩膀, 将心中所有煎熬尽数宣泄出来。

第二日,赵氏说:“看到你回来娘就放心了,今日便跟着娘一起去寺里拜拜佛, 保佑丝玉能平平安安的回来,那丫头若好好的,便是叫我这做娘的折寿十年,我也心甘情愿啊!”

母子两个去了清源寺,烧了香拜了佛又捐了些香油钱,赵氏难得大方一回,花几个铜板求签为女儿测凶吉。

临离开时,却被追出来的小和尚叫住。

“施主!施主!”

母子二人停下脚步转身,赵氏道:“敢问僧人何时?”

小和尚喘着气儿问:“敢问施主可有位家人,名叫赵丝玉的?”

赵氏闻言身子一震,眼泪霎时便开始往下掉,却是哽咽的说不出话来。

这么多天,她还是第一次听见有女儿的消息。

赵京钰问小和尚:“僧人可是小的家妹下落?”

小和尚从袖口掏出一封信,“这是京城韩家送来的信,落款便是赵丝玉。”

赵京钰收了信,当场拆开念给母亲听。

信自然不是赵丝玉手写,她是不识字的,且也不是以她的口吻让他人代写的。

写信的应当是韩家的主人,看字体娟秀应当是女子书写。

信中与他们报了平安,并表示现下不方便送丝玉回来,但定然不让她受委屈,信中自爆了家门。

赵京钰虽然没听说过京城是否有个韩家,但看信中所言能看出是正经人家,便宽慰了母亲一番。

赵氏亦是松了口气,只要女儿平安她自然安心,只是多少挂念,连问几遍对方何时将丝玉送回来。

这事儿也算是奇了,无人得知赵丝玉那丫头是如何跑到京城韩家去的?毕竟汤水县这地方离京城距离遥远,便是骑马也要十天半个月才能赶到。

那样一个才十岁的小丫头,是如何到了那地界儿去的?

赵京钰与母亲回了汤梅村,路上提起自己打算放弃科举的事,赵氏听了没急着生气,却是对此事缄口不言。

直到第二日她才表示,“你的事你自己做主吧,我不想管了,经过你妹妹的事儿,我算是知道,儿孙自有儿孙福,管来管去管出仇来。”

赵京钰便松了口气,这事儿母亲都能松口,那与许家的亲事便能更轻松些。

他先前也考虑过,先糊弄着将亲成了,再将科举的事儿告知母亲赵氏,却又考虑着若是这样做,母亲的性子大抵会迁怒珍珍,便放弃了这样的想法。

这日午饭刚过,一辆马车进了汤梅村,径直停在赵家小院儿前。

不少村民过来凑热闹,对马车里坐着的人很好奇,不为别的,只是这马车还有驾车的车夫,叫人光是瞧着都不想一般人家。

车夫走到赵家门前敲门。

马车内,被颠的七荤八素的冯东明生无可恋,面色蜡黄直泛白眼。

这一路从顺德县过来,他当真是吃了太多苦,乡下小路不够平坦,饶是马车布置的再舒适,一路上的颠簸也让人无力承受,欲生欲死!

冯东明是来给赵京钰送银子的。

先前他在赵京钰那里买了首诗,虽然因此吃糠咽菜好些日子,但却越看越觉得那首花大价钱买来的诗极好。

倒并不能算精妙绝伦,但比当朝许多名儒也是差不了哪儿去,且这样的诗他用起来才更称手,若赵京钰作出来的真是千古名句,他反倒是不敢用了。

有件事说来也是妙,赵京钰像是算准了似的,临走时二人道别,他留下一句若还想买诗,尽管去汤梅村找他。

回去之后,冯东明将诗拿给父亲一看,冯知县赞不绝口。

冯知县比儿子见识多,心想不若就多从同一人手里多买几首诗回来,这样一来让事情更加不易败露,二来他听说有些文人能从字里行间窥探出作者风格性情,若出自同一人之手,便不需要担忧这个。

又听儿子说那人同样也是方先生的徒弟,且文才异常出众,且还说过不打算继续参加科举的话。

这便有了冯东明带着大笔银钱前来求诗的事情。

对赵京钰的未卜先知,冯东明是万分佩服的,只可惜这样的俊才,竟然一心闲云野鹤,不愿步入朝堂一展雄风!

赵氏打开院门,见敲门的是个脸生的男子,便问:“您是?”

小厮连忙行礼:“小的义德县冯知县家的家仆,我家公子来找赵公子的。”

赵氏愣了愣才意识到,这人是来找儿子的。

同时冯东明从马车上摇摇晃晃的下来,一脸菜色的走到赵氏面前,努力挤出微笑,“小生拜见婶子,我是来找言竹叙旧的,敢问他在否?”

“在家呢!”赵氏连忙将人请进院子,朝围堵在门前的人挥挥手,“都散了吧,不睡个小觉当心下午下地干活犯困。”

冯东明在屋里与赵京钰密谈许久,赵氏见两人还特意将房门锁上,心里不由犯嘀咕。

一个多时辰后,两人才从屋里出来,冯东明出了门便满脸堆笑的对赵氏道:“婶子,我今日大老远赶来实在是累,不知道能不能在家里留宿一宿?”

既是客人,赵氏哪有将人拒之门外的道理?当晚便准备的丰盛的饭菜待客。

饭后,赵氏听儿子再次提起与许家的亲事。

她终是再也无法忍耐的,沉声问道:“言竹,你跟娘说实话,是不是因为她你才弃了科举的”

赵京钰认真道:“娘,许老爷前些日子找回了失散多年的兄长一家,这位许大老爷膝下有一子,我便是迎娶珍珍,现下也无需放弃科举,且,这次儿子不是入赘,是正正经经娶妻。”

赵氏想了想便认下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