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玄学大师(129)

作者:阿nyaa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年代文 玄学 关键字:主角:景书书、戚小白 ┃ 在修仙界活了九百多年的景书书,因为时空混乱从末世穿到了七零年代。无家可归,蹲在破庙中,菜里没有一滴油。景书书(坚强):“我很好,真的很好。”.....后来,这个破庙成了远近闻名香火旺盛的风水宝地,景掌门人降妖除魔,大显神通。点击展开

其实这天一大早,文瑞豪把戚老大的房子收走了,说是抓了戚老大以后,公社才发现他以前在镇上的时候欠过镇国营商店五百块钱,五百块钱不是小数目啊,戚老大一直仗着大房的背景写借条,人都听过戚家村,知道大房话语权,平时大房家来人看这个在镇上混的戚老大的时候,花钱也从来不手软,因此,欠条写了就写了,每次跟不同的人借钱,后来商店里几个营业员凑一起谈到这件事,这才恍然醒悟原来戚老大欠了他们这么多钱,他们找公社要说法,公社认为这事儿不好取证,一直压着,而且戚老大结婚又是盖新房,又是置办家具,彩礼还给了女方不少,更是证实了家里有钱,借条的事情就一直拖着。

后来戚老大直接逃回戚家村,也一直没跟家里人说这件事,这次要不是被抓回公社,东窗事发,大房还一直被蒙在鼓里呢。

戚为国听完,全身发抖。

“小伟,快扶大哥回去休息。”

戚小伟王爱菊赶紧扶着戚为国一颠一簸的走了。

戚家三房的时代,就这么结束了,文瑞豪关切的问景书书:“他们有没有伤到你?”

景书书摇摇头:“不至于。”

人群中突然出现一个男人,景书书感觉自己见过,又好像没有见过,他直接朝着何春桃的方向走,走过去就把何春桃从角落里拉出来:“你是不是还没丢够人?给我滚回家去!”

何春桃呜呜的就走了。

男人又走过来,对景书书说:“对不起,以后她再有啥对你不礼貌的,我绝不饶了她。”

景书书反应过来,这个人就是戚老三,文瑞豪说:“老三早上就来报告,说他们冲着清泠庙来了。公社刚好也下了决定,我就当着大家的面宣读出来。”

大房这次实在是心术不正,罪有应得,戚老三确实好心,连自己家人都举报了。戚老大以后要出来,可以说是难上加难了。

戚家村终于恢复平静的生活,再也没有什么三房统治的传说。

一切快的像一场梦。

景书书又过上了和以前一样的生活,只是那个会锁喉咒的背后高人,还是没有出现。

第105章

景书书在生活中处处留心, 却再也没有那个背后告人的任何消息, 也是, 要不怎么叫高人呢,虽然这是景书书自己给他起的名字, 但景书书还是默默感叹,高人,说隐就隐了。

又过了两个月,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

知青点的建设也逐步的进入尾声,养猪场的建设进度落下一大截,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猪圈里的猪长得还不错, 算是慰劳几个养猪场元老了。六只大猪都长得很好,小猪崽经过这段时间的悉心照料, 也涨势喜人。

吃过腊八粥,差不多就到了交公猪和牲口的时候了,之前交公粮的时候,景书书没去过,没见过那场面,听说交公粮的时候村民们都自己扛着粮食,排着队在公社门口等,队伍能排几十里路。交牲口的时候就要好很多了,毕竟基本上一些生产队都是交几头猪完成任务, 不用所有的社员都来, 自发来的都是交牲口家禽的。

戚家村第一生产大队有六头已经养肥的猪, 现在根据上级的要求, 三只公猪可以交给公社作为今年的公猪,公社收猪是按一百斤一收,也就是说如果猪的重量超过100斤,就达标了,戚家村基本上每头猪都可以达到200斤的重量,三头公猪上秤一称,足足600斤,个个都达标。

于是三头母猪算是顺理成章的留了下来了,办养猪场的事情大队同意了,公社也没反对,但一切的前提是不影响年底交公。这下戚小白终于可以松口气,等过完这个年,到了春天母猪下崽,顺利的话,养猪场就可以进入良性循环了。

戚小白这一趟除了交公猪以外还忙着私下交流,打听看看哪个生产队有小的猪崽,他可以进行等价交换。

不过打听了一圈下来,各个生产队都表示小猪崽还是按老规矩全部抓阄分到具体的农民家了,那跟他们以前的操作差不多,农民收了猪崽回家都会好好的养着,巴不得到年底的时候养出个膘肥体重的,如果再能生一窝猪崽,那更是赚大了,戚小白彻底断了去人家家收小猪崽的念头,只盼着自己猪场的这几头母猪给点力。

基础建设做得再好,不下猪崽一切都是白费,更没办法跟其他人交代。

往年交了公猪以后剩下的猪,由生产大队统一抓去大晒场上宰杀,然后各家分些猪肉,今年这项福利没了,各家都有点不乐意。要买猪肉,还要去跟隔壁村或者镇上的熟人买,价钱贵不说部位也不好,最重要的是买猪肉还得看别人脸色,有一些家外面关系不好,自己存的钱粮又不多的,就干脆就放弃了买猪肉这些事儿。

除了交公猪的,还有交公鸡公鸭的,全都是村民各家去公社交,这东西不属于生产队的硬性指标,只要是交了的重量够,都可以换得相应的钱或者票。

不管是钱和票对于在平日里啥都缺的农民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东西,因此长长的队伍里除了看到板车拉的一只只肥硕的猪,还能看到农民们或背着箩筐或用绳子绑着直接拎在手里的鸡鸭,一条队伍一半儿是人,一半儿是动物,好不热闹!景书书觉得太有意思了。

景书书也记不清,这是她第几次来公社了,跟第一次不同,这次公社里她有好多认识的人。

景书书提议给戚小白,不如去看看李宏光。

戚小白说:“李宏光去参加征兵了,现下复原的多,入伍的机会不大,可是他硬生生是争取到了,所以他现在不在户籍科,改到部队去了,以后咱们恐怕是见不着了。”

“原来如此。”景书书回忆起李宏光的家国梦总算是要圆了,将来不管还是奔赴战场,还是在军队里面执勤,都是保家卫国,命运会怎样安排他,他都实现了自己的夙愿。为他高兴。

景书书和戚小白都没想到的是,他们竟然在公社遇到了文瑞豪。

文瑞豪显然并不意外,还很开心的和景书书戚小白打招呼,他原来就是公社的工作人员,在公社委员会穿行无阻。

“快年底了,我来做述职报告,晚上一起吃饭?”

文瑞豪对戚小白和景书书说,显然,他在同时邀请两个人,但戚小白不用回答也知道,他只听景书书的。

文瑞豪已经习惯了这两个人旁若无人的态度,他就更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了:“你们两个别拒绝,正好有很多公社的领导在,不如谈谈你们对养猪场的发展计划。”

景书书原本打算直接拒绝,吃什么饭?戚家村没粮还是没肉啊!交完公粮每家还分了几桶油,三十斤一桶的那种,她爹景大壮行动不便,还是她拉个板车搬回去的,要吃饭,何必要来公社,给人看见了,还会说戚家村生产队队长腐败。

不过,文瑞豪的话还有别的意思,这饭似乎还挺有吃的意义的。

不管在什么时代,要经商,要办厂,要发展,必须紧紧跟上政策,还要跟做决定的人维护关系,即使不是去讨好,不是去贿赂,通过这顿饭认识一下,了解一下发展趋势也是挺好的,尤其是对于戚小白。

他一个十八岁的半大小子,要树立威信并不简单,要是能和公社领导吃顿饭……

思来想去,景书书都觉得不应该拒绝。

文瑞豪又说:“你们两个别多想,咱们就在国营饭店吃,绝对是明正廉洁的饭,我也是想让公社听听咱们生产大队年轻人的声音。”

现在国家提倡发展,走出自己的路子,已经有先进的代表村以各种形式走在前面了,各个支部和公社都在讨论如何在人民公社这个大背景下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文瑞豪的意思很明白:“你们来,咱们不说自己的事,都是为了戚家村和养猪场的发展。”

景书书看了看戚小白,戚小白的性子也许不一定会答应,但景书书觉得应该去,戚小白果然露出一副:你决定我听你的的样子。

景书书于是说:“行。”

这一顿饭果然吃的很朴素,不过来的人却都很大牌,公社主任和支书都在,用餐环境令景书书意外,就在那个她平时自己也可以去吃饭的国营商店。

店员见到她,和她打招呼,景书书笑着回答,她看到店员手指上戴了一枚银子的戒指,这个人最后结婚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