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太子妃咸鱼了+番外(8)

作者:写离声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宫廷侯爵 重生 打脸 甜文 关键字:主角:沈宜秋、尉迟越 上一世,沈宜秋战过白月光,斗过朱砂痣,过五关斩六将,从没落世家女熬成皇后,终于熬死了狗哔男人,荣升太后。 谁知脚底一滑,撞死在皇帝棺材上,回到还没出阁的十五岁沈宜秋眼一睁,发现回到了新手村,气得把眼一闭翻了个身:爱谁谁,老娘这回不伺候了尉迟越回望人间最后一眼,却看到不讨喜的皇后一头碰死在自己棺材上。尉迟越深受感动,重活一世,他决定对这个爱惨了他的女人好那么一点点……点击展开

臣僚家眷去宫中赴宴,得些赏赐是很自然的事,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可沈三娘却像做了什么亏心事,低着头抚弄着衣摆,支支吾吾半天,方才点点头:“承蒙皇后娘娘青眼,得了这些赏赐……”

说罢又摸了摸发髻上的钿头钗。

沈四娘这时已回过神来,留意到她的动作,眼里满是嘲讽,嘴上却道:“这对金钗莫非也是皇后赏的么?可否借妹妹一观?”

沈三娘一脸红霞地点点头,拔下那对金钗递给四妹。

“好生精巧,不愧是宫中之物,”沈四娘暗暗掂了掂钗子,眼里鄙夷之色更浓,却故意对沈宜秋道,“七妹,你看看,是不是很秀巧雅致?”

沈宜秋称赞了几句,心里却微讶。

上辈子她去芙蓉苑赴宴,张皇后赐了她一对金凤钗并一对莲花纹金臂钏,做工、成色和分量都远胜于这对钿头钗。

如此看来,沈三娘和沈老夫人的希望大约要落空了。

沈四娘见她若有所思,以为她闷闷不乐,不由大为快意,将钗子递还给沈三娘:“三姊,那日寻芳宴上有什么见闻,何不同我们说说?”

其他人也来了兴趣,七嘴八舌道:“皇后娘娘什么样?郭贤妃真有传说的那么好看么?可曾见到太子殿下?”

最后一个问题是众人最关心的。

虽说沈家是世族,但连着两代没有出什么高官重臣,小辈们自然也没机会入宫觐见,对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的储君十分好奇。

沈三娘怯生生地觑一眼沈宜秋,声如蚊蚋:“太……太子殿下……是极好的……”

沈八娘扑哧一笑,用手肘撞了撞堂姊:“阿姊害羞了。”

沈三娘想起和太子四目相对的情形,双颊几乎要烧起来。

沈宜秋看在眼里,不由暗暗叹息,又一个怀春少女沦陷了。

不得不说,尉迟越那张脸长得煞是勾人,配上那种舍我其谁的气度,涉世未深的少女很难不动心。

可惜他们付出的心意注定得不到回应,因为此人的柔情十分有限,而且全都留给了他青梅竹马的何表妹。

沈宜秋揉了揉眉心,收回思绪。

怎么不知不觉又想起尉迟越来了?这个毛病得改改。

好在关于太子的话题没有持续太久,沈老夫人做完早课,从佛堂里走了出来。

小辈们对这个不苟言笑的祖母都有几分畏惧,一见她便噤若寒蝉。

沈老夫人的目光在堂中孙辈身上逡巡一圈,落在沈宜秋身上:“七娘大安了?”

沈宜秋答道:“劳祖母垂问,孙女已经痊愈了。”

沈老夫人点点头:“那就好,这几日落下的功课择日补上,切不可懈怠。”

所谓的功课不外乎《女则》、《女孝经》和女红之类。

在沈老夫人看来,女子若是像男子一般满腹经纶、才学出众,便想得太多,女子一旦想多了,便不安于室。

沈宜秋的母亲便是典型。

故此她对别的孙女还算睁只眼闭只眼,对沈宜秋却是严防死守,生怕她和一个“才”字沾边。

给祖母请了安,沈宜秋出了青槐院,正打算回去睡个回笼觉,身后有人唤她。

沈宜秋转头一看,却是满面红霞的沈三娘,不由心里发怵。

沈家这许多姊妹,她最怕的就是这三堂姊,因为与她说话从来都是鸡同鸭讲。

“堂姊有何事?”她问道。

沈三娘往四下里瞟了几眼,双手绞着腰间的五彩丝绦,欲言又止道:“七妹……你不会怨阿姊吧?”

沈宜秋本就没睡醒,听了这话一脸困惑。

沈三娘握住她的手:“阿妹,这本是你的机缘,却叫我抢了……阿姊很是过意不去……”

沈宜秋这才明白她的意思,不由哭笑不得:“阿姊不必介怀,这些赏赐本就是宫中娘娘给你的,与妹妹有何干系。”

青槐院外人来人往,已经有别的兄弟姊妹朝他们两人看过来。

沈宜秋不欲与她纠缠,可沈三娘从不知何为适可而止、就坡下驴,执拗地捏紧沈宜秋的手:“你知我说的不是这个……若是你没病,入东宫的便是你……”

说到此处,沈三娘的脸烧得通红,目光越发灼灼。

沈宜秋哭笑不得,沈三娘有没有被相中还是两说,未免操之过急了些。

她生怕沈三娘再说下去,只得道:“阿姊别多想,无论什么机缘都是阿姊该得的。”

沈宜秋边说边不动声色地抽出手,福了一福:“妹妹还要回去补上功课,失陪了。”

说完她不等沈三娘开口,转身便溜。

她急着回去会周公呢,谁在乎尉迟越娶谁不娶谁。

刚走出几步,身后又有人叫她,沈宜秋无奈转身,却是沈老夫人身边的婢女海棠。

海棠道:“七娘子留步,舅夫人刚递了帖子进来。”

“舅母?”沈宜秋有些吃惊。

她五岁刚回长安时,舅母时常来沈府走动,但沈老夫人看不上她舅家,一来二去的,舅母也感觉到了,渐渐的便来得少了,这几年也就是逢年过节送些节礼来。

眼下非年非节的,舅母忽然登门拜访,定是有什么事。

两人经过中庭,海堂不经意看了眼庭中槐树:“今日树上喜鹊叫个不停,不知咱们府里有什么喜事呢!”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沈宜秋经这么一点,忽然想起来,上辈子舅母似乎曾上门说过媒。

只不过那时候她在花宴上入了张皇后的眼,舅母刚提起个话头就被祖母堵了回去,她都不知说的是哪家公子。

第6章 说亲

沈宜秋折回青槐院正堂。

不一会儿,便有仆妇领着个身着鹅黄衫子、石榴裙,身形高大健硕的年轻妇人走来。

沈宜秋一见那身影,鼻根便微微酸胀起来。

若说这世上有谁真心待她好,为她着想,除了从始至终一心护主的素娥以外,也就是舅舅一家了。

只是上辈子舅舅一直外任,她又身在深宫禁苑,始终聚少离多。

上一回见到舅母岳氏,还是在舅舅外放扬州之前,算上前世,分别已有五六年。

沈宜秋忙上前给舅母行礼。

岳氏一把将她拉住,握着她的胳膊端详了半晌,忍不住红了眼眶。

她与沈宜秋的母亲曾是闺中密友,自幼情同手足,对这外甥女也是当自家女儿般疼爱。

当初沈宜秋父母双亡,岳氏曾动过接她回去抚养的念头,奈何沈宜秋姓沈,舅家毕竟是外姓,如何争得过?便只好作罢了。

沈宜秋如今十五岁,活脱脱就是她母亲当年的模样。

岳氏想起早逝的挚友,如何能不伤感,可碍于沈老夫人在场不好多说,只能抚着外甥女的头发道:“小丸出落得越发好了,多亏了老夫人精心教养。”

沈老夫人笑得颇慈祥,阴骘纹根根分明:“舅夫人太客气了,七娘本就是我沈家人,何须言谢?舅夫人快请坐。”

岳氏出身不高,为人耿直而单纯,但并不愚钝,一下子听出了弦外之音,知道自己方才说错了话,倒有些喧宾夺主得意思。

她脸上讪讪的,低头福了福,忙依言入坐,抚了抚鬓边的散发道:“阿岳不会说话,老夫人莫见怪。只是数月不见小丸,一时高兴,不小心失言了。”

沈老夫人淡淡一笑,命婢女奉茶上菓子,一番张罗后,这才悠悠地道:“舅夫人合该多来走动,七娘虽姓沈,舅家也是至亲,我这做祖母的也乐见她与你们常来常往。”

岳氏明白自己的话又叫沈老夫人寻出了纰漏,讷讷道:“老夫人莫见怪,晚辈并非此意。”

沈宜秋见舅母窘得耳根都红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世家最擅长含沙射影那一套,一边云淡风轻地笑着,一边将人刺得体无完肤,只有身在其中才知道有多难堪。

以往她见祖母讥刺舅家人,心里虽难受,却不敢说什么,如今却没了那么多顾忌。

她径直走到舅母身边,与她连榻而坐,伏在她胳膊上:“舅母若是能多来看看小丸就好了。阿舅可康泰?表兄和表姊可好?”

岳氏不由意外,随即露出喜忧参半之色,沈宜秋当着祖母毫不掩饰亲昵之态,她既欣慰又有些担忧,喜的是外甥女并未与舅家疏远,忧的是如此恐惹沈家人不快。

沈氏这样的膏粱之族,人事复杂,不比他们蓬门荜户,外甥女又没有父母可以依靠,在严苛的祖母喉咙下取气,想也知道不容易。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