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太子妃咸鱼了+番外(159)

作者:写离声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宫廷侯爵 重生 打脸 甜文 关键字:主角:沈宜秋、尉迟越 上一世,沈宜秋战过白月光,斗过朱砂痣,过五关斩六将,从没落世家女熬成皇后,终于熬死了狗哔男人,荣升太后。 谁知脚底一滑,撞死在皇帝棺材上,回到还没出阁的十五岁沈宜秋眼一睁,发现回到了新手村,气得把眼一闭翻了个身:爱谁谁,老娘这回不伺候了尉迟越回望人间最后一眼,却看到不讨喜的皇后一头碰死在自己棺材上。尉迟越深受感动,重活一世,他决定对这个爱惨了他的女人好那么一点点……点击展开

邵芸对两人道:“我去瞧瞧阿兄。”说罢便往房中走去。

待她走后,沈宜秋蹙了蹙眉:“阿姊,若是我没记错,那位祁公子不是与何家定了亲么?”

戚七娘道:“你不曾听说?是了,那时候你已经离京了。过了正月,祁家便去何家退了亲事。那祁家小郎君病入膏肓,说是想去故乡看一眼,便与祁夫人去了洛阳,谁知在路上遇见个高僧,将他病医好了,倒是一段奇缘。”

她顿了顿道:“我离开京都时,这事正传得沸沸扬扬,说是何家见祁公子的病治好了,有意将断了的姻缘再续上,祁家却怎么也不愿意。我不关心这些,只知道个大概。”

这么说何婉蕙如今已没有婚约在身了。

上辈子尉迟越登基后才娶何婉蕙,是因为她有婚约在身,在祁公子过身后守孝,随后又遇上她母亲过世,如此才蹉跎了几年。

而这一世,两人之间的障碍已经没有了。

她说不上来心里是什么滋味,这些日子发生了太多事,她几乎已经忘了何婉蕙这个人,甚至忘了尉迟越的身份。

他是储君,日后还会成为君王,没有何婉蕙,也会有别人。

他们之间永远不可能像她阿耶阿娘,像舅父舅母,像邵泽和戚七娘那样简单。

她并非不明白,只是一时忘了。

沈宜秋目光动了动,点点头:“听说那祁家小郎君才学兼人,缠绵病榻甚是可惜,有此际遇实在是一桩幸事。”

戚七娘道:“我就是担心阿芸,先前她在信中常提到此人,可他病转好了,她却再也不说起了。”

沈宜秋道:“姊姊别担心,表姊有她自己的考量。”

第124章 告别

沈宜秋听说了祁十二郎的奇遇,想起他和邵芸一路同行,料想她或许知道些内情,便即向她询问。

邵芸果然点头:“你问我算问对了。我们路过蒲州时,无意进了一间小兰若,恰好遇见这胡僧正在给贫苦百姓治病,百姓都道他医术如神。

“祁公子便试着请他诊治,那胡僧给了他一瓶药水,每日服一滴,服了一个月,果然就好转了许多。”

沈宜秋双眼一亮:“当真如此神验?”

邵芸点点头:“他一见祁公子便说出他的症候,道他先前服的药并不对症,虽能拖延几日性命,却会将身子拖垮。你问这做什么?可是有谁要治病?”

沈宜秋道:“是皇后娘娘。”

邵芸“啊呀”一声,却皱起了眉头。

沈宜秋紧张道:“怎么了?”

邵芸有些为难:“这胡僧性子十分古怪,他替贫苦人治病,一文不取,可替富贵人家治病,却会百般刁难,提些叫人啼笑皆非的要求,听说有个大官请他替老父诊病,他便要那官员辞官,把那大孝子急得,还曾叫富商散尽万贯家财。”

她顿了顿,目光有些闪烁:“有时候他也会要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想到什么便是什么,全凭他乐意……”

沈宜秋若有所思地看向邵芸短短的头发。

邵芸叫她那透彻的目光看得心虚,不觉往后一缩,清了清嗓子道:“皇后娘娘身份这么尊贵,那胡僧提的条件还不知如何苛刻呢。”

沈宜秋点点头:“总要找到他试一试。表姊可知那胡僧如今的下落?”

邵芸道:“这倒不难找,他也去了东都,如今在景乐寺驻锡。”

沈宜秋见到尉迟越,便即将此事告诉他知晓,只是略去了祁十二不提,只道是邵芸在途中的见闻。

尉迟越遣人遍访名医,也找过西域的名医替张皇后诊治,都无功而返,听到这消息比沈宜秋冷静些,不过但凡有机会,他还是愿意试一试,当即命人去洛阳请那胡僧去长安。

自那日起,尉迟越便觉沈宜秋对他的态度有了些许不同。

她待他仍旧很好,他逗她时也会恼,他温存时她也会回应,可就是有些微妙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不同。

若是换了从前,他定然一无所觉,但如今他已不是用眼在看,而是用心。

他的心看见,生离死别后那几日的亲密无间,犹如午夜的昙花,还未等他嗅到芬芳便已经凋谢了。

虽然心里有些发堵,但他并不气馁,因他知道只要耐心等待,悉心呵护,那朵花早晚会再度开放。

五日后,五皇子率领着使团中的一众文官抵达灵州。

当日尉迟越带兵援救灵州,尉迟渊本想跟随,被他兄长勒令待在凉州招呼吐蕃使团。

浩劫当前,便是尉迟五郎这样的混不吝,也不敢在这时候造次,只得乖乖留在凉州,每日与吐蕃人扯来扯去,好容易等灵州解围的消息传来,便即将大燕和吐蕃两个使团一股脑儿全带到了灵州。

下了马,见到兄嫂都安然无恙,他心里的石头方才落地:“阿嫂,你没事可太好了。”

尉迟渊平素都是一副嬉皮笑脸的模样,可经过这回的事,连他也显得稳重了几分。

沈宜秋这一路上早已将她视为自己的亲弟弟,见他这泫然欲泣的模样,心里也是又酸又涩,正要说点什么安慰他,尉迟越便将她往身边一揽:“你身子还未复原,快回房歇着,别在外头吹冷风了。”

说罢将弟弟提溜起来:“孤先考考你,这些时日功课有没有进益。”

尉迟五郎傻了眼:“阿兄,出了那么大的事,你见到我就没有别的话么?”

尉迟越凉凉地道:“只要孤一天没死,就要考校你的功课。”

顿了顿道:“距今岁进士科举只剩下七个月了。”

沈宜秋在守城那段时日亏了身子,尉迟越担心她守不住舟车劳顿,让她在灵州安心休养。

他便在灵州与吐蕃大皇子艾雪勒继续议和。

艾雪勒已经叫这手狠心黑脸皮厚的燕国太子磋磨得没了脾气。

燕国的军队赶起路来简直不要命,倒把他们这些马背上长大的勇士累得够呛。

终于到了灵州城,那千刀万剐的古日勒早已经跑得没影了,他不想与突骑施人为敌,可都跟着来了,由不得他不打——他不打人家,人家见他与燕军在一起,也会来打他。

稀里糊涂地与突骑施人打了个昏天黑地,损兵折将不说,肯定被突骑施可汗记恨上了。

燕国太子这混账,趁机又坐地起价,他心里苦不堪言,恨不得扒下燕国太子这张细白皮子,回去做面鼓来敲——皮这么厚,一定怎么敲都敲不破。

然而他恨不得将燕国太子扒皮抽筋,还不能得罪他,否则他一甩袖子不谈了,他便是腹背受敌。

尉迟越却是气定神闲、游刃有余,一边与艾雪勒慢慢砍价,一边主持灵州城的重建。

凉州州府兵在灵州城解围之后并未立即离开,而是留在灵州帮百姓修补城墙,重挖壕渠——当年凉州被围,是沈刺史带着灵州州府兵前去救援,与凉州军民一同死守,直到援军抵达,而他自己却以身殉国。

虽是十年前的事,凉州的百姓却还念着。

约莫过了两旬,尉迟越终于心满意足,将艾雪勒和吐蕃使团送走,沈宜秋的身子也养得差不多了——要完全恢复元气恐怕还需一段时日,但她知道尉迟越还有许多事需要回京处理,而她也急着想让曹彬获得应有的下场,告慰英灵。

离开灵州前一日,尉迟越陪着沈宜秋去了趟贺兰山麓,祭拜她的父母。

这段时日下了几场雨,萦绕终日的血腥气终于淡了,原野上新草从焦土中探出头,茸茸地铺了一地,不知名的野花开得烂漫,如少女仰起笑脸。

两人同乘一匹马,在原野上慢慢地踱着。

沈宜秋道:“回了京,殿下能继续教妾习武么?”

尉迟越十分意外:“怎么突然又肯学了?”

以前他为了逼她起床习武,哪一日不是使尽浑身解数?

沈宜秋望了望团团的白云,轻轻道:“要是我早些用功,也许牛大叔他们……”

尉迟越将她搂紧:“你放心,回京之后,我便取薛鹤年项上人头。”

沈宜秋一怔:“殿下要动薛鹤年?”

按说朝政的事她不该过问,但她实在对此人深恶痛绝,不由自主便问了出来。

这回邠州援军去而复返,与他向皇帝进谗有莫大的关系,可说是罪魁祸首之一。

另一个罪魁祸首,沈宜秋也知是尉迟越杀不得,也不能杀的,能拔出薛鹤年一党,也算断了他一条臂膀,给他个教训。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