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太子妃咸鱼了+番外(154)

作者:写离声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宫廷侯爵 重生 打脸 甜文 关键字:主角:沈宜秋、尉迟越 上一世,沈宜秋战过白月光,斗过朱砂痣,过五关斩六将,从没落世家女熬成皇后,终于熬死了狗哔男人,荣升太后。 谁知脚底一滑,撞死在皇帝棺材上,回到还没出阁的十五岁沈宜秋眼一睁,发现回到了新手村,气得把眼一闭翻了个身:爱谁谁,老娘这回不伺候了尉迟越回望人间最后一眼,却看到不讨喜的皇后一头碰死在自己棺材上。尉迟越深受感动,重活一世,他决定对这个爱惨了他的女人好那么一点点……点击展开

沈宜秋只觉一股血腥味在口中弥漫。

她抽出第二支箭,再次拉开弓弦,弓弦将她手指勒出勒血,钻心的疼。

她深吸勒一口气,瞄准敌人的后心。

“嗖”地一声,羽箭挟着劲力飞出去,“嗤”一身没入那人皮肉中,却是扎在了他腿上。

那突骑施士兵吃痛摔倒在地,抱着伤腿哀嚎。

沈宜秋扔下弓,三步并作两步跑上前去,捡起一把落在地上的突骑施大刀,举过头顶,照着那突骑施士兵头上身上乱砍,血溅了她满脸,但她恍若未觉。

那士兵起先还哀嚎,慢慢便没了声息。

沈宜秋双腿一软坐在地上,手一松,刀“锵郎”一声落在地上。

她回过神来,转头去看牛二郎:“牛大叔……”

牛二郎仰天躺在地上,大声抽着冷气,那突骑施士兵的刀还插在他小腹上。

沈宜秋挪到他身旁:“牛大叔,你坚持一会儿,我去那宅子里找伤药……”

牛二郎瞪着一双失神的眼睛,抬起手,喃喃道:“三娘……是你吗?”

沈宜秋握住他的手,泪水不住地往外流。

牛二郎慢慢转过头,目光却怎么也聚不起来:“三娘,莫怕,阿耶在……有阿耶护着你……”

沈宜秋不住抽泣,眼泪滚落下来:“阿耶……”

牛二郎牵动了一下嘴角,梦呓一般道:“莫哭,莫哭,好好的……”

话音未落,他呼出长长一口气,忽然剧烈抽搐了一下,手重重地垂落下来。

沈宜秋颤抖着手去探他鼻息,可她心乱如麻,手指已没了知觉。

就在这时,背后又传来脚步声。

彻骨的寒意爬上她的脊背,她转过头一看,果然是一大群突骑施士兵,足有二三十个。

沈宜秋不自觉地去摸腰间的小胡刀,却摸了个空——方才射箭的时候她把小胡刀放在地上,忘了捡。

那些突骑施士兵已经发现了她,指指点点,七嘴八舌地说着突厥话,语气中满是兴奋之意。

沈宜秋从地上捡起一把突骑施弯刀,正要向脖子上割去,见他们望着她嬉笑,不觉毛骨悚然——她的尸身不能落到他们手里。

她转头看了眼不远处那座着火的宅子,心下有了计较。

她提起刀,转身冲进乌头门里,毫不犹豫地往火势最旺的地方跑。

有几个突骑施士兵追上来,探头往门里看了看,似乎在犹豫要不要冒险进去捉她。

就在这时,一根房梁被火烧断,“轰”一声落下来,拦在他们身前,半边屋子随即倒塌。

他们满脸遗憾,悻悻地退了出去。

沈宜秋被烟呛得不住咳嗽,握着刀,刀柄粘腻,不知沾满了谁的血。

她看了一眼火势,放下心来,在这里死,不一会儿火就能把她烧得干干净净。

她举起刀,用刀刃抵住脖颈,慢慢阖上双目,不知道那厮会不会看到她留下的书信?

她不由自主地弯了弯嘴角,眼中却涌出泪来。

那样敷衍了事的一封信,看不到也好。

就在这时,她仿佛依稀听见有人在喊:“援军到了!”

第120章 大雨

尉迟越带兵一路掩杀,赶至城下,只见遍地伏尸,流血漂橹,东边的城楼已经烧塌,火光冲天,如一支巨大的火把。

突骑施士兵只顾劫掠财帛和女子,压根没有人把守城门,尉迟越领兵长驱直入,先命人关闭三面的城门,只留北边中间一扇,并让弓弩手上城墙占据垛口。

其余将士则清剿城中烧杀抢掠的突骑施人。

许多突骑施士兵舍不得放下手中财物,没来得及拔出兵刃便死在燕军的陌刀、弓箭和偃月刀下。

燕军一边杀敌,解救百姓,一边高喊:“大燕援军已至!“

“太子殿下亲自领兵解救灵州百姓!”

绝望恐惧的灵州百姓听见喊声,便如在暗夜中见到曙光,跟着高喊:“援军来了!”

“太子殿下来了!”

“朝廷没有抛弃灵州!”

年轻壮勇纷纷抄起刀枪棍棒奋力抵抗,连女人们都停止了哭泣,抄起木棍、竹竿,或是烧断半解的椽子,向突骑施士兵身上招呼。

又有人用突骑施话喊:“阿史那弥真逃走了!”

“留在城里的都得死!”

“后面还有十万大燕援军!”

突骑施人军心大乱,抢到财物的只想赶紧跑,没抢到的虽不甘心也知道保命要紧。

这时又有人喊:“往北逃!北门开着!”

突骑施士兵慌不择路,纷纷往北门逃,刚逃出城门,等候在城墙上的弓弩手便一齐放箭,成百上千的突骑施人在箭雨中仆倒,直到死还抱着抢来的丝绸金银不肯撒手。

副将问尉迟越:“殿下,要乘胜追击么?”

尉迟越摇摇头:“穷寇莫追,我们兵马少,他们现在是乱了阵脚,若是回过神来整军列阵,我们并无多大胜算。”

他顿了顿道:“命将士们清剿城中残军,号召百姓一起灭火,互相救治。”

简单交代了几句,太子便领着一队侍卫,迫不及待地策马向刺史府飞驰而去。

刺史府的前院一片狼藉,正堂已经烧塌了半边。

后面内院中隐约传来女子的哭喊和孩童的啼哭,尉迟越知是谢府的女眷,立即命贾七带领侍卫赶去内院,自己则径直往沈宜秋所住的小院子冲。

木头燃烧的爆裂声中隐约传来女子的哭喊和孩童的啼哭,知道是刺史府的女眷被围困在火场中,忙带人汲水灭火,将人解救了出来。

谢夫人被人从火场中背出来,一身的血污,已经快昏厥了。

不等他赶到后园,便远远看见那一处有火光。

他的心凉了半截,当即翻身下马,拔足奔入院中,只见东轩已经烧了起来。

他冲进沈宜秋的寝堂,只见几榻柜橱横七竖八,衣箱箧笥都被翻了个遍,书卷、笔墨与衣物散落一地,却是半个人影也无。

他这才回过神来,是自己关心则乱,灵州城破,刺史府是最先被洗劫的地方,小丸自不会留在这里坐以待毙,她一定早就逃了出去。

就在这时,一阵风吹来,借着东轩的火光,他忽然注意到廊下散落着几张信笺。

他一眼认出那是沈宜秋的字迹,心不由揪紧。

他扫了一眼,目光落在字最少的一张上,眼睛仿佛被灼了一下,连忙挪开视线。

他走过去,俯身捡起,却不敢多看一眼,匆匆叠起揣入怀中,然后疾步奔出了院子。

出了园子,他迎面遇上方才派去内院的贾七等侍卫,与他们一起的还有刚从火场中死里逃生的谢家女眷。

谢夫人由一个嬷嬷背在背上,浑身血污,几乎已不省人事。贾七一手抱着一个孩子,谢刺史的长子跟在母亲身边,手里紧紧攅着一柄短刀,黑乎乎的小脸上满是泪痕。

尉迟越往人群中扫了一眼,心往下一沉,没有沈宜秋。

贾七道:“仆等赶到时一伙胡虏正要行凶,叫仆等都杀了,眼下王六他们正在汲水灭火。”

尉迟越看了一眼谢夫人:“夫人受伤了?”

贾七摇摇头:“只是受了惊,溅上的是旁人的血。”

这时谢夫人醒转过来,咳嗽两声,气若游丝道:“可是太子殿下……”

尉迟越上前一揖:“谢夫人安心修养。”

谢夫人眼角噙着泪:“娘娘不在府中,一早便与……与郎君一起……一起去城墙上了……”

尉迟越身形一晃,幸而及时拽住缰绳,他凝了凝神:“有劳谢夫人,有使君的消息,孤立即遣人告诉夫人。”

说罢吩咐侍卫:“找间屋子安置谢夫人,令医官来替夫人诊视。”

贾七面露忧色:“娘子……”

尉迟越打断他的话,斩钉截铁道:“娘子不会有事。”他这就去将小丸找回来。

说罢解下拴在廊柱上的马缰,一言不发地翻身上马。

贾七把孩子交给另一名侍卫,也跟了上去:“殿下手臂上的伤还是着医官处理一下吧……”

两人策马径直往府外奔去,到得屏门处,却见五六个玄甲禁军用担架抬了一个遍身是血的人走进来,担架旁跟着两名军医。

见了尉迟越,匆忙道:“启禀殿下,仆等找到周将军了。”

尉迟越拽住缰绳,翻身下马。

周洵躺在担架上,急促地喘着气,显然伤得不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