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太子妃咸鱼了+番外(118)

作者:写离声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宫廷侯爵 重生 打脸 甜文 关键字:主角:沈宜秋、尉迟越 上一世,沈宜秋战过白月光,斗过朱砂痣,过五关斩六将,从没落世家女熬成皇后,终于熬死了狗哔男人,荣升太后。 谁知脚底一滑,撞死在皇帝棺材上,回到还没出阁的十五岁沈宜秋眼一睁,发现回到了新手村,气得把眼一闭翻了个身:爱谁谁,老娘这回不伺候了尉迟越回望人间最后一眼,却看到不讨喜的皇后一头碰死在自己棺材上。尉迟越深受感动,重活一世,他决定对这个爱惨了他的女人好那么一点点……点击展开

岳氏拉着外甥女的手甚是不舍:“这一分别便是小半年见不着,娘娘可千万保重。”

邵芸道:“阿娘想小丸么?不如我们去完洛阳再去西北吧。”

岳氏牙根发痒:“想得美,洛阳回来便给你找个婆家赶紧嫁出去,让婆母管教你!”

邵芸一脸不以为然:“阿娘,我劝你还是早些认清,你女儿八成要砸在手里了。”

众人都叫她逗笑了。

沈宜秋道:“舅母放心,沿途都有邮驿,我们可以常通书信。”

邵芸道:“小丸也要给我写啊,沿途的趣闻轶事都记下来。”

沈宜秋一口答应。

岳氏又对儿子道:“你多照应着娘娘,出门在外机灵些。”邵泽是东宫侍卫,这回也要随在尉迟越身边。

邵泽挠挠头:“阿娘,儿子尽力。”

众人又笑了一回,两人方才辞出邵家,登上马车,返回东宫。

太子自请担任议和使的消息一经传出,果然在朝中掀起轩然大波。

群臣纷纷上疏劝谏,奈何太子心意已决,又有卢尚书、毛将军、张太尉等一干股肱之臣站在他一边,朝中也确实无人比他更适合担当此任。

皇帝得知此事,虽震惊,倒是并未多加阻拦。他虽醉生梦死,当年亦有过雄心壮志,若是能将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重新纳入大燕羁縻,将来写在青史上自是丰功伟绩——这可是算在他头上的,太子愿意出力,何乐而不为?

太子得到这些强援的支持,言官们磨破了嘴皮子也没用,最后也只得作罢。

出发之日定在正月十八,过完上元便走。

离京在即,太子要确定随行人员,还要处理政务,与太子妃两人皆是忙得脚不沾地,连上元都未能好好过,只在承恩殿设了一席,叫了两位良娣来一同用膳,就算过了节。

尉迟越匆匆用罢晚膳,便即回前院处理政务,直到中夜才回承恩殿,沈宜秋也是才忙完,还未睡着。

两人成婚以后的第一个上元便这么潦草地过了,尉迟越十分过意不去,对沈宜秋道:“待来年事情少些,孤陪你出去玩个通宵,我们微服上街看花灯,去波斯邸饮美酒,吃遍长安城的菓子点心铺。”

沈宜秋累得睁不开眼,懒懒道:“那不是得把肚皮撑破。”

尉迟越道:“对了,还得去曲江池里放花灯,孤叫他们做盏有龙舟那么大的,保管最威风……”

沈宜秋哭笑不得,不过听他喋喋不休地说着,心里竟也生出几分憧憬来。

话分两头,何婉蕙元旦那日从祁府回来,便一心只等着过了上元祁家人来退亲。

谁知还未等来祁家人,朝中却传出太子要去凉州的消息。

这一去便是数月之期,待他从凉州回来,还不知是怎样的光景。

偏偏姨母还在华清宫,要过完上元才回来。

何婉蕙迟疑片刻,当机立断去了骊山。

郭贤妃听宫人通禀,道何家小娘子求见,不禁吃了一惊。

见了面,何婉蕙将祁家答应退婚之事一说,郭贤妃不由大喜过望,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佛祖保佑,总算是苦尽甘来了!”

高兴完,她又有些发愁:“只是三郎十八便要启程去凉州,待你退完亲,他人已离京了,看来只有等他回来再说了。”

太子妃随行之事,郭贤妃并不知晓,但她料想儿子离京数月,便是没让两位良娣随行,也会带宫人伺候,沿途各州府长官也定为他安排了美人,待回京时,没准又有了宠幸之人。

何婉蕙的想法与姨母不谋而合,两人相对发了一会儿怔,郭贤妃试探着道:“其实……三郎与你情投意合,名分早晚会有,这回去西北倒是极好的时机,错过实在可惜……”

太子离京,太子妃不能相随,若是她能一路相伴,便是数月独宠。

“可是……”何婉蕙垂下眼帘,“阿耶阿娘定然不会允准的。”

郭贤妃见她态度松动,笑道:“你阿耶阿娘不也盼着自家女儿好?他们的心思姨母清楚得很。你放心,我同你阿娘去说。三郎不说,外人又不认识你,东宫几个宫人黄门,哪敢搬弄主人是非?只要你有了恩宠,还怕什么?”

她顿了顿道:“你若是再不放心,我便去求圣人先拟旨,你带着旨意去,便是有人说嘴,还怕什么!”

何婉蕙诧异道:“这样也可以么?”

郭贤妃一笑:“规矩是人定的,天家岂是一般人家?不说别人,就圣人当年宠得眼珠子似的蔡丽妃,原先还嫁过人呢,不是寡妇,她夫婿至今在苏州府活得好好的。”

何婉蕙冷不丁听见这些宫闱秘辛,不禁愕然,一张粉脸涨得通红。

郭贤妃道:“你什么也别想,放心去西北……”

话音未落,忽听屏风外一个含笑的声音道:“表姊要去西北?”

何婉蕙耳边轰地一声,后背不觉冒出冷汗,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五皇子已经走上前来,郭贤妃笑骂:“你这孩子,是猫儿变的么?一点声响都没有。”

何婉蕙心说哪里是猫儿,分明是狐狸变的。

五皇子眯了眯狐狸眼,打量了何婉蕙两眼:“恭贺表姊得偿所愿。”

何婉蕙不接茬,心里却有些慌,退婚的事无人知晓,他仅凭只言片语便猜了出来,果然狡狯非常。

五皇子话锋一转:“表姊要去西北?可惜,可惜……”边说边摇头,竟是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

何婉蕙道:“五皇子听岔了,姨母和九娘说的是表兄去西北的事。”

尉迟渊长出一口气:“幸好,幸好,表姊若是真去西北走一遭,这张如花似玉的脸五郎怕是再也见不着了。”

何婉蕙奇道:“怎么说?”

尉迟渊眼珠子一转:“表姊不知道么?西北风沙大,日头毒,干燥缺水,那里的女子个个肌肤粗糙,二三十岁便如六七十岁的老妇般衰老,都是从这上头来的。”

他顿了顿接着道:“哦对了,途中还要经过一片大沙海,又热又干,十几日不能沐浴,灰头土脸的,你想想那味儿……啧……一般人都要嫌弃,别说阿兄还有那么重的洁癖……”

何婉蕙知他故意危言耸听,并未尽信,但西北干燥而多风沙她是知道的,且沿途没几处行宫,此行定然要吃许多苦头,她不禁迟疑起来。

待尉迟渊走后,何婉蕙向郭贤妃摇了摇头:“九娘多谢姨母美意,只是九娘才退婚便随表兄去西北,若是叫人知晓,九娘名节事小,难免有伤表兄令名。”

她羞涩地一笑:“九娘这么多年都等了,何必急在一时?这几个月九娘便在家中日夜诵经,替表兄祈福,向佛祖祈求表兄早日平安归来。”

郭贤妃听她说得这般诚挚,也不觉动容:“好孩子,难为你事事替三郎着想。往后有你陪在三郎身边,我这做阿娘的就放心了。”

第91章 辞行

出发前一日,尉迟越前往骊山向皇帝辞行,皇帝在瑶光楼设宴替太子饯行,自有一番嘱托教诲,尉迟越一一领受。

宴罢,皇帝与郭贤妃将他送出华清宫宫城外,临别之际,贤妃照例哭成了个泪人儿,虽说大儿子自小在皇后宫中长大,可到底是她的亲骨肉,在她看来,凉州几近于不毛之地,实在不明白儿子贵为储君,为何要以身犯险。

尉迟越安慰了生母几句,便即辞别帝妃,趁着郭贤妃的眼泪还未将宫城淹没,赶紧摆驾回京师。

正月十八清晨,尉迟越与沈宜秋去蓬莱宫拜别张皇后。

张皇后仍在病中,虽敷了粉涂了朱,不叫两人看出来,可脂粉哪里遮掩得住憔悴病容。

沈宜秋心中惭愧:“母后寝疾,媳妇不能侍奉左右,实在不孝……”

太子也道:“儿子不能在母后跟前尽孝,着实惭愧。”

张皇后笑道:“这说的什么话,你们此行又不是冶游,与吐蕃议和是大事。我这病长年如此,时好时坏,待气候和暖些便好了,你们不必担心,路上千万小心才是。”

又对尉迟越道:“三郎,出行在外,千万看顾好七娘。“

尉迟越应是。

张皇后又道:“国事固然重要,切不可以身犯险,你们平安归来才是第一要紧事。”

一边说一边将他们送到殿外。

尉迟越回首道:“母后留步。”

张皇后嘴上说好,脚步却不停,扶着秦婉的手下了台阶,一直跟着他们到宫门外,看着他们上了辇车,直至年辇车消失在宫道尽头,她仍旧伫立在风中,半晌才掖了掖眼角,欲盖弥彰地对秦婉道:“年纪大了,冷风一吹便如此,甚是恼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