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改造[种田]+番外(145)

作者:爱吃羊角蜜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种田文 美食 系统 爽文 关键字:主角:沈余 沈余是个宅男,很宅很宅的那种!整天不是泡网上看视频就是打游戏看小说,日子可以说过的很颓废了!就是这么个宅男,老天都看不过眼,一道雷给劈死了。然后就莫名其妙的穿到了古代,还给绑定了劳动改造系统,这有没有这么坑!在经历了宇宙无敌痒后和连续一周的玉米碴子粥后,沈余还是认命的扛着小锄头出去干活了并开始带进家人发家致富!点击展开

胡正北和胡正南本来是在帮忙烧火的,结果看见沈余在打理鱼,也跟着跑出来看热闹。

沈余看着两个孩子,心里有点儿不得劲儿,清明还比胡正南小一岁,都去上学了,这个大一点儿的反而还没有去书院。

“小南,你想不想去书院?”

胡正南眼睛亮了一下,然后又摇摇头,“不想。”他知道家里的条件不好的,舅舅前两年本来也说送他去书院的,但是他娘没同意。他娘的意思明白得跟,慕景这么大了,手里有点儿银子好娶一房媳妇,不能让慕景把钱花两个孩子身上。

沈余不知道这里面的道道,听说胡正南不去,还以为他是那种学渣,天生不想上学的那种,还跟他挤眉弄眼的,学渣好啊学渣妙啊,他就喜欢学渣。

不过喜欢是喜欢,但是沈余知道,如果不认识字儿,将来始终是不方便,就劝说,“其实我也不喜欢上学。”

“为什么?”胡正南不明白,哪里还有人不喜欢上学的。

“不就是跟你一样。”

胡正南明白了,舅叔小时候肯定莫得钱钱。

“但是不喜欢归不喜欢,但是书院还要去的,认识两个字,将来也不怕被人买了还在跟人数钱。”

胡正南其实骨子里还是想去上学的,但是他们那个地方的人,好像还没有人上得起学的。

“但是,我家没有多少钱。”

沈余回头一想,好像还真的是,胡屠户虽然是镇上的,但是他杀猪一头也挣不上多少钱,慕雪虽然也会接一点儿活儿,应该也挣不上多少钱,镇上书院一年的学费就要十两,并不算少。

沈余心里隐约有个想法,觉得还是要跟慕景商量一下的,这是他外甥,没有舅舅不知情,他这个舅叔上阵的道理。

沈余又看向胡正南,原来并不是学渣,是上不起学是吗?

“儿啊,你这个鱼怎么还没有打理出来?”

“就一条了,你们把其他菜炒上呗,我去叫他们回来歇歇,这么热的天了。”

不用沈余去,慕景个沈老大他们就一人担着一担谷子回来了。

沈余是不会晒谷子的,被沈老娘换进了厨房,“你去炒菜,我来晒。”

沈余都不会,慕雪就更不会了,也就出去,没多会儿就被沈老娘支使着进来了。

她朝沈余尴尬的笑笑,“沈大娘嫌我笨手笨脚的,让我进来帮忙。”

“你家以前也没有晒过稻子,正常的很,你没见我都被赶进来了吗?你来炒菜,我给他们把绿豆汤端到桌子上去。”

沈老娘晒了多少年的稻子了,经验丰富得很,没多一会儿就把稻子摊开,将稻叶弄了出去。

沈老大第二次担着稻子回来,沈老娘问,“打了多少了?”

“一亩多了。”

“这么快?”

“这个机器实在好用,不用多少力的,等我们打,说不定还不用两天了。”

想想当初,他们家八亩地,全家老小都去了,孩子和女人都没跑掉,天没亮就出去,黑了才回来,两天才将将打完。

“今天肯定要快点儿。”

“快不快不要紧,轻松是肯定的。”

晚上,沈余就跟慕景说起了胡正南上学的事情了。

慕景很早就有这个意思,但是之前提起来,慕雪推了好几次,都是说银子给他留着娶媳妇,现在媳妇都躺怀里了,这个事儿也该再提起来了,今年胡正南已经满了十岁,明年就是十一岁了。

“我会给小雪商量的,我估摸着胡山今年喂两头母猪,新出的小猪,我看他不想卖的样子,应该也是想送两个孩子去书院的。”

“这头出了多少,有没有十五头?”

“十三个小猪崽儿,前面的有十八头,喂起来也要不少粮食。”

“可以让他们收谷糠加油饼一起喂,油饼催肥,不要十月就能出一栏了。”

第128章

打完稻子,捉完鱼, 沈余就开始做总结。这次相对而言还是挺成功的, 打上来的稻子反正是过了亩产四百斤的,并不只是喂了鱼, 还有新型种植和油饼的功劳。

其实, 今年好几家都用了新良种的关系, 大家的粮食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但是都没有像沈余他们这么离谱的。沈村这边的上田产量也就是一百打280到300斤稻子的样子, 用了新良种又追了油饼,最高的产量也就是360斤的样子。

意思就是沈余他们家的要比别家的多斤四十斤,一亩足足多了三斗有余。

粮食高产的事情,不可能不往上报的。而且是提升了近两成的这种, 的确有些惊世骇俗了。

村里人一合计,很快就猜出了问题出在了哪里?也有跟着沈老头他们用新方法种稻子的,但是没有用他们的稻种的, 虽然也比往年多, 但是比不上沈老头他们。

一猜出问题所在, 有些反应过来的村里人,立马就拿了家里的稻子过来, 想换一批新种过去。就连隔壁村子里的人都知道了, 也纷纷来换新种。

县令一听增产这么多,当时就坐不住了,直接跑来了沈村。他也是个谨慎的人,也没有大张旗鼓的来, 而是悄悄骑了小毛驴来的。

他运气不太好,第一个碰见的就是陈高壮,听说他问新粮食的事情,立马警觉的摇头,“没有,你听谁说的?”

陈高壮并不知道这人就是县令大人,还以为这人也是隔壁来换新种的,他反应慢,他也准备去换新种的时候,村里种了新种的人家已经被沈大伯打了招呼,不给换了。他怕这人也是来换新种的,他也是有点儿脑筋的,要是外面的人把新种都换了,他家明年不久没得种了?

陈县令一听,心里就不高兴了,还好他是悄悄来的,这不就给他听到了老实话。但是不对啊,这人表情怎么这么怪?好像深怕他知道了他们村的粮食增产了一样。如果要是作假,那也应该是全村人都统一口风呀!

陈县令心里有了怀疑,也就不动声色的走了。他觉得不能只问陈高壮一个人,还得问问别人。

这次,他运气还不错,问到了正悠悠闲闲的转悠的沈老头身上。

沈老头一听这粮食增产的事情就眉开眼笑的,“你这是问对了人了。”

陈县令好奇的问,“老人家,这怎么说?”

“这新种稻子的办法就是我儿子他弄出来的,还是他们年轻人脑子活泛,不久闲不住,说我种稻子不对,水太深,发芽慢,说能不能有别的种稻子的方法。其实,那个时候我以为是那小子在胡搞,不过他是我小儿子,也就分了三分地给他弄,心想着年轻人还是得吃吃苦头才好。”

数道说到这里,沈老头得意的笑了,“你猜怎么了?”

陈县令十分配合,“怎么了?”

“后来,秧苗还黄了,我和他娘都觉得那三分地是废了,结果不知道怎么的又活过来了。收起来,三分地,足足打了十一斗。”

“不少了啊!”

“那可不,收起来一个个金光闪闪的,可得我小儿子得意的。”

陈县令这时候也顾不得沈老头的形容了,又问,“那是不是增产了?”

沈老头不满的看了陈县令一眼,这后生,好没耐心。

“那肯定增产了啊。三分地打十一斗,一亩不久三十三斗了吗?”

陈县令是了解过这边的田的产量的,一般上田也就打25斗到26斗的样子,还没有听说打三十斗的。

“那你们今年的一亩打了三十三斗?”

沈老头叹了一口气,“没有,也不知道去年那小子怎么种的?今年我们我那样种,种子还是那三分地收的种,一亩才三十斗,有些也只有二十□□斗的样子。”

要是沈余在的话,肯定给他爹说,他加了营养液的,强效的那种。

但是陈县令不嫌弃啊,每亩多两斗的粮食,报上去,那也是功劳了。更何况这还是多了三斗四斗。

“你别说,我儿子的脑筋还是很精明的,我们的只打了三十斗,他种的那四亩却是打了三十三斗的样子。”

陈县令一听还有这反转,掩饰都不掩饰了,“他怎么种的,有什么窍门没有?”

“没有,跟我们种得差不多,就丢了两千尾鱼下去,大家当时还笑话他,现在他有鱼有粮食的,大家都在羡慕他。”沈老头有些幸灾乐祸的说着,全然忘记了自己也是那群人之一了。

陈县令还是不明所以,觉得这老头儿说的有些神神叨叨的,但是我听明白了,这家的儿子是个有本事的,因为他又听见了这家儿子的大事,什么种出来了蘑菇,还跟人教人做出来了榨油机,还有棉花机,就是最近火得很的脱粒机也是这家人的小儿子跟个木匠做出来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