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生活[七零]+番外(89)

作者:湖边的小豆豆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穿越时空 甜文 年代文 成长 关键字:主角:古明妍 研究生毕业在即,大龄单身恐婚女青年古明妍一边面临着毕业论文可能会被当掉的压力一边四处求职。正当她喟叹于名牌大学的出身并不能使她在现实中获得自己期待的职位和待遇的时候,她抑郁了,然后一不小心喝多了,再一睁眼就发现自己穿了。 1963年,安城纺织厂家属院。古明妍穿到了比自己妈妈出生时还要早几年的时代。这一次,她有全新的开始,有爱她护她的家人,更有对未来无比清晰的认识。她要端正心态,努力弥补前世的遗憾,利用对大趋势的把握为日后自在的人生积攒点击展开

所以古明妍什么都不能做,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这件事不要发生。

可是今天,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那时不时不安内疚的心好像就这样放下了,就像另一只靴子终于落地,就像悬在头顶的剑终于向着人刺了过来。古明妍在心里不由得叹了一句:终归还是发生了。

古明妍抑制不住内心的愧疚,毕竟这算是真的唯一的一个她看到了问题所在却没有付诸任何行动的情形了。

虽然已经有所预料,但毕竟她内心是不希望坏事真的发生的。这还是自运动开始以来,第一次古明妍身边算不上特别远的跟自家有关系的人出事情,这让她切实的感受到了这些无比可怕的事情并没有她想象中离自己那么远。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命运不由人的感觉是真的很糟糕了。

要说其实古明妍不用特别的内疚不安,就像她自己说的,她对这样的事情无能为力,尽管提前知道,但就像同样提前知道运动会发生一样,还是无力改变不是吗。

而且真的说起来,她舅妈家的这场悲剧的发生不仅仅是大环境下难以避免的事情,其中的人为因素也算是最重要的主导因素了。

要说起周家二老的遭遇,那的确可算得上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了。

两位老人算得上是这时代的大学问家了。

舅妈周晓淳的父亲周老周季祥,算是学贯古今中西的大家,国学大师,曾在米国留学,在京都大学教授历史学。

而周晓淳的母亲,姓林,名叫林白,曾跟周老在米国一起留学,精通五国语言,是京大外语系的教授。

二老在京都被停职、抄/家、批/斗了一番后,现在即将被下放。

整件事情最令人感到愤怒和伤心的是,两位老人算是被自己的亲人给害了的。

因为现在的局势本就紧张,两位老人地位不凡,再加上都是很有名的爱国人士,早年是拒绝了国外大学的工作邀请回到国内建设祖国的。这样的人品和经历若不是有了切实的‘证据’,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有什么事的。

二老其实已经很注意了,毕竟他们周围的同事朋友,出事的不要太多,看得多了早就知道这些人的套路了。他们也不是傻子,任由别人搓磨,对于一些事情早就做了防范和准备的。再说了,都是有儿女的人,即使不是为了自己,也要为子女多多考虑。

委员会的人找借口上门多次,都没有找到他们想要的周家二老所谓与海外势力勾结的罪证。

当然是不可能找到的,因为这根本就不存在。

老两口其实是对政治风向比较敏感的人了。因为京都属于暴风雨的中心,运动和一些消息都比安城这边开始的要早。所以基本上在古明妍在自家忙忙叨叨防患于未然的时候,京都的一些地方就已经出现了些苗头了。

像是京都大学这种思想重镇,初初闹起来的时候,阵势不是古明妍这种只在后世看过些资料的人可以想象的出来的。

老两口在事情发生前就已经把很多东西都处理了。家里的财物什么的倒是其次,主要是各种的书。舍不得的太多,二人就找了个可靠的人帮着给转移了。

委员会的人没有翻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但是也没有就此放弃。也不知他们是如何勾结的,又许诺了什么,二老的儿媳妇,也就是周晓淳的大嫂孙芳,不知从哪里找出了早年周老与国外友人的一封通信,她将这封信交给了委员会,说是二老通敌的罪证,并且编造了一套证词,‘揭发’了二人的‘罪行’。

由于是家人实名举报,而且那封信的确是周老与友人的通信。自此,二老的罪名坐实。没有审判只有批/斗,没有辩白只有辱骂,没有别的证据只有抄/家。

从受人尊敬的大学老师被打成人人喊打的卖国贼。面对亲人的背叛,同僚的闪躲,邻居的落井下石,二老承受着巨大的煎熬和痛苦,家庭和事业瞬间分崩离析。

造成周家二老悲剧发生的源头,便是二老的儿媳妇孙芳了。

要说孙芳此人家境也不错,家里是小官之家,配上周家这样的书香门第也算是门当户对。她和周晓淳的哥哥周晓军算是自由恋爱,结婚后生活的也挺不错的,两人还生了个儿子,名叫周天宇。

周晓军是京电的编剧系的老师,是那种典型的文艺工作者。他对于世俗生活不太关心,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艺术创作上,经常下工厂和乡村体验生活,采风取材,有时候一两个月都不着家。

因为孙芳也有工作,儿子周天宇就由周老和林老师一手带大。

其实要不是这场运动,这个三口之家顶多就是发生点儿柴米油盐的小矛盾,而不至于发展到后来水火不容的仇人的地步的。

孙芳算是个比较有野心且渴望追求权力和财富的人了。

要说起来这其实也没什么,只是个人的想法不一样罢了。

只是可惜的是,她是在结婚后才意识到自己这一点的。

结婚前被丈夫周晓军的仪表堂堂和满腹才华所吸引,但这些滤镜在婚后的柴米油盐中很快就被消磨殆尽了。孙芳慢慢看到的是周围的其他嫁入当官家庭的朋友们过的生活,再跟自己的一对比,难免就觉得丈夫没权没势还没钱,与她膨胀的**和野心相比,两人这慢慢的矛盾也就出现了。

按说她的生活也没有很差。在京都那样的大城市里有房子有工作,生了孩子还有公婆这样的大知识分子帮着带,丈夫虽然没有权势,但对她也是着实不错的,没有什么大男子主义的毛病不说,家务这些都会帮忙做。

但是孙芳这样的人吧,是不会看到自己已经得到的东西有多珍贵的,贪心和不知足是这种人的日常状态。在丈夫这儿得不到想要的,她就把主意打到了公婆身上。

周季祥和林白能够在当时的情况下留洋海外,尽管是公费,但两人的家世自然是不凡的,而且能在那个时候就有这样的见识和理想,可见也不是一般人。这样的人想来应该是家资颇丰的。

孙芳在嫁入周家之前,就从周晓军处了解了一些他家里的情况。知道周家父母并不是仅仅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只是拿着大学老师工资的一般知识分子家庭,两人还是很有些家底儿的。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在哪里放着,但是按照周晓军透露出来的意思,这应该是比不小的财产。

不得不说这也是孙芳愿意嫁给周晓军的一个原因了。但是让她失望的是,她以为公婆会在他们结婚的时候给出点好东西给她的,可是当时周家二老除了给儿子置办正常的聘礼之外,并没有另外给孙芳什么。

孙芳其实那个时候就已经慢慢开始有所不满了,只是新婚到底是甜蜜的,这些也就不算什么了。只是后来夫妻二人矛盾越来越多,孙芳的不满聚集,不由得就又把主意打到了公婆家产的身上。

那段时间她频频出入周家,言语间就是在打听那笔财产的事情。

不过周老二人是什么样的人啊,能够在那个时代被国家选派出去留学的人,智商和情商都不会低,再加上这么多年的经历,老人家什么看不出来。

孙芳心里这点事儿,在她第一次上门的时候老两口就知道了。但是因为这年代讲究自由恋爱,他们又都是留过洋的,思想比较开化。既然儿子看上了人家要娶回家,这姑娘家庭和个人大面上也都没什么好挑剔的,不能就因为点儿还没露出来的小心思,做家长的就反对吧。而且二老是打算儿子结婚后就跟他们分开过的,不住在一起,两人喜不喜欢的就没那么重要了。

至于结婚的时候为什么没有给儿媳妇透露自家的家底儿,那是因为那些都是他们的父母辈给的东西,大多都是有纪念意义的。儿子两口子又不是吃不上饭,又都是受过教育有工作能够自食其力的人,自己老两口身体都还健康着,远没有到分财产的地步,自然不会就平白的给出东西了。

不过二老是这么想的,但是那些贪心的人是不会考虑别人的想法的,这东西被她惦记上了,那就是无论如何一定要得到的。

原本孙芳是想从二老手里要点东西出来,一个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想要过的富足一些。另外就是想用这些东西给丈夫打开门路,别一天只想着当老师,想让丈夫往从政的路上走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