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生活[七零]+番外(78)

作者:湖边的小豆豆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穿越时空 甜文 年代文 成长 关键字:主角:古明妍 研究生毕业在即,大龄单身恐婚女青年古明妍一边面临着毕业论文可能会被当掉的压力一边四处求职。正当她喟叹于名牌大学的出身并不能使她在现实中获得自己期待的职位和待遇的时候,她抑郁了,然后一不小心喝多了,再一睁眼就发现自己穿了。 1963年,安城纺织厂家属院。古明妍穿到了比自己妈妈出生时还要早几年的时代。这一次,她有全新的开始,有爱她护她的家人,更有对未来无比清晰的认识。她要端正心态,努力弥补前世的遗憾,利用对大趋势的把握为日后自在的人生积攒点击展开

古明妍这个游戏玩儿的一般,因为她没有村里其他孩子们经验丰富,最主要的是她没有人家那个毅力去漫山遍野的找合适的叶柄,她顶多就是周围看一圈儿,找个合适的就行。但是其他的小朋友们则多会在他们帮家里去山上干活的时候就找好,有的时候甚至为了找到合适的树叶,活儿都干完了还不回家的。

也是可以从中看出,这时候孩子们之间的胜负欲也是非常强烈的说。

其他的像是顶拐(斗鸡)啊,打弹弓、打陀螺这些游戏,大多是男孩子们比较擅长的,不过在男孩子们玩的时候,其他人也会在一旁围观,有时候也会上去试试身手。

这时候村里的孩子们都是一拨一拨的,并不是按照性别划分,而大多是按照年龄和能不能玩的到一块儿去区分的。并不像后世古明妍上幼儿园小学的时候,都是男生和男生玩儿,女生和女生玩儿,彼此之间不但不相互搭理,还可能因为抢地盘儿什么的打起来。想想当初的自己,在那么小的时候竟然就敢跟男孩子打架,也是很神奇了。

女孩子多是玩儿一些诸如甩元宝(打四角)啊、跳房子啊、翻花绳这些游戏。

玩儿这些游戏的时候,古明妍那就是主力了。

这些游戏有的她上辈子小的时候也玩过,虽然规则有所不同,但是大致都差不了太多。这些都是她上辈子就玩的很好的游戏,到了这辈子重温起来,加上又是成年人的思维,玩儿起来当然是势不可挡的。

其实小伙伴们玩游戏都是沉浸在游戏本身当中,觉得特别有乐趣。但是古明妍却跟大家不同,她其实是带着怀念在玩儿这些游戏的。好似她又回到了小时候的自己,那么的纯粹,能为了谁多翻了一次花绳或是跳房子的时候脚踩线了而互相认真的争执起来,然后过不到两分钟,就能把这些全都忘了似的,马上和好,恢复到比之前还要亲近的关系中去。

当年那些跟自己一起玩耍的小朋友们,古明妍已经记不清他们的名字和长相了,但是那时候天真懵懂的跟玩伴们一起拥有过的快乐,直到现在她都还记忆犹新。每每重温回想起的时候,才了解到自己对那幼年快乐的记忆是那样的深刻,从不曾忘记过。

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遮掩了这些曾经的快乐,这些曾经自己以为早已遗忘了的,在这不经意间好似又都被找了回来似的。古明妍此时真心的觉得,能再来一次真好,能再一次拥有童年真的太棒了。

除了这些对于男女性别比较区分的游戏之外,大家玩儿的更多的还是能够一起参与的那些游戏。比如滚铁圈、打沙包、打水漂、丢手绢这些,还有在冬天里玩冰噶,掏雪洞,在山上往下滑爬犁,夏天的时候爬树掏鸟蛋,打水仗,秋天斗蛐蛐等等。

因为才加入小伙伴们的团体不久,所以这些游戏有的古明妍参与过,有的只是听小伙伴们提起过。不过光是听着大家的形容,她就觉得好玩的不行,古明妍决定有机会的话自己一定要每个都试上一遍。

其实要不是古明妍现在的小孩子人设不方便,她都想每天回去写写日记还有游戏后的游后感什么的,把这些有意思的事和自己玩游戏时候的心情都好好的记录下来。

现在她有点能体会到上学的时候,老师为什么让同学们天天写日记周记的,然后出去郊游或是学校组织的任何诸如看电影、爬山等等这样的集体活动,都要求学生们写游后感、观后感这些的了。这不仅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更有一层让同学们从小就学会记录自己的生活、记录生活中各种美好的回忆和快乐的情绪的意义在里面呢。

那个时候古明妍也觉得写这些无比厌烦,甚至出去玩儿的时候还会因为想着要写游记或是看电影要写读后感,都不能好好的放下心来玩儿和认真的看电影了。

还记得那个时候,要是学校组织去烈士陵园这些地方参观的话,大家都会花钱买人家景区的介绍手册,就是为了之后写游记的时候有东西可抄。甚至大家还会规定好谁谁谁只能抄到哪里,就是为了避免大家都写出一样东西的小聪明了。

现在想想,这些写出来应付老师的游记、周记、日记的,要是当初真的按照老师的要求,好好的记录下当时每天的生活和心情,出去玩儿的时候自己的体会,哪怕只有几行字,但只要是真实的真情实感,而不是在假期后面几天着急忙慌的边查天气,边在日记里编造每天都干了些什么的话,等到后来长大了再看看这些,会是多么的珍贵回忆啊。

因为你再也没办法回到那个时候,体会只属于那个时候的自己的情感了。现在想来,当初那样的糊弄老师糊弄自己,还真是有点可惜呢。

还好,古明妍想,自己现在还有一次机会,希望这辈子的自己能够对自己真实一点,不要欺骗和应付自己,真真实实的活一回。

除了游戏,孩子们平时的娱乐还包括了唱歌谣什么的。

当然啦,唱歌这些也都大半是跟游戏配合着一起的。

比如在玩‘抓羊羔‘(游戏玩法类似于后世的老鹰捉小鸡)的时候,古家村的小盆友们就会唱:“咚,咚,快快跑,跑快干啥来?抓您的羊羔来。俺的羊羔咋着来?吃俺二斗高粱二斗麦。到下年还给您?不行!天上掉下个银娃娃,抓着算你的,抓不着归俺啦!”

或者是玩‘扯皮条’时候,分成两班对唱,接不上来的算输,内容是这样的:“

扯皮条,拉皮条,

您那门里几年高?

三年高。

扯红马,带樱桃。

樱桃红,切紫菱。

紫菱紫,切蔴子。

蔴子蔴,切干茶。

干茶干,切黑碗。

黒碗黑,切粪堆。

粪堆臭,切腊肉。

腊肉辣,切面瓜。

面瓜面,切鸡蛋。

鸡蛋滚,切凉粉。

凉粉凉,切冰糖。

冰糖冰,切正东。

正东是您啥家?

是俺叔伯哥的丈人家。

姓啥?姓潘。

钻个骡马俺看看。“

像是这些个,古明妍就不会了,毕竟这不是单纯的技术和规则,这是包含一地的风俗和文化的。再加上里面还夹杂着方言的发音,她就更不会了。

所以为了能更好的融入小伙伴们当中,她也只好跟着好好从头学起,一遍遍的跟着哥哥姐姐们唱。最后会唱了后,古明妍还想着要是有机会了,她也要把这些童谣给一并的记录下来才好。

毕竟这种乡间游戏的口传歌谣也能够算作民俗文化的一种嘛。这些只在口耳相传的歌谣也会因为之后这些孩子们慢慢的长大而被忘记,要是早早的传给了下一代了还好,要是没有的话,岂不是可惜了。

历史上作为中国古代诗歌开端的《诗经》,其中《风》的部分不也是周代各地的歌谣嘛,虽然这些儿歌没有人家《诗经》里收录的那些诗歌的艺术价值那么高,但也总是一定区域内劳动人民和当地孩童生活劳作的现实状况的反映吧。

再不济,那也是今天跟自己一起玩耍的这些小伙伴们心里关于童年的记忆。若是被记录下来,等到有一天这些人再回忆着翻看起来,想来也是产生些许别样的感慨吧。

只是古明妍目前暂时还不好马上把这些写下来。

主要是要记录这些东西的话,古明妍想用更好的字来书写。可要是她自己来写,用她原本就会的那套方法写,一下子就写的很好的话,是会很令人起疑的。但要是装作不会写才开始学的那种字体,古明妍又实在不想用那种丑丑的字记录这些儿歌。

所以,这阵子每次学了什么新的儿歌啊、童谣什么的,古明妍回到家里就会让老爷子或老太太帮她给记下来,只说是自己一时背不下来会被小朋友们笑话,只有记在本子上每天看看才行。

古老爷子和毕老太太看自家孩子玩儿的这么认真,也不好扫她的兴。于是两人便拿出一个硬皮的本子,帮古明妍记录这些。反正自家姑娘识字,不怕写了她看不懂,这些东西又没个啥忌讳,孩子喜欢就放任她好好玩吧。

于是乎,古明妍就有了这本《古家村童谣、游戏大全》,记录了她听过的所有儿歌、童谣,还有玩过的所有游戏的规则。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