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生活[七零]+番外(417)

作者:湖边的小豆豆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穿越时空 甜文 年代文 成长 关键字:主角:古明妍 研究生毕业在即,大龄单身恐婚女青年古明妍一边面临着毕业论文可能会被当掉的压力一边四处求职。正当她喟叹于名牌大学的出身并不能使她在现实中获得自己期待的职位和待遇的时候,她抑郁了,然后一不小心喝多了,再一睁眼就发现自己穿了。 1963年,安城纺织厂家属院。古明妍穿到了比自己妈妈出生时还要早几年的时代。这一次,她有全新的开始,有爱她护她的家人,更有对未来无比清晰的认识。她要端正心态,努力弥补前世的遗憾,利用对大趋势的把握为日后自在的人生积攒点击展开

八、九十年代里,有多少做生意的人最后就是被赊欠的款项要不回来,而自身也还欠着别家的钱这样的三角债给拖垮的,古明妍也是心里有数的。

她自己资本雄厚,不会落到那样的境地里,便就不会在这上头给自己的合作方增添麻烦,每每都是当场就给人家现金结算了的。

毕竟,但凡是做生意的,都知道这现金流的重要性,资金一旦链断裂了,再大的生意被摧毁也不过就是一瞬间的事儿。

古明妍自己是个直脑筋,最是不喜借人欠人这样的事儿,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做生意的时候,都同样是这样。

她自己不会做那欠债的人,同样的,也不想自己被别人欠着。

所以,在她的生意经里,有一个原则就是财务上要尽量的交割清楚,盛世不接受赊欠。

要做到这一点,在这样的大环境里,保持独立,那么她便也愈发的不能欠了别人的,让人家有任何说嘴的机会了。

因此,古明妍给盛宁上货上的及时,全靠着她只要一联系供货商要货,他们给了货后就能马上拿到货款现钱的缘故。这与盛世的生意如此好做痛快,谁也不是傻子,自然就会先紧着她这边来了。

盛宁的成功,来的比古明妍预想中的还要快。

随着电视广告后续的效应起了作用,加上来过盛宁的老百姓们的口耳相传,短短一个月内,盛宁的热度就持续攀升,每日都会迎来大量的顾客,销售业绩也不断创下新高。

在这样的大力宣传铺垫和老百姓们亲自体验感受过好的如潮好评中,盛宁超市,很快就成为了京都城内一个非常有名气的去处,引领了城内的时尚风潮了。街头巷尾的,也都屡屡能从一些大妈大爷们的谈话中,听到盛宁的名字——

“哎,你去过盛宁了吗?我跟你说,那地方可好啦,东西又便宜环境又好,里面的小姑娘态度还都特别好……”;

“超市你都没听说过啊?人家那刘华不都在电视上说了吗,那是港城都流行的东西,可是新鲜的很呢,你有空了一定要去盛宁看看哈……”

Bh bh的,京都市民们对盛宁的讨论,自打开业起,就没停下来过,可见其火爆程度了。

就在盛宁这样受到大家欢迎的情况下,京都的几家报纸杂志,尤其是最最官方的几家,也都分别刊登了关于盛宁超市的报道。

报纸上说了,对于盛宁这样新形式、能为老百姓带来切实优惠的商场,受到了社会各界,包括市里各个领导们的高度重视和称赞。除此之外,报道中还对盛世公司做出了鼓励,希望他们能再接再厉,将这样好的商场多开几家,也让更多的老百姓能享受到这样高质量的购物体验。

与开业之初古明妍专门找来为自家宣传的记者媒体不同,这京都的几大报社同时的点名表扬,则是人家主动给盛宁的,且很明显的,这篇报道都是在领导那儿通过了的,其间还引用了多位领导的点评,很是表扬了他们一番。

这次的报道,因为报纸的官方性质和这一传统的传媒形式在八十年代的巨大影响力,不但让盛宁持续保持了客流不断的火爆状态,还在无形中,为古明妍和盛宁,扫去了很多的麻烦。

如果说,任何一个新兴行业的发展都会伴随着另一个行业的衰落消亡的话,盛宁这样的大超市的异军突起,便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传统供销社行当的经营了。

虽然盛宁现在还只有一家,且供销社都是国营的,盛宁并不存在一个固定的对手。

但是,盛宁的出现,其高质量的服务和产品质量,加之低廉的价格和舒适的购物环境,便一下就将那些老旧的供销社、百货公司等,给比到了泥里,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即便在那些地方工作的都是拿固定工资,并不注重业绩高低的工作人员,但是他们在听到进门的顾客叨叨着他们店里什么什么都没有,服务态度还差的很,一点儿都比不上盛宁超市的时候,那心里也是不会爽快的。

工作人员被挤兑的不爽了,眼看着自家店里的生意越来越不好,人流越来越少的供销社的各位领导们,那心里也是着急的要上火了的。

谁都明白,自己的存在若是没了价值,那这必然就是会被淘汰的。

这眼看着自己工作是这些个供销社门庭越来越冷清,这里面的利益集团们,心里当然也担心,再这么下去,自己的饭碗会不保了。

毕竟,就算他们端的是铁饭碗,那也得是在供销社本身还存在的前提下才能吃得上饭吧。若是有一天供销社都没人来了,那么他们的存在岂不是就没有意义了吗。若是供销社都没了,那么他们也迟早会丢了工作,闹个中年失业的下场的。

为了不叫最坏的结果出现,在古明妍这个盛宁大老板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几个京都的大的供销社的领导们,就把盛宁告到了上层了。

他们的意思很明确,觉得盛宁这低价销售是在打价格战,目的就是要挤死他们这些公家的铺子。还说盛宁勾结了供货商们,优先给盛宁提供了最好的货品,可到他们的时候都是常常补不上货的尴尬,黑心黑的没边儿了。

这些个供销社里大小管事儿的领导们,以为自己这一状告上去,说什么都能让上面给盛宁一个教训,叫他们不要太张狂了。毕竟,他们跟政府那也是一边儿的,领导没有不为他们说话做主的道理不是。

可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还是在那小小的供销社的一亩三分地上待久了,还以为外面的世界还都跟原来一样,谁都得求着你,非得上赶着来买你的东西呢。

却不知道,大形势已经慢慢改变了,他们的竞争者已经一点点的出现了,就是没有盛宁,光是那些小商小贩的,也能在不久后的未来把他们全都挤走,再无容身之地了。

于是,这帮脑子不清来告状的,最后都被他们的大领导给申斥了一通。

领导唾沫横飞地训话,叫他们都睁开眼看看世界,有这告状的功夫,去好好读读书看看报,知道知道现在的政策都有啥变化了,人家好好经营,连市领导都给站台支持的超市,哪里有一点点违规操作的地方了,别以为人家碍了你的事儿了就是不对不好要被移除的,真正该被淘汰的到底是谁,控控脑子里的水看看清楚吧!

一帮人被领导批走了还不算,这大领导还怕他们私下里再起什么坏心思,干脆组织了几场会议,针对这新形式下该鼓励新经济发展的论题,讨论了几番,最后便商量着,在报纸上好好的刊登刊登人家这利国利民的企业,也好叫大家伙看到政府的态度,是多么支持能促进民生、经济的事业的。

古明妍的盛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大夸特夸了一通的,后面楚印辰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拿来给她讲的时候,古明妍自己都不由感叹,她运气可真是好啊——

有了那帮人的一番骚操作,引得大领导们更加支持盛宁的发展了不说,还帮她无形中震慑了一大帮可能会找事儿的人,算是替她省去□□烦了,简直是再好不过了。

有了报纸上的肯定,古明妍就再没什么可怕的了。

眼看着盛宁一天比一天火,她也开始想着盛宁第二家第三家分店的事了。

上头支持,盛宁的生意又是持续的好,古明妍便再无任何担忧,可以大刀阔斧地干起来了。

于是,就在盛宁的王井大街旗舰店开业的一个月后,在京都剩下几大行政区内的盛宁分店的开启,便全部被提上了日程,也预示着盛宁扩张的第一步,就要顺利迈出了。

其实早在盛宁第一家店开始选址建造的时候,古明妍和盛世的高层,就已经就之后的分店规划了起来,包括开店的具体选址,他们都做了提前的考察。

在盛宁的后续建造过程中,有钱腰杆子硬的古明妍,便带领着团队,又在京都的几大主城区内最为繁华的地段,买下了不少的地皮,以做后续开分店使用。

跟盛宁旗舰店开办的流程一样,剩下的五家分店,也全都是由原本的承建团队依照科学规划的设计图施工建造起来的。

之后的人员招聘和培训,以及货源等问题,在有了盛宁一号店的模版之后,做起来便也并不存在什么难度了,只寻了合适的人,按部就班地进行下去就可以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