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生活[七零]+番外(32)

作者:湖边的小豆豆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穿越时空 甜文 年代文 成长 关键字:主角:古明妍 研究生毕业在即,大龄单身恐婚女青年古明妍一边面临着毕业论文可能会被当掉的压力一边四处求职。正当她喟叹于名牌大学的出身并不能使她在现实中获得自己期待的职位和待遇的时候,她抑郁了,然后一不小心喝多了,再一睁眼就发现自己穿了。 1963年,安城纺织厂家属院。古明妍穿到了比自己妈妈出生时还要早几年的时代。这一次,她有全新的开始,有爱她护她的家人,更有对未来无比清晰的认识。她要端正心态,努力弥补前世的遗憾,利用对大趋势的把握为日后自在的人生积攒点击展开

停停停,这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啊……

总之,古明妍只要想到家里即将要少两个人,就觉得好寂寞好寂寞,尤其是不想自己的小哥哥走。

可是这些事儿也不由她决定,到了日子,该走的还是得走。

那天全家都来送这娘儿俩,古家人和陈家人在村口跟母子俩依依惜别,长辈们连声交代各种注意事项,跟陈红春关系亲近的姐妹还有学生的家长们也都来送些吃食,好让他们路上吃的。

古明天更是抱着古明妍哭个不停,跟旁边站着的铁柱和土墩儿两个交代,要照顾好他妹妹,他不在也不能让别人欺负了去云云。

一边儿的铁柱和土墩儿自是边哭边答应着。

到了不得不出发的时间了,大堆的行李由古建军和古建国兄弟俩分着拿,他们会把娘儿俩送到安城,在那里再坐古建国运货的车去兰城。

古建国特意跟人调换了出差的地点,为的就是能把陈红春母子二人送到兰城,那里有唯一一班直达疆城的火车。这样他就能直接把人送上直达的火车给安顿好,到达终点后直接由古建党接人,也省得母子俩儿带着一大堆行李来回得换车买票,麻烦不说还不安全。

虽然这时候公路的条件也不怎么好,但毕竟是他自己开车,俩人哪里有不舒服了还能停下来调整休息一下。总好过就放他们俩个女人孩子的单独上路,让人操心不安。有古建国一路照顾着,家里人也才能放心地让他们离开。

第22章 初步计划

时间很快的过去,距离古建国平安地送陈红春母子二人顺利随军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了。从古建党两口子的来信中,可以看出,在度过了最初的适应期后,陈红春和古明天在部队上都过得挺不错的。

陈红春被部队上安排在军区的初中部教书。能够有班可上,还是教书这项她熟悉又干惯了的工作,也让她很快的适应了部队上的生活。

而古明天,也在九月份的时候被送进了军区附属的小学,跟古建军家的古明光一起,成为了继古家大姑古丹凤家的李小军之后,第二波上学的小学生了。

这年头的孩子们基本都是在七、八岁的时候入学的,相比起后世来,是要晚上个一两年的。因为古家的孙辈们年龄相差都不是很大,因此入学的时间也都相似。就光是去年九月份开学那时候,古明妍就有三个哥哥都入学了。除了大伯和二伯家的孩子,还有她二舅舅家的致远表哥,他跟二伯家的明光一般大。

算起来古明天是属于较晚入学的那个了,他是八岁才上的一年级,跟小自己一岁的堂弟同级。还好两人现在离得远了,不然估计古明光还得因此笑话他哥。

殊不知当初就是家里人想让古明天去城里上学,为了能跟古明光一起作伴,相互有个照应,这才商量着让古明天晚一年入学的。不然算起来的话,他应该更早一年入学,跟李小军同级的。

不过这年头也不是很讲究这些了,村里还有都十一二岁了,还坐在一二年级教室里听课的呢。这些一般都是大点儿的姐姐带着下面的弟弟一块儿来的,为的也是大的能照应小的,给家里减轻负担。哪里像后世,哪一级哪一级的看得很是重要。后来古明妍找工作那会儿,有好些单位就明确要求只要多少年多少年后出生的,要求哪一级的毕业生之类的,之前年份出生的人,人家嫌弃年纪大都直接不收简历的。

这也是古明妍上辈子超级遗憾的一个部分了。她上学时属于正常年龄入学的,那时候大家都是6岁,她是后半年出生的,所以在同学中年纪还算比较小的。

但她在上高中的时候,由于中考成绩好被分到了省重点的实验班,结果高中课业一下子增加,在重点班压力又大,以至于等她高二分班到了文科班之后,终于甩掉了自己比较薄弱的理化两科,然后成绩整个的有了个大飞升,年级名次十分靠前。那个时候古明妍整个人就像是在高一那年被榨取的精力都要补回来似的,觉得自己文科成绩足够好,学起来也没什么难度,结果就是高二高三各种放松各种玩,一天天的电影小说娱乐个不停,一点儿都不像是个高中生的状态,搞得最后高考成绩不理想,然后无奈又复读了一年。

虽然最后结果还算是不错,到底她的底子在哪呢,她还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985、211的重点大学,但是她却比同级的同学们都大了一岁。这就让一直以来因为自己月份大在同学中属于年龄较小的那一拨的她有点儿不爽了,毕竟每每被问起来,都得跟人解释一遍自己是复读过的,也不是啥好的经历就是了。更不爽的是,后来找工作的时候受到了年龄和学届的歧视,她这时候才是真的特别后悔自己耽误的那一年时间了。

别看就这一年,后世经济发展迅速,一年和一年的经济形势都有很大的差别。古明妍上辈子跟比她早几年的同学校毕业的学长学姐们交流,知道他们毕业的时候刚好赶上经济大环境好的时候,工作找的好不说还赶上了行业红利。有个名人告诉我们: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眼看着跟自己差不多条件的学长学姐们享受着行业红利,在房价还没涨起来的时候买房置业的,也不是说人家就是有那个投资眼光,只是刚需摆在那里,自然而然的就买了房了,有的更早的还因为二胎买了两套的都有。后来,房价涨的飞起,这些早早买房置业的人成了大赢家,仔细算下来个个都是身价不菲的。算算人家房子的价值,正常情况下说句一辈子也挣不到那么多钱的话真不是夸张,谁让工资的涨幅永远跟不上房价的飞涨呢。

也就那几年吧,环境条件都特别好,后来就渐渐的不行了。古明妍因为自己耽误了一年,然后又读了研究生,没有直接大学毕业就找工作就业,以至于等到她研究生将要毕业找工作那会儿,那时候的经济大环境却大不如前了。那是行业红利也被瓜分完了,工作机会也少了,更别说看着那天价的房价谈买房了,做梦比较快。

从中,古明妍深刻的领悟到了赶早不赶晚的重要性。

其实说起来,跟她一拨长大的同龄人也是惨,他们上小学的时候还没有教育改革,小学学费什么的还都挺贵的呢,加上各种学校乱收学杂费、课外辅导费的层出不穷,家长怕不交钱自家孩子会受委屈,都是乖乖的当了这个冤大头的。等到他们上了初中了,人家小学马上免费了,然后到上了高中了,初中免费了……总之就是一个各种赶不上趟,想起来也是醉醉的。

后来要高考了,教育改革来了,那时候流言传得满天飞,搞得古明妍高二的时候明明都分了班了,还得回去啃理化生,就是因为当时有传言说会按照会考的成绩给高考加分,按照ABCD的等级分别给高考加5、3、2、1等分数。

要知道,高考那可是一分之差千人之别啊,更别说十几门功课加起来按照等级加分儿了。所以那时候不光是文科生去啃数理化,理科生更是可怜的天天背着史地政,搞得大家都不知道谁才是文科生谁才是理科生了。

就这么折腾的好不容易应付完了会考,古明妍倒是通过努力拿到了全A的成绩,结果就在她还在安慰着拿到B、C成绩的好朋友的时候,人家教育部准确的消息下来了,说是之前的说法都是谣传,高考还是按照考试的裸分成绩走,没有什么加分一说。

好嘛,这一下子,好几个月的时间都给耽误进去了。后来古明妍他们那所省重点那年的高考成绩普遍不咋理想,就跟之前太过重视这个谣言有很大的关系,毕竟全体学生都听了老师的话,耽误了很多的时间。

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可古明妍还是难逃赶不上趟的悲伤。

大学的军训把人给累的个半死,晒的黑的连妈都认不出来了,结果到了大二,正想着看看学弟学妹们的糗样呢,结果人家的军训直接被取消了。说是当时有个什么学校的军训出了点儿问题,有学生受伤了还是怎么地,反正就是学校不敢再冒风险了,干脆的取消了军训。古明妍他们那一届,就悲催的成为了最后一届受训的学生了。

看不到学弟学妹们受苦受累的也就罢了,更悲惨的还在后头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