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生活[七零]+番外(182)

作者:湖边的小豆豆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穿越时空 甜文 年代文 成长 关键字:主角:古明妍 研究生毕业在即,大龄单身恐婚女青年古明妍一边面临着毕业论文可能会被当掉的压力一边四处求职。正当她喟叹于名牌大学的出身并不能使她在现实中获得自己期待的职位和待遇的时候,她抑郁了,然后一不小心喝多了,再一睁眼就发现自己穿了。 1963年,安城纺织厂家属院。古明妍穿到了比自己妈妈出生时还要早几年的时代。这一次,她有全新的开始,有爱她护她的家人,更有对未来无比清晰的认识。她要端正心态,努力弥补前世的遗憾,利用对大趋势的把握为日后自在的人生积攒点击展开

只不过收购站给出的收购价格很低,并不足以支撑农民的生计。于是,当地也会有很多人会将收回的籽料私下里卖给私人,遇上合适的买家了,价格能给的高些,他们也能多赚些,对此农民们还是很乐意的。

而当地的官方对这样的情况的态度其实是有点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毕竟这收购站的价格是国家定的,他们也知道农民的艰难,如果他们自己能想到办法找些路子,他们官方在不违反大原则的情况下(也就是不被他们发现知道,或是被人举报,类似大城市里被大家默认存在的黑市一般),他们也不会特意的去费那个功夫,去揪这些人的小辫子的。

当然了,这样的官方态度也是与他们清楚地知道农民们即使是想要私下里交易,也是十分艰难的现实有关。

除了像老孙当时那笔算是半强迫而成功的交易之外,当地的农民其实大多找不到多少人能跟他们私下里交易的。

一个是在大家的普遍认知里,这东西就是个没用的石头,就算是知道里头是玉石,那放在这个年代也没人会愿意花钱买这玩意儿回家去给自己招难。

而且当地人也并不稀罕这东西,他们都清楚行情,不可能跟农民交易,所以农民们也就只能做做外地人的生意而已。

可这年头人口流动控制严格,疆城又处在偏远地区,能遇上几个外地人呐。

偶尔遇上的那些人,也都大部分是出公差去的。

那些人更看重自己的铁饭碗,不会轻易做出私下交易授人以把柄的事,何况这交易的东西还是不当吃不当喝的破“石头”。对于他们来说,这所谓的玉石完全比不上大城市的手表布料这些吸引人,能让他们担着私人交易的风险,去做这样的事。

于是,当地的官方算是有恃无恐,这些农民从冰冷的河水中千辛万苦找出来的籽料最后也只能跟收购站交换,他们并不怕这些东西流到外面去,毕竟外面并没有它们的市场存在。

也是因此,当地的那些世代依靠籽料采集生存的农民的日子过得很苦,甚至到了食不果腹,身无片瓦的程度的人家也不是没有。

看到这里,古明妍不禁想到后世,尽管那时候玉石的价格被炒出了天去又能如何,那些世世代代在玉石的产地生活的人们,却也没能靠着自己家园的这片宝地的出产,给自己换取多大的财富。

那其中最厚的那部分利润,还不是被中间的商人和营销的资本给赚了去,当地人也就是能分到个蛋糕的边边角角的,就那都已经很不错了。

古明妍的脑子一时跑了偏,等到回过神来的时候,古建国宁荣薇他们都已经下班回家了。

于是,她只能暂时收回思绪,等晚饭后再跟自家老爸商议此事了。

饭后乘凉,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借口,古明妍和古建国父女俩,又一次聚在了古明妍的书桌前,俩人对着古建党的那封来信,开始商量起了事情具体的操作方式起来。

没错,在看过自家大哥的回信后,古建国最终也同意了去疆城收购玉石籽料一事。

这事儿算是父女俩达成一致的确定了下来,只待完善计划和等待时机具体进行了。

从古建党所描述的当地农民的交易情形上看,古建国觉得,若是自家想要大批量的收购籽料,只要是找对了门路,还是挺可行的。毕竟当地不管是官方还是农民本人,都不会想到有人会出手大方的做这样的事儿。

古明妍还跟古建国商量着,既然自家有钱,那么在收购的时候就不要过分的压价了,尽量多给农民们些好处,能够帮着他们改善生活的同时,也是让人家拿到了足够多的好处之后好能保守好秘密,别把古建国和他们自己都给卖了才好。

交易的事情可行了,剩下的就是这前后来去环节的过程需要被完善了。

了解当地情况懂行的人也好找,古建党手下就很有几个信得过的本地兵,人品能力都靠得住不说,好几个自己家里就是干籽料采集的,对里面的弯弯绕绕比谁都清楚。

到时候让他们这些人带着古建国一道儿,肯定能最大程度不引起人注意的同时,收到最多最好的籽料。

而且古建国肯定也会最先照顾他们自家的生意,他们家里有利可图了,他们自是会守口如瓶的。

剩下的关于运输和储存的事儿,古建党虽然没有明说,但也隐晦的提到了他们家在军区的院子特别的大的现状。

古建国跟女儿商量,觉得要是可以的话,他们要不就把收回来的东西先放到古建党的家里算了。

比如一些大型籽料,可以先寄存在那里。

那里毕竟是军区,古建党又是二把手,只要他本人不出事儿,只要能把东西顺利的运进去,那这东西放到他那里就是再安全没有的了。

大号籽料的储存地想好了,而剩下的一些中小件的话,古建国完全可以自己带回来。那些东西堆堆落落的自家也完全能放得下,倒是没有多大的问题。

古明妍还提出了,这事儿要能成,肯定是少不了得靠自家大伯帮很多的忙的。就不说古建党得帮着给推选合适靠谱的引路人了,就是这来回的去农民家和把籽料运回军区,一路上的用车,不也是得靠他这个军区大佬帮着上下打点嘛。

这还是第一次古明妍觉得自家还算是有点儿特权能用的了。否则,即便自己再有想法再是迫切,没有大伯的强力支持,她也不能逼着自家老爸去疆城挨家挨户的跟人农民家敲门要买籽料,然后靠着老爸肩扛手提的把石头给她弄回来吧。

就当地人的敏感排外的性格,古建国不被人打出来就算好的了,她也不能干这么坑爹的事儿吧。

所以,这件事最后能不能成的关键还得靠大伯的助力。父女俩商量着,别管这事儿成不成的,他们都要给古建党留个最大最好的一块籽料,就当是答谢他的帮忙了。

另外,联想到拉自家大伯一起下水收集邮票的事儿,古明妍也提出了看古建国到时候能不能也拉上他大哥一起,跟他一起凑个份子也收点籽料在家里屯着的想法。

古明妍想着,自家大伯家在军区那才叫无处消费呢。这么多年大伯伯母两口子也就俩儿子,大堂哥现在还去当兵去了不用他们养,剩下个小儿子也就是供个吃喝,上学穿衣的基本就没什么成本。

两口子都有工作,大伯还是军区领导,津贴什么的肯定也不低。

他们家肯定也攒了不少的钱了。与其把钱放在那里坐等贬值,还不如利用在疆城当地的便利,多多收些上好的籽料用来保值呢。

他们本身就在本地,又有人脉,按说是要比自家这么山高水远的去够这些东西要方便许多的了。

自家既然有这么个好的“投资”项目,又要受到人家这么大的帮助,把人拉着一起加入挣钱才是正理。反正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大伯家更好了对他们整个大家族也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是不是。

父女俩把前前后后的事情都商量妥当了。现在唯一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就是古建国本人目前来说并没有什么机会能去到疆城。

虽说可以放心古建党,但这事儿毕竟是他们家提出要做的,具体的要收购多少,以什么价格收购都是需要古建国亲自去当地看了情况后才能够决定下来的。

就算他们也打算着这事儿若是顺利,以后也会持续的收购籽料,但这最初的标准还是得由他亲自去当地先定好的。

加之信里到底是有很多话都不便多说,古建国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去那边跟古建党亲自谈谈的,那这就要求了他必须得亲自去一趟不可了。

作者有话要说:父女俩想好了所有的过程,却忘记了最关键的是能不能出的了门,想想也是蛮醉的了,哈哈哈。

第71章 目标达成(一更,二合一)

身负公职的古建国十多年下来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曾疏忽过, 就算是做他自己私下里的那些个买卖,也都只是利用自己出差时候的便利条件, 在工作之余的顺带罢了, 只是这一次,他第一次萌生出了想要请一次长假,去疆城把这玉石的事情给办了的念头。

倒不是古建国有多么的财迷心窍, 贪心到宁愿耽误工作也要去投机的程度了。他这次有了请假的想法, 本身还是有多层次的考虑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