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生活[七零]+番外(107)

作者:湖边的小豆豆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穿越时空 甜文 年代文 成长 关键字:主角:古明妍 研究生毕业在即,大龄单身恐婚女青年古明妍一边面临着毕业论文可能会被当掉的压力一边四处求职。正当她喟叹于名牌大学的出身并不能使她在现实中获得自己期待的职位和待遇的时候,她抑郁了,然后一不小心喝多了,再一睁眼就发现自己穿了。 1963年,安城纺织厂家属院。古明妍穿到了比自己妈妈出生时还要早几年的时代。这一次,她有全新的开始,有爱她护她的家人,更有对未来无比清晰的认识。她要端正心态,努力弥补前世的遗憾,利用对大趋势的把握为日后自在的人生积攒点击展开

就看看那些做到不低位置的人,哪个能是真的没文化没脑子的,读书明理这话放到哪里都不会错。所以他们也从来都要求自家的孩子们要好好学习,珍惜每一个增长见识的机会的。

要不是有这样的思想觉悟,就古明妍一个小丫头,老两口再是宠爱非常,也不过就是好吃好喝好穿的供着罢了,哪里会又是亲自教识字又是放任她跟着老教授们学习呢。

再加上他们对自家孩子和两位老人都有信心,相信他们是不会教坏孩子的。而自家孩子也不是那种学点什么东西就要四处往外张扬的性子,她自己认字儿这事儿也是除了家人之外,村里的其他人都不知道的。这小姑娘跟着村里的那么多孩子一起玩耍,都没有吹嘘过自己会什么东西,这在一个这样小年纪的孩子身上,殊为难得了。

以前他们不敢叫认字儿了的小妍妍看那些闲书,那是那时他们还没完全了解自家孩子的靠谱之处。到了现在嘛,经过了种种的事情,家里人早就对这孩子的明理懂事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了,自然也就十分的信任她,不会再因为担心孩子会祸从口出的给家里惹祸就阻拦她学习进步了。

那么基于以上种种,能让孩子有机会开拓视野,获得别人求都求不来的知识,他们做家长的,又有什么阻拦的理由呢不是。

因着家人的支持,古明妍顺利的进行着她的学习大业。

就在古明妍这样充实的学习生活中,时间慢慢过去。

这段时间里,古明妍收获颇丰,知识储备上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她也不是那小气的人,毕竟她也明白自己这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便宜了,才能被两个大神级的教授亲自指导学习。所以她也是很自觉的,每次两个老师教给她的东西,她都会做成书面的笔记之类的整理好,等古建国来了之后,就把东西交给他带走,好拿回去给周天宇和致远和致和他们学习使用,顺带的也可以让自家哥哥们沾点儿光跟着一起学习。

拿着教材笔记,家里又有白敬龄给孩子们教导,虽然她的学识比不上两位教授,但是照着笔记给孩子们教总是没问题的。所以古明妍这做法也算是不藏私了,属于资源共享型学习了。

加上这些知识本身也不是像课本上的那样属于必须要掌握学会的,只是古明妍觉得没道理自己这个外人都学了,人家亲孙子亲外孙的还捞不着学,这就不合适了不是。

所以别管周天宇他们能不能接受,能学到多少,最后又能实际掌握到多少,反正古明妍自己尽到了心意了就足够了。

她做这事情到没有刻意张扬,就连家里那边也只有周天宇知道这东西的出处是个怎么回事儿。像是致远和古明新他们,都以为那是白敬龄做出来的教材要教给他们的呢。

几个人学倒是都跟着学了,不过都不如周天宇认真就是了。

毕竟周天宇作为一个知道这东西缘由的人,怎么能不珍惜自己爷奶的心血呢。

剩下的几人中,宁致远算是学的还不错的那个了。而古明新就属于对着英语比较头疼的那一类。剩下古明中和古明国两个还没入学的,就更谈不上学的有多好了。毕竟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讲,难度近乎于天书,白敬龄也不会为难他们真的要求必须掌握多少,只拉着他们一道听讲,就当是给他们培养一个好的学习习惯,灌灌耳音罢了。

被古建国告知家里的这帮孩子们学习情况的古明妍不禁觉得,这到底是遗传的力量啊。你看人家书香门第世家的子弟,那不是没有传世的理由的。同样的知识教材摆在面前,人家的孙子外孙子就能学的很好,再看看自家的几个哥哥……

唉,古明妍都不由得开始想,看来自家这学霸人设估计还是得靠着她自己一肩carry了。

有了这样认识之后,古明妍也是转身就更加努力的学习开了,算得上是沉迷学海无法自拔了的。

两位教授眼看着古明妍这个小弟子进步飞速,两人当下也是教的愈发起劲儿了。

当然了,在教授古明妍的同时,他们也不禁在想,自家的几个孩子现在在学校里是不是也在好好学习,又学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了。

作为知识分子,他们对后辈的学习自是十分看重的。

尽管他们现在成了这样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学了太多的缘故,但这样的现实遭遇还是不足以打压他们对后辈向学的期待的。

古明妍看得出自己的两位老师的担忧,所以她这会儿也就顾不上谦虚了,便把自己把教材给整理好,拿给周天宇他们方便他们学习参考的事情也说了出来。

周季祥和林白两人是万万没想到这个才四岁多的小姑娘能有这份心思的。原想着小姑娘有着极聪明的脑子就很是难得了,没想到她在人情世故上也是这般的练达。

他们也不是没想过有机会了也想教导教导自家孙子外孙的,只是由于二人毕竟身份特殊,他们也没那个立场再去张口麻烦古家再帮他们什么了。

可是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自家这个小弟子小小年纪还能为他们考虑到这一点,做出这样的行动。

无论她是出于本身的善良大方,愿意把自己的东西跟别人分享,抑或是她是看出了他们两个做老师的的心思了,想帮着他们减少这方面的担忧才做出的选择,这都是小姑娘的心意啊。

两人被古明妍的做法备受感动的同时,对着她的喜爱那是又加重了几分的,之后教起书来,也更是尽心尽力,毫无保留了。

毕竟这教古明妍也算得上是间接的给自家亲孙子外孙们授业了,两人哪里还有不尽心的道理啊。

古明妍能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两位老师对自己的授业更加尽心了,想来也是自己的做法触动了他们,当下自是更加努力的吸收知识,如同海绵一样不断的充实自己。

时间就在古明妍跟着周老和林老的深入学习中慢慢地滑过。

转眼间冬天过去,冰雪消融。

三月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温暖的春风,也给古家村带来了一批新的客人。

随着全国上下运动的深入,城市人口过剩,不得不把大量的城市青年安排到更广阔的农村,以期解决这些剩余劳动力的吃饭问。这就是著名的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到大/革/命结束为止的知青下乡运动。

知青下乡运动已经开始很多年了,古家村周边的几个村子也都被陆续安排了些城里来的知青。

而这回,就轮到古家村了。

六八年的三月中旬,古家村生产大队的陈大队长拉着队上的牛车,去安城的知青点接回了这次安排给古家村的知青。

这些知青三男三女一共六人,年龄大多在十五岁到二十岁之间,来自的地方也各不相同。

其中两个女生是海市的,另外一个年纪最小的女知青也是打南方的某个小城市来的。三个男知青中有两个是东省济市的,还有一个来自云省。

天南海北的,几人就这么被聚到了古家村。

生产队提前接到了消息,给即将到来的知青们盖好了砖瓦房建的知青点,让他们能有地方落脚,也安排了队员帮着教他们做饭和农活。

这几个人最初刚来的时候都还不大适应,不过看着也都在尽力的学习适应新环境,一时之间,除了村民们对这些细皮嫩肉的城里娃子有些好奇之外,双方倒也是相安无事的。

古明妍对于村里来的这些知青倒是没多大兴趣。

虽然知青这个设定算是年代文里的重要角色身份了,但是她这小小的年纪,也轮不上跟人家知青发展一二暧昧,自然也就不会过多的去关注什么了。

而且看多了年代文的古明妍,始终觉得知青的圈子就是一个小社会,那里因着有限的资源,比较艰苦的生活环境,内斗可狠着呢,她是一点都没有参与进去的想法的。她只在自家爷奶耳边吹吹枕头风,叫爷奶和队上的干部们可要好好的管好这帮人才好。

有那老实肯干品行好的也就罢了,再遇上那偷奸耍滑没事挑刺儿的,尤其是有那种思想过于激进,喜欢搞那些僵化的形式主义,动不动就把思想改造这些挂嘴边儿的,可是得提前观察掌握好了,给这样的人多安排点儿活计,让他们把注意力都放在支援农村建设上,再没那些个多余的力气去琢磨些有的没的了才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