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零(315)

作者:怀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年代文 时代新风 主角:林文珺 ┃ 配角: ┃ 其它: 不当主妇,发家致富! 立意:女人当自强 家庭主妇林文珺上辈子生活富足,但并不幸福,重回九十年代,把握机遇,再走人生路,弥补遗憾。文中通过细腻温情的笔触,将人设刻画得真实鲜活,对人情描写极富烟火气,故事走向积极励志,各个女性人物的故事穿插在主线故事之中,引人思考,女性究竟是回归家庭还是实现自我?点击展开

“我在茶叶田呢,我下来,你上来。”茶叶树依山势往上长,林文珺来的时候就穿的跑鞋和运动服,爬到一半,看见个穿工作服戴着斗笠的女人下来。

“你就站那儿别上来了,我下来容易。”一听爽利的声音,就是冯兰。

“现在不是中午嘛,你怎么还在山上?”

采茶工一大清早,天才刚蒙蒙亮的时候就起来采嫩芽,太阳一升高就不能摘了,下午等到三四点太阳不烈的时候,再上山来。

冯兰下来一掀斗笠,用斗笠当扇子扇风:“我看看茶株长得怎么样,你吃饭了吗?”

“没呢。”一早上开车回来的,现在都快一点了。

“那吃饭去吧。”

就在茶厂食堂里吃,掌勺的刘师傅就是在村里请来的,别看这么地方,人情也弯弯绕绕,家家都沾亲戚,要平衡可不容易呢。

“冯厂长!”刘师傅一看冯兰就眉开眼笑的,林文珺一年也来好几回,但不如冯兰是现管,先叫冯兰然后才看见林文珺。

“林总也来了,怎么不提前说一声呢,我好炖只鸡啊。”

过了饭点了,这时候正是茶厂最忙的时候,四五点就开始采茶了,这批采茶工再加工厂的工人,总有百十号人呢。

刘师傅一早起来做早饭,这些人刚吃完午饭去歇晌,他才坐下来。

一看老板来了,赶紧又要炒菜。

“不用了,我们简单吃点儿就行了,就下点面条吧。”

说是下面条,上桌还是炒了两个菜,刘师傅一个电话打给亲戚,他亲戚就在这块开农家菜馆子,搞来一条大黄鳝,做了个红烧黄鳝。

林文珺还就是喜欢吃这个,冯兰一边吃面一边跟她说厂里的近况。

其实只要茶叶能有销路,茶厂生产这块是不愁的,冯兰说:“我找着那个做工艺花茶的王师傅了。”

茶叶一厂的老师傅,80年代做工艺花茶拿过全国一等奖,那会儿他就快退休了。

后来一茶厂关门了,王师傅人倒是不难找,他就住在山塘街,平时听听评弹喝喝茶,偶尔有茶厂请他,他就去看一看。

林文珺想这位王师傅请过来当工艺花茶的技术顾问。

“这是我自己腌的丁香萝卜,还有刚做的香椿炒鸡蛋。”刘师傅又端上来两碟菜,“今天实在是没准备,晚上再给做几个好菜。”

“这就行了,别忙了,休息去吧。”林文珺笑着点头。

刘师傅是难得在大老板面前表现,想了想,把跟食堂里几个人说:“明天我们做点青团,清明节了嘛。”

冯兰谈完工作,谈点家里的事:“本来说宁宁圆圆回来,要请你们吃饭的,但卫东明天要陪爸爸妈妈回老家去。”

回林齐盛的老家,他都七十多了,非得要回老家拜祭自己的父母,冯兰这边是肯定走不开的,林卫东厂里事也多。

最后林卫东退一步:“那只能我去,你那儿更走开。”再说了,让冯兰陪着妈,不知道妈又要说点什么难听话,还是他这当儿子的去顶雷吧。

“老家那些侄子外甥又要钱了?”林文珺问了一嘴,又赶紧摇头,“算了,随便他们给不给。”

反正过年过节该给的份子钱,林文珺都给足了,三家出的钱一样,谁家也不多,谁家也不少,爱怎么花,那是两老口的事。

现在连林文俪也不盯着老两口那点养老钱了,她第二家面馆都开张了,哪有空呢。

“你不知道,”冯兰摇头,“去年啊,爸给了那边两万块,给那个谁家的儿子……买了个媳妇回来。”

一个专门娶越南媳妇的婚介所,两万块就能把人娶过来,跟买没什么两样。

林文俪去年听说了,舍不得那钱白给了那边的亲戚,打电话给夏秀珍:“你们啊,你们就作孽吧!”

这句作孽的话一说,夏秀珍拜了好几次菩萨,烧了好几回香呢。

林文珺想起来了,娶回来那个越南媳妇,一个月不到人就跑了,婚介所也找不着了,后来才知道,这就是个骗局。

她笑了一下:“别急,还有第二回 呢。”跑了一个,第二个看得紧,但人家是有同伙的,同伙把林齐盛的侄子打破了头。

活该的!

第294章 爸爸是傻瓜 “我犯法?我犯什么法?”……

家里的姊妹们条件都好起来了, 也没矛盾了,按年节给老两口包红包,一年大概三四次, 每次一个红包。

过年的时候包多点, 别的节日就少给一点。

这是他们三家商量出来的,谁也不多, 谁也不少, 大家一样。

林文俪现在混得也不差,别看是开小面馆,苏城的旅游业越来越兴旺,她两家面馆都靠着景区,开得红红红火火, 让她多给, 她也不乐意。

还把林家这个规矩,传播到何家去了。

笑眯眯的跟她的小叔子小姑子说:“我姐姐家, 那条件算好吧, 就是在海市那也是有钱人,我们三个,从来没有谁家条件好就多给的规矩, 三个子女全都一样。”

她可不得说这现成话, 现在何家,就数她条件最好了。

“爸, 妈,你说是这是这个道理。”还问她公公婆婆。

何原的爸妈本来就最疼长子长孙,大儿子大儿媳妇赚的每一分都是辛苦钱,又买店面又买房子,那以后还不都是留给孙子的。

林文俪的小姑子气得直翻眼睛, 是一样给,可谁也没像他们家似的,把孩子放在爸妈家养到快高考啊!

可她又不敢说话,老爷子最宝贝这个长孙了,她要敢说出这话,长孙是不会走的,走的是她。

气得何平拎着包出门了:“她不就生了个儿子嘛,我生的还是儿子呢!”可在何家老两口心里,长孙是块宝,外孙那根本就排不上号。

何家还有小打小闹,林家唯一一个闹腾的林文俪也不闹了,当然一派祥和。

这一祥和,林齐盛就回老家去充大爷了。

林文珺有经验,到林齐盛九十岁高龄,他老家的那些事都没停过。

她想了想提醒冯兰:“嫂子,他要是从老家带过来什么人,说要进厂来上班,你也不用烦,直接打电话给我。”

这简直是一定的,以前是往江烨那里塞人,现在林文珺开厂了,他就更好意思了。

“不会吧?”冯兰皱皱眉头,“老家离这儿好远呢。”

那边现在经济还没上去,离得再远也有人来,林齐盛就是这七八年去的特别勤快,后来反而不怎么回去了。

因为那边的经济也发展起来了,老家那些侄子侄孙,手里有钱了,不肯再拍老头子的马屁,把他当老太爷侍候。

上辈子,这几个老家的侄子们,只知道吃拿要“借”,真等到林齐盛过世来奔丧的时候,一个个摆着款挑礼。

挑住的酒店不好,挑饭菜不好,挑发的烟档次不高。

林卫东一辈子都少跟人红脸,在亲爹的丧礼跟老家那些人翻脸了。

“算了,还是我来打电话吧。”林文珺想了想,干脆提前说清楚,免得到时候把人领过来,得冯兰来收拾烂摊子。

林文珺一个电话打回家,夏秀珍接的:“文珺?你什么时候回来啊?宁宁回来没有?玫瑰酒酿饼就这几天卖的,我买好送过去?”

“她还在读书呢,放假了才能来,你跟爸什么时候回老家啊?”

“清明前两天,正日子得回去扫扫坟。”夏秀珍还做了新衣服,旧的那几件,她得带回去送送人。

她的衣服那都是好料子,找的好裁缝做的,回去体面着呢。

“你们回去就回去,别把人带回来,别给人介绍工作。”

一句话说中了,夏秀珍都愣住了,她是怎么知道的呢?

林文珺下一句话更让夏秀珍心惊肉跳。

“还有,买卖人口那是犯法的,幸亏这次遇上的骗子,要是对方跑掉报警呢?你们俩一个六十多,一个七十多,还想坐牢去啊?”

夏秀珍张口结舌,这次回去,还真是要再给老家的阿三讨老婆的。

她也舍不得那个钱呐,可这事儿老头子决定了,她能有什么办法?家里每分钱都在老头子手里捏着呢!

夏秀珍吱吱唔唔。

林文珺也知道,跟她说了也白说的,叹口气:“算了,等晚上我再打电话吧。你最近身体怎么样啊?”

夏秀珍就笑:“好着呢。”每年儿女们都要送去体检,老头子是不肯去的,谁也说不动他,夏秀珍得去,她打牌那些老姐妹们,个个都羡慕着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