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零(214)

作者:怀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年代文 时代新风 主角:林文珺 ┃ 配角: ┃ 其它: 不当主妇,发家致富! 立意:女人当自强 家庭主妇林文珺上辈子生活富足,但并不幸福,重回九十年代,把握机遇,再走人生路,弥补遗憾。文中通过细腻温情的笔触,将人设刻画得真实鲜活,对人情描写极富烟火气,故事走向积极励志,各个女性人物的故事穿插在主线故事之中,引人思考,女性究竟是回归家庭还是实现自我?点击展开

不仅是这一家,今年好几家厂商都提价了,成本增加,但定价不变,她们的利润就薄了。

可光做那些纸质品、帆布袋、珐琅书签书夹之类的,品种又没这么丰富。

只好一家一家去谈,林文珺也觉得是时候找新渠道,不仅是厂家,还有新的销售渠道,仅仅只是目前的广告,推广力度还不够。

交响乐巡演,不如林文珺的预期,除了北上广几个大城市,别的地方花钱看演出的人都很少,草草演上两场,就换另一个城市。

北京场的时候,林文珺飞过去,几个城市中,有些音乐厅的场地很小,观众也很少。

检票进门就没地方再摆展台了,他们的东西连展示出来都很难,而且工作人员也并不配合,说好对方提供柜台的,连这个也没办法保证。

有些拿出几张桌子就交差了,徐晓晓好声好气的跟剧院方面要求,也得不到解决的办法,国营剧院的工作人员告诉她:“你自己想办法嘛。”

有相熟的交响乐团员安慰她:“你看看舞台,那个幕布都烂了,我们坐着演出,一阵阵霉味儿。”

上面有演交响乐,下面在磕瓜子,有几张桌子就不错了。

徐晓晓他们只好自己想办法,把桌子拼起来,上面铺上展示布,她还让实习生去搞来电灯,自己打光。

向每个进场的人宣传凭门票有优惠,说得咽喉炎都犯了,卖出的东西只有一个零头。

此时就只好安慰自己,起码钟雪的单人照片拍得很漂亮,上了地方台的新闻和报纸,也算宣传过“百年”了。

北京的音乐厅场地很大,规格也高,巡演场次是除了海市之外最多的,林文珺这才飞过去,还给徐晓晓带了一保温盒的南翔小笼。

徐晓晓看见她,眼泪都要掉下来了:“林总,你是不知道啊!”

辛苦是其次的,杭州站也辛苦,但卖的东西多呀,观众反应也热烈,有些地方连音乐厅都无法维护,还有一站是在电影院里演出的。

小笼包已经冷透了,徐晓晓还是一口一个吃个不停。林文珺安慰她,也给她带来个坏消息:“本来说好下半程宋爽来顶,你回去给你放假的。”

徐晓晓咬着小笼包,林文珺说:“现在宋爽来不了,小张来跟你对接,跑剩下的五个城市。”

徐晓晓一直在跑巡演推广,还不知道公司里发生的大事。

今年六月初的时候,太湖开始涨水。北边天干,南边雨下个不停,雨要是不停,今年太湖可能会跟91年一样发大水。

那时候江烨刚到海市来扛包,林文珺带着江宁在家,水都淹到市区来了,家里又是一楼,她只好抱着江宁趟水去外婆家,房子虽然老,起码是三楼,水淹不进来。

太湖涨水,螃蟹根本没法出笼,友谊集团那边迟迟没确定螃蟹的销售数量。

珺宁的螃蟹广告投放也在一直往后拖,本来七八九十,这四个月里全是空给螃蟹的,没想到开了天窗。

只好先接广告推广填补出租车广告位的空白,小吕那一整组的人都着急上火,公司里日常煮着菊花茶。

今年投入大,园林那边还没回本,剧院的单子刚谈下来要慢慢经营,银行砍单一半,保险公司和美容的订单倒是涨了。

整体来说,收入少了三分之一。

珺宁一直以来还算挺顺利,这两件事撞在一起,林文珺有些发愁。

她本来还想,螃蟹季之后,得给公司做网页推广,在互联网上投放广告,这么一来,这笔支出就要延后。

江烨的建筑公司倒是风生水起,他跟着蒋誉打通了关系,招投标时拿下了建筑合同。

他也不着急买太湖东山的地了,他想买浦东的地。就是原来纺织厂的仓库,正零零碎碎一块一块拿出来卖。

搁原来江烨肯定瞧不上这个,这么荒芜,附近又没山又没水,不是养老退休的好地方。可现在他不那么看了,处处都在建设,香港、新加坡的地产公司要花上好几个亿拿下浦东滨江的整块地皮。

好地段他搞不了,地方远一点,面积小一点的还行。

看林文珺这么发愁,江烨翘着脚看项目经理书,安慰她说:“急什么,你现在不还没亏本嘛,真要不行就……”

林文珺梗着一口气,抬头就怒瞪他一眼:“你说什么呢?你给咽我回去!”

江烨眼看惹不起老婆,拿着书晃去客厅看了,一屁股坐在沙发上,还跟圆圆说:“你别去找你妈,她发脾气呢。”

林文珺就听见小女儿奶声奶气说:“爸爸肯定做坏事体!”

“啪”,圆脑袋被爸爸敲了一下。

林文珺来北京之前,正打算去跟蒋誉谈合同,新楼盘还没盖起来,现在就上门谈礼盒定制,还太早了点儿。

原定提前一天回去的,遇上了飞机延误。

江宁在电话里问她:“妈妈,你什么时候到家啊?”

明天是正式的毕业典礼,大家都要穿校服,在大礼堂里听校长讲话,还要一起拍照告别母校。

虽然她直升初中部,新同学里也有很多老面孔。但她要跟叶蓓蓓和沈夕分开了,心里还是很难过的。

江宁还想跟妈妈一起拍毕业照呢。

“妈妈在等飞机……尽快……赶……”手机信号不好,林文珺话还没说完呢,就断了,她已经在机场等了五个小时,手机也快没电了,满机场找充电的地方。

现在又没有高铁,只能干等。

等到飞机通知登机,已经是第二天的早晨了,手机也没电了,林文珺还是借了个电话打给江烨。

“我送她去,你飞也飞不回来啊,到时候让她穿上校服,我们去补拍两张照片不就行了嘛。”

江宁坐在后车座,板着脸不高兴,拒绝跟妈妈讲话,别人的妈妈都来的,只有她的妈妈不在。

江烨坐在台下笑得跟花似的,优秀毕业生,还是学校出面留人,请她直升。

反正他牛皮已经吹出去了,谁都知道他女儿特别优秀。

脖子里挂着照相机,时不时拍上两张,还跟周围的家长攀谈:“你们直升了吗?我女儿直升了,挺好的,省心,也不用挑别的学校了。”

“别的学校也打电话来问过了,她自己选的。”

十回家长会,有八回是林文珺来开的,偏偏这最风光的一次,让江烨撞上了。

他喜滋滋坐在家长席里,台上的颁奖好几次都有江宁,优秀毕业生合照的时候,他拍了好几张。

远景近景全都有!

江宁时不时就看向礼堂大门,可直到整个毕业式结束,妈妈也没来。

林文珺下了飞机直赶向江宁的学校,跟出租车司机借电话,他笑一笑:“真没有手机,要不然我找个街边的电话亭?”

现在手机还没普及,林文珺想联系还联系不上人。

她只好让司机靠边停车打电话,先打给江烨,江烨在电话里面笑眯眯的,听声音很有些幸灾乐祸,毕业仪式已经结束了,他已经带着江宁回家了。

“这回可气得不轻,连圆圆都缩起来了,不敢惹她姐。”小东西倒很会看脸色。

“知道了。”林文珺叹口气,挂掉电话又打回公司。

宋爽说,有个小商品博览会打电话到公司来,邀请珺宁参展。

对方是在去园林旅游的时候,看到了珺宁设计的小礼品,觉得外观精致,又很符合园林的特色,才主动打电话的。

“在什么地方?”林文珺没听说过这个博览会。

“义乌。”

第197章 和好

义乌的小商品博览会, 到去年已经举办了三届,一届比一届的规模更大,今年要办, 是第四届了。

电话里面说不清楚, 林文珺赶回公司:“他们是看中了纪念品的设计吗?”

如果是这样,她有些犹豫, 一些设计是专供给剧院和特定剧目的, 如果在小商品市场走量那就违约了。

宋爽在电话里问得清清楚楚,解释给林文珺听:“不光是小商品,其实还包含了服饰类,百货类和副食品类。”

大家想得都一样,让百年去参展, 有了这样一个平台, 就不用再艰难推广了。

公司里别的人都还没听说过义乌,但林文珺知道那里将来发展得有多大, 后来不是还有个很出名的笑话吗?

美国总统选举先看义乌。

这虽然是个笑话, 但也能侧面说明问题。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