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零(154)

作者:怀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年代文 时代新风 主角:林文珺 ┃ 配角: ┃ 其它: 不当主妇,发家致富! 立意:女人当自强 家庭主妇林文珺上辈子生活富足,但并不幸福,重回九十年代,把握机遇,再走人生路,弥补遗憾。文中通过细腻温情的笔触,将人设刻画得真实鲜活,对人情描写极富烟火气,故事走向积极励志,各个女性人物的故事穿插在主线故事之中,引人思考,女性究竟是回归家庭还是实现自我?点击展开

名片后面还有经营范围。

江大伯看林文珺的眼光不同了。

“那是她自己这的生意,我可不插手的。”江烨虽然嘴上这么说,但脸上都是笑,觉得自己老婆,跟人家的老婆,不一样。

林文珺瞥他一眼,就让他得意。

她指挥江烨:“车上的礼品盒你怎么没拿下来,我送给大伯大伯母的,都是我自己公司的产品。”

江烨知道她就是故意的,刚刚不说,他只好站起来,跑到车边。

一圈孩子正围着车子往里看呢,看见江烨过来,都散到一边,等江烨走了,就又围上去。

茶叶紫砂壶,还有一条丝绸围巾,江大伯看林文珺目光,从第一种不同,变成第二种不同。

等到开饭了,女人和孩子自觉去坐另一桌。江大伯把林文珺请到这桌来,她突然变成了有“发言权”的女人。

江烨早早就坐上去了,他旁边是个半长头发的“艺术家”,江烨跟人家聊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林文珺这下懂了,他跑回村来,不是为了捐钱修祠堂,他是想认识这个人。

等到热菜上第二轮的时候,那个“艺术家”已经喝得脸上发红,江烨说:“不怕,我们俩喝,我老婆会开车。”

到第三轮,那“艺术家”说:“我要见我哥,还得我哥的秘书安排日程,我的电话打过去,也是秘书接。”

江烨手上那杯酒,喝得就慢下来了,搞了半天,原来他也见不着他哥呀。

江大伯站起来了:“今天大家来,就是一起讨论讨论重修祠堂的事情,族谱呢也好多年没修了。”

江烨意兴阑珊,旁边那个长发艺术家,已经晕陶陶的,接不上话了。

村长也站起来,话说了一箩筐,等大家表态。

林文珺先开口:“我跟江烨商量过了,一样是捐钱,我们打算把钱捐给江烨的母校,给孩子们添些体育设施和图书什么的。”

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长大了,别跟他们的父辈一样。

第138章 造福乡里 妹妹不是小笨蛋。

反正这钱逃不掉, 捐学校不比盖祠堂好千百倍?

江烨笑着点头,什么时候就商量好了?她连说都没说一声!

但老婆话都说出去了,他肯定不能当众拆台, 于是就笑:“是, 我们商量过了,再穷不能穷教育嘛。”

他说完看了林文珺一眼。

她刚刚那句话的意思, 可不是捐钱, 是直接捐东西。

林文珺一开始想的就是直接捐物,她从去年开始资助几个贫困生,除了每年两百块钱,她一开始还想多捐助一些生活费。

改善她们几个的生活条件之类的,但基金会对接的支教老师告诉她, 最好是能送东西, 换不了钱的,女孩子用的。

比如衣服鞋子, 江宁穿的那些不合适, 漂亮是漂亮,但没那么结实。她们需要耐用的,能穿很久的。

江大伯和村长压根没想到这一出, 村长连那个南宋画家的老祖宗, 都还没能提到一嘴呢,怎么就把整个节奏打乱了?

村里什么人说话声音响, 有钱的,有权的,有名气的。

村长是有权,小学校长有名气,他都当了几十年的校长了, 江烨读书那时候,他就是校长。

那会儿只知道这个孩子皮啊,下河摸鱼上树打鸟,什么淘气的事儿没干过,怎么也没想到,竟然还混成老板了。

林文珺说完,小学校长先笑:“好事啊,好事。”

村里的小学校舍刚翻新过,设施之类的得等上面拨款再慢慢添置,江浙一带已经算是富裕的,但也不可能每个学校要什么,立刻就能发下来。

民间捐助好啊,而且还是成功人士回来捐助母校,对孩子们有鼓励教育的意义。

老校长笑眯眯的,他都听见了,村长要是说别的,他第一个不同意。

哪家孩子不读书呢?

江烨这么大一只肥羊,没能薅着羊毛,接下来就是一百两百的,还有五十二十的。江大伯看看江烨,他还没开口呢,林文珺的目光就看过去。

江大伯一辈子没出过村,哪见过这么厉害的女人,看她这样子就知道不好惹,肯定就是电视里拍的那个“女强人”。

林文珺不光说,她把想捐点什么,告诉村长了。

篮球筐、篮球、乒乓球,问清楚小学有几个班之后,她还想捐赠几台投影仪,现在老式的那种投影仪。

得拉块幕布,幻灯片放在上面,投到白布上。

江烨这个人,傻大方的时候是大方,但他也抠门,捐了一笔,他就不肯再捐第二次,顶多凑个数,修祠堂别家出二百,他出个五百。

江烨凑近了问她:“你怎么想到这个了?”

“不好吗?再拍点照片,给你发个锦旗。”

江烨是尝过这种甜头的,他后来也琢磨过味儿来了,王志国说的那个造桥的工程,本来上面也要找他。

他连着两年上过新闻,市里一有什么安全培训,农民工和乐的拍摄,先想到的就是打电话给他,他工地上这些都是现成的。

江烨看了眼已经喝高了的“艺术家”,跟老校长说:“您看,要不然请个名人给学校题字吧。”

“艺术家”的母校是这里,他哥也一样啊。

要不是乡村小学的教育启蒙,他哥能考到北京?当官的两袖清风,不能捐钱,那就题字嘛,以乡亲们的名义,要个题字。

说出去,他跟谁是同姓同宗,还是校友,这些已然是谈资了。

江宁很快跟几个女孩玩在一起,有个女孩问她:“你妈妈是不是大老板?”

江宁想了想,好像一直有人说爸爸是老板,但也不是大老板,她摇头:“不是,我妈妈是经理。”

这词儿对村里女孩来说很新鲜,让她们觉得“经理”比大老板还要威风。

“妈妈!”江宁跑到妈妈身边,“还有糖吗?”她出门的时候带了挺多糖的,都分光啦,说完就去掏妈妈的口袋。

果然有巧克力,转身继续分给小伙伴。

几个女孩叫来家里养的狗,让江宁摸摸黄狗的耳朵:“你别怕,它不咬人的。”吃了江宁的巧克力,还把大黄狗下的崽儿抱来给她摸。

大狗的毛还有些脏,小奶狗软软的,江宁很小心的摸它:“它叫什么名字啊?”

江宁简直羡慕极了!她家里只有妹妹,没有小狗,这里家家户户都有狗!

“狗有什么呀,我家还有羊呢。”江宁立刻抛下小狗去看小羊,那些羊不像动物园里那样关起来,它们就靠在房子边,很温顺的样子。

“咩~”江宁叫一声。

“咩~”所有的羊都叫起来。

太有意思了,江宁不想要小狗了,她想养只小羊,她以前只在图画书上看过海蒂的小羊羔。

她马上找爸爸,这种出格的愿望,爸爸会满足她。

“行啊!”江烨摸摸女儿的头,“你挑一只,就养在村里,明年过年的时候,你就能吃到羊肉了。”

江宁的眼睛瞬间瞪大,她才不是想吃羊肉呢!

“我不吃小羊。”

“那你在家不是还吃羊肉煲了?你不是特别喜欢羊羔肉吗?”藏书羊肉,哪年不吃啊,每年一到冬天,江烨就会从苏城带回家。

特别是水晶羊羔肉,一年比一年贵,肉冻和羊肉夹杂,切成厚厚的一片片,江宁可喜欢吃了。

“不许跟孩子乱说话。”林文珺横了江烨一眼,江宁懵了,她坐在妈妈身边,也不去看小羊也不去看小狗。

回去的路上还愁苦着脸,觉得自己吃了很多海蒂的小羊羔。

江烨半醉,靠在后车座,他给“艺术家”出主意,他有别的事呢,他哥是不接他的电话,但给母校题字,这事儿不能不接吧。

为什么不接电话,这事儿江烨也猜得出来,这个“艺术家”打着哥哥的名号在卖字卖画,还美其名是艺术交流。

字画这东西,那什么价都有,不识货的分文不值,识货的一个字大几千。

靠着他哥,他在海市房子车子都买齐了。

林文珺看江烨那样子,讽刺他:“你们村里还有能人啊?我还以为这地方的仙气儿全给你一个人占了呢。”

“修祠堂,哼哼,你爸都想开了,你还想不开这个?”

“我告诉你啊,你可千万别买不值钱的画回来!”

江烨喝了酒,别说听两句讽刺,现在说他什么,他都不生气。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