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是未来首辅[基建](274)

作者:长亭渡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 姜子延因为一场车祸成为了大魏国宁安侯府的小公子姜瑜,然而他面对的不是锦衣玉食,而是追杀逃亡。 好在穿越后他发现了一本百科知识全书,在这个什么发展都十分落后的世界,他撸起袖子加油干,开超市,开商行,范围遍布餐饮、服装、日用品等各个行列,在姜子延浑然不觉时他成为了天下首富。 京中传言,姜家二房的小公子姜瑜顽劣不堪,被贼寇袭击后不仅没丧命,还迷途知返变成了一个一心埋头发展商业的谦谦公子。 他建言献策兴修水利,开发出新的食用食材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还提出了许多利点击展开

“好!”台下不知是谁带头纷纷鼓起了掌声,这下联对的实在是好。

免不得让天下读书人将台上的二人互相比较,同为大儒,一个满腹经纶文采斐然,另一个却是不明事理答不上来,很难不令人质疑曹玄石的大儒水平。

曹玄石身为一个大儒,今日却在天下读书人面前丢尽了脸面。他急火攻心,可眼下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只好双眼一闭,装作昏迷倒了下去。

好好的一场对子比试,如今仿佛却像是一场闹剧。坐在人群中的黄烨内心不由得一阵发冷,他大魏江山的读书人竟然是如此品行。还当世大儒,说出去岂不令别国的人耻笑?

侍从们手忙脚乱的将曹玄石扶下了台,李志远想要围过去看一看,却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瞅见了曹玄石递给他的手势。

如今第二场算是罢了,这一场姜子延并不是第一,但名次也还不错,屈居第二。

黄烨越看姜子延越觉得他顺眼,再一次为他不入朝堂感到惋惜。

下一场便是论政了。趁着中场休息的时间,黄烨摆了摆手,身后的侍从上前弯腰低头凑近,不是他在侍从耳边说了些什么,那人忽然走了。赶在第三场快要开始的时候才回来。

很快便到了第三场,论政。

这一场李志远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的,不管是什么题目,他都十分有信心能辩得头筹。

然而等到台上的幕布垂下后他傻了眼,没不上的题目,只有两个字,新政。

这是要让大家谈论当今皇帝在二月刚刚发布的新政啊!

然而外祖父并没有告诉他这个也是备选的题目,所以他丝毫没有准备。

坐在台下的曹玄石还想看看第三场的情况,也不好再装晕,只能装作刚从昏迷中醒来。

此时听到第三场论政的题是这个月初才颁布的新政,他脑子一抽差点又要晕厥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坐车了,有点困,其实这个大剧情后面还有一段,但是今天写不完了,明天补上,大家晚安

第133章

新政的大概内容总结出来, 主要是在税收方面。

因为这两年国库空虚,大魏皇帝一边鼓励开垦荒地,一边提高商人税收。这次的新政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改变, 那就是读书人的税。

大魏的官员都是不需要纳税的,读书人只要考上了秀才,就可以免去全家的赋税。

这两年鼓励读书人参加科举, 秀才的比例一直在上涨, 所以新政的其中一项规定就是此后, 读书人考上秀才, 全家依然继续交税,只是比平常百姓家交的少。

在场的都是读书人,家境好的自然不在乎这点钱, 和那些寒门子弟就不一样了。

有人站出来说道:“我们辛辛苦苦考上秀才, 不就是想能为家里减轻些负担吗?如今,新政一出, 这书不就白读了吗?”

底下有支持的声音,也有反对的声音。李志远原先准备的论据和事例都没用上, 而这个时候需要的正是辩论口才, 不开口说话根本无法从这么多人中脱颖而出。

按理说李志远贵为尚书之子,家中有钱有势,外祖父还是大儒, 他应该会反对刚才那个人的言论才是。

然而他却道:“说的十分在理, 天下读书人众多,尤其是底价的寒门学子,如果此政施行下去, 难保不会令他们放弃科考。如此一来, 对于我大魏江山的文坛, 将会是一大创伤,如此得不偿失啊!”

这新政令是皇帝颁发的,然而皇帝上面还有个皇太后。这一任的大魏皇帝还在孩提时期就登基了,一直都是由太后垂帘听政,把持朝政。在皇帝十八岁那年,不得不还政于他。

然而即便如此,皇帝也不是那么自由的,依然被处处掣肘。李志远的娘是太后的远房侄女,有了太后的帮衬,他们家并不是很把这个年轻的皇帝放在眼里,而是对太后的命令马首是瞻。

今日论政的题被改为新政,也是皇帝想听听读书人对这个新政的看法。

天下寒门举子众多,在场的也有寒门出身的,他们对李志远的话很是认同。

旁边的李志远越说越起劲,在场的多数寒门学子还纷纷为他捧场,这让他的自信心一度膨胀到两个罐子都装不下了。

不过姜子延并不这么认为,虽说这个新政有好有坏,但他依然认为是利大于弊的。当政者一定是充分考虑过这一点,才会决定正式颁发这个新政。

他道:“在下不这么认为。虽然新政并没有完全免除中了秀才的读书人的赋税,可从新政的内容来看,是免除了百分之八十的,意思是只需要交剩余的百分之二十的赋税就可以了。再者,天下读书人难道寒窗苦读十年只是为了这点银两吗?那你们天天口口声声所说的文人风骨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