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多疾(167)

作者:山河不倦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裴折以“第一探花”称号扬名天下,年纪轻轻任太子少师,奉圣上之命陪同太子南下游历。 途经淮州时太子被人绑走,对方留下一封信和一枚染血棋子,邀裴折赴上元夜宴。 十里夜宴血流成河,淮州知府悬梁而亡,青楼夜半传出的婴孩啼哭,消失的打更人……有人已在淮州布下棋局,从江湖到朝堂,邀裴折来一场旷世博弈。 此间风云骀荡,裴探花剥丝抽茧,事业爱情两手抓,解开所有谜题,令沉埋于十几年前的旧案重见天日。 尘埃未落定,裴折突然发现,在背后设局的神经病,正是他置于心尖念念不忘的美人。点击展开

“不愧是兄弟,真是相亲相爱。”刘巡干巴巴道。

林惊空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点什么,最后只一脸复杂地点了点头。

这边静谧无声,另一边琴声如裂帛,穿云破雾,高亢激烈。

从君疏辞等人来到八宝斋后,傅倾流就没出现过,他一直在屏风后面,任外面几个人聊了半天,硬是没发出一点声音。

金陵九并未着急离开雅间,静静地端坐在桌前。

意料之中的琴声,熟悉的调子令金陵九微勾了勾唇,不过下一刻他就收敛了笑意,眼底一片深沉。

是那首他刚刚弹过的曲子,他师父教的,不是江阳有名的调子,这么多年了,金陵九也只听师父一个人弹过。

今日又多了一个人,傅倾流弹的分毫不差,其中更有几分不同的味道。

傅倾流从屏风后走出来,神色和蔼了几分:“我以为这辈子不会再听到别人弹奏这支曲子。”

金陵九挑了挑眉:“是吗?”

“你应该不知道。”傅倾流脸上隐约有怀念,“这不是江阳小调,这是我为一友人作的琴曲。”

作者有话要说:

太卡了,迟到了,抱歉抱歉。

第59章

“我曾有一友人,相交甚笃,一同仗剑纵马,相约为黎民社稷鞠躬尽瘁,可惜隔阂丛生,见解相悖,一切终究化作了年少时的轻狂词言。”傅倾流年近半百,时间在他脸上呈现出沉淀过的厚重,“还未分离之时,我曾作过一支琴曲赠予他,如今已将近二十年,未曾再听过了,你方才弹的就是那支曲子,让我想起了那位故友。”

金陵九背在身后的手收紧,眼底神色复杂难辨:“太傅大人说这些,所为何意?”

仅仅因为一支曲子,就在外人面前剖白自己,不像是傅倾流的性子。

到了傅倾流这种年纪,就不喜欢虚与委蛇了,开门见山道:“我想知道你是如何习得这曲子的,实不相瞒,我一直在找那位故友。”

“过了二十年,都是故友了,又何必再寻?”金陵九声音稍冷,“过去的岁月没办法追究,见太傅大人的样子,当是已经与故友产生嫌隙,不若洒脱放手,别困囿自己。”

金陵九不是个喜好说教的人,大多数情况下,他都不会掺和别人的事,会说出这样一番话,也算是稀奇事了。

傅倾流不作声,陷入了一种长久的沉默之中。

他脸上表露出来的异样情绪已经褪去,而今又恢复了平时的从容沉着,仿佛之前的激动与失态都是臆想出来的,仿佛那位故友从没有存在过。

刚才的话的确有些过分,就在金陵九以为他不会继续这个话题的时候,傅倾流又问了一遍:“如何是不困囿,如果是放弃寻找,那我恐怕永远都做不到洒脱。”

他坦荡得磊落光明,近乎卑微,只想要一个答案。

桌上的山楂炖梨已经凉了,但汤汁表面仍然泛着润亮的光,像夜晚水面上漂浮的月光,将点滴零碎的记忆封存。

儿时的生活中从不缺乏甜食,因为师父和穆娇喜欢,金陵九不偏好甜口,今日也是兴致来了,才想要尝一口裴折碗里的甜汤。

此时看着这剩下的甜汤,让他想起幼年时,师父总爱做甜食,他胃口还没穆娇大,每次都吃不完,会剩下半碗汤,然后师父就会将他剩下的汤喝完,并教育他不能浪费。

虽然他下次还是吃不完,但这种教育的话总不会缺席,三天两头就会出现一次。

金陵九从未体验过什么是亲情,这是他想象到最接近亲情的样子。

“之前说过了,是江阳小调,太傅大人不信的话,可以亲自去江阳看看。”傅倾流的脸上带了点焦急,金陵九笑了下,“已经开春,江阳快暖和了,现在过去的话,正好能够看到栖霞山第一批开的花,某祝太傅大人寻得想要的答案。”

屋门开启又合上,金陵九端坐在桌前,慢条斯理地盛了一碗甜汤。

汤凉了,更显得甜味重,很腻口。

他只喝了两口就放下勺子,心道自己还是喜欢不上甜食,勉强也无意义。

八宝斋距离客栈不远,一路走回去花不了多长时间,金陵九到客栈的时候,只有穆娇在,左屏出去了,还没回来。

穆娇拿着两串糖葫芦,刚才在街上买的,看到金陵九后,热情地递了一串出去:“师兄,吃糖葫芦!”

唇齿间仍留着酸甜感,金陵九敬谢不敏,拒绝了她的分享:“你从小就爱吃这个,刚才那山楂炖梨也是你点的吧。”

如果没遇到傅倾流和刘巡,穆娇和左屏会一起在八宝斋吃饭,那菜也是他们提前点好的。

“哈哈,师兄料事如神,神机妙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