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顿山庄的感官动物们(293)

作者:四面风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 玛丽抱着刚出生不足一小时的婴儿,她的腿间还流着血,迎来夫人紧绷的询问:“男孩还是女孩?” 庄园的主人斯顿先生刚去世,所有人都知道玛丽的肚子是斯顿先生搞大的。 玛丽用柔软的棉布将孩子裹得更严了些,温顺地回道:“女孩儿,夫人,是个女孩儿。” 于是他有了名字——格蕾丝——没有姓氏。 格蕾丝常常在午后短暂的自由时光里,提着装牛奶的木桶在庄园的后院里偷懒。 一天,他看着院子里那些奶牛,忍不住产生这个疑问:如果母亲玛丽知道自己后来活得还不如庄点击展开

第165章 明星

据说斯顿上校的加农炮一直在轰着。据说维里克将军还从自己的军队里调出十几枚中型农炮,因为他知道斯顿上校是炮兵军官出身、善用大炮。据说还有更多私人购买的加农炮正由内陆向港口送去,全是市民的自发行为。

人们说:“斯顿上校要将外国人在我们领土上修建的堡垒轰炸成粉末!”

几乎每个小时都有北港的新消息传来,格蕾丝只需打开窗户,站在窗边,就能不断地听到艾伦的名字。

他了解到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奇迹,不带任何夸张和比喻。

本是一个悲愤黑暗的开头。他们刚经历了一场惨败,北线总指挥发动了一场倾尽全力的海上反击,却以彻底的失败告终。大量士兵被俘。

被俘士兵正遭受敌国军队残忍的虐待!

此消息在北线的军队中激起巨大的悲伤与愤怒,怒火中烧的前线士兵们擅自发起了进攻,这使后方部队也不得不卷进来,局势顿时一片混乱!

彼时艾伦所在的舰队本由一名画家出身的军官指挥,他并不专业,运气也不好,很快就在缺乏战术安排的混战中被炮弹击中,当场身亡。一时间,十几艘战船陷入无指挥状态。

这时艾伦站出了出来。

据说他当时冒着密集的炮火攀上桅杆,在高处发表了一段简短但振奋人心的演说。他的同袍们被他说服了,也被他激励了,跟随他的指挥驶出海港。而在他们驶出海港的过程中,又有几艘掉队的战船受他鼓舞,加入了进来。

之后就是那场奇迹般的胜利。

艾伦利用英国海军轻易获胜后的轻敌心态,偷偷绕至其背后。人们不知他是如何发现那个小停泊口的,那是一个被双方忽视的小死角,艾伦率领这二十艘战船钻了进去,利用小停泊口的地理优势对英国舰队发起了猛烈的炮火攻击。

格蕾丝不太明白这种战术的含义,但据街上的人们说,这种集火攻击虽然火力凶猛,但也极为冒险,因为对方火力是他们的五倍。他们说多亏了斯顿上校勇猛,始终站在敌方射程内,这使他获得最好的视野,继而帮他做出最正确的判断。他们还说他一边指挥战斗,一边像一个普通装弹兵一样紧握推弹杆,亲自填装和发射加农炮——那是最危险的位置,大炮后面永远被敌人的枪炮瞄准着。

没人提到他手臂上的枪伤。他们都已经高兴得忘了,只有格蕾丝在听到他爬上桅杆、听到他挥舞共和国的旗帜、听到他紧握推弹杆时,还同时想着,他是带着伤完成这一切的。

与艾伦的卓越表现一起传入首都的,还有北线总指挥的无能。就在艾伦给了英国海军措手不及的一击后,北线总指挥下达了一个荒谬的撤退指令。

艾伦没有理会。他违令了,坚持继续轰炸敌方堡垒,终于将这段难以攻克的军用工事轰出一个缺口。

全民会议还没来得及商讨出对艾伦的处罚,要求罢免北线总指挥的请求就已经从前线各部队传回到了首都。会议迫于压力,不得不升调维里克将军为北线水陆全军总指挥,而艾伦.斯顿也同时升任为北港海军总指挥。

两人早就有过协同作战的经验,无需磨合就配合默契,之后几日,他们从陆地到海面接连猛攻,胜利连连。

英国很快认识到这个新调来的军官是个过于强劲的敌人。该国向来擅长审时度势,毫不迟疑地放弃了港口,退回到遥远的公海。敌国的陆军没了英国海军的协助,也不得不从北线撤离,生怕连东线一起丢失。

自国王被执行死刑后,他们就一直四面受困,同时有六个国家和他们打仗。直到此刻,曾经最危急的北线如此利落地取得胜利,艾伦.斯顿一下成为全国的明星。

街上到处唱着歌颂他勇气的歌,几家反应迅速的剧院已开始上演以他为主角的戏剧。

这样迅猛的功绩当然令全民会议感到不安,他们终于想起这个年轻军官有多难管束,他曾经连御前会议都不放在眼里。可自打艾伦.斯顿从审判法庭平安走出来的那一刻起,他的保王党嫌疑便已洗清,会议若想打压他,就只能从他的年龄入手。

格蕾丝捕捉到这一风声后,立刻拜托小巴特斯去街上宣传:“斯顿上校之所以如此年轻就身居高职,只是因为他比别人更快地完成军校学业。”他这时显露出几分从前的刻薄,说:“若说经验不足,倒有一点正确。与那些艺术家出身的将领相比,他在吃败仗逃跑这件事上确实一点儿经验都没有。”

感谢革命带来的新思想,让人们更看重一个人的才能,而非出身。在那样耀眼的胜利面前,艾伦.斯顿的过分年轻和所谓经验不足都被人们完全忽略过去。全民会议很快也意识到,如果过分强调他年轻,只能衬得自己从前有多无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