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639)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这在纷乱的西方很常见。

海盗跟官兵的身份,有的时候只是一面旗帜的更换而已。

结果就在他们一群海盗联合来袭的时候,就在当地的官员都逃跑了的情况下,远洋舰队的护卫舰,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对方打了个抱头鼠窜,全军覆没。

直接就给沉了海底。

一个活口都没留下,因为他们深深知道,这些人其实就是有各国背景的职业海盗,或者说,正规军。

在他人的地盘上,他们想要个公平是不可能的,不如干脆点,都干掉算了。

以至于后来他们的买卖做得十分顺利,对方看他们的眼神不再像是看一头肥羊了,而是用看狮子的眼神看他们。

建业八年秋,远洋舰队第二次回来了。

只是这次回来,这些人除了带来丰厚的利润,以及海外奇珍,还带了一样东西回来,乃是烟草!

一想到那历史上的鸦片战争,赵仁河就气得心肝脾肺肾都疼了,想过提前把烟草专利权给弄下来,不论什么烟,当然也是有害身体,于健康无益,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东西已经有了大量的天然性散传基础。

早在前朝七下西洋的时候,就已经由拉丁美洲传进来后,民众普遍种值,是“三尺童子莫不吃烟”,“男女老少,无不手一管、腰一囊”的地步,还有吸烟可去瘟,“避瘴气”、“避寒瘟”等等说法。

本朝的鸿基大帝大概也是个禁烟主义者,他曾经下令不许贩卖种值,可这个东西不是皇帝一声令下就能禁住的,不贩卖,在自家菜园子里头种点,谁知道?

到了如今,什么黄花莫合(伊犁产的一种旱烟叶子),相思草(也有叫忘忧草的)、淡巴菰、金丝烟在全国各地早已经是扇面铺开遍布了。

以前成康帝刚成太上皇的时候,他还抽烟袋呢!

太上皇都如此了,何况其他人?而且显然这烟民不在少数。

赵仁河就讨厌烟,讨厌的不得了,每次出门遇到抽烟的,他就烦,心烦意乱,闻到那味道,他就想发飙!

为了自己能过得舒服,为了以后人们的健康,他就想着,有群众基础才能够加以约束不是吗?

没有比较显得荒唐,把这个什么旱烟草啊,阿芙蓉啊,鸦片的危性性早早扼杀在根本还没有萌芽之中,如果有贩卖烟草的,他提高烟草价格,讲明危害,应该更好控制些吧?

而且有总量控制,应该比随意得去种去抽来的好。

又或许不搞这个,直接弄个危险性药物专卖局算了,把鸦片啊,阿芙蓉等等名字全都归到这类之中,又可以混淆视听,就是可能传播的速度不够快,但也许会更加稳妥些。

但这些凡是加上专利,独营的,如果没有国家主权者支持的话,想要做大做好,应该也很困难。

现在他“大权在握”,就不信了,还禁制不了一个烟草了?

他举棋不定,吃饭的时候都端着饭碗发呆,李钊看他这样就知道他有心事,晚上把人哄上床,就抱着人问他:“这是怎么了?”

赵仁河看了一眼李钊,委委屈屈的把关于烟草的事情说了,还延伸到了阿芙蓉上。

什么阿芙蓉啊,鸦片啊,福寿膏的,那都是一类货色。

要知道,现在的玉米,土豆,小麦等等开始大规模种植,而且明朝时期水利修建已经比较完善,所以除非真的发生那种三年大旱、春雪之类的情况,本朝饿死人的情况已经很少了。

而有可能引起最严重的灾荒其中一次,就是因为种植经济作物引起!

以前赵仁河看历史书的时候,知道那个经济作物就是大烟,也就是罂粟。

看过历史书的人都知道,清末鸦片战争就是因为中国长期的贸易顺逆差严重,基本都是玩出口,不玩进口,所以洋人就弄出了鸦片来赚白银。

所以他才叫海大富他们,不管赚了多少钱,都要换成当地的特产带回来,包括农作物在内,值钱不值钱的先不说,丰富我国的菜篮子才是重点!

历史上的这个时候,正好是贸易顺差刚开始的时候,何况,这个时候的大顺朝,并没有闭关锁国。

但是历史告诉他,虽然另一个时空的清政府禁烟了,其实也是因为看到了白银大规模流出,但是那时候鸦片已经成了国内的必需品,所以就有人提出了既然如此不如咱们就在国内把罂粟当做经济作物种植。

可是经济作物的暴利可远远大于任何经济作物,所以当时的清朝农民疯狂得种植大-烟,导致在灾荒到来的时候,家中没有存粮,只能等死。

现在时空不同了,但是情况却是类似的,有了烟草,这东西还卖得贵,有烟瘾的人都知道,想戒烟,好难好难!

而种植烟草占地方,就没有地种粮食了。

这是非常非常非常危险的情况,这意味着你的城市经不起半点风浪,甚至可以说你的命脉就掌握在别人的手里,人家随时可以掐死你。

因为你钱赚的再多,买不到粮食也没用啊。

都去种烟草了,谁种粮食呢?吸烟还有害健康,长此以往,民众都成了走路都喘的肺痨患者,可怎么办?

更何况,烟草都出现了,罂粟还远吗?

“放心,交给我。”李钊给他顺毛捋:“以后不用你操心这种事情,只要你跟我说,我会为你解决,我已经是皇帝了。”

他当皇帝,不就是为了这个人不再有烦恼吗?

他当皇帝,不就是为了能让大哥的孩子,成为储君吗?

如果现在还让这个人烦恼一些有的无的,他当这个皇帝干什么?

“哦。”赵仁河舒服了,他心里没事儿了,就在李钊的安抚下,几乎是秒睡了过去。

仿佛烦恼在李钊这里都不是个事儿!

赵仁河这个平南王当的惬意,但是他的手下可不惬意,他们忙着呢。

就连最不出息的小渔村,那里的人都有人去教导他们养殖海藻跟海带。

大中午的不睡觉,在小先生家里头听课,所谓的小先生,就是派来指导他们的人,一个年轻的的后生:“海藻与海带如何育苗筏式养殖、集会活动统管、市场各类商铺划分及管理等等事宜,你们挑三个村里头脑灵活又认识字慧算账的少年出来,跟着村长家的大儿子去做副手,等熟悉了之后,我再去其他的地方指导工作,大家都努努力,争取认识更多的字,以后也好在买卖的时候,看得懂契约书。”

远到南海的小渔村,北边的广阔草原上,平南王是会在草原上收购牛羊马匹跟奶粉的人。

他的钱超级多!

跟宣亲王有交情的敖汉部落,现在肥的流油!

就连琪琪格跟萨奇尔所在的小部落,都跟着发展了起来,她们俩的舅舅跟叔叔,干脆依附到了敖汉部落的名下,自己的部落虽然也发展壮大,却没有敖汉部落那么兴盛,故而有钱大家一起发,跟宣亲王的关系,她们三个女孩子都差不多,何况她们现在都结婚了,孩子都满地跑了。

赵仁河也是个厉害的,他让人从云南寻到了普洱茶,造的茶砖不怕过期,因为普洱茶越是陈年的越香。

而且颜色十分深沉,造出来的茶砖,分为两边贸易,一边送到蒙古大草原,跟牧民们换取牛羊马匹跟奶粉子,用茶砖和盐巴。

盐巴他用的不是粗盐,用的是精盐,特别受欢迎。

还有铁锅,这铁锅打造的很结实,只要用来煮肉,用上十年二十年都不会坏,但是这种锅子用的铁是脆铁,如果有人想融化了铁锅打造武器,那武器就会脆弱不堪,用木头都能击碎。

赵仁河说,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他不怕那些蒙古外族融化铁锅打造武器,到时候吃亏的只会是他们。

这个生意,也就平南王敢做,别人家没这个手艺啊,于是只好在别的买卖上想办法。

蓝明如今在东北成了一方巨贾,他代表的是平南王,跟高丽和其余小部落做买卖,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而且他遵照平南王的意思,不吃独食,谁有个什么买卖的他都能给牵线搭桥,一起赚钱。

蓝林则是跟杨月成了搭档,这俩人都爱做买卖,现在是赵仁河那“仁河集团”的总裁跟副总裁,将手下南北货行、沿海十三行等等生意拢到一起,却把汇丰钱庄给独立了出去。

其他人不理解为什么要把那只下金蛋的母鸡独立出来,杨月只是神神秘秘的摇了摇头。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