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627)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他说的十分笃定,大臣们却听得冷汗直冒。

朝廷的账目,什么时候清楚过?

他们素日里都是走账,做账的,谁会清理账目?账目多的好几间房子都放不下,谁想查,猴年马月能查清楚啊?

结果这位新帝十分痛快的给来了“一刀切”,以前不管什么账目,他不查了!

查的是当年的,有多少络烂都能体现出来。

以前的追查工程量太大,他干脆就一刀切下来,直接以他建业元年的账本为准,往前追查,那可没“前”可以追,往后查,那就更不可能了,只能在当下。

好多人都有些傻眼了,觉得武阳帝这人太厉害了,不声不响就把大权慢慢的收回来。

现在朝上的人,虽然还是成康帝的那一批官员,但是被李钊拆的七零八落,加上赵仁河的人马,是从下往上来的,他们品级不高,但是管的却是实事儿。

他们想从根源上贪,已经不可能了,可是要不贪的话,以前那些旧账可怎么平?

李钊的这个决定,让他们欢欣鼓舞的同时,又有些郁闷,这等于是日后真的只能靠官员俸禄过日子了。

再也不能朝“官费”伸手了。

这俩人年终来了一次审计工作,平南王查内务府,武阳帝是全面检查。

加上他们手里头有人,这些事情办的很快。

只是,平南王查内务府,却查出来一些款项去向不明,问谁都不知道,他就留了个心眼儿。

平南王将内务府从里到外的换了个遍,皇庄里头更是从上到下都换了,管事的没有一个不贪污的,庄头都有三房小妾了。

佃户们倒是能保持温饱,可想要攒点钱,难啊。

现在上头压着的那些皇家狗腿子,终于都被人撤走了。

还把多收他们的租子,给退了回来,一笔不少的钱呢。

按照平南王的说法:“年终了,也该还账了。”

武阳帝也开始给朝廷大换血,几个大臣没换,但是六部尚书却换了,从此之后,成康帝留下来的老臣们,被彻底架空,武阳帝大权在握。

平南王把内务府一个月之内给整理了一遍,所有需要采购的事情,都采取了招标办理,谁想卖给宫里头东西,就需要竞标,赵仁河相信,没人敢跟皇宫赖账。

就算是采购的土豆,大小都差不都,价钱从内务府采购的价格五十铜板一斤的天价,下降了十倍,五文钱一斤,还是麻皮土豆。

还有白菜,萝卜等物,甚至是包括猪肉在内,平南王允许他们打着皇家的名义,可以给自己的货物称为“皇家土豆”、“皇家白菜”等等,卖给皇家可以便宜,卖给其他的豪门大户多少钱,那他就不管了。

京都里有的是人家,想跟宫里吃一样的土豆,一样的白菜,一样的萝卜啊!

要说这些商家,一听这话,顿时茅塞顿开!

对啊,供给皇宫本来就不赚钱,甚至是要赔上一点运输费用,但是这个名头很大,到时候,这些普通的菜,都能卖上天价去。

所以年终尾祭,武阳帝意气风发。

建业二年,武阳帝继续修路,这一年,依然风调雨顺,国力又有所增长,另外,开始人口普查。

这一年,成康帝有所恢复,因为瘫了的关系,他倒是真的清心寡欲了起来,倒是那些年轻的美人,才人们,每日都要侍奉一个瘫痪了的老头子,娇花儿一样的美女,几个月下来,也枯萎了。

京都以及周边的公路修建的十分稳妥,百姓们能赚到钱,这比征发民夫修路,要快多了,赵仁河看着修路的进度,跟李钊道:“没有花钱的不是,这样的修路方式,才最合适。”

“是,你这办法是挺好,就是比较花钱。”李钊摸了摸他的头:“都是你的钱。”

国库的钱,不可能动,所以花的都是赵仁河的钱,钱从哪儿来的?东瀛运来的,东瀛那里不仅有银矿,也有金矿跟铜矿,虽然不多,但是专款专用。

何况,比起铜钱来,民夫们也挺乐意拿银子的,尤其是存起来当家底的可不少。

平时用铜钱,但是现在,物阜民丰,国泰民安的同时,这银子,也用的挺多。

而皇陵的一些农业上的新兴事物,也随着丰收而宣传开,不少百姓都学了几手,擅长的不同,就有所偏颇,同一个村子,可能李家擅长养鸡,孙家就擅长养猪了。

养的活物多了,地里堆肥的也就多了,种植粮食的时候,又有新兴的农具减轻农人的负担,一年下来,光是开荒的田地亩数,就十分惊人。

这一年,海太妃也移居京城,住在了宣亲王府,曾经的昭亲王府,现在的宣亲王府,平南王府在京城依然没有别院。

建业三年

水泥大道继续修建,同时,汇丰钱庄开遍了大顺朝,但凡是有县城的地方,就有汇丰钱庄,修路所需钱财,清一色从钱庄发出,同时也让百姓们知道了汇丰钱庄。

而这样一来,发给民夫们的工钱,不用倒腾多道手,没人敢抽成,说了一天十个铜板,一个月就是三百文钱,这是一个很高的工钱了。

而且如果三个月工资攒在一起取的话,会直接得到一两银子。

这一两银子是一个一两重的银元宝,成色十分好。

三个月本来是九百文钱,但是根据铜钱跟银子的兑换率,朝廷的规定就是一千个铜板,一两银子。

如果三个月的工钱一起取的话,就给一两银子,平白多了一百文钱,谁不乐意?

这路都修了二年了,朝廷的什么“基建工程”之一,据说修的这个公路是一方面,估计还有别的路要修,很多人赚了钱都改善了生活,甚至有的家里头,富裕的劳动力,就跟着修路的工程队走,一年到头赚的钱,不比种地少。

有的民工聪慧,都是熟手了,他们这样的人,工钱是翻倍的!

北方修路,南方也开始修,并且除了修路还有架桥。

这就更需要时间和精力,朝廷有专门的一组人马负责。

建业四年

汇丰钱庄在基层扎根完成,并且展开了业务。

除了存款之外,还有低息放贷,比起那些“印子钱”的利息和做法,汇丰钱庄可是菩萨一般了。

但因为触及了一些人的利益,朝中有几个老臣联名上奏,说汇丰钱庄聚拢钱财,意图不轨云云。

就差直接说,平南王有二心了。

李钊还没等说话,赵仁河就说了:“这汇丰钱庄是本王的不假,但是它也是皇家的,汇丰钱庄里,可有太上皇与万岁爷的干股,你说本王用心险恶,难道太上皇跟万岁爷,都要跟着本王有二心,要干点什么?”

其他人一阵哄笑,好多人都是熟面孔,赵仁河曾经教导出来的人才,如今都在朝中有了大用处。

李钊信得过他们,也乐意听他们的一些不着边际的建议,但是实施起来却非常的方便快捷,有利民生。

但是老臣们咄咄逼人,他们已经察觉到,这新帝的一些手段,并不是他们理解不了,是很多人都理解不了,少数人能想得明白,但更多的人是不明白的,只有实施了,才知道自己吃亏在哪儿。

他们不想继续下去,因为他们发现自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

老祖宗们的千年规矩,正在一点一点的改变,他们想要阻止,却阻止不了,因为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去阻止。

太上皇瘫痪了,不见外人,魏潇公公跟蓝星御医多番看顾,也只能保住太上皇的一口气不咽下去。

见不到人,老臣们心里也没底。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百年帝国,正在散发一股新的生机。

“可你的汇丰钱庄,比国库都要富有……。”

“是啊,富可敌国说的就是平南王了!”

一些老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句句都带刺儿,话里的意思都够诛心的了。

“富可敌国?”赵仁河一摊手:“本王可不跟朝廷做对,对了,为了方便,本王决定,汇丰钱庄,改名为”皇家汇丰”钱庄。”

他这个决定,差点儿噎死那几个老大人。

汇丰钱庄本来就很有名了,要是挂在平南王的名下,还有可能说点什么,但是现在改成了“皇家汇丰”,那还不得所向披靡,无敌天下啊?

无奈的是,几个老大人光是嘴皮子利索,真正的本事,一点没有,还被平南王趁机将“皇家”的名头,扣在了汇丰钱庄的名字前,让汇丰钱庄成了钱庄里的巨无霸。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