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597)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更诡异的是,成康帝不计较,昭亲王也没来宫里头负荆请罪!

成康帝从庄亲王那里听说了,昭亲王一点表示惊悚啊,烦恼啊,或者是愧对圣恩之类的都没有。

人家该干什么干什么,以前什么样儿,还是什么样儿!

成康帝都想不明白了,他特意召战亲王入宫奏对,现在战亲王可是宗人府的宗人令,管着所有的皇亲国戚呢。

可是战亲王跟昭亲王的气质差不多,都是冷淡系,而且战亲王还不是成康帝能随便支使拿捏的人。

但是这样的人,反倒是成康帝目前最需要的:“你说,昭亲王怎么样?”

“您要立他为太子吗?”战亲王愣了愣,他不如李钊那么面无表情,但是他是支持李钊的,李钊可是说了,当了皇帝就让他去戍边,领兵打仗都成。

他是恨不得李钊马上当上太子,然后再立刻登基称帝,他就能出去打仗了,如今他是宗人府的宗人令,每天看到那些不成器的宗室子弟,他总想将人提熘出来揍一顿再说。

宗室不成器,皇室子嗣凋零。

这日子眼看着就过不下去了!

可是成康帝却一愣神:“你说什么呢?”

战亲王莫名其妙:“那您找臣来是?”

前些日子的事情,朝中多少人都在议论纷纷,只是大家不敢明目张胆的讨论,却在暗地里眉眼齐飞。

宗室里亦是如此。

要不是事关储君,恐怕早就有宗室为靠山的赌坊,开始下注了。

以往不是没有过,以朝廷某项大事为赌局的事情。

成康帝不高兴的道:“就不能是别的事情了?”

“哦,那是什么事情?”战亲王有气无力的看着成康帝。

不是立太子这样的大事,找他这个宗人令干什么?打仗也轮不到他来操心,话说他倒是很想去打仗,看成康帝的意思,也不能让啊。

“朕这么大年纪了,昭亲王又……朕想立一个继后。”成康帝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一开口,就是大事情,立继后。

战亲王顿时就来了精神:“万岁爷,您说的可是真的?自打大行皇后去了,这已经有二十年了吧?您上次提起来想要立后,可是二十年前!”

那个时候,昭亲王还不是昭亲王,只是九皇子呢,直接就把二皇子给揍了一顿,那个时候的东皇贵妃,是二皇子的生母,眼看着到手的凤位,就这么被九皇子给打飞了。

自那之后,成康帝再也没有提过立继后的事情。

反倒是最近几年,还封了温岳这位大舅哥儿为国舅。

虽然只是荣誉头衔,可也是承认了这门姻亲的重要性。

现在好好地日子,又提立继后的事情,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是啊,二十年前,朕要立个继后,被昭亲王小孩儿义气给搅黄了,现在他都三十几岁了,难道还要打谁不成?”成康帝板着脸,也是一股火给拱的:“你是宗人令,你看孙皇贵妃可好?立为继后可使得?”

“万岁爷,既然您这么问了,臣就实话实说了。”战亲王虽然暗中投靠了昭亲王,可也不能在这个时候,激烈反对,因为他是臣子,不可能也不能在这个时候,跟成康帝对着干。

那样太明显,成康帝一看就能看出不妥,他只能就事论事,幸好他是宗人令,说话还有点参考价值,分量不轻不重吧?好歹要立继后,必须要过他这一关,要是成康帝直接下了明旨,那可就太突兀了。

“赦你无罪,说吧!”成康帝见他没有直接激烈反对,心里舒服多了。

就算九皇子再如何,也不能越过他这个当父皇的去。

“谢皇上。”战亲王打叠起精神来开口道:“首先这立为继后,也无不可。”

成康帝点头。

“后位空悬,的确对国,对后宫都没好处,别的不说,后宫那些主位娘娘们,就斗得不可开交,要是有个皇后坐镇宫中,自然,这些烦心事也就不用皇上操心了。”战亲王说话很慢,每次开口都细细思索半晌,表示他说的话都是三思而后行的,尤其是此次谈话,事关立继后的问题。

皇后之位,一国之母。

不管是原配还是继后,那都不是小事情。

“不错。”成康帝继续点头。

“不过皇后乃是一国之母,务必要才德兼备才行,还要对皇家有所贡献。”战亲王无比庆幸自己是个宗人令,干了这几年,一些事情上,习惯了打官腔,也摸透了这宗人府里的各色事情,如今拿来应付成康帝,绰绰有余:“此时选择继后人选不可不精细,仔细。”

成康帝又点了点头:“继续说下去。”

“皇上既然赦臣无罪,那臣就放肆一下。”战亲王继续道:“首先这女人在后宫,最大的贡献当然是哄万岁爷的欢心,只有哄您开心了,才是一个好的,要是您看着都讨厌的,还有什么意思?”

成康帝笑了,心情舒爽了许多。

战亲王说的不错,后宫佳丽三千人,哪个不讨他欢心?

“其次就是看生育了。”战亲王第二个理由更强悍:“女人么,主要是生育子嗣,后宫的女人们能讨您欢心的无非是样貌才情,但最重要的一点,自然是要为您开枝散叶了,就像是大行皇后,生了两个龙子,当年的二皇子的生母,东皇贵妃,不也是生了大公主跟二皇子,还养了八公主么?那也是一子二女的人。”

成康帝的笑容有些淡了。

“所以这人选上,务必要有子女,要对皇室有功才可以说得过去,不然凭什么立为继后啊?”战亲王侃侃而谈:“还有一点,继后的出身不如原配皇后的高,这是肯定的,但是也不能太低,在贤良淑德上,更不能有所污点;女眷最重名誉,且娘家也不能……。”

选皇后的事情,可关系到国祚根本,战亲王表示自己不敢马虎,说的那叫一个多啊,还包括了民间声望。

要是出自一个名声不好的人家,那这皇后还真封不得。

孙家的名声好么?

说实话,战亲王不看好孙皇贵妃,因为她娘家的名声,还真不怎么样。

话说孙家自从出了个皇贵妃,一下子就发达了,普通人一下子发达了无非是到处显摆,钱烧得慌而已。

而孙家不一样,他们家的孙达跟孙逊就跟脑袋被门夹了一样,尽干一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孙达家的大儿子,眼看着就十八岁了,原来订了一门亲事,后来他们家发达了,就把亲事给退了。

如今正紧锣密鼓的准备科举……可惜,他还不是个秀才,要考个秀才才能会试,而且此次主考官是孙达,他身为人子,需要避嫌,这一届是不能考的。

孙达跟孙逊还好一些,可他们俩的媳妇儿可就不好了。

在夫人圈子里是出了名的落魄户,就算是有孙皇贵妃在,也让人看不起,不会说话,不会办事,还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看不起比他们家品级低的夫人太太,对高于她们家品级的人家,明目张胆的巴结,遇到皇室宗亲,恨不得跪舔一番。

短短时日间,两位孙大人分别纳妾八个和六个,而两位孙夫人,分别打死了三个和四个。

这名声不说声名狼藉,可也好不到哪儿去。

无法跟大行皇后这位原配娘家的名声比肩。

如今温家婆媳二人,每日忙忙碌碌的不止照顾家里头,还有海太妃的慈善事业会,名声那是杠杠的好啊。

多少人家提起慈善事业会,都说那里的人个个都是观音菩萨的化身,都是心善的贵人呢。

可惜,这些人里头,并不包括孙家两位夫人。

第一是孙家还没打入老太太们的圈子里。

第二就是孙家的家风不好,海太妃不乐意!

第三更有意思了,孙家的两位夫人也不乐意出钱做什么善事。

捞钱还差不多,出钱就跟要了她们的命一样,只有家里进账的哪有白拿出去的道理?

所以孙家的名声还真不怎么样,这样的人家,如何能成为皇后的娘家?

不管孙家兄弟俩的官品高低,这人品首先就不过关。

成康帝大概也知道一点风声,但是知道的不多,今日被战亲王如此明目张胆的提出来,并且列了一二三个条件,件件都把孙皇贵妃摒弃在外。

后宫里倒是有贵妃在,可是贵妃的娘家也不太合格;德妃的娘家倒是好,可是德妃是排在贵妃之后的……几个得宠的年轻女人,还没生育过,更不可能越过有生育的女子,成为皇后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