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586)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他们十几个人,加上敖登格日乐和她的亲小叔叔巴图鲁,以及巴图鲁的四个左膀右臂,还有几位算是部落里的话事人,其余的都散了。

一个帐篷里也就三十个人。

团团坐着,这回说话就很随意了,比起刚才那跟全堂会审似的,这回气氛融洽了许多。

吃着烤全羊,喝着马奶酒,听着马头琴,蒙古长调,小虾米感叹了一句:“这才是我想象中的蒙古草原生活。”

“吃你的吧!”海洋拿了半个烤羊腿,放他跟前的盘子里去。

他们在蒙古享受烤全羊的时候,李钊带着赵仁河,正在给十二公主办满月酒。

属时已经是冬月里,飘着大雪的时候了。

不过后宫的翊坤宫里却温暖如春一般。

又因为是十二公主的满月宴,洗三的时候,并没有大办,可是满月却大办了起来,而且也不知道成康帝是怎么想的,这满月宴也指定了让李钊这个昭亲王去办理,其实这样的事情,完全可以让内务府去承办,这几个月的大宴小宴,他都让李钊这个亲王去办理,搞得内务府的人生怕被昭亲王抢了饭碗一样。

不等赵仁河生气,海太妃就先不高兴了:“区区一个小婴儿,满月就让内务府的人承办一个满月宴就行了,还让你去?也不怕折腾没了福气!”

如今海太妃可是不同以往了,虽然还是心地善良,但是她最不喜欢的就是拿孩子说事儿。

现在十二公主才满月,虽然是跟万岁爷一个生辰,但是也不至于让堂堂一个亲王,不干别的就给她准备满月宴吧?

而且说是满月宴,实际上就是在翊坤宫摆开六桌的席面而已。

大冬天的倒是青菜比较出众,还有六只烤乳猪,一共六道青菜,六道荤菜,凑了十二个冷热盘子。

海太妃是吃完了才知道,这满月宴是李钊办的,顿时就生气了。

“没什么,给自己的小妹妹办个满月宴而已。”李钊生气不生气的都没什么表情,但是赵仁河看得出来,他是生气了。

不由得握着他的手道:“你怎么了?这么点小事情你不该生气才对。”

“孙皇贵妃这才出了月子,内务府那边的人给我透露了一个消息,孙皇贵妃又开始准备上好的坐胎药了。”李钊抿嘴,忍不住道:“而我那位父皇,这几日也叫人做了点子补肾益阳的药膳吃一吃。”

赵仁河目瞪口呆:“卧槽!这俩咋回事?还想再生一个?”

一个六十六了,一个虽然年轻,但是也算高龄产妇,快三十了啊!

过了年,一个六十七,一个三十整,就算是在赵仁河的上一世,也是非常让人惊讶的生育年龄了。

不说生不生得出儿子,就是女儿,这也太艰难了一些,十二公主在娘胎里头养得好,那也是孙皇贵妃折腾了半宿才生下来,而且喝了催产药,这玩意儿伤身体。

根据蓝月传回来的消息,孙皇贵妃仗着宫里头有不少好药材,以及医术高明的大夫,才敢这么折腾,普通人家早就死翘翘了。

听说生产的时候,怕自己大出血,她光是云南文山,七个头的金不换,就准备了好几个,都磨成了粉末,放在产房里头;怕自己生产的时候没力气,东边进贡来的长白山老参,都得了两支,也在产房旁边的小茶房放着,方便熬煮汤汁。

不然当时离宁寿宫最近的是延禧宫,而且宁寿宫是东六宫,她为什么非得要回到翊坤宫生产?

还不是怕在别人的宫殿里,着了道么。

宁愿被颠颠簸簸的回到翊坤宫生产,因为这里一切准备得十分周全。

不管是催产,还是止血,都有好东西。

幸运的怀孕,小心翼翼的保胎,安稳的生了,结果是个女孩子,这孙皇贵妃还是不甘心,才出了月子就想继续坐胎生孩子,不说对她本人的身体,有多大伤害,就说这股韧劲儿,谁能不佩服?

“真够不着调的了!”就连海太妃都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不看别人,看皇上!”李钊对这母子俩扯了扯嘴角:“他还是想有个儿子。”

“你……算了,让他折腾去吧!”赵仁河却笑着安慰李钊:“我们也不要东宫什么太子之位,储君之名了,到时候,我们直接登基。”

“嗯。”李钊有被安慰到,因为赵仁河在他面前是真的什么都敢说啊。

他也是这么想的,储君之位空着是他太子哥哥的,那他啊,就直接登基称帝好了。

感谢ㄗㄓㄣㄕㄘ对我的支持,么么哒!想知道更多精彩内容,请在连城读书上给我留言

第506章 又是一年腊月里

一家三口回到了昭亲王府,洗漱一番就都去睡了,半夜赵仁河迷迷煳煳地醒过来,透过格子窗中间的那一片玻璃,发现外面下了大雪。

赵仁河一动弹,李钊就醒了:“怎么了?”

“没什么。”赵仁河马上又钻进了他怀里,拱了拱:“外面下雪了。”

“哦。”李钊听说下雪了,就将被子往上扯了扯:“睡吧,要是雪大的话,明天带你玩雪去,明日朝廷休沐。”

“好呀。”这回赵仁河入睡很快,休息好了,明天才有精神头,去玩雪呢。

李钊跟他在一起这么多年,太知道他的性格了,顿时抿嘴,嘴角微翘,这人的心思啊,还跟小孩子一样。

提起小孩子,他就想到了小虾米,等他把一切都摆平了,就传位给小虾米,带着小河游历天下去。

结果第二天,风雪没有停,天也阴沉沉的,海太妃一大早就去她的慈善事业会,雪大了,就该赈灾了。

如今慈善事业会有一栋单独的会所。

乃是在京中内城与外城交界处,两进的大院子,一进是专门停车停轿子的地方。

一进的都是平房,左右两边有十几个东西厢房,专门给仆役下人们临时落脚的,还有一个大伙房,可以做一些家常菜填肚子。

二进的正房则是三层楼高的建筑,一楼是接待大厅,二楼则是开会的地方,三楼才是勉强给太太奶奶们休息的地方,东边也是起的高楼,二层,一楼是专门给这些女眷们吃饭,二楼是给丫头婆子们休息的地方。

西边的二楼,一楼是办事的地方,二楼则是存档的地方。

赵仁河专门买了此地给海太妃作为慈善事业会的会馆。

这可是京中一景呢!

倒是赵仁河,早上起来没能出去玩雪,就跟李钊二人,懒了被窝:“我们好久都没有懒被窝了。”

他不让李钊起床,李钊也乐意陪着他胡闹。

“那就懒一懒。”李钊就陪着他躺在炕上不起来。

“上次小虾米来信说去了哪儿?”

“好像是蒙古,他们走的高丽路线,不过现在那条路线是我大顺朝的了。”李钊道:“只是如今这都冬月了,他们去蒙古,恐怕不好走,八成要在蒙古过年。”

“我的天哪!”赵仁河想起了蒙古的天气。

他在前世的时候,对蒙古的天气十分的无语,因为他是东北人,但是总能在天气预报上,听到天气预报员开口说:“在蒙古和西伯利亚形成的冷空气……。”

然后他们那里就该冷起来了,最低气温三十度,听说往北最低气温有达到四十度的,零下哦。

顿时赵仁河就躺不住了:“那地方冷的都让人骂卖玛批,他们大冬天的去那里干什么?擦!”

一激动,就滚了起来:“不行,写信让他们回来,不来京城也可以,去哪儿不好,非得大冬天的往蒙古草原上熘达?”

“你也知道是大冬天的了。”李钊赶紧把人用被子裹好,幸亏屋子里的温度高,不然大早上的冷风一吹,还不得着凉啊。

“我知道。”赵仁河挣扎着从被子里露出来脑袋:“别躺着了,孩子跟老人都在蒙古大草原上,我担心啊!”

“你担心也没有用。”李钊把人用被子围好:“这大冬天的,又是蒙古草原,上哪儿送信去?”

“那你怎么接到他们的来信?”赵仁河有点胡搅蛮缠了。

“是他们入草原之前,托人带了信回来,厚厚的一个包袱,十几个信封,给你的,给我的,给太妃的,给海大将军的,几乎能想到的都有了,信是一个月前写的,现在算起来,都快两个月了,那边八月份就飘雪了,如今冬月初,早就大雪封山了,没事儿都找个地方先过冬再说,大雪咆天的你要他们赶路回来干什么?走出草原估计也开春了,年都过完了。”李钊一边说,一边在旁边的炕桌上倒了一杯温水,喂给赵仁河喝下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