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573)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中秋宫宴的前一天,赵仁河才让人停止制冰保持海鲜的新鲜,第二天一大早,海鲜就集体解冻,然后被煎炒烹炸。

这一天的宫宴分两个步骤进行,一个是中午请文武百官吃,一个是晚上在宫里头,请皇亲国戚吃,这个是自家人的团圆宴。

文武百官第一次这么吃饭,文官都觉得别扭,可是武将们倍感亲切。

李钊面无表情的说了这种“自助餐”的来历,说的武将们频频点头,对他更满意了。

赵仁河就喜欢这种吃饭的方式,他拿了个大盘子,先跑去海鲜热菜那边,挑了半盘子的辣炒橙子,盐焗海蟹等等海鲜,然后又拿了个盘子,去旁边盛了点红烧羊排骨,红油肚丝。

送到了他跟李钊的桌子上,李钊对面坐着王旭跟一个陌生的中年人。

他没机会认识,就转身又跑出去,拿了洋葱鱿鱼圈,一笼屉的烧麦,干煸豆角和红烧狮子头,送到了桌子上。

那个中年人有些诧异的看着忙碌的跟个小蜜蜂似的赵仁河。

赵仁河扭身又走了,半晌过后,端回来一盘子的拍黄瓜,炝金针菇……一些素菜。

这个时候,王旭身边的人换了一个年轻的像是某个高门大户出来的小纨绔。

然后他又跑出去一手一个端了俩砂锅回来,一个紫菜蛋花,一个拆骨肉酸菜。

王旭身边已没人了,但是他一脸黑线的看着赵仁河:“平南王,你没吃饱饭吗?”

感谢ㄗㄓㄣㄕㄘ对我的支持,么么哒!想知道更多精彩内容,请在连城读书上给我留言

第496章 肚子越大心越大

他真的有些受不了,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平南王给他们端来了一桌子的各色菜肴,有荤有素不说,连汤跟甜点都有。

比专业侍奉人的内侍公公们还要快!

刚才好几个人来,看他们的眼神都不太对了。

他都羞愤的差点连笑容都维持不下去,再看平南王,好么,一脸愉快的表情,坐在他对面,是抬手就吃,一点不好意思都没有。

这太让他生气了!

“你生什么气啊?”赵仁河摸了摸自己的脸蛋:“我饿了,我要吃饭,怎么了?”

李钊默默地拿起了一双筷子,吃了起来。

不得不说,赵仁河选的菜品都很好吃,虽然形状上来说,不那么华美,但是这些菜品都带着一股子热乎气儿。

原来是赵仁河让人在那些装菜的盆子底下,放了两根红彤彤的银丝炭,既不冒烟,又能让盆子保持热度,吃一个时辰,那菜都不带凉的,加上菜一旦减少过半,就该有人往里头添菜了,不怕剩下,剩下的可以赏给宫里的太监宫女们吃。

其中的辣炒蛏子是赵仁河最喜欢的一道海鲜菜肴,只可惜蛏子这个东西是海边的货,在这个运输不方便的时代,很少能在北方吃到了。

这次也是托了中秋节的福。

“可是你不能等一会儿再吃吗?”王旭气的想要上前咬他几口解恨。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结果赵仁河一点羞愧的意思都没有:“再说了,民以食为天。”

得,王旭还让他给训斥了一句。

气的鼻子都要冒烟儿了。

“好了,不要生气了。”赵仁河知道李钊身边能人不少,可是能让李钊完全放心的也就王旭这么一个拐着弯的表弟,还有他带来出来的那一票人马。

有些事情,他跟他的人都不方便出面,那就剩下王旭一个人去办了,温家三兄弟,老大要在勋贵圈子里做事情,老二要在通政史司做喉舌跟耳目,老三则是远赴东瀛为按察使。

也都在为李钊的大业而效命。

王旭是李钊的左膀右臂,可不能得罪了。

看他气嘟嘟的样子,赵仁河用筷子敲了敲盘子边儿:“你当今天是什么日子?竟然敢在宫里头,公然拉帮结派,结党营私,你当皇帝的眼珠子是玻璃球子吗?看不到你的小动作?王旭啊王旭,亏得你号称智勇双全,你就这么一个智勇双全的样子吗?”

王旭愣住了!

他自从十八岁开始跟着李钊,就成亲的时候在家里头住了一个月,第二个月就出门去了,妻子跟他聚少离多,如今好不容易熬出了头,看到了一线曙光,他就有些飘飘然了。

加上身边的人,也都在巴结他,他早就发现了,昭王殿下跟以往不一样了,他是成康帝唯一的子嗣,唯一代表了什么意思,他最清楚了。

所以哪怕是在中秋宫宴上,他也有些无所顾忌,带着人来见王爷,还自觉非常不错,因为来找他的人,都是以前他看好人家,人家却没看好昭王殿下。

现在嘛,他们都主动求他,来见一见昭王殿下。

“我知道你心里着急,但是九十九拜都磕过了,咱们不差那一哆嗦。”赵仁河继续道:“你刚才的样子,太急功近利了,平白的让人看轻你,也看轻了我,因为我们是一伙儿的么,东瀛如今派遣的官员源源不断,我知道有人又动了心思,想要去东瀛了,你可以告诉他们,去东瀛可以,但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你是说,还要出事?”王旭皱眉了:“现在去的人可都是我们这一派的!”

都是他们的自己人,要是出了事情,可不好交代啊。

“不会出事的,我就是那么一说,让你回绝那些人有个好借口。”赵仁河笑了:“何况我们的人,每一个都很珍贵,可不敢拿人命往里头填。”

王旭这才松了口气,有些忐忑的看向了李钊,刚意识到自己的确是有些孟浪了。

“吃饭。”李钊就给了他两个字的回答。

他心里明白,王旭跟了他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何况王旭并非愚蠢之人,只不过是被眼前的一点好处蒙蔽了双目,他清醒了也就没事了。

果然,他不说,是因为他说了这份情谊就变薄了,可是他不说,不代表赵仁河不能说出口啊!

平南王也是绑在了昭王殿下的这艘船上的人。

他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王旭作死,坏了他们的大计。

“好。”王旭低头吃饭,吃得很认真。

他的确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透,知道昭王殿下没有怪罪他,但是心里头更笃定,一定要好好地反省,然后更认真一点,大计可成!

中秋的自助宫宴吃的众人都很满意,文武百官们下午就能出宫去回家过节了,但是赵仁河跟海太妃,还得留在宫里头,吃一顿宫宴,这次的宫宴依然是自助餐形式,不过比起前朝文武百官们吃的更精细有些,前朝吃的时候,用的是大锅,因为人多啊,不用大锅装不过来。

晚上的宫宴用的是小锅,很精致的那种。

而且吃的菜肴也不一样。

给文武百官吃的要大气,要有寓意,更要展现一国的风度。

总不能给人上个炸土豆条吧?

哪怕那就是炸土豆条,在这里也得叫“金晶土豆条”。

而晚上的宫宴,除却各色菜品之外,还有月饼,赵仁河找人做出来冰皮月饼。

这东西做出来之后,呈现半透明的样式,隐隐约约能看到里头的馅儿都是什么。

但是也不确定就是看到的样子。

赵仁河特意跟李钊俩在宴会末尾的时候,成康帝要赏赐“团圆饼”之前,俩人一起抬着一个好大的圆盘子,上来了。

圆盘子里头放的就是冰皮月饼。

“你这是什么……月饼?”成康帝就算是见多识广了,但是他还真不认识这东西。

“回您的话,这是冰皮月饼。”赵仁河用小竹夹子拿起来一个,放到了金盘子里送到了成康帝的面前:“您仔细看看,还能看到里头的馅料呢!”

成康帝果然仔细看了一下:“这是枣泥馅儿的月饼?红红的,应该是枣泥馅儿的月饼!”

“您老慧眼!”赵仁河夸张的道:“这就是枣泥馅儿的,刚才昭王殿下还猜是红豆沙的呢。”

“春卷吃红豆沙馅儿的好,月饼么,看这样子,表皮虽然可爱,但肯定是糯米做的,这东西不能加糖,加糖就变粘了,不好拿,会沾手;而月饼不甜不好吃,除非是肉馅的那种,不过北方不爱咸肉月饼,南方也不爱,唯有川陕之地有这么一个风俗,还是当年夷人留下来的口味。”成康帝笑着道:“故而,你这冰皮月饼,必定是月饼皮清淡,内里的馅料香甜,而说起香甜,还有什么比枣泥馅儿的更甜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