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566)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他实在是不想面对表姐的一哭二闹三上吊,哭嚎的让他烦心。

慧宾郡主一抹脸,恢复了雍容华贵的郡主风采:“既然万岁爷这么说了,臣妾就多谢万岁爷啦!这样,表姐今日给你做一桌菜,就当表姐给你赔罪了,不要生气么,表姐这么大年纪了,就这么一个可心的儿子,可不想白发人送黑发人。”

成康帝无奈的摆了摆手。

慧宾郡主就去了御膳房。

成康帝哭笑不得,他中午就吃到了自己表姐的手艺:糖醋萝卜、银鱼蒸蛋、蒜薹五花肉、八宝豆腐箱。

碧梗香米饭一碗,还有一份紫菜汤。

这就是慧宾郡主做的菜,看的成康帝很是怀念:“这可是表姐最拿手的四菜一汤,其实,八宝豆腐箱,最最拿手了,当年就是做了这道菜,才让姐夫惊为天人,来皇宫跪求赐婚。”

“这些年都没有怎么下厨了,有了儿媳妇孙媳妇,有伺候我的晚辈,就很少下厨做菜了。”慧宾郡主知道自己这次是有些强人所难了,故而这个时候开始示弱:“但是我弟弟要吃,就要做一桌出来,额呵呵,尝尝看,是原来的味道不是?”

成康帝吃了两口:“还是那个味道,表姐还是以前的手艺!”

俩人算是吃了一顿回忆杀的午饭,慧宾郡主没有去后宫拜见谁谁谁,而是直接出宫了。

走的十分潇洒。

她明白,这个时候,她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平浪候府下一代已经注定不能崛起,但是孙辈儿倒是可以筹谋一番。

成康帝中午午休起来之后,魏潇公公抽搐着嘴角进来:“庄亲王来了。”

“他来干什么?平日里不务正业的,能有什么正事?”成康帝起来了,用温热的湿毛巾擦脸,开始洗漱:“来了多久了?”

“等了一中午。”魏潇公公道:“听说是因为庄亲王妃的娘家表哥,也在这次的派遣名单里。”

成康帝:“嗯?”

庄亲王平时不管事儿,但是关键时刻,他也得给个面子,因为他将庄亲王立为皇族兄弟的典范,一直都是兄友弟恭的样子,而庄亲王很多时候,是没什么追求的,能求成康帝的时候,太少。

他不爱管闲事儿,故而成康帝一直都是赏赐的时候多,能给庄亲王恩典的时候少。

庄亲王突然来找他,成康帝还有些内心欢喜,但是一听说是为了派官东瀛之事,就觉得高兴不起来。

果然,庄亲王来说的就是这件事情:“王妃是真的不想让人去啊,家里听了这件事情,几乎要吓死,白着脸就找小王来了,万岁爷啊,你可别让人去了,要是坚持去的话,估计家里就要提前准备后事了!”

成康帝气的脑袋疼:“让他去当一任按察使,也不委屈了他,再说这次是去东瀛,那里多好啊?有银矿的。”

“有什么矿也不成啊!”庄亲王苦笑着道:“有命赚钱没命花……。”

成康帝这个气啊:“没那么严重吧?”

“真的,万岁爷,现在能去东瀛的都是真英雄。”庄亲王搓着手道:“您看,就行行好吧,他们也是拖家带口的,不容易啊!”

何必非逼着自己人去送死呢?

这句话庄亲王没有说出口,但就是那个意思。

庄亲王以及他的势力,是成康帝的铁杆嫡系支持者,所以成康帝也得给庄亲王这个面子。

只好将这个人也拿下了名单。

结果这两位成功了,接下来的人就更多了。

从勋贵到高官,成康帝看着名单上就剩下七个人,一气之下,不给删减人员了。

结果这七个人听说自己要被送去东瀛,顿时千奇百怪的理由都来了!

一个骑马被甩了出去,腿儿断了,伤筋动骨一百天不说,但是这个人要休养半年多!

一个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睡了个花魁,结果马上风,虽然没死掉,可身体虚弱,要调养一年多才能恢复过来,其间要补身体之外,连女色都不能近,成了半个废人。

一个赶巧儿,嫡母死了!

怎么死的就不说了,反正死的很是时候,这位丁忧去了。

这个官员是个庶出,嫡母无子,他娘是父亲的通房大丫鬟,后来生了他,还有两个庶弟一个庶妹。

一个喝酒喝多了,把自己喝成了中风。

一个外出狩猎,被野狼给咬了,也要在家躺个十天半个月的,反正是不良与行了。

一个从楼上坠了下来,摔的半身不遂了!

最后一个更离奇,老婆死了!

按照大顺朝的规矩,妻子去世,丈夫要守孝一年。

为了不去东瀛,这些人是真的什么奇葩招式都使了出来。

幸好两起死人的事情,是真的,嫡母卧床多年,死了也不太稀奇,都八十来岁的老太太了。

嫡妻的那位,是因为嫡妻有咳症,熬了几年没熬过去,家里还有俩嗷嗷待哺的孩子,应该是真事儿。

要不怎么说赶巧了呢!

可剩下的就有些人工痕迹了。

赵仁河也听说了此事:“真的是凑巧吗?”

“你怎么会起怀疑?”李钊有点惊讶的看着赵仁河:“这可是万岁爷派人调查过了,真的是凑巧而已。”

“就是太巧了,所以我觉得不可能是这么巧,是,世界上是有无巧不成书一说,但是我不相信巧合,一次两次可以,那能这样巧呢?”赵仁河疑狐的看着李钊:“你是不是早就算计过了?”

“是,算计过了,那两家是特意挑出来的挡箭牌。”李钊道:“那位嫡母的确是病入膏肓,命不久矣;那位嫡妻也是如此。人还没有走,家里就出了丧事,他们俩的位置也没有什么无可替代的意思,夺情是不可能的,只能另派他人。”

“好计策啊,这可是不显山不露水,就把竞争对手给拿下了。”赵仁河竖起大拇指。

“好了,去吃粽子吧!”李钊拉着人起来,带他去了中院那里,今日端午节,北边没有赛龙舟,只能吃点粽子,鸭蛋之类的庆祝一下,倒是街面上有不少新鲜艳丽的摊子,卖彩绳、葫芦跟五毒绣品。

俩人吃完了中饭,还有闲情逸致去了街上,因为明日就是端午节了,今日街上不少人都在买卖过节的东西。

“明天早日起来,我们去踏青。”赵仁河给李钊买了一个五毒绣的手帕:“带着用吧,多应景。”

“好。”李钊就用了这只手帕。

而成康帝也无奈的在李钊提供的人员名单上,写了一个“准”字。

这一批人,过了端午就走马上任。

感谢ㄗㄓㄣㄕㄘ对我的支持,么么哒!想知道更多精彩内容,请在连城读书上给我留言

第491章 端午·冷面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仲夏之时端午到,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吉日,即如《易经·干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

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

所以皇家在诸多节日里,才会重视端午节。

端午节两个标志性习俗是吃粽子和龙舟竞渡。

北方没有龙舟竞渡的活动,所以就是吃粽子。

然后再看看戏曲,有的地方,会有踏青的活动,就是早上出门去,拿一些新鲜的艾草回来,插在门上,可以辟邪。

所以一大早起来,俩人就相携出门去了京郊,大早上的空气好,人还少。

“我们采一些艾草回去。”李钊道:“你在家这个时候,吃青团了吧?”

“早就吃上了。”赵仁河道:“南边儿是三月的茵陈四月的蒿;北边儿则是四月的茵陈五月的蒿。北方比南方晚了一个月。”

“南北方的差异还是很大的。”李钊道:“故而南方有两季丰收,北方只有一季,这税收上来说,还是南方更丰厚一些。”

“其实北方也可以开展农副产品的,只不过大家不重视而已。”赵仁河道:“而且北方给人的感觉,是粗狂,是荒凉,是民风彪悍,物产匮乏。”

李钊点头:“你说的很是。”

“所以想要发展民生,就要有所改变。”赵仁河跟李钊一边熘熘达达。

踏青采了不少艾草,回城里之后,又看到不少小摊儿,花花绿绿的可新鲜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