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560)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李钊看完这封奏折,才知道为什么,成康帝的脸色那么有意思了。

海福龙不愧是小河的舅舅,这舅甥俩的脾气很相似,或者说,跟海如花的脾气也很相似,实心眼子的人,气得不行,说话也不客气,但是这种不客气,却把成康帝给噎住了。

怪有意思的啊!

他将奏折交给了两位尚书。

二位尚书看过之后,脸色也很精彩。

他们看重的,人家平南大将军却不一定看重,而且他们派遣五十几个人去,其实是有试探的意思在内,如果平南大将军接手了这第一批官员,那么第二批也会随之而至。

谁知道,人家根本不在乎你们派去多少,自己人倒是给他们丢脸了。

“你们三个回去,再拟一份名单出来,给朕参详。”成康帝摆了摆手:“后天早朝,殿上议政。”

“是。”李钊跟两位尚书一起退出了养心殿。

出了殿门之后,两位尚书为了避嫌,走在了昭王殿下的身后三步远的距离。

而李钊也不跟他们多交流,出了宫门上了车架,回到了自己的王府。

赵仁河也正好在书房里,看到他回来,立刻就道:“舅舅来消息了?”

“来了。”李钊将事情跟他一句都不隐瞒的告诉了赵仁河。

赵仁河听了之后,看李钊的眼神都不对了:“你是不是早就算到了,他们不会安全到达?所以你提早拟定了第二份人员名单?”

“是。”李钊道:“我在海边待了十几年,自然知道春天海上风浪极大,朝中的人知道的少,而且能注意到海面变化的更少,吏部派遣官员,是有到任时间限的,不管他们着急不着急走,都得按时到达赴任地点,而你舅舅那么爱惜自己人,怎么可能让人去送死?他们走也只能是自己走,而不是被人送走,如果他们不自己作死,还能有一条生路,既然他们自己作死,那就不一样了。”

“怪不得你第一批都不派自己人去呢!”赵仁河一脸的恍然大悟:“厉害啊!”

“第一批派去的都不是好人。”李钊道:“有贪官,有酷吏,甚至是纨绔子弟,他们钻营去东瀛,看重的不是什么政绩,而是看中了那里的财富,你知道么?你的五百万两银子,有多吸引人?还每年一笔,多少人眼睛都羡慕红了,幸好你送给的是皇上,换一个人都压不住。”

“大海……。”赵仁河感叹了一句:“大海啊大海,是我生长的地方!”

扯着脖子高歌一曲,李钊在旁边站着,来了一句:“好难听!”

“这个难听吗?我唱歌一直不在调上。”赵仁河清了清嗓子:“我给你朗诵一首诗好不好?”

李钊点了点头,只要不唱歌,比什么都强,他这歌词很白话那种,而且好通俗。

“大海美啊!”赵仁河以一种咏叹调念叨:“全都是水!”

李钊看了过去,全都是水?

“骏马奔腾啊!”赵仁河伸出双手,挥了挥:“四条腿儿!”

“去吃午饭吧,我回来的时候,听田公公说,今天有春饼,有嫩炒牛肉,鸡蛋辣椒圈和土豆丝。”李钊站了起来,掏了掏耳朵:“走吧。”

“哦哦,走,吃春饼去!”赵仁河乐颠颠的道:“我还教了厨房烙五彩春饼,我跟你说,黄色的是放了黏米的,紫色的是放了黑米……。”

俩人出了书房,去了隔壁的食厅,这里早已经开始上菜,还有一盆的蔬菜汤。

海太妃在后宅用膳,田公公拎着一个食盒进来:“这是九公主府送来的炒绿豆芽。”

第486章 第二批人启程

“好,赶紧放上来。”赵仁河接了菜盘子,好么,好大的一盘子,素炒豆芽儿,还冒着热气的样子。

配上他们今日吃的春饼,很合适。

赵仁河前世吃的春饼,是用素油烙的薄薄的那种,而在这个时候,用的却是蒸制而成的薄饼,没了烙饼的那点素油,反倒是配着菜吃更爽口。

葱丝,香菜,鸡蛋酱辣椒圈儿,豆芽儿,土豆丝,黄瓜丝,卷在一起,一口吃到很多味道。

“这次我们的人应该能顶上去了吧?”赵仁河想到李钊的第二份名单。

“不,只顶上去三分之一就可以,太多的话,容易被人发现。”李钊道:“而且,剩下的三分之一,必须是碌碌无为之辈,而最后的三分之一,还得顺着皇帝的心思来。”

“顺着皇帝的心思来?”赵仁河一愣:“他还想往里头安插人啊?”

“他不是想不想的问题,是必须安插人手进去,不然他不会放心。”李钊道:“以前皇爷爷就没有这样过,他对自己没有什么底气。”

要不是父皇是嫡长子,也不至于成为太子,更不会的登基称帝。

在皇爷爷的晚年,几位皇叔都十分出色,比他强多了,皇爷爷有些后悔,立太子立早了。

要不是皇奶奶是个手腕高超的女人,加上他也知道,要是从储君贬为皇子,恐怕日后没活路,又听话的娶了母后为太子妃,生了这么多儿子出来,不然的话,他这个储君,能不能当安稳还不一定呢。

“这也太……安插人手,也不看看才能吗?”赵仁河知道,上次翻船的那群人,都是成康帝的心腹推荐的,甚至是心腹之家的孩子。

突然就翻船死在了海上,而且还是尸骨无存,估计成康帝也很郁闷。

这第二批派遣的人员,还要放进去一些蠹虫吗?

“他看重的是忠心,不是才能。”李钊一针见血:“忠心比什么都重要。”

“可是东瀛才刚打下来,他就迫不及待的派遣一群蛀虫过去,是巴不得东瀛的人反抗吗?”赵仁河气的咬了一大口的春饼。

“东瀛是意料之外得来的,他不珍惜,好了自然是他统治有方,不好也是手下人的不是,跟他没关系,平南水军大营不是没死一个人么?这就是功德了。”李钊分析的很透彻:“丢失不心疼,得了更好,金银源源不断的送入大顺,不管是国库还是皇宫,反正他不亏。”

听得赵仁河觉得嘴里的春饼都不香了。

实际上,李钊说的一点都没错儿,成康帝在早朝,说了翻船之事,有的人脸色变了,有的人却暗暗欣喜,前头的人没能到达目的地,那岂不是说,还要继续派人过去?

大顺朝别的不多,人才肯定不少,每隔三年一届的会试,考出来的进士五七八百的都不多,这次因为是成康帝六十六岁了,所以录取了六百六十六位进士!

想明朝的时候,一榜最多三百多人而已,绝对不超过四百这个数。

大顺朝条件放宽很多,才有这么多人才储备,死了五十几个不算什么,后头五百多个都没什么差事呢。

只要朝廷有需要,别说五百人,五千人、五万人都有。

成康帝让人再拟定名单,他拿到手里头之后,看了三天,想了三天,最后拍板,决定派遣一百五十人过去。

这些人里头,下到县丞、捕头;上到东瀛总督。

并且派了从两江总督那里调遣来的水军,亲自护送他们去东瀛。

赵仁河听说了此事之后,就问李钊:“这是啥意思?”

“他并没有完全相信平南大将军的说辞,这次就要派遣其他水军,护送官员出海。”李钊道:“没关系,我会让他相信平南大将军的话。”

赵仁河挠了挠头:“我舅舅那人可没花花心眼儿。”

“我知道。”李钊摸了摸他的头:“放心吧,我来安排。”

“哦,好。”赵仁河回头就跟重月道:“安排人手关注孙皇贵妃的娘家,一点小事也不要错过。”

重月想了想:“她那两个哥哥家倒是好进,可是有必要吗?孙达跟孙逊没有什么才能,平平无奇又贪财好色,值得关注吗?”

“值得!”赵仁河道:“孙皇贵妃能在宫里头成为皇贵妃,这女人的心机手段可比前两个要强多了,她家里的事情调查一下。”

“是。”重月点头。

赵仁河以为起码要用三五日的功夫,结果第二天晚上,吃晚饭之前,重月就来复命了。

“这么快?”赵仁河都吃惊了:“该不是原来就有人渗透进去了吧?”

“没有,这不是什么难事。”重月毫无压力的说出了这样的话。

“不是,你跟我说实话,该不是所有的官宦人家,你都安排了人手吧?”赵仁河很是怀疑:“大笔的经费,都雇佣人手听人墙角去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