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551)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不是。”李钊回答的非常肯定和笃定:“他家就一个孩子,哪儿来的女孩儿送入宫中?”

“可是,用的是平南王府的片子没错儿,没有这样的片子,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如何能入宫成为秀女?宫里头的秀女又不是没有,现在还有七八个呢。”贵妃娘娘道:“大的不到二十岁,小的就是她了,十四岁。”

女孩子十五岁及笄,才能谈婚论嫁,十七八出嫁都是正常的,有心疼女儿的人家,十八九岁才让出门子,也不是没有。

九公主今年就十九岁了,众人不会说九公主嫁不出去,而会说成康帝跟贵妃娘娘心疼女儿,十九岁才让出门子,就算再延续一年也没什么,二十岁出嫁也可以,谁让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呢。

说起来,能选秀入宫的无一不是美人胚子。

但是这么小的第一次见,是双王之乱之后,送入宫中的,也就是说,在她两个姐姐给双王陪葬之后,她就入宫了。

想起来,贵妃娘娘还有些无法理解呢。

“用的平南王府的片子,不一定就是平南王府的人。”李钊道:“看好她,别弄死了,也别让她出去乱转,尤其是不能有圣宠!”

这女孩子应该是赵仁河的两个嫡出兄长留下来的侄女儿,说起来,比俩人小一辈。

但是如果被成康帝看上了,睡了,宠幸了,那成什么了?

“这个简单,如今万岁爷不怎么去看新人了,倒是偶尔会到御花园那里走走,孙皇贵妃又有了喜信儿,每天跑翊坤宫去看看,何况万岁爷要是去御花园,会提前清场。”贵妃娘娘这点自信还是有的:“放心吧!”

李钊在后宫不能多待,毕竟他是个成年的皇子。

所以道谢之后,就退出来,去了干清宫的养心殿。

“很少见你去后宫,还带了东西?”成康帝知道他去了后宫,还知道他是带了图纸去的后宫,是给九公主准备的公主府,拿了堪舆图去给贵妃娘娘看看,也是让她安心嫁女儿的意思。

贵妃娘娘不可能去女儿家看个究竟,只能看看图纸。

“去给贵妃娘娘看看九皇妹的公主府,堪舆图就留下了,反正内务府还有备份的图纸。”李钊果然说的是这件事:“皇妹出宫下降,儿臣想去送嫁。”

“哦?”成康帝没想过,李钊会主动提送嫁之事:“怎么会想起送嫁的?”

“第一,儿臣就剩下三个皇妹没有出宫下降了,其余的皇妹们当年都有皇子送嫁,不能到了这里就没了吧?第二,九皇妹的驸马,可是亡国之君,平南王带兵收了东瀛,京里的人都知道东君公是个什么身份,儿臣去送嫁,让人不能小看了这桩婚事,不要欺负他们小夫妻俩;第三,他们家里头也没有个长辈在,更没有老成持重之人主持,儿臣去了,起码身份上压得住。”李钊侃侃而谈:“第四,也最重要,让他们知道,九公主身份贵重,能尚九公主,是他的福气,日后应当以公主为尊,好好过日子,皇家绝不会亏待他。”

也是让他老实的在京里头过一生,别总惦记回国了。

或者是搞事情,弄个什么复辟之类的啦!

李钊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凌之以威,施之以恩。

本来做这种事情的应该是皇太子,但是现在没太子!

成康帝做了的话,就有些大材小用了,何况成康帝的身份除了皇帝还是遐仁的老丈人。

“可,朕准了。”成康帝笑了笑:“你打算给你九皇妹添妆多少啊?”

“还没想好,田公公这几日都快把儿臣的库房翻个底朝天了。”李钊故意不说添妆的内容:“平南王太妃也在挑东西呢,说是第一次参加公主的婚礼,可不能失了身份跟礼数,平南王不懂这些,就知道拿钱砸,听说准备了一千两黄金,一两一个的金锞子,做成了石榴的样式。”

石榴寓意多子,是很吉利的花样儿。

“他倒是有钱,今年的五百万两银子呢?黄金呢?还没给朕。”成康帝放下手里的奏折:“朕也缺钱。”

“父皇缺什么钱?今年赈济不是都发下去了吗?”李钊记得户部赈济也没有发多少,因为很多地方,不等朝廷磨磨蹭蹭的下发赈济物资,人家海太妃的慈善事业会,就已经料理完了。

“还不是东边的安东王府!”成康帝哭笑不得的颇为烦恼:“他们占了那么大一块地,也算是开疆拓土了,不得给军功和赏赐啊?还不能少了,不然岂不是显得朕很薄凉?可是现在青黄不接的时候,赋税起码要到夏天,才能征收江南那边的赋税,户部也不富裕啊!”

而且他去年年初晋封一次后宫,年末又晋封一次后宫,加上要下降公主出宫,内务府那边也是花钱如流水。

第479章 对比

虽然花钱一时爽,可是成康帝花的太多了。

朝臣们都有了异议,要不是除夕夜发生了叛乱,他将朝臣们也清理了一遍,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到了“国战”、“混淆血脉”、“公主大婚”这样的“正事”上,他早就被御史言官们用谏言的奏折淹没了。

可就算是如此,户部如今也有些捉襟见肘,户部尚书这几日,整天的来养心殿哭诉说没钱了!

去年本以为多了平南王带回来的钱,会有所盈余,结果各种乱糟糟之后,剩下的还不如往年的多,今年开春又要赈济灾民,这可是大事情,耽误不得,还有农具、耕牛这都需要下发。

不然春天耽误了农事,秋天就会颗粒无收,到时候饿急眼了的灾民,可是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这?”李钊也没想到,成康帝这么能花钱!

“对了,你回去问问他,东瀛的银子,今年的份,什么时候能给朕?这可是急用哦。”成康帝明显是没辙了,才会想到让平南王这个时候就给钱。

“安东王那边就没有进项吗?”李钊忍不住黑线了:“平南王灭了东瀛,能带回来这么多收益,安东王平时都没少压榨高丽,如今打了胜仗,难道没有进贡一些给您?给国库增添一点收入?不求五百万两银子那么多,也不要求每年都进贡五百万两银子,但一百万两白银,该有了吧?”

他一个劲儿的强调“五百万两银子”,目的是拿赵仁河的功绩,跟安东王的对比。

同样是四方王府,凭什么成康帝一直压榨平南王啊?

安东王带兵打仗,也没有平南王厉害啊?

平南王还灭了东瀛呢,安东王可没有灭了高丽。

三座城池,千里沃土是不假,他就不信,高丽棒子走的时候,安东王没有让人搜身!

留下的东西里,连一文钱都没有?

可拉倒吧!

周围属国,但凡是跟大顺朝亲密一些的,用的全都是大顺朝的钱,铜板,银子,金锞子,都是硬通货。

甚至他听龙双月说过,他们的汇丰钱庄在“汇通天下”之后,就要在海外开拓市场,但凡是大顺朝的番邦属国,都要有汇丰钱庄存在,到时候,就能“汇通全世界”啦!

这个目标可是相当的大,赵仁河曾经感叹过:“有生之年,不知道能不能看到那一日。”

其实想一想,小河的心,也挺大啊!

但是李钊却不想让成康帝如此压榨赵仁河,凭什么功劳这么大的人,都没有赏赐银钱,安东王那边就来一封奏折,就要压榨小河出钱?

成康帝大概也是不好意思了:“朕只是想着,东瀛能有银矿么,又不缺人挖,钱还不是多多的啊?”

“父皇,多多的也不至于……。”李钊简直没词儿了,不过他坚持不让成康帝压榨赵仁河:“还是问一问安东王,贡品的事情,他想要赏赐可以,丰厚点也行,但是看他进贡点什么吧!还有,他没有请朝廷派人去管理城池吗?”

成康帝神色一凛:“还真没有这样的奏折。”

安东王只是说派兵驻防,还迁徙了兵丁的家属过去,有屯田的意思。

但是请朝廷派遣官员过去管理,甚至是连当地的文官,都被他给安了个“里通外敌”的罪名,给杀了个血流成河。

空缺出来的位置,他也没有上奏折,反倒是吏部,按照惯例,派了人过去接替那里的差事,但是新打下来的城池却只字未提。

比起平南王赵仁河的痛快,甚至是迫不及待的请朝廷派人去接手那里的民生,安东王可是差远了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