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548)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他知道,小河已经三十来岁了,他们在一起十几年,彼此太熟悉了,小河吃醋了。或者说,是怕他看上别人?看上比他更年轻的人?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其实他都不会看上。小河这醋吃的有点莫名其妙,不过他却很开心

在这个冰冷的时候,有个人心心念念着他,在意他,为他吃醋,感觉非常好。

让他忍不住,更想爱他了。

赵仁河却是日上三竿才醒过来,然后艰难地摸了摸自己的脸∶“我的妈呀,我还能这么不要命的勾搭他,真是太佩服自己了。”

想起昨天晚上就脸红,愤恨的咒骂∶“平时禁欲的人模狗样,一到炕上就知道折腾老子,这都多少年了?还这么稀罕我啊? ”

想一想还挺得意。

不过起来炕之后,就发现不得劲儿了,因为他吃完早饭,才想起来,那个家伙去贡院了,科举考试是要关闭贡院九天的,其间在贡院里头吃住。

大顺朝的科举条件,可比明朝那个时候要好多了,明朝那个时候,贡院起火了,那些老学究们愣是让学子们答完了题目才让开门逃生,那次听说烧死了一百多号人。

还有一次是把考官都烧死了,想一想就觉得可怕。

所以鸿基大帝登基之后,头一百件要办的事情里头,就包括重新盖贡院,做防火渠,通污水渠等等,贡院必须防火,防盗,防作弊。

也就是说,他起码有十天见不到这个家伙了。才不到半天,他就有点想念了呢。

吃过了不知道是早饭,还是午饭的一顿饭,他又在家休息到了第二天,才出门去。

其实这个时候,他已经上奏说要回平南王府了,但是成康帝一直留中不发,也就是不给任何回复,奏折送上去之后,就成了泥牛入海,根本没消息了。

海太妃的慈善事业会,倒是做的风生水起,开春了,倒春寒真的来了,不少百姓都遭了灾,朝廷因为除夕宫宴的事情,本来就很忌惮一些天灾人祸,所以赈济起来也不那么给力。

倒是慈善事业会,因为海太妃等几位太妃娘娘的关系,没人敢贪墨慈善款子,而且海太妃还有赵仁河给出的各种规章制度,多少人都对慈善款子动了心,却无能力为。

海太妃见儿子好不容易在家,顿时高兴坏了∶“来来来,看看娘的这个赈济妇女儿童的计划怎么样?我觉得应该单独立出来,给女人的粮食,跟赈济粮食不一起发,要女人真的来领才行,不然粮食发下去了,有的人家就只给壮年汉子吃。”

“好,您可以给一匹布料。”赵仁河想了想∶“农家做一件新衣服不容易,您可以提供一匹我们南边儿织布厂出的细麻布,那个我们生产的多,又便宜,而为了不扰乱市场,我都不敢往内陆里卖,而是往外卖,外面的吕宋那边最稀罕麻布了。”

“行,给我来十万匹。”海太妃道∶“其实我想要百万匹的,但是就像你说的,怕扰乱这个麻布市场,不少人家,都指着织出来的布匹卖钱呢。”

“你这样,娘,给整匹的布料啊,她们就是拿回去也不会裁制新衣服,不如直接做现成的,我跟你说一说这个衣服的型号啊,还有,做衣服不能太繁琐,要简简单单的,给农妇们穿的衣服不用多好,对了,你们不是有自己穿剩下的衣服吗?也可以捐出去……。”赵仁河跟自己的老娘说了一天的各种衣服、被褥的捐赠。

只支援给妇女和儿童,另外就是要发动大家,也要关爱残疾人。

并且打的名头,一定要将昭亲王府放在第一位平南王府放在第二位。

剩下就是庄亲王府、战亲王府等等。

按照捐赠的多少排序,并不是因为他们是王府,因为这在捐赠薄上都有记载。

昭亲王府和平南王府,其实都是赵仁河的主意,这两府捐献出去的东西,十分可观。

并不是钱多,而是东西多。

灾民们不需要金银珠宝,那不是赈灾,那是让他们被人抢,送的就不是钱,是死亡通行证了。

所以给的钱,只能是铜板。

东西就是衣服跟粮食,还不能给多,只能给少多了就被人抢。

朝廷的赈济,也只是熬粥分发下去,最多熬成药粥,仅此而已。

等到灾后,才能分田地,耕牛跟农具和良种等物。

慈善事业会管的事情就有些多,就连朝廷开的救济所,都有他们捐款捐物的记载。

有粮商,就捐赠粮食。有布商,就捐赠布匹。

有杂货铺子,就捐赠盐巴之类的东西。有什么就捐什么,没有的就捐赠一些资金,购买一些物资,当然,在事业会里头的商家。

赵仁河在家就帮海太妃又把慈善事业会的事情捋了一遍。

让她能更顺利的进行下去。而会试也顺利的结束了。

李钊的守卫工作做的不错,成康帝特意赏赐了他一桌御膳,让他回去享用。

送上门的好吃的,不吃白不吃。

海太妃去承恩候府了,据说那里有个慈善赏花宴,不少女眷都去参加了,主持的是现在的承恩候夫人,即温老夫人的儿媳妇。就剩下俩人吃饭了。

一桌御宴三十六道菜,赵仁河有些饿了,所以吃的筷子飞起,顺便问问李钊∶“我们就这么干等? ”

“不用,很快就会有消息的。”李钊道∶“看着吧,不超过三个月,入秋之前,就该有结果了。”

赵仁河有些不甘心的道∶“东瀛是我打下来的,你可不能拱手让人。”“放心吧,谁也拿不走属于你的东西。”李钊稳如泰山的样子,还是安慰到了赵仁河。

过了几日,天气再次回暖,杏花开了,皇榜也下发了。

有人高兴有人疯,有人欢喜有人哭。

放了皇榜之后,宫里传出来一个喜讯∶孙皇贵妃她,又有了!

赵仁河目瞪口呆∶“她这一点掩饰都没有啊?搞出来一个无缝衔接? ”

“何止啊? ”李钊告诉他∶“皇上为了个这个尚未出世的孩子祈福,决定增加恩科。”

众所周知,会试考三年一度,但是在规定的三年一次会试之外,又有增加的会试,视为“恩科”。

恩科是指科举制度中于正科外皇帝特恩开科取工。

宋代的时候,有赐出身之恩例和“特奏名”,便是恩科的开始。

后来到了明朝也有恩科,不过是逢皇太后的千秋(就是生日)、皇帝的整寿,皇后的千秋等等不一而足的理由,才偶尔有恩科。

宋时科举刚刚进入正轨,承五代后晋之制,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乡、会试,是为正科。

遇皇帝亲试时,可别立名册呈奏,特许附试,称为特奏名,一般皆能得中,故称“恩科”。

恩科始于宋,明亦用此制,元朝蒙古族,没这讲究。

而顺朝于寻常例试外,逢朝廷庆典,特别开科考试,也称“恩科”。

若正科与恩科合并举行,则称恩正并科。“开一届恩科? ”赵仁河瞪大了眼睛。“对,明年还有一场会试。”李钊道∶“估计明年这个时候,孩子都出生了。”

“这也太……看重那块肉了吧? ”赵仁河不服气了∶“你过生日,都没有这么隆重过! ”

他的生日,李钊的生日,甚至是海太妃的生日,小虾米的生日,都过得不隆重。

最多全家人聚到一起吃个席面就完事了,也不敢张扬,就怕有人趁机送礼,再被御史弹劾。

虽然官员们三节两寿的可以收礼金,他们却是不在乎那点钱财,而且大顺朝高薪养廉,有的官员真的没必要收受贿赂。

单凭官员的俸禄,绝对养得起家,过得好日子

所以大顺朝对于贪污腐败这种事情,是深恶痛绝啊!

处罚起来也是毫不手软的,尤其是贪官污吏,你不是贪么,不是爱钱吗?就罚没你全部财产,让你从头再来过!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前些年李钊不在京城,过生日也只是昭亲王府得了一份常规的赏赐,这几年在京里头,他也不过生日,可身为爱人的赵仁河,每年他的生日都没有错过,礼物不在贵重不贵重,在意的是用心。

海太妃每年能给李钊做一套新的衣服,从里到外,针脚细密,体现了慈母情怀,就是给李钊过生日的时候穿的,不华丽,她也做不了华服锦衣,只是很普通的一套衣服,李钊却珍而重之的收起来,每次穿都很小心翼翼。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