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515)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冬日的宫里头同样是两顿饭,这顿算是上午的那一顿。

饭菜并不多,也说不上丰盛,不过要看是谁,海太妃自己的话,她宁愿吃咸鱼茄子煲配大米饭,再来点蔬菜汤,就算齐活儿了!

可是要以成康帝身份来说,就不能那样简薄,他的简单一顿饭,就有十六道凉菜,三十六道热菜,八道汤羹,三十六样面点,八样主食。

别的不说,光是芙蓉蛋,就让海太妃大开眼界了。

“我在家也吃过芙蓉蛋,这个是怎么做的?跟我在家吃的不一样啊?”海太妃真是想什么就说什么。

“这个啊,可得问他们了。”成康帝笑道:“他们给端上来什么,朕就吃吃什么,做是没见过。”

当皇帝的也不可能钻去御膳房看御厨如何做菜。

最多是在吃一些特别的菜品的时候,叫御厨在旁边伺候。

比如吃烤乳猪的时候,就让御厨在隔壁的房间里将乳猪切好,再让人端上来,当时乳猪还是热乎的,吃着脆皮特别香。

或者是吃烤鸭的时候,御厨就在隔壁片好了,端上来,他吃就行了。

御厨很少近身伺候,因为他们总要拿着菜刀切东西,不好离圣驾太近。

至于炒菜,还真没见过。

“老奴知道。”魏潇公公在一边成了菜肴解说员:“用鸡蛋液与叉烧肉、笋丝、香菇、调味料等拌匀煎制而成。菜成块状,两面金黄,各种副料裹藏于蛋块之中,互相交错,外层嫩滑,蛋香浓郁,用汤勺舀着吃,微酸回香,软绵鲜嫩,蛋已下肚,但肉丁尚嚼,肉味和着蛋香,口感独具一格。”

他说的头头是道,让听着的俩人都口舌生津了:“这道菜还有个好处,冬夏皆宜,色泽金黄,外焦香,内松软,笋爽脆,酒饭皆可。”

“可这跟我见到的不太一样?”海太妃其实是怕宫里头有人下毒什么的,她看到不认识的菜,就不下筷子。

也不示意伺候她的宫女去下筷子夹给她吃。

聊天归聊天,这人都是皇帝了,感觉特别不像是个人,倒像是个神似的。

“这有什么?”魏潇公公又道:“这芙蓉蛋在民间只有一种做法,但是在宫里有三种,御厨研究出来的,一个是口蘑芙蓉蛋,一个是双色芙蓉蛋,还有一个是三鲜芙蓉蛋。”

“真是长见识了!”海太妃不说自己的小心眼儿,而是说长见识了,给了成康帝面子,也遮掩过了自己的小心翼翼。

等到下一道菜的时候,海太妃立刻就笑了:“这可真精致。”

原来这道菜是“二龙戏珠”。

二龙戏珠名字好听,其实就是用猪肉跟蔬菜做成的,主要是各种萝卜,用水将黄瓜、胡萝卜、水萝卜洗净泥沙,泡清水里头去去辣气,再洗两遍之后,就用小刀在上面刻出锯齿状的龙嵴形,共刻两个。

用小刀将胡萝卜刻成两个龙头、龙爪和龙尾。

将干莲子削去根部,刮去外皮,用水洗净,镶在两个龙头上做眼睛。

用刀将水萝卜削去皮,刻成一个绣球。

用炝好的掐菜在长鱼盘中码成两条相等飞腾的龙身形胎,在每条龙胎的两头各放上用胡萝卜刻成的龙头、龙尾。

用香肠片由龙头部开始,交错地码至龙尾,呈龙鳞状。

在龙身上面镶上刻好的黄瓜龙嵴,然后再镶上龙爪。在两条龙中间放上绣球即可。

可以说,这道菜就不是给人吃的,是给人看的,刀工太精细,你吃哪一块,都破坏了这道菜的整体。

刀工不好的厨子,是不敢做这道菜的,刀工好的厨子,做这道菜也是很耗时耗力,尤其是御厨。

这工作可不好干,一般的厨子,雕刻不好最多丢了手艺而已,他们雕刻不好,可是要丢命的。

一顿御宴吃的海太妃惊奇的表情就没消失过,给她夹菜的宫女也很有意思,给海太妃夹的菜品都是菜里头最好的部位。

不过很小心的每道菜只夹一二两次,很少有第三次,从来没有第四次。

吃完饭之后,成康帝要去御书房了,而海太妃来了不可能不去拜见后宫。

“你想去哪一宫?”成康帝问海太妃。

这么一问,带着点探究,也带着点阴晦。

谁知道海太妃毫不犹豫的说了一个地方,成康帝点点头:“朕,准了!”

也有的说有效期是七天,也不知道是哪个准确,大家一定要问明白啊!江湖在医院陪护老哥的时候,就说有效期三天,谁知道准确的有效期?

第451章 坤宁宫里上了香

所有人都在关注她的行踪。

如果走的是阆苑右门,那就是要去西六宫,那里有一位皇贵妃!

如果走的是阆苑左门,进的则是东六宫,那里有一位贵妃娘娘。

就看她走哪边了。

虽然也有人想收买引路人,但是很可惜啊,等到成康帝摆驾御书房之后,魏潇公公亲自送平南王太妃,从侧门出来,过隆福门,入交泰殿……各宫女主子派了无数的太监宫女、女官姑姑去看情况。

沿途无数双眼睛都在关注着平南王太妃一行人。

“她去了哪儿?”

一句问话,但凡是能有皇妃位份的基本上都这么问。

“她去了坤宁宫。”

平南王太妃没有去后宫任何一个宫室,就连早有准备,回绝平南王太妃拜见的翊坤宫,孙皇贵妃都在关注着她,她去哪儿,拜见谁,谁就是她的劲敌!

可是平南王太妃出乎人意料,她去了坤宁宫。

坤宁宫位于皇城交泰殿北,属于宫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交泰殿之北,宫里的正中间位置。

坤宁宫的宫名字出自《道德经》原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

在古代皇后的地位跟皇帝相对,是天下女性中最尊贵的,皇帝是天,皇后就是地;皇帝是干,皇后是坤;皇后也是天下间之唯一,皇后的寝宫取自道德经中的,“地得一以宁”这一句,故名坤宁宫,同理“天得一以清”,皇帝寝宫名干清宫。

所以坤宁宫与干清宫分别为皇后与皇帝的住所。

又因为那是“天下第一正室”的住所,故而地点即不在东六宫,也不在西六宫,而是在正中间,前头就是交泰殿,过了交泰殿就是干清宫。

后面就是御花园,老百姓家里头那叫后花园,宫里的就是御花园。

别人想要去御花园走走,还得绕路走远的,如果是皇后的话,只需要转个弯,过一道门就是御花园了。

只是如今坤宁宫无主。

只有留守坤宁宫的坤宁宫大总管许攸,坤宁宫大嬷嬷花姑,两个人共同管理坤宁宫上下人等。

即便是大行皇后不在了,负责伺候她当年的人都还在,坤宁宫就像是时间静止了一样,哪怕双王之乱的时候,坤宁宫依然井井有条。

平南王太妃来坤宁宫,他们还挺纳闷儿,因为坤宁宫没人可以拜见。

“我不是来拜见谁谁谁的,也没有人有那个资格,我只想给大行皇后上香。”海太妃平静的跟坤宁宫里,前来接待她的大嬷嬷花姑道:“我自己给大行皇后上三柱香,替我儿子给大行皇后上三柱香,替我孙子给大行皇后上三柱香。”

“太妃娘娘请。”大嬷嬷花姑,枯守坤宁宫二十载,同时也知道,宫里这些日子的动向,都是这位平南王太妃引起来的,多少女人在等待,多少双眼睛在看着她,她拜见谁,谁就是隐形的后宫第一人。

可是,她来了坤宁宫!

给大行皇后上香,还一上就是三柱香,上三次,九根。

“大行皇后凤驾归天,坤宁宫一直封到现在,别的地方都不方便进去,您就在正堂,给大行皇后上香吧。”花姑大嬷嬷恭敬地将海太妃带到了正堂。

坤宁宫正房共九间,除东西两间为过道之外,室内七间。

七间又可以分为三个独立的地方。

中间一个单元包括四间,是坤宁宫前殿正堂,;东面一个单元包括两间,即所谓坤宁宫东暖阁,是起坐的地方;西面一间是存贮佛亭的地方。

如今其他地方都关闭了,只有正中间的正堂之上,原本放着百鸟朝凤地屏宝座的地方,只在宝座上放着大行皇后的神位,而地屏之上,则挂着大行皇后的遗像。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