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510)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魏潇公公走回千秋亭,正好,有内侍太监送来了一壶大红袍,因为怕千秋亭冷,这会儿千秋亭外面都关着门窗,里头烧着薰炉。

而内侍太监不仅送来了茶壶,还有烧茶壶的风炉。

“呦?这东西挺好的啊?”魏潇公公看了看那风炉。

“回公公的话,这是唐时的风炉。”那内侍公公低眉顺眼的道:“您看这形如古鼎,有三足两耳,炉内有厅,可放置炭火,炉身下腹有三孔窗孔,用于通风。上有三个支架,用来承接煎茶的。炉底有一个洞口,用以通风出灰,其下有一只铁质的用于承接炭灰。”

“嗯,算你会说话。”魏潇公公连那风炉都自己拿进去了,根本没让这个专门煮茶倒水的内侍公公,迈入千秋亭一步。

那公公见左右没人注意他,狠狠地看了一眼千秋亭下的台阶,然后收敛了表情,慢吞吞的退回了他原来所在的地方。

因为千秋亭这里有万岁爷的圣驾在,周围都是干清宫贴身伺候的内监和宫女,女官等人。

只是成康帝觉得他们碍眼,都让去角落里避风处候着。

表面上看,千秋亭还是个很漂亮的亭子,仅此而已。

“怎么拿了风炉来?”成康帝看到风炉就笑了:“让人帮你拿着进来吧。”

“老奴能拿得动。”魏潇公公将风炉放到一边的高脚茶几上:“天气冷,怕茶凉,就拿了个风炉过来,这是唐时的古物呢。”

然后他就把刚才那内侍太监的话,说了一遍。

“不愧是朕的大总管,博学多才啊。”成康帝乐了,千秋亭里有熏香炉,有风炉,又有一个取暖的薰炉,四周的门窗都是关着的,自然,内里温度高,坐在这里即便是不动弹,也不冷。

外面阴天,寒风唿啸,这是要下雪了的意思。

“老奴也是跟在您身边时间长了,知道点东西而已。”魏潇公公将风炉里的柴碳点燃,又放上去一把黄铜大水壶:“这样喝了茶,还可以直接续点开水。”

“嗯,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成康帝悠然的吟诵出了这首古诗:“除了时间不对,喝的不对,剩下的都对得上。”

“不可喝酒,点心倒是可以上来几道,老奴去点心房那里看看。”魏潇公公自觉这里一切妥当,外面暗处有人站岗,他去亲自看个点心而已,应该不会出什么事情。

何况他也有饿了,得找个机会去吃点东西,不然怕站不住,饿的腿软可就糟了。

“你说搭配什么样的点心好呢?”成康帝也是闲着无聊,难得的跟自己的大总管闲聊:“枣泥糕?”

“牛舌饼吧,咸味的牛舌饼,还有乌梅子糕。”

“再来两碟芝麻饼,祖香芝麻饼。”成康帝道:“南方的点心也来两盘。”

“是。”魏潇公公又道:“只是,几位美人想来这里伺候您,您看,是不是请进来?”

那几个美人已经在梅花林子外面了,只是没有成康帝的口谕,她们也不敢真的白眉赤脸的往里头冲。

补昨天的第三章 哈!

第447章 海太妃入宫

到时候惊了圣驾,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但是美人们的期盼,可是真真的。

成康帝皱眉:“让她们都退下,今日都在自己的宫室里禁足,谁都不许出来,让她们的主位娘娘们都看好了,平南王太妃来,不可让人看笑话。”

说到底,那也是四方王府的人,虽然平南王府被捋顺了,可他也不想真的丢人现眼,谁家来客人,是小妾跟通房大丫鬟出面接待的?皇家怎么了?规矩不能乱。

这个时候,他又想起了大行皇后的好了。

“唉,想当年,大行皇后在的时候,这些事情朕都不用操心,看看现在的后宫,一个个的,乌眼鸡似的。”成康帝感叹不已:“德行不成,还想着抓权。”

“那您还那么宠?”魏潇公公乐了:“现在宠的胆子都大了,连御前的内侍都敢推推搡搡。”

要不怎么说,千万不要得罪太监呢。

宫女还能有个梦想,期盼哪一日飞上枝头变凤凰,可是太监们能期盼什么呢?

他们虽然内斗,但也团结。

那几个美人被骄纵的不成样子,真以为自己受宠就能肆无忌惮的欺负人,御前的内侍也敢动手,甚至是指着鼻子骂人。

这不,就被魏潇公公不着痕迹的告了一状。

“胆子大了,哼!”成康帝果然不高兴了:“让她们回去,以后也别来御前伺候了,看着烦。”

“是。”有了这句话,魏潇公公出去就能当圣旨用了。

将那些个女人都毫不客气的撵走,不走的话,直接让大力太监捉走,那就难看了。

这帮女人就是欺软怕硬,现在御前内侍们不客气了,她们反倒是消停了。

彼时,海太妃的车架也到了宫门口。

宫里能坐车走的人不多,也就皇太后、皇帝跟皇后。

就连皇贵妃都不行,只能乘坐轿子,哦,那在宫里头叫銮舆。

海太妃的车架到了宫门口,人就得下车,按照规矩,是要走着进宫的,除非另有恩典。

一般的人,都会给这么一个恩典,因为宫里头太大了,光靠腿儿走,得走到什么时候去?

但也不妨碍有的时候,不给这个恩典,那也是没人敢抱怨的,能进宫就不错了,多少人一辈子都看不到京城城墙,能进入皇宫的那都是什么人啊?

尤其是当来人,如果是皇帝想要惩罚,或者表示自己很生气,动怒的时候,就不会给这个恩典。

“曾经啊,有个伯太夫人,是哪家奴才就不说了,那位老太太溺爱小孙子,结果就养出来一个纨绔子弟,犯了点儿事,老太太来宫里头想求当时的皇妃给说句好话,那个纨绔子弟坏了一个千金小姐的清誉,虽然没有真的那什么,但那小姐的家里人气不过,将他给扭送到了宗人府,那纨绔子弟算是个宗室,结果老太太来求情,万岁爷气不过,也不见她,后宫的娘娘们也都生气得很,故而没有这个恩典,老太太从大门口进来,一直走到后宫,知道求情不成,又自己走了出来,您说说,这是何苦呢?当时的宗人令大人就直接将人削籍,贬为庶人,家里也把他给除名了。”

前来迎接海太妃的是熟人。

贾田公公。

他跟海太妃熟悉,故而也放的开,海太妃的车架不可入宫,只能在宫门口这里等着:“所以您这儿可是万岁爷的恩典,许您乘坐仪轿入宫。”

而他后面跟来的人,则是带了一顶非常豪华的轿子过来!

那轿子金黄色,上面绣制的五彩凤凰,丹凤朝阳图,轿子四周还垂落着明黄色的流苏,挂着小巧的宫灯,乃是一架八人抬的金黄仪轿!

这个时代的轿子,大致有两种形制或类型,一种是不上帷子的凉轿,也叫亮轿或显轿,一种是上帷子的暖轿,又称暗轿。

而且不同的官品,在轿子的形制类型、帷子的用料颜色等方面都有严格的区分。如明时的一般官吏,得用蓝呢或绿呢作轿帷,所以有“蓝呢官轿”、“绿呢官轿”之称。

另外,轿子按其用途的不同,也有种种不同的名字:皇室王公所用的,称为舆轿,宫里头的则是仪轿;达官贵人所乘的,叫作官轿;人们娶亲所用的那种装饰华丽的轿子,则称为花轿。

这轿子一看就不是她应该乘坐的东西!

何况不止是有轿子,还有仪仗跟着,海太妃看了直摇头:“这可使不得。”

“无所谓使得使不得。”贾田公公笑着道:“这是万岁爷的恩典,此乃皇贵妃的仪仗,又在规格上加了半成,您是超品太妃,使得的。”

这仪仗非常隆重,吾仗四,立瓜四,卧瓜四。

赤、黑素旗各二,金黄色凤旗二,赤、黑凤旗各二,这样的旗帜,在冬月的寒风里,猎猎作响,旗帜上面的锦绣,仿佛活过来一样。

金黄、赤、黑三色素扇各二,赤、黑鸾凤扇各二,赤、黑瑞草伞各二,明黄、赤、黑三色花伞各二,金节二。

那么大的东西,海太妃都替那些人累得慌,这么举着走啊!

拂二,金香炉、香盒、盥盘、盂各一,金瓶二,金椅一,金方几一。

本来还应该有七凤明黄曲柄盖一。

可是他们打着的却是黄曲柄九凤伞一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