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496)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你说让我走我就走?”混混头子憋气窝火的道:“我这是……?”

“我不管你们之间什么恩怨,以后这条胡同我家在这里住着,你们就别想了,我这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真把我惹急了,把你们都砍了胳膊腿儿的你要是觉得行,那我也不介意挥动一下刀片儿。”李大勇道:“现在给你们一个机会,赶紧滚,还是要留下点胳膊腿儿?你们自己选。”

“你还讲不讲理了!”混混头子都要气疯了,可惜,他现在也不敢乱动。

因为对方的兵器上,还滴血呢。

那是他们的人,身上的伤口,流下来的血啊。

看着就让人腿脚发麻,背后冒冷汗。

而且他们才二十几个人,可是李大勇带了三十个全副武装的护卫队员过来,各个都有一把好身手。

绝对不是这些地痞流氓无赖子们可以应付的。

“我只跟讲理的人讲道理,你们不也不讲理么!”李大勇一指这院落里的一片狼藉:“只不过是一块护心肉,你们把人家的家都给砸了,那我也带人去你家,把你家也砸了,此事你看如何?或者留下一条胳膊,一条腿也行,眼珠子就不用了。”

混混头子闭嘴了。

他家砸不起,因为他上有老子娘,下有三个女儿,还有媳妇儿跟小妾。

一群人来的时候雄赳赳气昂昂,走的时候灰熘熘,不仅人走了,还留下了五两银子,赔偿给崔三儿家。

等人走了,崔三嫂顿时哭爹喊娘,她胳膊被打折了,疼的!

“你带嫂子去胡同外面的医馆看看伤。”李大勇吩咐自己的媳妇儿:“再买点猪骨回来煲汤,给嫂子补一补。”

“不用那么客气。”崔森公公开口:“在家养两天就好了。”

“那可不行。”李大勇笑了,很是爽朗的样子:“一棍子打下去,骨折了的,要好好的看,好好地养,不然这容易落下病根儿。”

不等崔森公公再说什么,赶紧让自家媳妇儿带人去看病,又让所有人帮忙归置收拾一下这破乱的家。

“您别怕我,我刚才放狠话是给他们听得,我们家刚搬来这里,媳妇儿跟崔三嫂相处的不错,上次那什么的时候,也有人趁乱来这里,我家新搬来的,什么都不懂,差点吃亏,还是崔三嫂帮的忙,我那个时候在外地,赶不回来,何况听说回来也进不了城,就剩下干着急上火的份儿了!”李大勇很是爽利的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他说完这句话,崔森公公心里一个咯噔!

这可不像一个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常年过着刀头舔血的日子的护卫头子,会说的话。

结果就见李大勇说完,扭头问旁边的一个比较斯文,手执弓箭的青衣人:“是这么说的,没错儿吧?”

“头儿说得对!”那人乐呵呵的道:“上次听账房就是这么说的。”

听的崔森公公这心情啊,就跟十五个水桶打水一样……七上八下的!

“你客气了,家里这次多亏了你。”崔森公公还得继续扮演他的小买卖人的身份,拱了拱手:“今天家里遭了灾,是不能接待各位了,不过前头有个酒馆,今日我请客,喝一顿大酒去!”

崔森公公知道,刚才他说的“那什么的时候”,指的是“双王之乱”,只不过升斗小民,并不敢胡乱论政,迫不得已提及,也是含煳其辞。

在外面混过的就是不一样,尤其是他们刚才为他解了围。

他对这个豪爽的汉子,第一感觉还不错。

“成!”李大勇一口就答应了,并没有推辞的意思。

昨天是腊八,竟然没注意,不过晚上还是喝了粥……自己熬得小米粥,呵呵……新的一天开始了,大家出行要注意,口罩和扫码,缺一不可啊!能不出门就不要出门了,在家其实挺好的,看看江湖的文,多多留言啊!

第436章 误会,都是误会!

于是他们中午就去了胡同口的酒馆。

留下两个小少年在家里继续收拾,他们则是在酒馆里吃了一顿并不丰盛但油水十足的饭菜,还喝了不少酒。

同时,李老太太做了一顿饭,拿着食盒装了一些,送去给崔家的两个少年。

两家明显是交情匪浅的状态。

只是当天晚上,听说崔三嫂就病了。

肯定会生病啊,胳膊都被打的骨折了,老大夫给绑了夹板,开了接骨续筋的药,好几包不说,还挺贵。

再次谢过了李家的人,崔森公公带着崔三嫂进了自己家的大门。

家里已经收拾过了,两个孩子很能干,加上还有左邻右舍的帮忙,大家都是住在一个胡同里的人,彼此照应一下也是应该的,不过,崔森公公的心情很不好。

两个孩子赶紧去睡觉了,但是他们心里知道,这个“娘”八成是要不得了。

其实知道了事情的始末,他们也觉得混混头子过分了。

可是他们的“娘”也没能好到哪里去,要不是她安奈不住,跟人呛声,也没今天这遭事儿。

而李家,此时喝的有些醉了的李大勇,却在所有人走了之后,从炕上一骨碌爬了起来。

他媳妇儿给他用湿热的毛巾擦了擦手跟脸:“好点了吗?”

“我没事,没喝多少。”接过毛巾自己擦了擦:“那个女人怎么样了?”

“没多少价值。”李家小媳妇儿道:“她很肤浅,一问三不知,倒是跟我和老大夫说了一点自家的靠山,她的意思是自家的靠山乃是宫里的贵人,至于是谁?她含含煳煳的说是景仁宫,其实就是贤妃娘娘,她不着调的以为,说景仁宫就行了,并不知道景仁宫里就只住着贤妃娘娘一个皇妃。”

因为没什么见识,更没有什么文化,崔三嫂又是那么一个爱炫耀的性格,就算是胳膊骨折了,也得过一过嘴瘾。

“那个老大夫的儿媳妇是个长舌妇,如果景仁宫的人真的来打听,肯定会知道,这女人嘴上没有把门的,估计不用半个月,消息就会满天飞了!”李家小媳妇儿有些担心:“他最后会不会直接搬家走人?”

毕竟这里已经暴露了很多,她怕崔森公公直接换个窝儿。

“不会,他没那么多钱,而且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以前他能成功搞到平民的身份,是他跟五城兵马司的一个将军有交情,花了不少银子才搞到手的,现在五城兵马司大洗牌,里头说了算的他一个人都不认识,不然今日也不会被人欺负上门来而束手无策,让我捡了个便宜。”李大勇道:“八成会处理那个女人。”

“这么多人都知道,他有这么一个媳妇儿,怎么可能……说没就没了啊?”李家小媳妇儿不敢相信。

“就说送回娘家养伤,或者直接说吓着了,跟人跑了,怎么说都行,他一个”小买卖人”,经常不在家,媳妇儿跟人跑了,也说得过去,只要儿子还在就行。”李大勇道:“就算他不出手整治,想必宫里头也不会坐视不管。”

一个太监,在外城有个私宅,还有合法的身份,有媳妇儿有儿子,虽然儿子是高丽种。

被宫里头发现了,下场也不会好。

贤妃娘娘也不是什么好女人。

他们夫妻俩将这个消息传递回去,昭王府里头,王旭正在昭亲王的书房里头吃着新鲜出炉的桂花蛋,这东西又有一个名字,叫三不沾。

“这就是桂花蛋?”李钊看着眼前一团东西,没下筷子。

“当然,桂花蛋这名字好听,实际上,我更乐意叫它三不沾。”赵仁河主动用筷子给他夹了一点:“你尝尝!”

李钊吃了一口:“还行吧。”

“我跟你说,这东西的配料简单,用鸡蛋、淀粉、白糖加水搅匀炒制成。它不仅色彩金黄,味道甘美,更令人称奇的是它不粘盘子、不粘筷子、不粘牙齿,所以我叫它三不沾。”赵仁河道:“你看它色泽金黄,蛋嫩沙甜,美味可口,富有营养,尤宜于老人、幼童食用。”

这东西赵仁河找厨子弄出来的,因为这东西最早是在他前世的清朝光绪年间才有的这个东西,除了他之外,现在只有那个厨子会做。

关于“三不粘”这道菜的来历,据说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当年他去京城旅游,可是吃了有名的“三不沾”,还听了那个故事呢。

不过故事牵扯到皇室,他就不说了,也不准备告诉别人,就当这道菜,是他开发的吧。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